大多数中世纪背景的电子游戏都有明确的盔甲等级制度。首先,主角一开始穿的是皮甲或布甲,接着是锁子甲,最后才是据说最有效的板甲。皮甲在电影中也经常出现。
然而,在电影和电子游戏中出现的软皮制成的皮甲以及带钉的皮甲在中世纪并不存在。
因为皮革基本上无法抵御刺伤和击打,对割伤和砍伤的防护也非常有限。金属的载体材料有时使用皮革,例如在镶片甲中。而“层叠甲”是用厚生皮(而不是皮革)缝制而成的小片铠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使用这种铠甲,尤其是蒙古人也在使用。
我们还是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吧。可以用刀子割开、用锥子刺穿的材料并不是好盔甲!而且,在皮革上钉几颗金属钉也不会提高皮革的防护性能。
钉甲的概念很可能是对镶片甲(brigandine,一种真正的中世纪盔甲)的误读。
镶片甲使用皮革或厚布作为钢板的载体材料。这些钢板被铆钉固定在载体材料(皮革或布)的内侧,有时还会再覆盖一层布。请记住,起保护作用的并不是皮革,而是作为衬垫的金属板。
与全套板甲相比,镶片甲的优势在于其所需的钢板要小得多,所以更容易生产。
因此,许多电影和游戏试图将软皮革制成的机车骑手的皮衣当作是正宗的中世纪盔甲,实际上它与真正的中世纪盔甲毫无关系。
不过,还是有一些类型的中世纪盔甲(或中世纪盔甲的部件)是由皮革制成的。但是,这种真正的中世纪盔甲使用的皮革不是普通的软皮,而是硬皮。
从锁子甲到板甲的发展始于14世纪,当时人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盔甲设计。在此期间,一些人穿着煮过的皮(即所谓的cuir bouilli)来保护四肢和躯干。它的优点是易于购买、方便加工,而且比金属盔甲轻得多,并且由于其重量轻而被广泛用于马甲。
事实上,这种护甲很可能是板甲的早期形式,因为板甲早在12世纪下半叶就称之为“cuirie”,意思就是胸背甲(cuirass)。而胸背甲这个词又源自法语“cuir”,意思是“皮革/动物皮”。
它是躯干的防具,穿在盔甲罩袍下面,但覆在锁子袍之上。它总是由皮革制成,并且足够坚硬。它有时用金属板强化,有时用织物衬里,有时做成皮革(或可能是有衬垫布料)护臂。
皮革护甲的第二个来源就是历史文献,这方面有很多证据,例如:
1180年左右,沃尔特·马平(Walter Mappin)提到,布拉巴肯雇佣兵通常穿着“从头到脚保护他们”的皮革背心,这可能只是外层皮革的纺织盔甲,当时吉拉明·勒·布列塔尼在他的《菲利皮德斯》(Philippides)一书中提到了与纺织盔甲一起穿戴的curie,而cuire(皮甲)是12世纪末和13世纪法国文献中经常使用的术语。
然而,即便有这么多证据,还是有不少历史否定主义者拒不承认皮甲的存在。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是的,皮甲的考古证据确实很少。这是因为皮革的有机性质。与无机材料和更坚硬的材料不同,皮革是由动物皮制成的,因此分解得更快。
已知最古老的一对皮革臂甲是1937年由一位在荷兰斯海尔德河工作的渔民发现的。从图中可以看到,皮甲其实保存得很好。就像护腿所示的痕迹一样,皮革臂甲上很可能铆接着金属条以及顶部和底部边缘的成对孔洞。
但不幸的是,存放这些物品的储藏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炸毁了,幸存下来的只有一张这样的照片。
不过好在实物臂甲在1997年于荷兰的多德雷赫特的淹水土壤中另有发现,其日期在1250年至1350年之间。这个前臂甲(下图)长约22厘米,由硬化皮革制成,经过模压成型,完美贴合前臂。多德雷赫特臂甲与其他出土样本不同,因为它没有金属条或铆钉。
关于上臂甲,在多德雷赫特也有出土发现,展开样式是T形的(上图)。和前臂甲一样,上臂甲上也有成对的孔洞,这些孔是用于系带的,并且这个上臂甲衬有更坚固的材料。其顶部和底部可能绑在锁子甲、衬垫外套或其他皮革元件上。
这件上臂甲很薄,目前厚度约为1.5至2毫米。它可能使用了衬里或第二层。单层薄皮革不足以起到保护作用。皮革的肉面均匀光滑且有压痕,而通常皮革的肉面有明显的松散胶原纤维。因此,第二层皮革可能存在于上臂甲的内侧。衬里可能是生皮或羊皮纸,可能是用小麦糊或酪蛋白胶粘上去的,这两种胶水都是剑鞘和盾牌制作者使用的。
如果这种皮甲穿在锁子甲外面,会使铁很快生锈。而金属板甲通常直接穿在锁子甲外面。锁子甲本身很可能不是直接穿在衣服外面,而是穿在某种形式的衬垫衣服上面。因此,皮革并不需要很厚,因为它并不是唯一的保护层。
至于身体皮甲,没有很好的考古证据。根据文献和流传下来的图片,可以推测它可能穿在盔甲罩袍下面和锁子甲上面。而覆盖有皮甲的板甲衣(coat of plate,或称镶片甲,其钢板用铆钉固定,可作为皮革或纺织材料的衬垫,详见文末相关文章)在13世纪就有使用的迹象。
用铆钉加固的钢板皮甲不适合比武,可能只在战场上使用。另一种选择是年轻男孩在训练时专门使用的皮甲(上图)。这些铠甲长期使用,有时会被他人改动和重复使用,因此可能有多种用途,包括重复用于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在荷兰出土的这些皮甲都是在地位较高的场合发现的,因此可以确定这并不是金属板甲的劣质替代品。这些皮甲既可以在战场上使用,也可以在比武中使用。由此可见,皮甲不见得是穷人的装备,富人同样使用皮甲,正如上文中的上臂甲上的精致图案所展现的那样。
现在,我们大概以为历史上的皮甲如果真是这种概念性作品,防御力怕是不行。这种观点对于那些认为皮甲不堪大用的人来说正中下怀,他们甚至认为皮甲连衬垫甲(gambeson或aketon)都不如。
在了解硬化煮皮盔甲是怎么回事的之后,我们对它或许不会再有什么偏见。
在中世纪,叫做“煮皮”(cuir bouilli)的材料广泛用于盔甲,它可能是通过浸泡在热水中或通过蜡浸渍而硬化的皮革,尤其是生皮。
这种皮革是使用植物、树皮中的单宁和其他成分进行鞣制的。它是唯一适合用于皮革雕刻或冲压的皮革形式,因此也是唯一可能用于制作盔甲的皮革。可以将其浸泡,然后在通常由木头制成的模具中干燥,以制造硬化的皮革盔甲。
也许现存最早的关于面硬化盔甲的详细记载是埃及的塔尔苏西 (al-Tarsūsī) 的描述,他提到的这种盔甲有三个不同的层。
从背面开始,“表皮”或“碎布”是长纤维加固材料,一旦浸入凝固液,就会成为一种坚韧的高强度复合材料。第二层由木材、生皮或皮革屑、内脏和牛角粉末制成的短纤维加固材料与硬金属填料相结合。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但比底层的强度和韧性低,同时硬度也有所提高。
最后一层仅含有树脂基质中的硬金属屑,表面覆盖清漆,并提供防水保护。这种表面坚硬但较脆。其撞击面大量填充了玻璃、大理石、金刚砂和“硬铁”等材料颗粒。前三者都是矿物填料,具有高硬度、高抗压强度的特点,但韧性较低。
然而,在护甲的硬质涂层表面有一种防止箭矢穿透的机制。表层非常坚硬,能紧紧抓住试图穿透的箭镞,高压缩力与生皮背衬的张力相平衡。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铠甲往往会向内凹陷弯曲,进一步紧紧抓住箭头。坚硬的涂层有时也会使以斜角击中的投掷物发生偏转,即跳弹。
▲在爱德华·切希尔(Edward Cheshire, "Cuir bouilli armour", in Why Leather?)的一次试验中,箭最初是每秒36米的速度。撞击后,箭头迅速减慢。最后箭头从24mm厚的盔甲背面伸出19毫米,但由于后面的填充物很厚,试验对象没有“受伤”。佩戴者可能会受到瘀伤,甚至可能有几毫米深的伤口。
因此,煮过的生皮具有相当强的抗穿透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水煮时间最合适的生皮(根据厚度不同,约十分钟,并且不能煮沸)才能达到所需的性能,此时材料已硬化但未损失太多韧性。
穿着这种类型盔甲的士兵很可能会受到轻伤,甚至不受伤,尤其是其下面还穿着一层衬垫甲。和煮皮甲一样,衬垫甲越厚,所提供的防御性就越好。
煮皮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紧邻盔甲后面的衬垫甲,它的一个优点是,箭矢从铠甲后部射出几毫米后,可能不会射破士兵的皮肤,如果箭矢造成了浅浅的伤口,反弹力会将武器收回,让流血不受阻碍地冲洗伤口。
由此可见,皮甲总是在防护、重量和成本之间进行折衷,因此实战煮皮甲的厚度应该不会达到24mm之厚,这种厚度所产生的重量会严重影响士兵的机动。战斗盔甲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尤其是减少使战士无法继续战斗和自卫的可能性。特别是,当盔甲紧紧抓住箭头时,才有可能随着盔甲一起移除,而这在中世纪战场上是有巨大的医疗价值的。
如果一名中世纪士兵在战斗中侥幸活了下来,但他的箭镞却在身体表面以下,这就给外科医生出了一道难题。但是,如果箭头穿过盔甲并且仍然可以触及,外科医生就有可能简单地将其取出。
创伤的部位也影响着受伤的严重程度。臀部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偏转甚至穿透,而不会显著削弱战士的战斗能力,但膝盖或肘部却不能如此。一些最早的板甲正是为了保护这些区域而设计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板甲是先从这些部位开始发展的。
关于皮甲和衬垫甲之争到此就告一段落。衬垫甲显然只是一种补充护甲。
在真正的板甲变得流行以前,煮皮甲和衬垫甲的组合是战场上士兵负担得起的一个合理方案。进一步的最佳配置应该是:四肢使用硬化的煮皮甲,并使用铁条在表面进一步强化,躯干使用更加可靠的镶片甲,并在其下穿着衬垫甲。
如果没有煮皮甲,单独的衬垫甲显然不能挽救士兵的生命,它的主要作用只是减少冲击力,并且在抵御弓箭中发挥相对较小的作用。就算是锁子甲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众所周知,锁子甲不擅长抵御穿刺攻击。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