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书接上文。在上篇中,我们对“姐妹线”的内容和角色进行了分析,那么本篇则是与“吸血鬼线”有关的阐释。在叙述“姐妹恩怨”的同时,该作还塑造了四个性格迥异的吸血鬼,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生存态度,描绘了一幅吸血鬼在人群中艰难求生的时代图景。
狄拉夫是执行“骑士五德的堕落”的连环杀手。在杰洛特跟他交手之后,该作对这个角色进行了一系列侧面描写:最开始是借雷吉斯之口,说了一件关于狄拉夫不滥杀无辜的案例,然后通过共鸣之水,让玩家看到狄拉夫与某伯爵的相识过程。最后,就是询问擦鞋小童以及调查他的住所玩具店了。
编剧高明的地方在于,这里的每一个场景甚至每一个配角都承载了多个剧情功能。
1.用伯爵的出手相助,表现狄拉夫被人挤兑、不能融入社会的生存现状。
2.用狄拉夫不得不刺杀伯爵,表现他遭人胁迫,身不由己的被动处境。
3.用狄拉夫自断右手,表现他不能原谅自己。
1.通过物是人非,来表现狄拉夫并非薄情寡恩。
2.引出擦鞋小童这个角色。
1.通过他口中的描述,塑造狄拉夫的善良单纯。
2.小童身上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油滑世故,与活了数百年却依然笨拙的狄拉夫形成了一种错位式的对比。他衬托出狄拉夫的可贵。
3.由他引出狄拉夫的住所:玩具店。
1.发现狄拉夫继承店主修理玩具的痕迹,借此刻画狄拉夫童真、富有同情心。
2.通过发现幕后黑手的字条,表达狄拉夫被人胁迫操控。
3.通过墙上的素描。引出一个女性角色——狄拉夫的爱人蕾娜,正是因为她被绑架,狄拉夫才不得不按 照绑匪的指示连环杀人。
狄拉夫性格简单纯粹,虽有极端的一面,但基本上是个好人。由于不善言辞,他几乎没有朋友;由于身段不够灵活,他也始终无法嵌入整个人类文明的协作系统。虽然身处红尘滚滚的鲍克兰,但他活得既边缘又憋屈,本质上和蹲山洞的百年老字号宅男暗影长者没有区别。至于他对蕾娜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边缘异类之间的同病相怜。狄拉夫的悲剧并不在于女方对他的背叛,而是女方就没有真正接受过他。他在这份情感上寄托的东西太多,对方根本难以回应。因为人类尽管寿命短暂,但是做不到像吸血鬼那样始终如一。
狄拉夫第一次跟杰洛特照面时,杰洛特问他:“你收手之后,打算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继续杀人吗?” 狄拉夫说:“不,我打算过自己的日子,拥有幸福美满的结局。”这大概是整个巫师世界最为幼稚的台词了。幸福美满的结局?Excuse me? 大佬,你已经差不多400岁了,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作为一个历经沧桑的狩魔猎人,杰洛特深谙“此事古难全”的道理。此后,“happy ending”成为了一个梗,多次被杰洛特拿出来吐槽。
欧立安娜高明或者自以为高明的地方在于,她适应人类社会的同时保留了身为吸血鬼的血瘾。她的解决之道是:收养那些眼看就要饿死的弃儿,把他们集中在城郊一个破落偏远的房子里。这个房子从外部看就是个不起眼的孤儿院,但在房屋内部的隔间里,她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不仅如此,为了悉心照看孩子,欧立安娜不惜重金聘请管理人(当然,有一多半估计是封口费),而这些孩子要付出的也很简单,就是向她不定期提供不会致死的血液。欧立安娜与孤儿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一切在隐秘中进行,大家和谐共处气氛融洽,心甘情愿各取所需……可是,真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吗?
玩家在之前的游戏进程中会获取一本吸血鬼的著作,书中描述了一种名为“放山派”的人类豢养方法:人类如果信任饲主,被吸血时不恐惧不反抗,就可以降低甲状腺素与皮质醇的分泌,这会让血液的风味会更佳。 欧立安娜之所以善待孩子,初衷莫过如此。
然而,当欧立安娜冲到孤儿院看到孩子破碎的尸体时,她的痛心不是假的。当欧立安娜要求杰洛特杀掉那个血洗孤儿院的同族时,她的愤怒也不是假的。当杰洛特发现真相,打算将欧立安娜杀之而后快的时候,幸存下来的孩子居然还挡在欧立安娜前面,替她说情。甚至在CG动画难忘之夜的开始,她一边哼着歌一边从废墟里捡起一个破旧的娃娃,那失落的神情,像是在回忆什么……
我们有理由相信:欧立安娜在与孩子的长期接触中,对他们产生了的复杂情感。
像她这么一个已经全面嵌入人类社会的吸血鬼,如此成规模地培植血库已经相当危险了——要知道,这一切就发生在鲍克兰政权的眼皮底下。有网友猜测,有可能她开孤儿院是经过官方默许的。欧立安娜相当于一个沟通桥梁,暗地里平衡着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利益。也就是说,孤儿院是陶森特的遮羞布,执政者为了维持表面上的欣欣向荣,把所有的孤儿出卖给了吸血鬼。
这个观点未免也太高估欧立安娜了,不过即便这个假设成立,结局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一旦走漏风声让民众知情,或是政治形势稍加变化,她还是首当其冲的那个,是注定了要被清算的。换句话说,欧立安娜看似游刃有余的行为,其实跟走钢丝没什么分别。如果还要往里掺杂个人情感,这其中的变量恐怕不是她区区一个吸血鬼女可以承受的。不是说她一定会事败于此,只是欧立安娜这种人性化的流露,让事态变得更加复杂,也让这个脸谱化的恶人形象变得更加丰富。
当然,拥有贵族身份的欧立安娜究竟因何而没落、杰洛特出于什么原因要将她猎杀,官方并没有明确交代。不过,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欧立安娜的下场似乎早已注定。
狄拉夫觉得蕾娜懂他,有可能接受全部的自己。欧立安娜虽然没有狄拉夫这么天真,但她也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因为她发自内心地觉得孤儿院模式是一场公平交易,虽不被世俗所容,但也罪不至死。结果呢?他们的下场都十分凄惨。因为狄拉夫也好,欧立安娜也好,他们都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是:在保有自身吸血鬼特质的同时,与人类融合共存。
暗影长者比他们醒目得多,他一早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他的应对方式是消极的:拒绝改变,拒绝一切外界接触。暗影长者确实没有忘本,通过自我隔绝,他完全保有了吸血鬼的原始本色,可他活得就像具干尸一样毫无生气。身为罕见的远古高阶吸血鬼,暗影长者甚至连起码的精神图腾的作用都没起到,不仅得不到外族的理解,连同族都恐惧他、躲避他。他所做的不过是守着早已关闭的异世界大门,吹一吹来自故乡的风。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除了吸血鬼天生的暴戾,他一无所有。
雷吉斯就要透彻得多。他太清楚,故乡已经回不去了,除非吸血鬼自身做出改变,不然没有出路。雷吉斯摆脱了瘾头的奴役,放下了身为高阶吸血鬼的傲慢与偏见,他融入人类社会的同时尽量开放自己,他愿意结交朋友,愿意去了解不同文化下人们的想法。他是为数不多具有好奇心、愿意站在他人立场上想问题的吸血鬼,这就是为什么他总是尽量避免冲突、看上去像个老好人的原因。不过,他走的路注定了十分辛苦。最后他心甘情愿为杰洛特背锅,既没当成英雄又被同族追杀,无论是人类还是吸血鬼,都不把他当自己人,可谓是两头不讨好。
他身上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那点不好意思,太招人喜欢。在给杰洛特的最后一封信中,雷吉斯写到:“请允许我保留一个发明家所应有的骄傲和一点羞涩。”作为一个年龄难以计算的老家伙,还能保有这样的性情,很难。这也是巫师系列的角色魅力所在:除了剧情以及设定中必须涵盖的属性之外,编剧还会赋予角色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气质。而正是这些气质,让他们成为了活生生的人物,充满了人情味。
然而,这个角色不止如此。要想真正了解雷吉斯,就得想想他问杰洛特的那个唯一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死后重生,你还会选择当狩魔猎人吗?"
雷吉斯一句话就道中了本质:狩魔猎人和吸血鬼并不一样。虽然他们都是怪胎异种,可狩魔猎人毕竟是从人突变过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杰洛特愿意,他还是有重新融入人类社会的可能。而吸血鬼的烙印在雷吉斯身上,这个事实永远不会改变。他甚至连死都没法死,就算一度变成了齑粉,他还是一点点慢慢复原重生。雷吉斯提出这个问题,与其说他在了解杰洛特的想法,不如说他在羡慕杰洛特,因为他自己无从选择。倒不是说雷吉斯有多想成为人类、多想融入人类社会,他可能只是为了寻求一种自由,一种可以摆脱他在人类与同类之间都感到不自在的自由。
再来看看他在狄拉夫的问题上是如何处理的。雷吉斯是依靠狄拉夫的血液重生的,他自己也说了,狄拉夫对他来说是亲人一般的存在。这份恩情,就相当于一个人欠另一个人一条命。那么,他最后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亲手杀死狄拉夫的呢?肯定不是因为雷吉斯和杰洛特交情更深的缘故。有网友推测说,狄拉夫一言不合就屠城,罪不可赦必须死,所以雷吉斯才对杰洛特出手相助。这个说法还是太浅,对吸血鬼来说,人类的律法和道德观念只不过是随风飘散的羽毛,他们根本不在乎。
雷吉斯了解狄拉夫,也了解现实。在《血与酒》的所有结局里,狄拉夫想要的所谓“幸福美满的结局”,都没有实现。狄拉夫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他根本跨越不了。雷吉斯非常清楚这一点。当你调查雷吉斯住所时,你会发现一本睡前日记,日记里他早早就写道:“我总有一种预感:我的朋友狄拉夫会死,我感到很悲伤。”
在目睹了狄拉夫的癫狂和痛苦之后,雷吉斯更加确定了一件事:对狄拉夫来说,活着只能是一种折磨。无尽的生命,那就是无尽的折磨。于是,雷吉斯亲手了断了这一切。当然,你可以说雷吉斯僭越,因为他在替狄拉夫做决定。但是,他这个举动确实没有什么私心, 不仅如此,他还要承受被同族追杀的巨大后果。只有他的目的是为了朋友,他才会心甘情愿地承受这个后果。为了狄拉夫好,我想这才是雷吉斯的真实动机。
前面说了,雷吉斯可能是所有登场吸血鬼中,最为透彻的一个。而透彻的代价,就是悲观。雷吉斯身上,总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
在故事的结尾处,雷吉斯又一次问起杰洛特:“你要把剑挂到壁炉上,开始修剪葡萄藤了吗?”他在睡前日记里写道:“有时候真希望自己能够停止思考。”
通过上述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角色分别代表了“想融入做不到”、“已融入有隐患”、“拒绝融入”以及“两头不讨好”这四条道路,文化融合时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它几乎全都涵盖到了。每条路都走给你看,每条路都走不通。该作通过展现这四个角色各自的命运结局,将吸血鬼边缘的社会地位以及尴尬的生存处境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出来。
“姐妹线”与“吸血鬼线”之间的关联:异端与主流之间的抗争
那么问题来了,吸血鬼故事与姐妹故事有什么关系吗?二者看上去毫不相干呀!
《血与酒》明线是“姐妹情深”,暗线是“吸血不易”,这两条线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在描写异端与主流之间的抗争,只不过前者是从个体出发, 后者是从族群出发。
其实放大到整个巫师世界,故事的主题都集中于此。纵观游戏全程,一股异乡人惆怅之情贯穿其中,白狼是、希里是、女术士是、吸血鬼是、精灵是,甚至连欧吉尔德也是。这些人四处找出路,上哪都没归属感,倒是想和平演变被同化来着,可人家不要你啊。你是什么都没错,错就错在你是个怪胎。摆在你眼前的就两条路:要么远离主流灰头土脸,要么心甘情愿被利益集团利用,代价是一旦失势立马清算。
拿狩魔猎人来说,上到皇宫贵族下到乡野村夫,打照面都是一口老痰外加一句“freak!”。全地图放眼望去,对你态度最稳定的,居然是商贩……再看看女术士集会所,今天还在大殿里参政议政,明天就在广场上人肉烤串。在下水道抓老鼠的特丽丝,自己不也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吗?欧吉尔德作为一个地主好歹曾经牛气过,无非是点背了着急了想抱个粗腿认个爸爸好翻身,结果弄得落草为寇、家破人亡。拜托,人家已经认怂了,镜子大师不带飞就算了,还把他往死里整,合同里说的不是这样呀! 希里呢,能力强大又有主角光环,so what? 她去当女王就是周旋于各大利益集团,她开燕子学派就是当边缘人混口饭吃,还有一个结局更惨,直接扑街。当然你也可以说她那是生死未卜,比如撸白霜的时候呆在异世界里不回来了之类的……不回来说明什么?还不是因为你们丫老欺负人,人家离桌不玩了呗。
从剧情看来,该作对于身处社会边缘的怪胎异种是同情的:这些人不管被挤兑到何种田地,大多还是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而对于那些所谓的权威与主流,该作往往持有一种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既得利益者们的成功与辉煌,不是岌岌可危,就是昙花一现。不过从巫师世界的整体架构看来,他们没有本质的区别: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走在刀锋上,都是时代夹缝中的挣扎者。
《巫师3》是沉重、悲观的,角色是世故、现实的。所谓选择,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所谓奋斗,无非是在混乱操蛋的时势中分一杯羹。《巫师》的世界是灰色的,这里没有救世主,没有英雄,没有善与恶、对与错,有的仅仅是不择手段活下去。所谓的“正义”,就是尽量把“不择手段”这四个字去掉;如果还有什么“理想”的话……“有尊严地活下去”,这就是他们的理想。
评论区
共 3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