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后守护者》通关后的过场动画,多年前巨像倒下时的传达给我的感受又重新回到手掌里。我放下手柄躺到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那是一种像是咖啡一样苦涩醇厚又带有一丝甜味的感受。我无法立马就把这种通关后的感受转变为文字,于是干脆睡了一觉,曾经那些和动物有关的回忆回到了脑海里。
我知道作为一篇评测,大家都想听到机核对《最后守护者》的评价。但是我想说,这篇文章里不会有任何类似评分一样的内容。这是一款很特殊的游戏,十年前放在PS2上,它会是和《ICO》一样叫好不叫座的作品;放在如今,它是一款像独立游戏一样的“AAA”。《最后守护者》必定成不了全民大作,甚至在这个时代还会引来许多的争议。就完美度来说,它没有《旺达与巨像》那么完美,但在这个时代却显得格外特别。
七年之约,请各位放心,上田文人还是那个上田文人。哪怕隔了这么久质量和那种像是漂在空气中的味道依旧没有变。他依旧是最会用游戏来表达艺术的人,这是它的天赋,跳票这么多年的时间我相信是他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肯妥协才造成的。
关于值不值得买的建议,如果你没有在PS2时代体会过上田文人的作品,对这类游戏并没有非常的喜欢,已经习惯了现如今的游戏节奏了的话。我非常不推荐你购买《最后守护者》,更不希望你“跟风”去尝试。千万不要跟着大家的“情怀热潮”去欺骗自己,假装自己会很喜欢这么一个被宣传为“有生之年”的作品。如果你无法理解在2015年E3上看到大鹫激动的那群人的心情,那就不要勉强,也不要去攻击,装逼不成还回头来骂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如果你想初次体会一下上田文人的作品,那买一张普通版就够了,一个人封闭地去“体会”,不要着急到互联网上去发出声音。
我非常担心索尼的宣传会最终把这个游戏宣传成了第二个“无人深空”。它本就是一个属于一部分人的游戏,还不如“和小女孩牵牵手”、“骑着马去打败巨像”那样更大众一些。之前的试玩版之所以给人的印象只是平平,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完整的体验过整个“大鹫”。《最后守护者》是一个非常连贯的整体,你想把它任何一小部分单拆出来讲都会显得它有很多毛病:诡异的视角、根本不听话的AI、PS3时代的贴图。甚至许多设置都停留在PS2时代,显得很老气,比如三角键是跳跃、从头到尾一本道,没有章节选择等等。
但如果你完整连贯地体验的话会非常的舒服。很多时候游戏里的风就像真的被做了出来,不停吹拂在你脸上一样。不停摆动的毛发,不同状态下的水与雾气,还有大鹫的每一个细节。一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真的非常舒服。
最后例行公事,感谢索尼的帮助,我能在游戏发售前好多天就提前玩到了《最后守护者》。和一些曾经的日式作品一样,它带有制作人非常浓重的个人色彩,这次的《最后守护者》同样像教科书一般精彩。感谢上田文人,被这个时代几乎所有“情感互动”游戏开发者视作老师的人;感谢马克·塞尼,在技术上实现了上田构筑的梦的天才。游戏基本确定会有国行简体中文版,发售日会晚一些,希望大家也能够支持一下。
要我写一个通关之后对这个游戏的感想,我无法细数出来里面的点点滴滴,它是一个整体。但是我能给你分享《最后守护者》让我回忆起来的那些故事,和对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小男孩回忆起小时候。从黑暗中醒来,身边躺着的竟然是被人称作“Trico”的食人大鹫。看到Trico受伤了,虽然很害怕,但他还是爬了过去,帮大鹫处理了伤口。
出生在城市的我,直到回老家才第一次对“动物”产生了记忆。妈妈总说阿猫阿狗会伤人,也不干净,所以家里并没有养狗。爸爸拉着我的手说:“你只要不惹他,不会有什么事的。”绕过墙角,我看到趴在爷爷脚边的那一只小黑狗。见到我们来了,他起身向我们跑来,摇着尾巴,在距离我们两三米的地方停下了。
爸爸喊了一声:“小黑”逗他,但他并没有理踩,而是一直盯着我。那时候的我比他高不了多少,我们俩就这样互相盯着过了许久,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在想什么,但是我很好奇“小黑”当时在想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喂食的缘故,小男孩和“Trico”似乎亲近一些了。
“我也要摸摸他。”看到爸爸和爷爷都在抚摸小黑之后,我也想自己试试。爸爸说:“他还不认识你的,要不你喂他点东西让他记住你。”我凑上饭桌,从上面摸下来一块吃剩下的骨头,丢在了他的嘴边。
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爪子和獠牙,还有咀嚼骨头时发出的嘎啦嘎啦声。我学着大人的样子伸手去摸他的头,却被爸爸阻止了,“吃东西的时候你别碰他,惹急了他会咬你的。”给这么一吓我缩回了手,默默地等“小黑”停止嘴里的咀嚼才又探出手去,摸了摸他的后背。“小黑”感觉到了有人在摸他,回过头看了看我的手,然后又转了回去。
“软软的,好舒服。原来狗这种东西并不可怕嘛。”还是非常非常小的孩子的我在心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在离开Trico的时间里,小男孩非常想念它,并渴望与他相见
我长大了,学业开始变多,我也不再能经常会到老家去玩,不再能见到“小黑”。父母双下岗之后,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开始打零工。这样身为独生子的我到了周末就只能一个人被锁在屋子里,陪伴我的就只有一只黑白的毛绒玩具狗。
很多个下午,我都是在沙发上和这只玩具狗自言自语做游戏度过的。在我的幻想里,这只玩具狗比真狗更亲近人类。它通晓人的语言,还能在危急的时刻像数码宝贝一样使用超能力。听着不错,可是假的终归是假的,我更希望自己能再见见乡下老家的“小黑”,找他玩一玩。
终于有一天,爸爸周日休息了,我能跟着他一起回乡下,看看爷爷也看看“小黑”。绕过墙角,只有爷爷一个人在院里晒太阳,四处找不见“小黑”的踪影。最后爸爸问爷爷,爷爷才很平静地说:“那次送你们两个回去,小黑一个人送到村口。回来的时候被别人打死吃掉了。”
Trico站在山崖边,小男孩站在他的身上。天空有鸟儿飞过,大鹫寻着鸟儿的踪迹望去,阳光和风就这样撒在他们身上。就这样呆了很久,直到小男孩跳下来,呼喊Trico的名字。他们还有地方要去。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和哪一条狗有过更亲密的关系,因为“小黑”的事情,我对狗总有一种负罪感。
变化发生在高中那一年,一位我最亲的亲人去世了,我的世界瞬间崩塌。整整两年的时间里我都没能走出阴霾,直到最后我离开家去了姐姐的宠物店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完全离开了人的世界,周围只有猫和狗。
一天的时间都和各种动物生活在一起,晚上也睡在宠物店里,那段时间的自己就像是在人海中的孤岛上。有客人来的时候就默默听着她们讲述自己和狗狗的故事,关店之后就看店里和动物驯养有关的书。平日里没人在的时候就和猫狗坐在一起,静静看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我遇到过一只被主人无情抛弃的大萨摩,也遇到了一个非常喜欢狗的孩子。他很喜欢狗,常常来店里看那只萨摩,就这么看着也不说话,一呆就是一下午。萨摩也挺听话,一个大活人天天蹲它面前也不叫也不闹的,就安静地趴在那儿偶尔跟他对视一下。最后,我们决定把这只萨摩送给了他。
来店里更多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宠物当成了一种工具。要么只是礼貌性的打理和寄养,想起来了就来领,有的拖到最后甚至就不要了;要么就是溺爱过头,总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么聪明,多么通人性,简直就差成精了。
然而事实上动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复杂,尤其是已经成为人类宠物的动物们。有时候狗的一个“微笑”意义恰恰与人类的微笑相反,有时候他们会“听从”人的话只是因为某些本能和习惯。
动物没有必要,也不会时刻都听从人类的命令,它们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小动作。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一种同行的关系。彼此独立思考,保持距离,却又一起前行。这种美妙的羁绊才是人与“宠物”之间最好的状态。
和动物相处的时间里我思考了许多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我走出阴影离开了宠物店,重新回到了人群当中。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没有亲自养一个动物,我觉得我的伙伴一直都会在那里,等待着我与我同行吧。
小男孩和大鹫完成了最后的旅程
工作之后,抽了一个长假回了一趟老家,自然要回去看一眼爷爷。乡下的老房子翻修了不久,家门口跑来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只有手掌大小。可是爷爷却说自己年纪大了,家里已经有一条狗在养了,无法再养活它了,于是让我悄悄送去别家门口。最后我接受了这个“残忍”的命令。
那时候的爷爷还很健康,可是没曾想那之后不久爷爷就去世了,我又一次回到老家。家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爷爷后来养的那条狗平时很怕人,今天却很平静,像平常一样一直守在爷爷身边。我原以为自己已经能和“理性”得看待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了,可是那一幕还是让我动摇了一下。
我轻轻地摸了摸它的头,“从今以后你要一个人啦......”
《最后守护者》可能是上田文人“最差”的合作解谜游戏,因为他花七年才实现了一个“不听话”的AI。但是这个“不听话”的AI却成了电子游戏历史上最接近真实,最富有灵魂的动物角色。大鹫给我最大的共鸣不是使我得到了什么,而是使我回忆起了什么,并确信了什么。如果你想通过玩这个游戏来炫耀,来得到成就感,那肯定会一无所获;如果你想通过驯服动物来得到征服感和支配感,那建议你去再看一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大鹫的故事是一个童话,美丽的童话,现实中会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我不知道。最后守护者究竟守护了你心中的哪一片角落,食人的大鹫又让你敬畏了什么呢?
去体验吧,只有自己体验过,完整的体验过,才能理解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东西。
评论区
共 19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