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知道Daft Punk的人现在我感觉现在已经不少了,应该是《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在格莱美上得了大奖,再加上《Get Lucky》这首歌太棒了听的人多了。Thomas Bangalter和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两个人的组合从1993年一直发展到了现在,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上取得了绝对的成功。
我第一次听他们的歌应该是2008年的格莱美,和侃爷Kanye合作的《Stronger》当时只知道侃爷并不知道后面很像机器人的俩人到底是谁,眼睛有些发光的那种感觉,觉得这首歌帅出了另一种高度,在当时上高中的我感觉从来没看过这么帅的现场。
首当其冲的就是侃爷当时那个眼镜亮起来的时候,再加上衣服上能动的波纹和演唱的动作,机器人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副歌的歌词和节奏唱出来的时候和侃爷往舞台前方跑过来和观众说:"is this what your wating for"突然感觉无比的有力,虽然在当时还小并不知道歌词的意思,但是那个画面和声音一直留在我的脑子里了。
这首歌放到现在我感觉还是一点也不落伍,在我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以至于我在听Daft Punk《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这首原曲的时候,感觉这个真的没有和Kanye一起合作的这首顺耳了。其实Daft Punk自己也说过“当听Kanye的版本时,声音真的很丰满,听起来很大气。”后来很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他们十四年来首次上电视,而且带来了著名的金字塔舞台道具,但是因为上高中知道的太少了,当时那个想法就是两个人肯定很出名很厉害,要不然不可能有这种打扮。两个人演奏的那个触控板,很神奇的界面对我有些影响,让我变得现在非常喜欢一些类似于《异形》电影里面那种低科技,老式科幻的氛围。
第二次听的歌曲是在苹果广告中《Technologic》这首歌,仍然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歌,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巧的是也是在高中听的。非常奇怪的歌词但是节奏上却能有想跳舞的冲动,说不上非常好听,但是有一种很奇怪的魔力就是听的不能停下来。我分享给同学朋友听的时候,全是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他们都觉得这根本就不是歌。当年的苹果广告品味还是很独特的,那个时期的黑色剪影式人物在彩色的背景下跳舞的所有广告曲,我基本上全都非常喜欢。不都不说苹果的广告给我带来的影响不算小,这个我相信跟我想法一样的人应该不是少数。
写到这我估计看的人应该注意到前面这两首歌跟标题完全没有关系,其实我注意到Daft Punk有摇滚的因素应该是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之后了《Giorgio by Moroder》这首歌的结尾吉他solo,和我去找他们以前的歌《Robot Rock》这首,听完这俩首歌如果你再说没有摇滚的元素,你真的可以打死我了。
我后来去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其实两个人聚到一起是因为对Elton John,The Rolling Stones,The Beach Boys,Iggy Pop和The stooges这些乐队和歌手的共同的喜爱。然后他们的风格变成了,节奏强烈重复的电子舞曲现在称为:迷幻豪斯(Acid House)表面上绝对没有摇滚的身体,但是受那些乐队的影响多少在身体之内还是有摇滚的血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意识不到摇滚的存在但是总感觉有一点像。和机核网里的MGSV这个游戏的一期节目,西蒙说到这个毒蛇看着像BIG BOSS但是总感觉有点奇怪说不上来的那种感觉,我觉得很相近。
其实没有那么明显的表现出来,我觉得还是合成器进入了两人的视野。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出来之后有好几段视频叫【创想计划】是这张专辑中和他们合作的艺术家的采访,其中Giorgio Moroder他是合作的《Giorgio by Moroder》这首歌他说到他自己发现合成器这个乐器的经历;他听说有一位德国音乐家有一台MOOG合成器,于是就询问了一下并且去了他家,听了他演奏一段低音的旋律。给他的感觉就是非常神秘,但是听上去有些无聊。于是等音乐家离开了之后他问合成器的技工,它还能做些什么;技工说到:多的是啊,于是就发出了很多现在能听到的那种电子乐的声音;这个声音这个用文字还真的不好表达,之后他立刻就决定了一定要用这个乐器。所以我觉得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么想的;Daft Punk也遇见了合成效果并且把他们之前接触到的摇滚元素融合到了自己的电子乐风格中,变成了今天他们自己的这种风格。
摇滚乐这种风格在现在来说,其实并不是表面上像网络上盛传的”赵四老师“说的“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人就疯了”这么简单,而是在其他层面各种风格之中影响这很多喜爱音乐的人。抛开摇滚这个因素之外其实还有像迪斯科和funk这些风格都是可以在两个人的音乐之中发现的,但是像摇滚乐中那些强烈的节奏感可能更多的存在在音乐的底层当中,所以我觉得Daft Punk有摇滚的血液这种说法还是可以接受的。
【创想计划】这个视频是英特尔和VICE合作做的,Giorgio Moroder在视频中还提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为什么像Daft Punk有些歌曲听了很想跳舞,拿《Lose Yourself To Dance》这首举例,因为低音鼓外加四四拍的节奏,120BPM这个速度和心跳每分钟60次左右很接近,很容易随着节奏舞动起来,几乎情不自禁任何人都可以跳。他们在舞曲这方面发挥的很复古,但绝不落伍,也没有无比的超前,这个度把握的非常好,在他们的音乐中跳舞完全的自然。如果有机会去看现场的话,我觉得不会有几个人是在那站着一动不动看完全程的。
另一件事就是Daft Punk的完美主义,Giorgio Moroder自己在录音调试音色的时间大概是在2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但是Daft Punk会调一个星期,还只是乐器音色。当他去他们的录音室里发现有3个麦克风感到不解的时候,录音师告诉他一个是60年代风格音色,一个是70年代风格音色,还有一个是现代风格音色“有人能听出来吗?”他问,录音师说:“没人能听出来,但是Thomas 他会听出来”对细节完美的追求使Daft Punk的成功,变得没有那么让人惊讶了。
最近和The Weeknd合作的两首《Starboy》和《I Feel It Coming》里面,第一首《Starboy》的歌词如果翻译过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俗很俗,但是Daft Punk编曲之后整首歌的气场变得无比高冷,不断的变化和挑战他们自己的感觉,和歌词结合之后从一个富二代炫富,变成了我现在所有的一切和糜烂的生活都是你们拥护者造成的,讽刺对物品的追求和沉醉迷乱。
第二首,又是一首听了就想舞动身体的舞曲,低音鼓和四四拍。我对里面的BASS的编曲和声音印象非常的深,特别简单的编曲,但是那个声音就是点睛之笔,无可挑剔。这两首歌我第一次听好像捡到宝贝一样,上面这些给我的感觉当然都是我的主观评价,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还是享受音乐,同时也想听听你们其他人的感觉没准会给我新的启发。
其实现在总体作为听众的感觉来说,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酷”,有的时候听着歌是一种舒服的享受。我的习惯是这个歌曲第一次听的时候前几秒抓住了我,我可能就会喜欢上,如果没有的话,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听了,不喜欢了。在第一次听《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好听,放下了,但是无意中看见了新裤子的连续推荐,我又捡了起来。现在想想如果错过了,到那个时候后悔的心情,我绝对能想象出来,只能是骂自己太傻了。
评论区
共 6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