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夫克拉夫特与霍夫曼·普莱斯合著的小说《穿越银匙之门》中,伊阑国王舍达德用自己那可怕的天分建造出了千柱之城的宏伟穹顶与无数宣礼塔,并将能阻止人类自由地穿过巨大的时空通道抵达真正边界的一系列大门隐藏在阿拉伯半岛中佩特拉的黄沙中后,就再也没有人能穿过这边界了。
伊阑并非洛夫克拉夫特捏造出来的城市,《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到过伊阑。在第276夜至279夜中的故事中,当时的万王之王、世界之王舍达德在古书中偶然读到来世乐园的描述,便想要在现世中将其造出。他倾万国之力,历经三百余年(他也活了这么久),“千柱之城伊阑”终于竣工。舍达德和他的随众筹备迁往,又历二十年,在离伊阑城仅一天路程的时候,他们被安拉用一道嚣暴的声音惩毙了。
传说中伊阑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是古代的一个贸易重镇,但是现代历史学与考古学者尚未发现这个城市存在的证据。似乎古时“伊阑”也是叙利亚大马士革的旧名,或许和古叙利亚有一定关系。
伊阑存在与否、具体在哪里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一座古城却是货真价实存在的,它就是《穿越银匙之门》中提到的佩特拉,这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地名,也是著名约旦古城佩特拉的所在地。
古希腊人称这座城市为佩特拉(Petra),在希腊语中意为“石头”,意指该城建立在岩石之间,佩特拉遗址的岩石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现出美丽的颜色,所以也被称为“玫瑰古城”。
从约旦首都安曼出发驱车南行260公里,便能抵达坐落在胡尔山脚穆萨谷底中的古城遗址。在进入古城之前,要先经过一条峡谷蛇道(the Siq),这条千万年来由洪水冲刷而成的古城入口长1.2公里,宽度仅200米左右,十分险要。尽管此时太阳高悬正头顶,峡谷中却不见一丝阳光,蛇道两侧悬崖幽深,峭壁耸立,间或能看到两岸山壁上供奉不知名神祇的小祭坛。这条扭曲狭窄的小径深入贫瘠崎岖的山岩,蜿蜒贯穿高耸的悬崖,隐约透露出悬崖上方引人遐想的建筑顶部。
绕过最后一个弯道,来访者们眼前一亮,卡兹涅神庙,这座佩特拉最壮观建筑在玫瑰色的砂岩中直接雕凿而出,门口宏伟廊柱守护着古城的入口,深邃幽暗的内庭深入悬崖深处,令初次到访的来客大为震撼。在19世纪,当地的贝都因部落称它为“Khazneh Pharaoh”,意为“法老的宝藏”,尽管在它建成之时埃及最辉煌的岁月已过去千年之久。
走过卡兹涅神庙,访客们便来到一片开阔的盆地,大地上散落着一个消亡文明的遗迹。长期以来,它的建造者、居民和历史不为人知,这使佩特拉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古城之一,直到学者们在古希腊文献中找到答案,才使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重新为世人所知。佩特拉是纳巴泰人(Nabataeans)的王国首都。在古代,这个阿拉伯部落的足迹分布在幼发拉底河与红海之间的约旦、迦南、叙利亚和阿拉伯北部地区。他们大部分是商人,控制了从西亚近东到地中海沿岸和埃及的商道,向过往的商旅收取过路费。
根据古代希腊罗马文献记载,纳巴泰人在古代一度崇拜杜沙纳男神(Dushara)与阿乌莎 (Al-Uzza)女神。杜沙纳是山脉之神,希腊人把他等同与宙斯,因为两者都是神系中的神王,有时也把他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等同,可能是因为两者都负责季节更迭与植物丰产。在意大利的波佐利港人们发现了一座杜沙纳神庙的遗迹,在古代地中海与近东贸易中波佐利港(古代称为部利港)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是当时的纳巴泰商人们出资建造的。
阿乌莎是晨星与夜晚星辰的女神,是纳巴泰人三位重要女神之一,另两位是阿蕾特(Al-lat)与玛娜特(Manat),她们也被认为是安拉的三个女儿。
在佩特拉,人们不仅为阿乌莎修筑神庙,也在属于她的圣地——屋顶和刺槐树附近供奉她。她的圣物是猫,在各种故事中她经常和大猫一起出现。她名字的意思是强壮者,她代表爱,也象征战争,因此与苏美尔人的伊南娜有些相似。纳巴泰人也把她视作希腊人的代表精神爱恋或者天堂之爱的阿芙洛狄忒·乌拉尼亚(Aphrodite Urania),罗马人的维纳斯·塞勒狄斯(Venus Caelestis),或是古埃及人的伊西丝(Isis)。
在《哈立德·伊本·瓦利德的远征》中,在征服麦加之后不久,穆罕默德开始着手消灭最后一批会让人联想到旧日偶像崇拜。在公元630年的斋月,他令哈立德·伊本·瓦利德前往一个叫做纳卡拉的地方,那里的古莱什和基纳奈部落仍在崇拜阿乌莎女神。当地阿乌莎神庙的庙监来自把她视作最重要女神的巴努谢伊班。哈立德派出30名骑士摧毁前去摧毁神庙。不过他并不知道当地有真假两个阿乌莎神庙,头一回哈立德发现并摧毁的其实是假的。当他返回向先知汇报任务已完成时,先知问道:“你可曾看见任何异象?”“未曾看到。”“那么你并未摧毁阿乌莎,”先知说,“去,完成你的使命。”
哈立德对第一次任务失手非常恼火,他再次前往纳卡拉,这次他找到了真正的阿乌莎神庙。神庙的庙监逃走,不过在抛弃他的女神之前他在女神脖子上挂了一把剑,指望她自己救自己。在哈立德走进神庙时,他看到一名不同寻常的黝黑肤色的裸体女子在他前进的路上嚎哭。哈立德未曾停下脚步去思索这个妇女会诱惑他或保护偶像,他直接抽出宝剑诵念真主之名并将黑肤女子劈成两半。随后他摧毁了偶像。返回麦加后,他向先知汇报他看到的情况和采取的行动。先知回答道:“那个就是阿乌莎。在你的土地上她永远不会再被人崇拜。”
阿蕾特女神是伊斯兰教诞生之前阿拉伯地区最受崇拜的女神之一,她的主要神职是月亮女神,但她带来丰收,因而也是大地女神;她也是爱神,甚至与太阳也有关,因为虽然她的主要象征是一枚新月,但有时上面也会出现圆形的太阳,她的其他象征还包括一捆小麦和一炉香。
许多人认为阿蕾特源自古老的阿拉伯字“Al-lat”,意即女神,这个词语与厄蕾特(Elat)同源,后者被认为是闪族神厄勒的配偶,也有人认为“lat”和混合或弄湿的大麦粉团有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则认为她相当于阿芙洛狄忒,他写道:“亚述人称她为米莉塔(Mylitta),阿拉伯人称她为阿蕾特,波斯人称她为密特拉。”
在古代,崇拜阿蕾特女神的信徒广泛分布在阿拉伯半岛、东地中海和伊朗部分地区,佩特拉的纳巴泰人和哈特拉的居民(今伊拉克境内)崇拜她,将她等同于希腊人的雅典娜和幸运女神提刻,或是罗马人的密涅瓦。在麦加附近的塔亦夫, 塔基夫人把阿蕾特女神视为他们的保护神,另有一块方形石块专门用来献祭阿蕾特、阿乌莎和玛娜特。
玛娜特是掌管命运和死亡的女神,常以老年妇女的形象出现,手里拿着盛着死亡的杯子。人们向玛娜特祈祷除了祈求降雨,获得保护外,也希望她能对付自己的敌人。玛娜特神庙在公元630年1月被穆罕默德下令摧毁。其后在公元1024年,加慈尼的马哈茂德听说仍有一个玛娜特的偶像被秘密保存在印度帕帕坦的索姆纳特神庙,这可能是因为索姆纳特(Somnath)被翻成波斯语时和索马纳特(Su-manat)搞混了,而后者很像玛娜特。据后来加兹纳维的历史学家格尔迪齐记载,虽然玛娜特的偶像在阿拉伯半岛已被摧毁殆尽,但据说有一个偶像被秘密运到印度卡提瓦半岛隐藏起来。由于玛娜特的偶像是一块无人格化的黑色石头,因此很容易和索姆纳特的湿婆林嘉混淆。据信马哈茂德打碎了石块,并把其中一部分作为战利品带回加慈尼砌在路上,让人们踩在上面。随后他在给哈里发的奏折中增大了索姆纳特神庙的规模、财富及宗教意义,于是哈里发赐予他大量荣誉头衔作为奖励。
在今天的佩特拉古城内,人们依然能看到纳巴泰人建造的杜沙纳神庙与阿乌莎神庙的残垣断壁。这座杜沙纳神庙约修建于公元1世纪早期,一度是佩特拉最重要的神庙,吸引着周围的纳巴泰人前来朝拜,因而也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区域之一。这座遗迹主体呈四方形结构,布局上看似乎是亚历山大时期的风格。两千多年前,只有大祭司们才能进入神庙中心执行祭祀活动,其他人都只能在外围等候,两千年多年后,访客们依然只能住外面拍照。
阿乌莎神庙也被称作翼狮神庙,美国犹他州大学从1974年开始对它的考古工作,从中挖掘出一块代表阿乌莎女神的人面像。
但这两座神庙远非佩特拉最有吸引力的建筑。实际上,在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期间,纳巴泰人的实力达到鼎盛,他们在城内四处修筑水渠,将附近的泉水引流到城中的水槽,在沙漠中建立起一片宏伟迷人的绿洲。考古学家们发现,当时这座城市里有花园、喷泉和无数的地下蓄水池,到处都能看到陶瓷水管中的水流从别处倾泻而下,人们从山崖上挖掘砂岩,在市中心大举兴建各式建筑,大街四周是壮观的和圣堂,岩石雕刻的剧场、立面大街上高耸的皇家陵墓,从城市门户和蛇道向外延伸。可以想象,当年的商队在烈日炎炎、黄沙弥漫的沙漠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佩特拉时看到的景象是多震撼人心。这些都反应了当地居民日益膨胀的野心,要在国际上彰显自己的地位,就是要建造一个每个人都会记得的城市。
它的代表作就是卡兹涅神庙。神庙奢华的细节展示了纳巴泰人的财富和权势,选择城市入口这个位置,想必能令初次到访的来客大为震撼。壮观的立面装饰着如神祇的人物、动物、树叶和花卉,和纳巴泰人常见的装饰形成强烈的对比。看来纳巴泰人经营沙漠贸易路线,不只是赚到了财富,当他们行进到地中海东岸和埃及,还收集了当地理念、艺术风格和信仰,模仿了当时在西亚近东的主流文化。
此时,纳巴泰人崇拜的神祇形象也起了变化,在公元3~4世纪的早期建筑中,他们的神祇根据传统的阿拉伯风格中被描绘成一块块长方形的石块,而卡兹涅神庙外墙立面上的雕像尽管已被摧毁,仍能看出是希腊神话中手持双口斧的亚马逊女战士,拱顶正中是埃及的大女神伊西丝,其下是美杜莎的头颅,一度凝视着城市的访客。
斜面顶端的4只老鹰被认为会把死者的灵魂带上天堂,神庙基座的两个人像被认为是罗马的双子星卡斯特和洛玻斯,他们带领灵魂前往冥界。
在古代,城中居民可以前来这里献祭羔羊,或奉上珍贵的香脂油膏。大门口有一个凹槽,底下有个洞和水槽,作为供奉祭品之用。举目所及的一切都和死亡密切相关,而卡兹涅神庙也确实一座超大规模的陵墓和祭祀死者的殿堂。考古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于2000年在卡兹涅神庙下发掘出墓葬地宫,证实了这座宏伟的建筑是公元1世纪初由当时的纳巴泰国王亚力达四世下令修筑的家族陵墓。在历史上,这位国王统治期间也是纳巴泰人在权势与财富上达到顶峰的时期,城内宏伟和神庙和城市阶段大多在他任内落成。
佩特拉另一座名气仅次于卡兹涅神殿是Ad Deir,曾在多部电影中出镜,比如2009年的《变形金刚2》。它是公元1世纪时的纳巴泰国王拉贝尔二世为纪念先王欧巴达斯二世而修建的,宽50米,高45米,立面与卡兹涅神殿很相似,但尺寸更大,更壮观。门前的广场原先是个柱廊围起的庭院,现在已经见不到柱廊了。在纳巴泰时期,这里是宗教首领的集会和举行祭祀仪式的地府。在拜占庭时期这里被改作教堂,墙壁上依稀可以见到十字架,所以现在这里也叫做修道院。
作为罗马帝国的同盟,佩特拉到1世纪时仍是古代陆上商贸路线的重镇。公元106年佩特拉被罗马皇帝图拉真的军队攻占后,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在罗马人占领佩特拉的200多年中,佩特拉依然繁荣兴盛,人口一度达到2.5~5万,城中也因此有多座罗马风格建筑的遗迹,比如罗马街上的凯旋门遗迹和每座罗马城市都有的标配——剧院,但保存不如以弗所或杰拉什,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修复重点是更早期的纳巴泰建筑,罗马的建筑不太受重视。
公元3世纪起,因为红海贸易逐渐取代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6世纪时,佩特拉经历了几次大地震,大部分地面建筑在地震中被破坏,因此拜占庭遗弃了佩特拉。到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占领时,此地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在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由于佩特拉远离帝国都城,仅有少数从事畜牧业或农业的居民,它仅是一些驼队经过时的落脚点。在16世纪后的300多年里,佩特拉被世人所遗忘。直到1812年英籍瑞士人约翰柏克廷特重新发现此地的奥秘,这座闪着奇异光彩的玫瑰古城才再次为大众所知,并在《夺宝奇兵》与《文明》中让人喜闻乐见。
在洛夫克拉夫特时期,佩特拉的秘密还尚未完全揭开,可以想象,遗落古城、失落文明、未知居民、无名神祇,这些与克苏鲁神话的主题多么贴切。或许无名之城和穿越钥匙之门的灵感正是来源与此。佩特拉标志着纳巴泰人的黄金时期,全凭他们的设计巧思,在沙漠岩石中雕凿建城,令世人啧啧称奇。尽管昔日兴盛的古都现已成了一片残垣断壁,但就“建造一个每个人都会记得的城市”而言,纳巴泰人做到了。
评论区
共 4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