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似我这般完全的娱乐性观影爱好者,电影看多了之后,也难免会渐渐地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剧本的构成、演员的演技上、叙事的方式、乃至画面的呈现、镜头的表达上。对电影人煞费苦心布置的起承转合或包袱毫无反应,却为一些不起眼的手法上的小花活儿兴奋不已。但是今年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完全进入了影片的故事和情感,忘记了那些自以为是的格物恶习:它就是《骨瘦如柴》(To The Bone)。
讽刺的是,让我这样一个每天与食欲作斗争的人产生了共鸣的,却是一个关于死瘦子的故事。别误会,不是人身攻击,《骨瘦如柴》讲述的就是一群“瘦到快死了”的男女们的故事。瘦,是因为他们都患上了一种疾病:厌食症。
电影开始于两个瘦的像筷子一样的身影,主角Ellen和她的病友。这已经是Ellen第四次入院治疗失败了,她的体重依然在下降,而她依然在进行着神经质般的瘦身行为。在稍微有奇怪却又不乏温情的母女三人的互动里,逐渐揭开了Ellen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经历,并引出了基努·里维斯饰演的“名医”威廉·贝克汉姆。我本以为影片会走入通过剖析主角幼年创伤来煽动人文关怀的老套路,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莉莉·柯林斯饰演的Ellen一点都不苦大仇深,她并没有多怨恨在她幼年就离家的亲生母亲和整部电影都不见人的父亲,我们也可以从她对家人真挚的目光里感受到她对继母和妹妹的愧疚与感谢,她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甚至愿意配合贝克汉姆医生的封闭治疗。这一切都让人相信Ellen其实是想好起来的,甚至她自己都相信了。
在没有刻意撒狗血的平淡中,影片一度甚至轻盈欢快了起来,同时也诡异了起来。在治疗中心大家白天手拉手一起互相鼓励重回生活,每个人都似乎有着足够的动机和信念战胜自己,无论是为了重回巅峰的伦敦舞蹈青年,还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的准妈妈。然而到了夜晚,却又像八仙过海一样无法控制的各自进行着疯狂的瘦身行为:将食物吐在床下的口袋中、偷吃泻药、在房间偷做运动、找一切机会步行以消耗热量,不一而足。主角Ellen更在约会时一边愉快热烈的交谈并大夸食物好吃,一边又将吃下的东西全都吐在餐巾纸中。这一幕幕不仅无法唤起人们的同情,甚至很有可能产生反感。正像Ellen的妹妹Kelly对这一病症的不解:
Just eat,有那么难吗?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俗称厌食症,是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的一种,与暴食症、异食症等其他进食障碍一样都是一种精神疾病。症状通常表现为病态的注意体重或瘦身行为成瘾,如频繁称量体重、持续性节食、过量运动、甚至催吐和服用缓泻剂。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不足、骨质疏松或过量运动产生的外伤,女性患者还会导致月经周期停止和不孕,严重的亦会危及生命。
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只能从数据中看出其高发于对身材有严格要求的职业中,如演员、模特等。来自西方国家的数据中,女性的发病几率是男性的约十倍,厌食症的其他特点包括高发于青少年人群、高发于发达国家等生活富裕地区。所以一般认为现代人类社会以瘦为美的审美取向有很重要的原因,另外“重大的生活变故”或“巨大的压力”是发病的直接诱因。
面对苦难与痛苦,人类倾向于将其归咎于某一特定而具体的原因,比如片中Ellen的继母就坚持认为她与情人私奔的同性恋母亲对她造成了最大的伤害,而Ellen的母亲则反过来认为新家庭逼迫式的生活和不闻不问的父亲是Ellen患病的罪魁祸首。然而正像贝克汉姆医生所说的:“事情从来都是复杂的”,跟所有精神疾病一样,结果,都是不断累积才形成的。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往往伴随着抑郁症或焦虑症,症状通常又具有强迫症的特点,他们或许清楚的知道过度瘦身的危害,比如Ellen其实就很惧怕从镜子中看自己的身体,但是面对抑郁和焦虑的折磨,通过瘦身行为所带来的安全感又使他们依赖和上瘾,并对进食和摄取热量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与暴食症患者在摄入食物后大脑无法产生满足回馈的情况类似,厌食症患者也深陷对瘦身永不满足的欲望深渊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已经瘦到卧床插管的Pearl在听完自己摄入了1500卡热量后会崩溃大哭了。
虽然厌食症本身是一种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适当的治疗下也都可以获得痊愈。但厌食症治愈者有着很高的复发几率,同时因为其带来的饮食失调和身体免疫力低下等并发症,每年依旧会带走数百个生命。影片主演莉莉·柯林斯和导演马蒂·诺克森都曾是厌食症患者,这也是《骨瘦如柴》平淡叙事中蕴含的纪实感的来源,也是该片的一大特点。
作为一部反映特殊病痛人群的影片,《骨瘦如柴》显然有些过于温馨和美丽了,以主演莉莉·柯林斯为首的治疗中心的患者们全都像偶像剧里走出来的一样——当然,都是面黄肌瘦版的——演员们确实都做出了很大的付出。但看着这些高颜值瘦骨精,还是不免让人感叹就算是瘦到病态,起码还有可以把任何衣服穿出英伦范的好处。这一点也让影片受到了一定的抨击,指责其把一个苦难的题材故意拍得颓废潇洒,反而变成了鼓吹骨感美的典型。
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我本人就真的在国内某网络社区看到过,对这部电影所发表的伪装成影评的“瘦了就是美”言论。目前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也全都集中在对厌食症的反映上,或赞扬其呼吁了社会的关注,或批评其美化失真。但这部电影打动我的,却并非厌食症这个主题本身,而是在电影最后点出的关于勇气与生活的探讨,也是我觉得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影片的更深一层主题。
电影中Ellen面对试图引导她重新认识生活之美好的医生与家人,曾说,她从不怀疑生活的美好。当她的亲生母亲,泪流满面的诉说:“我爱你,永远爱你,但如果你想要的就是死亡的平静的话,我会接受并尊重你的选择”时,Ellen脸上闪现的是震惊而非感动。因为她终于意识到,身边人对她误解的根源究竟为何,也终于理解了曾被她大骂F单词的贝克汉姆医生告诉她的“一切的答案就是勇气”的含义。
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但所有的选择都需要相应的勇气。人在困难的选择面前,放弃选择往往反而是最容易的方式,也就是逃避。就比如厌食症病例中有一种特别常见的原因,病人自认为在原本的生活中身无长处,但通过瘦身成功获得了赞美与肯定,便从此对瘦身行为产生了依赖,害怕变胖之后又变回曾经的丑小鸭的焦虑与恐慌,最终演变成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从这一层看,厌食症和现代人经常自嘲的拖延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想面对明天要交的工作,那就下午再说吧;不想面对假期作业,那就明天再说吧;不想面对自己的进食障碍,那就先这样,别的以后再说吧。改变现有的生活,本就是一个需要勇气的选择,何况当这种改变还要伴随着巨大的痛苦的时候。以至于有人一直逃避,直到生命消逝的一刻也无法面对。
与我相近年纪的人,大多已都开始历生活中的死亡,甚至是同龄人的离去。而我则少有的面对过有同辈亲人主动选择结束人生的境况。现在回想,这之于当时的我来说,比起悲伤,更多的应该还是震撼与不解。对所有有轻生行为倾向的人,我们老是觉得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热情,但真的是这样吗?特别是当你熟悉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后,这个问题就会更加难以避免的萦绕心头。
他们也许和我们一样热爱生活,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我大学时一位老师曾对我讲过,他患癌症离世的丈夫最后对着病房窗外的景色说,他还没有看够蓝天。生活的美好,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哪怕是很多选择了离开的人来说,都是毋庸怀疑的。然而生活也是艰难的,想要享受美好,就要做出相应的付出和努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收下它,就要同时接受生活的两面。
Ellen绝不是一个不顾他人,只顾自己的没有责任感的人。恰恰相反,比起自己生活中的变故,更对她造成打击的其实是那个因她而死的女孩,这说明Ellen其实是一个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一点也体现在比起自己身体的伤痛,更让她感到痛苦的却是家人的担心,不愿她在乎的人为她起争端。她绝非一心求死,只是一直在逃避面对这所有的一切,催眠自己生活还在控制之中。因此贝克汉姆医生最后会说:“对有些病人,我们不能让他们进入低谷,但对于Ellen来说,谷底才是关键”。
很难说基努·里维斯诠释的这个戏份其实不多的医生形象有多传神,毕竟我是没见过这样帅的有些犯规的大夫。但由“尼奥”来扮演这个角色,并说出“世上没有救世主”确实更多了几分别样的意味。即使是你幸运的和Ellen一样可以遇到一位贝克汉姆医生,但能拯救你、和你所热爱的生活的,永远只有你自己,和你心中面对生活的勇气。
评论区
共 3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