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打磨多年的《戎马丹心:汉匈决战》终于要与广大骑友见面了。对于不太了解《骑马与砍杀》以及《汉匈》的玩家们来说,制作一个MOD花费8年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了?毕竟8年时间可以让少年变成青年,呱呱落地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但是对于历史考证来说,8年时间可能还太短了一点。下面,我们就从《汉匈》中的一些考证来看看它的苦心。
汉剑袭承周剑形制,与后代唐剑、宋明剑等区别较大。握柄截面依然是圆形、柄首呈圆盘形(首)防止脱手,护格(镡)有所扩大、对手部防护略有加强;钢铁的强度使得剑体截面从青铜剑的八面、六面简化为四面;长剑普遍长于80cm,100cm及以上者比比皆是(出土的西汉时期剑最长达到146cm,另据闻甚至还有160cm者,令人咋舌)。
剑虽然渐渐不在战场发挥作用,但因其文化内涵、更因其功能主刺的特质,使得其尚武装饰及日常防身作用更加显著。汉代另有一种尚方斩马剑,推测其形制应该非常硕大,具体用途则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象征性的礼器、也有学者认为是实战兵器。根据汉代记载来看,民间冲突中以剑伤人杀人的比例非常高,这种全民喜击剑、私斗盛行的氛围,与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何其相似?
装具上,汉剑分为首、镡、璏、摽四部分。实用战剑为质朴的铜具,木质且形制硕大的櫑具、玉石精雕的玉具、金银装饰的金银具则为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地位和荣耀。
这里的环首刀特指汉代被称作“大刀”的长度汉制三尺(汉代一尺大约为今23.1cm,三尺即69.3cm)、四尺、五尺及以上的刀。目前所见最长的刀为146cm,系1987年出土的三国时期刀。区别于之前游牧民族及中原广泛使用的青铜环首削刀(目前资料来看,环首削刀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可能性很大),这类“大刀”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于战场的攻击性武器,是汉人结合环首削刀的外形、长剑的实战尺寸、以及钢铁技术为核心的独特创造。
在周边民族还使用青铜剑铁剑的时候,汉人的环首刀已经显示出的极大的优势:厚背单刃的结构强度远胜同尺寸的剑,擅作猛烈劈砍、使用相对简易,无论骑兵突袭还是步兵结阵都很适用。环首的设计除了平衡配重、防止脱手外,还起到了美观的作用,且随着时代发展,环首及环内装饰造型越发精致丰富。
因为大刀出色的战场表现,它也开始受到追捧和青睐。新莽时期的货币“一刀平五千”便是环首刀造型;甚至东汉时成为了舆服制度的一部分,地位超过了佩剑,《后汉书》中对不同级别佩刀的“环”、“室”的材料、颜色、纹饰都有明确的规定。
卜字戟是典型的钢铁时代产物。在战国戟的功能性基础上,钢铁赋予其更直接的卜字造型,前端矛头和侧端横刃均变成了窄长尖利。美观度上或许不如青铜戈、青铜戟的细腻华美,但实战功效的加成则倍许有余。在汉帝国的军队中,卜字戟属于装备比率很高的主战兵器,为帝国开疆扩土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汉《释名•释兵》曰:“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矟既后世隋唐的槊,指整体达到一定长度的骑兵用矛。从目前出土文物的情况来看,矟最大的特色反而是其夸张的刃长。作为一种矛、一种骑兵武器,其刃部长度甚至与长剑相仿,有的文物实物达到76cm、88cm,更有甚者超过90cm,实在令人惊叹。
《说文解字.金部》讲:“铩,铍有镡也。”铍是东周就出现的兵器,简单理解就是装在长杆上的宽刃剑。与矛不同,矛是尾部有套管(称作銎、骸)、长杆插进矛尾套管固定;而铍则完全相反,是尾部和剑一样是带铆孔的剑茎,茎插进长杆中固定。铍的这种结构,应该很适合进行长距离劈杀、具有一定的克制骑兵的效果。铩就是铍的基础上增加宽大的镡(护格),更利于格斗。按照张衡《东京赋》中“郞将司阶、虎戟交铩”的描述看,这种兵器似乎更多用于旗门、羽林这类精锐禁卫军队。
钩镶是一种异形格斗盾,类似于欧洲格斗小盾。全铁构成,中间是一面带尖刺的小盾,上下伸出带弧度的勾状枝。从汉砖画像来看,钩镶往往配合环首刀使用,它的这种结构非常适合缴夺、格挡控制对方兵器、尤其是戟、铩类具有横向结构的长兵。从功能来看,钩镶更适合单兵捉对格斗中进行技术性操作,所以并不适合大规模军阵作战,应该是精锐陷阵追击、军士近身防护等小规模战斗中使用的武器。
《释名•释兵》: “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摘就是投掷的意思,手戟就是可以单手操持的短柄戟,用作近身格斗、以及投掷击敌。从汉代画像石上看,手戟与卜字戟造型相似,基本就是去掉长柄的卜字戟戟头。这种武器在汉代非常流行,并广泛出现在史书《三国志》中,典韦曾带多把手戟射杀敌军、董卓曾“拔手戟掷吕布”、孙策也以手戟击杀严白虎之弟、太史慈也善手戟... ...如此说来,手戟似乎很受汉末将领的喜爱。
长椎简单理解就是长柄铁锤。长椎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亮相,恐怕就是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时,大力士所投掷出的重达“百二十斤”的铁椎。这种武器应该只适合个别江湖力士、或者勇武将领使用。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居延汉简语词汇释》 沈刚
《居延新简-相利善刀剑诸简选释》 陈力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甲胄复原》 白荣金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刘永华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孙机
《榆树老河深》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 朱绍侯
《中国刀剑》 皇甫江
《中国古代的百炼钢》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04期
《论两汉的私人兵器》 范学辉
《论汉代的环首刀》 陆锡兴
尚史轩&沐风国甲最新力作,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城出土汉甲仿制复原&游戏模型复原,钢制甲片,手工精制,古法成就,底蕴浑厚。西汉筒袖铠,对襟开合,防御严密,灵活善战。代表了汉代军事工业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汉代独特的审美风貌,完美展现了强汉时期华夏民族的尚武精神! 国之羽翼,如林之盛,羽林骑的“翅膀”并非制作组凭空臆想,更不是模仿1000多年后的波兰翼骑兵,制作组主要基于河南省汲且山彪镇战国墓地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上的士兵形象进行艺术化创作,并考虑到羽林与匈奴作战时,羽翼还可以用于防御游牧民族索套。
在汉代文献中,“长城”是塞防的总称,边防一线的要塞总的合起来是叫长城,具体的一段塞城则称为某塞,塞上的险要处筑小城屯守,名障。障城一般设在长城内侧,规模不大,但有的都尉府就驻于障城。都尉是边郡太守以下的武职,又称部都尉。一个部都尉约守塞四五百汉里。在都尉的防区中,依汉律每百里设一候官。候官之下设候长,候长之下设燧长,燧长率燧卒守燧,燧即烽火台。即便是山地,每一燧与其前后两燧也都能彼此呼应,使漫长的塞防线上得以迅速的传递警报。
汉长城绵延万里,沿线地理条件时有变化,修筑方法亦随之而各异。大体分为平底叠砌式、夯土包砌式、台地分筑式。各地长城的基宽不等,窄的只有2—3米,宽的可达6—7米,甚至近10米。据保存较好的石城墙的高度推测,汉长城的一般高度当在2.5米—3米左右。障的以长形或方形为主,有的障墙四角有向外窥出的类似“马”的建筑。以阴山西部磴口县哈隆格乃山谷南口鸡鹿塞为例(如图)。
障以下为烽燧。在内地,亭是负责治安的基层单位;在塞防线上,燧是警戒、设防的基层单位,故燧亦可称为亭。
烽燧中应有供吏卒驻防的坞和作为烽台的堠。烽燧的修筑方法与障类似,主要分为石砌和土筑两种。堠一般是方台。居延简说:“堠高四丈,上堞高五尺”则其通高约合10.35米,与现存敦煌烽台最高者为9米的数字相近。以居延甲渠候塞十六燧为例(如图),
烽燧担负着候望示警的职能,同时,也是塞防线上吏卒们居住生活的场所。因此,烽燧的结构按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值戍和生活两个区域。据汉简有关资料研究,根据烽燧规模,驻防人数有五人至十多人不等,其中燧长一人。戍卒平日的任务必须有一人守望,其余作修建、收集柴草等工作,还有一人做炊事工作。守燧的任务是紧张、繁重、艰苦的。《汉书·贾谊传》中就记载“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
虎落:埋设在塞障亭燧周围的尖木桩,一般3-4排,高30厘米、间距70厘米左右。
天田:是指边塞地区侦查敌人踪迹的沙田,分布于塞墙外侧的长条地带,画天田就是用工具把沙地修补平整,是戍卒的一项日常工作。居延甲渠塞第九燧出土的木牌记载“保天田四里百五十步”,印证了烽燧戍卒“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以知匈奴来人”,专司候望之职的戍守实态。
羊头石:羊头石指大小如羊头的石块,可在坞上抛下击敌,即《晁错传》所说的“具阑石,布渠答”之蘭石。
悬索:亭燧附近还要埋设木桩,即柃柱;柱上紧缚绳索,即悬索
渠答:渠答则是“蒺藜”,它的作用与虎落相仿。木蒺藜,铁蒺藜、铜蒺藜,可以绳连成串。
积薪:指巨大草垛,昼燃视其浓烟,夜则熊熊大火,日夜兼用。
转射机:在烽燧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许多长方形木框部件。其规格大体一致,高约41厘米,中心竖装圆轴,轴中部开一内高外低的长方形斜孔,孔下安装小木橛作为把手。持把手转动圆轴,斜孔可以照准左右110°之内的目标。它们原应嵌在围墙顶部,用于射击或窥探敌情。此物应当是出土简中所称“转射”或“转虏”,亦即《墨子·备城门篇》之“转射机”(详见下图,便是汉匈还原的转射机原型)。
从简文看,转射多用于发弩。如谓“转射二所,深目中不辟除;一所转射孔小,不承不臂”是说转射的射孔太小,无法容纳弩臂前端。又说深目中没有清除干净,也妨碍发射。深目常与转射并提,应是其配套设施。当然,有人指出深目当指坞壁垣堞上的视孔,垛眼。但作为深目的视孔中尚应安装其他构件。高注:“金目,深目。所以望远近,射准也。”可见深目当兼有瞄准和测距的功用。可惜在出土物中没有发现完整的标本。但我们也推测还原了转射机的大致运作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