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维京:王者之战》在大陆上映,笔者作为维京文化的爱好者,希望向各位安利一下这款(虽然为了引进而被剪的乱七八糟)对于北欧文化表现的较为不错的电影。
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样,国内放映的127分钟里,一方面感觉到剧情表现的晦涩难懂,另一方面也对其中对于古北欧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表现力感到钦佩。
剧情方面的话,鉴于这是一部历史(也许改编了不少)向电影,其内容对于熟知基辅罗斯十世纪末历史的,和拍这部电影以及大多数俄罗斯观众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但对于笔者这样的文盲或者任何一个对中世纪东欧历史不甚了解的人来说,最好还是先去简短地看看这段历史的介绍以及当时的情形再进行观影。当然,剧组这种试图“把冰与火之歌全集浓缩成一部电影”式的做法似乎才是罪魁祸首。
谈到向各位推荐的原因,历史表现应该算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从甲胄到头盔,从俗称的北欧剑(似乎是从罗马骑兵剑演变的)到维京人标志性到戴恩斧,以及更加在电影中看到的早期拥有木质城墙到“城市”和维京长屋,都是10世纪东欧世界和北欧世界的融合。剧组对于战争片段的制作也颇为用心,燃木与钢铁的碰撞,以及在泥泞山坡上一往无前的维京战船可谓是对于维京战争艺术一种史无前例的展现,这种对自然的运用夹杂着超自然信仰的支撑,是后期冷兵器作战中很难看见的。更不用说以空灵而深邃的吟诵作为bgm的祭祀仪式,和那扭动着光头祭祀的巨石阵。所有这一切对于在《骑砍:维京征服》中花了上百小时的人来说可谓如浸泡着致幻蘑菇的蜜酒一般令人沉醉。北欧澄澈的青空下,这充满了cult意味的,本应如厌恶邪神一般厌恶的崇拜,也确实的迷人起来
短短两个小时内,剧组向观众展示了狩猎,处刑,攻寨,逼婚,暗杀,守寨,祭祀,火攻,步兵刚步兵,步兵刚骑兵,人质与谈判以及信仰的转变,纵然其中的片段十分精彩,但这整个过程和变化似乎是略显仓促的。导演在介绍大群人物的同时,对除了主角和第一反派以及两位压寨夫人的角色的表现可谓是省心省力。而这对于长篇历史剧这种本应由一组群像组成的完善结构就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在前半部分迷失了影片的中心,也就导致后半部分这个“像电影而非美剧”的部分过于仓促,尤其是涉及信仰转变的部分,拥有相似桥段的美剧《维京传奇》相比之下也是用了好几集作为铺垫,而不会像男主一样如此突兀的进行。
当然,也许也正是出于这点需要,电影中对于最能够突出表现的视觉场面都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原始崇拜的狂野,东正教堂的庄严,北欧信仰的狂热,天启宗教的虔诚。一边是相信图腾会赋予自己力量的Berserker,一边是上战场前手划十字虔诚祈祷的基督徒。一边将酒当作通往战士的阶梯,一边却通过它来忏悔。要去英灵殿的战士们希望闭眼前最后一刻见到的是敌人的利刃和矛尖,再度睁眼已是漂亮的瓦尔基里;上帝的奴仆却根本不怕死亡,重生的许诺让他们无所畏惧。
而影片中对于这两种信仰的表现,基本也就是副标题中所写的Wine and Water, Blood and Fire.
对于维京人来说,水是他们星辰下长船破浪的大海,也是救他们于围城之火的神力;火则是在凛冬大地上维持他们生命延续庇护,也自然而言成了古老祭祀中与一窥神明“启示”的的通道。
而对于基督徒来说,水是最初的纯净,也是让人接受这宗教的最初仪式—施洗;而火呢,这个看起来从古老的索德罗亚斯教时就备受重视的符号和看起来变幻不定的物质状态,却拥有着“净化”的能力,将被酒污染的水回归“原本形态”。
再来谈谈酒与血。在维京人看来,这二者的结合紧密程度可想而知。战斗和饮酒,并不仅仅在活着的时候进行,在被漂亮的瓦尔基里带走以后,他们会在以矛为柱以盾为顶的英灵殿里和奥丁畅饮,接着便抄起家伙开始战斗,为了在诸神的黄昏和永恒之枪(Gungnir)迎战巨人与萌受。
而这两种元素到了基督教这边便用另一种更为著名形式连接在了一起。传说中最后的晚餐时,耶稣便对门徒说“酒即吾血”,从此便成为了圣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数个葡萄酒种植园的发展。而在影片里,这个符号和火联系在一起,代表了罪孽与宽恕,燃烧在水面的酒精,也许就是导演所理解的,耶稣替世人背负的十字架吧。
显然,血,酒,水,火这样相互关联却又有些“对立”意味的象征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可以找得到。太极阴阳,体液平衡,血疗密术,莫洛托夫。这样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似乎是任何哲人与修辞文学家愿意使用的term。
但这两种宗教的的对立最终体现在对待“死”的态度上。
笔者小时候看的一部最不像网络小说的网络小说里说“北欧神话的世界观是极其可悲的。”仔细想想似乎不假,北欧神话的终结是极其著名的“诸神的黄昏”,这个听起来牛逼而诗意的名字背后意味着一切对于诸神和人的反攻。霜巨人,火巨人,巨兽甚至是死人都会回来。勇士们顶盔贯甲,昆尼古尔也必定会命中敌人,但这依然阻止不了他们自身的灭亡,即使砸烂耶梦加得的蛇头也会被毒牙刺穿。北欧神话的悲剧在于其是“不可避免的”,奥丁招募并训练勇士也好,刺瞎眼睛倒吊起来获得知识也好,都无法让他们回避最终被毁灭的命运。而很显然,这样的尚武精神和“得过且过”的思想对于维京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探索,开拓,征战,奴役,无惧甚至坚持战斗至死,这种黑格尔笔下“贵族主人”的生活方式搭配上图腾和符纹等神秘元素,为欧洲8到10世纪的历史刻下了充斥着矛盾和极端美感的斧印。
与之相对的,是在秩序井然的罗马帝国背景下产生的基督教与对于“天国”和“复生”的承诺。相比于更有影响力的前者,电影里注重的是“耶稣重生”这件事以及带来的“死亡不存在”的说法,最后引导向宽恕的theme和选择不复仇的结局。当然了,作为一个没读过圣经的人,笔者就不在这里擅自臆测并评价其教义和内容了。
以下内容可能引起基督教徒不适,不建议有宗教信仰者阅读。
如果这部《维京:神王之战》仅仅是一部宣扬东正教的电影,或者像《征服1453》那样描绘苏丹极其伟光正形象的电影,想必我是不会向诸位推荐的。
虽说影片的故事基本都聚焦于三王子Vladimir,但真正将整个故事串起来的,还是那位辅佐谁谁死(雾)的尼尔德。影片的最后,当十字架代替了巨石祭坛,唯一的主代替了掌管万物的众神时,维京的利剑沉于海底,靠近海岸的位置众人在接受施洗。我们的这位三朝老臣却道出了笔者认为最值得全篇思考的精髓:“但我睁开眼,海浪在我身边翻腾,仿佛来世的钟声;但当我闭上眼,眼前出现的只有严冬的森林,埋藏着永恒的死亡。”
作为现阶段是无宗教信仰人士的笔者,对于宗教的观点受了《未来简史》的很大影响:维京人的多神教和他们的穷兵黩武,是采集狩猎民族在外地冶金业发展情况下产生的以劫掠为收入来源的方式,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例,当然,也是其魅力来源之一。(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非没有农业,但“维京”一般专指海盗)这种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无法大量积累多余的产品来供手工业发展和城市兴起,也就注定很难自我发展。而他们似乎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注定毁灭的预言和及时行乐,战斗致死的想法也相辅相成并持续着,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主神奥丁既是智慧的象征,又是战争之主,却最终依然避免不了被毁灭的命运。但衰亡的只是维京文化和信仰,斯堪的纳维亚人,诺曼底人,和罗斯人却都活了下来。
如果说万物有灵,先祖崇拜和多神教是采集狩猎时代的象征,那么农业及畜牧业的成熟就需要一神教将“人”摆在特殊的地位上,赋予其更崇高神圣的使命,来解决“奴役”牲畜对他们的精神负担。按照尤瓦尔·赫拉利在《Homo Deus》里的观点,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不得不让人们放弃之前“万物议会”的想法,不再将自己与其他动物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而这样的方式,便是强调人类的特殊性(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这样的说法在其它农耕文明中也有),和“宽恕”以及“奉献”。比起教科书中所说的为了教授人们“忍耐顺从”,也更是让统治阶级心安理得地接受被统治者的奉献,以此积累产品和财富,来达到亚当·斯密所说的“城市的兴起”。(当然,这类问题不是笔者这么简短的观点就能讲清的,笔者在这里为了简洁也有不少武断的地方,考虑到本文性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Homo Deus》,我们择日详谈)因此,考虑到这是发生在基辅罗斯而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因素的优越性允许了农耕文化的出现,基督教自然也就在和崇尚武力的文化对抗中占了上风。
当然了,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得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旧的,采集狩猎(以及掠夺)方式和人们对农耕的需求的矛盾导致了维京文化的衰败,并被解决了此矛盾的基督教所代替。尼尔德老哥哥的疑问没什么问题,他对于亲眼确认“重生”的要求也算是信仰年代里难得的理性,只可惜他的维京战魂既无法挡住历史的车轮,也无法让他活到文艺复兴,去见证下一场同样注重现世幸福和赞美及时行乐的社会变革。
正文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其实有关(基督教化后的)罗马文化和维京文化对抗作品并不罕见,玩过《少…古卷轴V》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的帝国是多神信仰,而诺德猛男却只信唯一的塔洛斯。至于笔者嘛,自然是选了个帝国人的同时又长期坚持塔罗斯信仰了,毕竟这是唯有在游戏中才能拥有的体验了(二五仔不滚)。(骑砍维京坚持Pagan信仰的结果就是基本整个布列塔尼亚都是我的敌人orz)
附上网易云里维京风格不错的歌单:M&B Viking Conquest;维京传奇Vikings;【VIKING】维京
评论区
共 5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