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在播放预告片之后就一直备受期待,该影片宣称电影由100多位艺术家手绘而成,并且在电影中还原了多个梵高的名画,旨在于在梵高去世一百多年后为大家带来一场特别的体验。
然而,虽然预告片很惊艳,手绘看起来很唬人,但是实际上这部电影并不如同它所宣传的和给人带来的感觉那样的“惊艳”,反而是无聊到昏昏欲睡。在影片刚开始由特殊的画面带来的其妙感官体验消退之后,剩下来就是漫长到难以等待的痛苦观影。
我不是一个懂艺术,懂绘画的人,更不是一个懂梵高的人。和大部分的人一样,我对于梵高的了解只有两点:他生前的画没人在乎,死后卖出天价和他曾经割了自己的耳朵送给妓女。然而,同样和大部分的人一样,我对梵高不由自主的带着一丝奇妙的感情,那种感情是惋惜,是感动,是对他伟大人生的一种钦佩感。
个体的认知与情感表达主动地或者不自觉地遵从外在的强大的秩序,以判断这种体验是否正当的、高尚的、合法的、被接纳的、合乎时宜的。从而个体的认知体验与情感表达变成了一件工具,一种矫揉造作的表演,一种讨好和谄媚。
肤浅的自我感动类的情感更容易成为刻奇的情感。
《至爱梵高》的故事并不复杂。梵高死后一年,邮递员的儿子阿尔芒手上有一封梵高寄给自己的弟弟的信,他想将这封信送还给梵高的弟弟,然而当他找到弟弟的住所的时候,却得知弟弟已经因病死去。为了探究梵高为什么会自杀,阿尔芒走访了梵高自杀的村镇,已经死前的两周内和梵高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人,试图去还原“梵高”因何而死的真相。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非常的沉闷。这种沉闷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故事本身缺乏叙事的基本刺激点。对于观众来说,梵高之死并不是一个足够有刺激的故事。电影中所引导的让观众去吸引的手段也并不高明,非常不像是一个电影应该有的叙事。整体都是非常的平淡。而大部分的镜头受限于油画的画面,不能有快速的画面切换。导致影片的节奏整体偏慢。
电影沉闷的第二点原因则在于画面中所传达的信息量实在太少了。由于电影全程都是油画的画面,那么很多的地方,电影就不得不采用绘画中的手段,而不是电影的手段。比如说,电影一到远景的时候就极其的缺乏细节,我们只能看到两个没有脸的小人在诡异的动着。另外,电影全程的背景画面都是“梵高”式的那种色彩丰富的油画表达方式,比如说光源的部分直接就是一个灯的周围好几条的直线,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光在绘画上来讲是高明的,但是一旦动起来了,就会显得几分诡异。
虽然很多人嘴上说着对于梵高有多么的尊敬和感动,可实际上,能够欣赏梵高的绘画的人并不多。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才能够去欣赏。普通人去看《蒙娜丽莎》也会觉得只是一个年轻女孩的笑容,只有经过一定的美术学习,并且有一定美学基础的人才能感觉到精妙。电影是给这些人看的吗?就算是,它是只给这些人看的吗?
更何况,就算是拿画面说事,这部电影的画面真的就有那么好吗?
一个很多人不会承认的事实是:《至爱梵高》所宣称的125位艺术家手绘的画面,在观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舒服。我们都知道,人在看动画时候觉得自然的最低帧数是24帧/s。虽然日本动画完全做到一拍一的作画已经并不多见,但是日本动画会通过作画的手段,让观看的体验尽量的更加自然。
可是,这是动画的要求。《至爱梵高》却并不完全是一部动画。更准确的说,它是一部通过转描进行绘画的“动画”。
何谓转描?转描的意思就是先让演员演一遍,然后画家通过看视频再将演员表演的视频临摹上去,这种绘画的手段好处就是节省成本,毕竟有了参考的画面再进行绘画要比直接的根据分镜指示绘画简单多了。
而坏事嘛,也是非常的明显,那就是不好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5年的动画《恶之华》了,本来漫画优秀的画风,可爱的人物通过转描之后彻底崩掉,完全没法看。萌妹子也直接变成了大妈。
《至爱梵高》的问题则更加明显。也许是为了节省成本,《至爱梵高》选择了12帧/s进行绘画,虽然说成本是降低了,但是在经过了一开始的惊艳之后,后续的效果着实是让人无法忍受。在观看的时候,除了一些静态的画面很好之外,大部分的动起来的画面都有一种迟滞的感觉,让人总是会觉得别扭,而12张一秒的画面,又会显得特别的不自然。
诚然,这种绘画的手段确实是一种特点,但是这个特点却无法通过电影去表达出来。这也就是这种画面的最大问题。更何况,这并不是一部十几分钟的短片,而是一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这意味着观众不得不去“忍受”相当长的时间。也许最初的体验很好,但是谁也受不了一个小时都是这种感觉,电影终归还是电影,重要的不仅是画面,。
其实,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电影和动画这两点上是模糊不清的。一方面,使用了大量的绘画手段让整个电影趋近于动画,另外一方面又用演员表演再次转描的手段让这个片子更像是电影。这个矛盾的结果就是没有将绘画精妙通过艺术家的手去表达出来,反而变成了通过对演员表演转描的一种二次损失。
我们不知道这些艺术家的水平究竟如何,可能我们也永远没有机会知道了。就如同演员有演技一样,动画的演技就在于原画师和动画师对于画面的塑造上,《至爱梵高》将原画师的职能变成了转描,将表演留给演员,结果就是演员的表演无法通过原画师的画面表达出来,艺术家的实力也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
那么,转描就一定是烂的吗?并不是。虽然很少,但是其实转描也有相对还算不错的动画作品,比如说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其动画版就是一部转描的动画。但是这部动画很明显它将自己的定位就是真人表演的动画版,完全放弃了动画的演出所展现的效果。其人物的轮廓和背景都是相对简单的。
《至爱梵高》太想要表达文森特梵高的画了。它太想要给那个已经去世了几十年的人一个纪念了。所以即使是用着这种相对成本较低的方式,团队也想要将这个男人的画,这个男人的故事让世界看到。在最初的时候导演多洛塔·科别拉发现电影的成本实在太高,不得不采用众筹的方法最后得到资金去拍。
在所有有关于梵高的作品中,我非常喜欢的是《神秘博士》S5E10。梵高借助博士的力量穿越到了现代,到了美术馆之中。这个生前一贫如洗,郁郁寡欢,从来没有被承认的男人,他看到自己的作品到了现代被那么多人所所尊重,所喜爱,自己再也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是的潦倒的被人所看不上的艺术家了。
正如同上文所说,我们对于梵高总是带着一种奇妙的感情。这种感情更多的是来自于人性中那些比较美好的部分,比如说对于弱者的怜悯和同情。梵高的生前是一个纯粹的弱者,他穷困潦倒,他无人承认,而只有死了之后,他的作品才终于被人所承认,所发现,并且卖出了天价。我们在一方面对梵高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代入自己——怀才不遇这种心态,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有过。
在遇到梵高的各种作品的时候,这种心态也会自然出现。早在看片之前,人们通常就预设了自己想从电影所得到的东西。感动,惋惜,精神上的满足。
然而,实际上,我确实怀疑这部不像电影也不像动画的无聊的片子的必要性。如若我们想要欣赏梵高的艺术,再进行了一定的美术训练之后去看他的画就好了。如果我们想要看梵高的故事,它的生前经历,我们去看电影好了。将梵高的画面风格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无论如何,我相信这些艺术家们以及喜爱这部电影的人确实能够从这样的作品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体验——至少是自己所预设的希望得到的体验。注意,严格来说,我从来不认为刻奇是一件坏事。我们需要这种东西来保证自己能够代入到各种的情感之中并且舒适的生活下去。当我们看到饥饿的孩子枯瘦的小手的时候,同情心这种情感我们自然会产生。这很正常,这也是一个人类应该有的情感。艺术家们,创作团队们认为还原出梵高的画面是好的,喜爱的人转发着说《至爱梵高》感动了自己,无论他们看电影的时候是不是睡着了,这都是没问题的,这不重要。
可是,当有些人聚集在一起对某种事物,只是因为别人说着爱,就预先将爱这种情感自动调节为感动,并且觉得不被打动的人就是冷血和错误的时候。我想这些说着感动,喊着画面美极了的人大概也是不懂梵高的,我们也都是不懂梵高的。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够理解另一个人呢?又怎样才能用简单的词汇和情感来定义他人的人生呢?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不再有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给提奥的信》梵高
电影的最后并没有给梵高之死一个确切的解释。医生坐在哪里,致敬了梵高的名画《加歇医生像》,他说梵高最后可能是希望自己死去的,希望自己不要拖累弟弟的生活。可弟弟在他死后一年就也死去。他身为人的一生悲惨,痛苦,只有在绘画的时候才有快乐。我们能够从它的人生中学到什么呢?什么也学不到。但是我们需要得到什么呢?也不需要得到什么。就如同那在天上挂着的星星,闪烁着明亮,它曾经闪耀,我们记住了闪耀的瞬间,足够了。
我不会说我不推荐这个电影,也许对于少数人而言在电影院去看到梵高的作品这样展现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大众而言,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你没有如此激烈的感情,这个电影并不适合去电影院观看,毕竟在电影院睡着肯定没有在家里舒服。
评论区
共 17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