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由派拉蒙投资拍摄、临发行却卖给 Netflix,最终作为电视电影上线的《科洛弗》系列第三部作品《科洛弗悖论》,似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我本人在看了三遍这部片子之后,依旧一头雾水、找不到北。今天就想借这篇文章,探讨一下这部格局展开够大、情节发展够简陋的系列片第三部之前世今生。
在美国当地时间2月4日,一年一度的 NFL 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最终决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级碗”如期举办。而按照往年惯例,每次“超级碗”中途的广告时间,都是各家电影发行商争相竞争投放的必争之地。作为新兴的线上流媒体,Netflix 将这宝贵的超级碗广告时间意外地分给了由派拉蒙投拍的电影、《科洛弗》系列第三部作品——《科洛弗悖论》(The Cloverfield Paradox),并且在广告中便宣布,该片即将于超级碗结束后“空降”Netflix 线上网站。当时放出的预告如下:
突然在超级碗上放映的广告和《科洛弗悖论》即将在超级碗结束之后立马上线,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甚至包括《科洛弗悖论》中的各位演员——当时主演之一的大卫·奥伊罗(David Oyelowo)得知此事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而本片的制作方、Bad Robot Productions 主脑 J·J·艾布拉姆斯对这次空降反而显得洋洋得意,他甚是满足亦如此惊人的方式将本片上线 Netflix 作为电视电影供影迷点击。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 Netflix 这次空降没什么问题,既起到了足够震惊世人的效果,又可以蹭一波超级碗结束之后的热度,让足够多的影迷能在球赛结束后依旧不离开观看这部《科洛弗》系列第三作,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科洛弗》系列前两作,均是由 Bad Robot Productions 制作、派拉蒙影业进行发行。第二部的时候出了一点小岔子:本来派拉蒙想把《科洛弗道10号》交给旗下 InSurge Pictures 发行,结果2015年3月时,InSurge Pictures 被派拉蒙关闭,《科洛弗道10号》转交给派拉蒙负责发行。两部电影皆取得了票房上的极大成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题材,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影片成本足够低——《科洛弗档案》制作成本2500万美元,而《科洛弗道10号》更甚,只有1500万美元。
而到了《科洛弗悖论》,制片方试图放弃低成本科幻片这条道路了——除去影片场景首次离开地球、设定在宇宙空间站之外,请来的各位演员确实也足够大牌:丹尼尔·布鲁赫、伊丽莎白·德比齐、大卫·奥伊罗以及章子怡等人,片酬自然也低不了。于是《科洛弗悖论》制作成本首次冲破2500万大关,达到了4700万美元。
派拉蒙原定在去年2月份就将这作推上大荧幕。然而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科洛弗悖论》上映日期一拖再拖,从去年二月到去年十月,甚至到最后定为今年4月……如此一拖再拖,除去为了排开宣传周期之外,派拉蒙也在担忧这部电影的票房收益率在高昂的成本前将显得微乎其微。
而在一月底时,派拉蒙得知,Netflix 有意再次从他们手头的成片中买断发行权——已经在北美上映、由杰夫·范德米尔小说改编的《湮灭》便是如此。而 Netflix 对于《科洛弗悖论》的报价是5000万美元,这对于派拉蒙来说完全可以接受。于是《科洛弗悖论》便从大荧幕转战 Netflix 线上网站。这看似无奈的转让最后才促成了这次看起来足够吓人的空降。
OK,前情铺垫了这么多,那么这部《科洛弗悖论》成色究竟如何?
在经历了首部《科洛弗档案》令人眼前一亮、续集《科洛弗道10号》极高(或者说虚高)的评分之后,这第三部《科洛弗悖论》一蹶不振的速度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而就算是我本人反复把这部电影看过三遍之后,依旧对里面某些剧情感到一头雾水。是,我必须要承认自己物理确实不好,也不算个称职的科幻迷。那么就算是对我这样一个普通电影观众来说,这部《科洛弗悖论》确实给系列作品抹了黑。
影片叙事划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主角艾娃·汉密尔顿和他所在的科洛弗空间站小队,他们在执行一项能够将处于能源危机边缘的地球挽救回来的任务;而另一条线则是艾娃的爱人迈克尔·汉密尔顿,他留在处于危机边缘的地球。而故事也就从这两条线同时展开,以插叙的方式互相进行补充说明。
然而我们能看到的是,在地面上的迈克尔这条线,除去告知观众,似乎地球随着薛帕德加速器饰演出现过载同样出现异端之外,并无太多其他用处。并且莫莉这位小女孩的出现也显得可有可无,再加上在影片中二者交替出现的时间点十分尴尬,这条地球上的故事线总有画蛇添足之感。
而反观空间站上的故事线,背景完整铺陈开来只用了演职员名单到倒数第三次实验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便将处于失败危机边缘的粒子加速器实验、宇航员间日趋紧张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之后的一幕确实有些破梗——在进行倒数第三次加速实验时,蒙克正在看的直播中、这位名为 Mark Stambler 老哥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把这所谓的“科洛弗悖论”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影片播放到第十五分钟,观众刚刚看到《The Cloverfield Paradox》没过多久、还在期待剧情将怎么发展的时候——官方猝不及防一个破梗,着实让我不知道该怎么招架……那这样下去,影片在后面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还要讲些什么呢?
在薛帕德加速器头一次成功没过几秒钟的时间,系统便显示出现了过载的情况。此时镜头对准窗外一阵刺眼的光晕之后,这帮人才意识到出大事了——他们华丽丽地给地球整没了。再也没有地球来的信号、再也无法和家人通话、更别提完成什么任务了。
而在这之后,科洛弗空间站原本的船员在被封死的墙壁中救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宇航员詹森,由伊丽莎白·德比奇扮演的这位姑娘一出来就叫出了艾娃的名字,搞得在场的各位满心疑惑。
正当各位宇航员完全不理解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沃尔科夫还不忘和芒迪斗个嘴,说“我们肯定不在堪萨斯”这个梗的来源其实是《绿野仙踪》里的堪萨斯,那是主角桃乐丝的故乡。
以此为节点,故事的走向就开始往离奇的方向发展了。如果说沃尔科夫惨死、芒迪右手离奇失踪又再次出现是为了引入原本空间站的各位进入了另一个维度,进而引申出他们所处的空间站正在被平行宇宙中的两个现实世界相互争夺,那我都还可以理解。那么之后发生的宇航员一个接着一个牺牲就让人完全看不懂了……
于是当人们试图接受原本还活蹦乱跳的人物不断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状态惨死,没有一点准备的时间。在这其中,大卫·奥伊罗饰演的基尔作为站长,突然跳出来将自己关在了需要被抛弃的圆环中,在这之前情节并没有任何铺垫,突然高潮让人很难突然从之前的莫名其妙中感受到这种感情的突变。如果说女主与一双儿女的亲情戏份略显尴尬的话,那么基尔这段戏则是显得突兀。
而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猜到的詹森——这个唯一幸存下来的第二现实世界宇航员,不出所料地反了水。根据詹森与施密特和艾娃的对话,我们能得知的是第二现实世界地球上的状态远比艾娃他们原本所在的第一现实世界要糟糕得多……这时候我就想问你们怎么没有早点发现,当初同意詹森替代意外死亡的谭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后面这些……
而这艘空间站到头来都没有说清楚到底是不是第一现实世界穿越来的那艘,如果是两个现实世界相互争夺,那么已经坠毁在海里的那艘空间站应该是第几现实世界的?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第二现实世界的空间站所拥有的薛帕德加速器一直是处于点火失败的状态,因为第二现实世界的施密特受德国情报部门指示一直在暗中破坏。
而第二现实世界的科洛弗空间站除去詹森其他的组员又去了哪里?我曾经试图用给沃尔科夫下达命令和谋害章子怡的是同为第二现实世界已经不复存在的宇航员为了夺回太空站而以四维状态帮助唯一幸存者詹森来解释这其后的剧情,但是詹森自己又说艾娃一行人一上来就抹杀掉了这个维度的宇航员和空间站……
似乎剧本在铺陈好了所有人物、背景和主要矛盾之后,突然变得束手无策了起来,想把一切的问题都甩给悖论产生的混乱,却又试图在其中找到自洽,但最后不论哪一边都没能做好。这也导致观众在后半部分的观影中一直处于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至少在以下这几个问题里,在看完电影后没人能给出正确答案:
1. 给沃尔科夫下达命令的究竟是谁?是处于第二现实世界的他自己?还是另有其人?
2. 为什么芒迪处于第二现实世界的手要帮助来自于第一现实世界的宇航员找到陀螺仪?
3. 是谁想要抹去章子怡、给同为工程师的詹森创造上位空间?
6. 如果上述五个问题均可以用处于四维状态下的第二现实世界宇航员为了帮助詹森来解释,那为什么詹森最后会说第一现实世界的宇航员一上来就抹除了她的同伴?以及她要杀的是三个人而不是所有第一现实世界宇航员?
在简单梳理了一下这次《科洛弗悖论》的剧情之后,让我们回到影片制作之初——在最早立项之时,这部电影还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暂定名为《上帝粒子》,说实话和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还算贴切。
而《上帝粒子》名字的由来,则是本片编剧 Oren Uziel 个人创作的剧本……对,这次的剧本本来和《科洛弗》系列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当剧本最后交给 Bad Robot Productions 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J·J·艾布拉姆斯便开始琢磨,怎样把这部单独的剧本与《科洛弗》系列联系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J·J·艾布拉姆斯也承认,由迈克尔和莫莉两人担当起的地球故事线,其实在一开始的试映版本里是没有的。但观众一直吵着要看当时地球发生了什么,这才补拍了这一故事线。
当然,这已经不是《科洛弗》系列第一次将其他剧本拿来当成系列中的一作了——自从第二集《科洛弗道10号》开始,J·J·艾布拉姆斯与他的 Bad Robot Productions 就一直在搜集好的剧本,并在其中添加内容,使它们变成《科洛弗》系列中的一部分。
根据现在上映的顺序,我们将《科洛弗道10号》作为《科洛弗》系列第二作,而《科洛弗悖论》作为第三作。而实际上这两部作品是在同一时间确定立项的。当初《科洛弗道10号》原本剧本名称为《地窖》(The Cellar),编剧 Josh Campbell 与 Matt Stuecken 最初将其作为一部小成本的惊悚片。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后来凭借《爆裂鼓手》、《爱乐之城》跻身奥斯卡的导演,最早负责改写原剧本《地窖》,此时项目代号变成了“Valencia”。
而当查泽雷完成了剧本改写之后,他个人的项目——也就是日后的《爆裂鼓手》拿到了投资。而“Valencia”便只好交给新人导演丹·特拉亨伯格(Dan Trachtenberg),他之前的作品是《传送门》的真人短片。而此时J·J·艾布拉姆斯开始考虑,将这部电影变成《科洛弗》系列的一部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艾布拉姆斯说到:“这部电影所带有的元素,包含喜剧、怪诞、惊悚等等,使得它拥有成为《科洛弗》的所有 DNA。”当然他本人也并不把《The Cellar》改编而成的《科洛弗道10号》当做一部正式的《科洛弗2》,但是“人们总能在其中找出联系”。
于是在对于《地窖》进行了改编之后,《科洛弗道10号》在2016年上映。我个人的感受是,能很明显看出这部片子的剧本是两个部分——而且第二部分打怪兽的情节对于本片是减分项。
在此之后《The Cellar》的原剧本在网络上放出。在原剧本中,当女主角 Michelle 逃出地窖时,Howard Stambler 并不是已经死亡的状态——他跟随着 Michelle 来到了地面,但是已经被她弄瞎。在地窖上的谷仓里,Howard 唠唠叨叨地对 Michelle 说了他自己的悲剧人生,包括过世的妻子、走失的女儿以及 Nate 对他的背叛。Howard 到剧本最后也没有死,Michelle 只是射穿了他的膝盖。在二人分别时,Howard 依旧在试图保护她,并希望她在外面“Be careful”。
道别了怪老头 Howard,女主角 Michelle 穿着她自制的防护服,终于从梦魇之地逃出。在这一路上 Michelle 并没有找到任何人能够帮助她,直到爬上一座小山丘,看到了远处的芝加哥城陷入一片破败、浓烟冉冉升起。Michelle 这时才意识到 Howard 所谓的“臆想”都是对的……而剧本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结束的(似乎和我之前的叙述有些出入):
She slowly pulls down the mask on the hazmat suit before taking a breath.
她在呼吸之前,缓慢地把防护服面具摘了下来。
而对于《科洛弗悖论》,至少我目前并没有在网络上找到原剧本——名为《上帝粒子》的原始容貌。但我们已经知道的是,《科洛弗悖论》同样是一部由其他电影剧本改编而来的《科洛弗》系列电影。
当一开始编剧 Oren Uziel 把剧本交给 Bad Robot Productions 时,《上帝粒子》还是一部低成本的惊悚片,当时预算被压低至500到1000万美元,并且与《地窖》(The Cellar)同样交由派拉蒙旗下 InSurge Pictures 发行。J·J·艾布拉姆斯本人很喜欢《上帝粒子》的剧本,在当时其基本剧情已经定下——一组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站进行实验,导致他们把地球整没了——这与《科洛弗悖论》的起始剧情基本一致。而其中“现实世界的变化如何成为改变过去的原因”这个想法让艾布拉姆斯认为《上帝粒子》同样有“《科洛弗》系列的 DNA”。于是经过改编,又一部原剧本并非有关《科洛弗》系列的电影再次出炉,除了这次请来了多位大腕出演,以及最后的口碑扑街。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出现——J·J·艾布拉姆斯是如何把原本不属于《科洛弗》系列的电影联系到一起的?
而这也可能就是艾布拉姆斯比起其他导演更加懂得营销,或者换句话来说,更加鸡贼的一面了。
J·J·艾布拉姆斯和 Bad Robot Productions 在《科洛弗》系列后两作中,植入了大量在《科洛弗档案》中的信息。最为经典的莫过于 Slusho! 饮料和 Tagruato 公司这二者。
先说 Slusho! 饮料,其实这款饮品在许多 Bad Robot Productions 出品的电影/电视剧中都有过出现,从《双面女间谍》(Alias)开始出现,到《星际迷航》。
不同的是,在《科洛弗档案》中,艾布拉姆斯试图为这款饮料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处。第一部电影中,Rob Hawkins 即将远赴日本入职副主席的公司便是 Slusho! ,而他哥 Jason 在影片中就身着印有 Slusho! 字样的衣服:
根据在当初宣传时上线的 Slusho! 饮料官网资料显示,Slusho! 的原材料来自海底,名为“Seabed's Nectar”,中文翻译给出的名字是“海底之蜜”。而在 Slusho! 网站上,有着这样一张图片:
搭配上我这辈子看过的最诡异的宣传广告……Slusho! 真的,可怕:
可能看完这些有关 Slusho! 的广告内容,你还是会一头雾水。这里是一点小提示:在《科洛弗档案》中,Marlena Diamond 被怪物攻击后是怎么死的……
而 Slusho! 的所属公司便是被认为系列真正大魔头之一的——Tagruato 公司。同样在当初《科洛弗档案》公映之时,Bad Robot Productions 曾在 Youtube 上传过伪新闻性质的视频
透过当时模糊不清的视频资料我们能够看出,Tagruato 公司位于海面上的钻井平台被不明物体袭击,并直接拖入海底。而之前提到的 Tagruato 公司旗下饮料 Slusho! 的原料来源也是海底,是否可以大胆猜测:Tagruato 公司位于海底的开发项目最终发现了这群来自海底的怪物,而所谓的“海底之蜜”是这群怪物的食物/生命必需品,被人类大肆开采并制成饮料食用之后,才真正将海底的怪物们吸引到了水面之上。
听着这个理论是不是有些神棍。不过第二部《科洛弗道10号》中的老头子 Howard Stambler 默默点了个赞……
Howard 年轻时曾是一名美国海军军官,在服役的14年间,他的主要工作是和卫星打交道。在曾经参与过的一个名为“SEASAT”、实际任务为追踪苏联卫星的项目中,Howard 和他的搭档发现了比他们预想的更惊人的事情。这二人试图让他们的指挥官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但高层对此一直三缄其口。最终项目被关闭,Howard 的搭档被判处了365年的监禁(几乎就是死刑)。当时 Howard 本人也被威胁,如果不闭嘴他也将面临相同的刑期。
而在退伍后,Howard 对于他在“SEASAT”项目中的发现始终抱有近乎于偏执、妄想的态度,一套属于他自己的阴谋论逐渐成型。也因此他开始建造自己的避难所,也就是科洛弗道10号。这一切在同名的《科洛弗》电影中都曾有描述。
而事实上,Howard 在退伍之后也曾为 Tagruato 公司工作过,在 Bold Futura 担任遥感测控分析师。这与他之前在海军服役的经历密不可分。2009年起,到《科洛弗道10号》时间发生的2016年之前,Howard 一直为 Tagruato 公司效力,还曾在2016年二月被评为月度雇员。
而当《科洛弗》系列第三部电影,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科洛弗悖论》上映时,上述这些彩蛋出现了吗?算是吧,至少 Slusho! 和 Tagruato 这两个名字都有出现。
首先,Slusho! 饮料小人在空间站进行点火实验时有一个镜头:
而空间站内部也有印有 Tagruato 字样的设备:
而J·J·艾布拉姆斯在影片上映前,依旧用了虚假网址为其背景设定添油加醋,在这其中我们能看到,这项关乎于从能源危机中拯救地球的任务与 Tagruato 公司又有着不小的联系:
而我们提过的,在电视节目中质疑科洛弗空间站所做的实验的那位老哥,名为 Jason Stambler。他和《科洛弗道10号》中 Howard Stambler 的关系?我们不清楚,但二者确实同样拥有一套看似“神棍”的理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理论都是成立的。
而至于正在采访 Jason Stambler 的主持人看着好像有点眼熟?
OK,所以当影迷们罗列出了这一系列彩蛋,最终想要为《科洛弗》三部曲系列事件找到一个合理性解释的时候,这些《科洛弗》系列狂热粉丝懵了——三部电影就算是加上了这些彩蛋的铺陈,还是连接不起来啊?第一部的怪兽,从 Tagruato 公司的伪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来自海底,第二部飞在天空中的怪兽似乎来自 Howard 在“SEASAT”计划中的惊人发现,那么第三部这只庞然大物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时让我们在回到一开始的剧本改编,除去第一部《科洛弗档案》能给出站得住脚的资讯支撑电影背景故事,无论是《科洛弗道10号》还是《科洛弗悖论》都更像是在用这些强加的背景铺陈,为一个原创的、与“科洛弗”三个字毫无关系的剧本强加上一身新装。这种“贴标签”的包装手法对于 J·J·艾布拉姆斯来说,可以说是既省时又省力。但对于《科洛弗》系列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好的归宿吗?
对于《科洛弗道10号》来说,虽然个人对于后三分之一打怪兽的片段并不感冒,但这部电影三个主要角色演员全部演技在线、对于紧张、惊悚的气氛把握到位,也确实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当时仅花费1500万制作成本的《科洛弗道10号》,最后拿到了突破1.1个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而到了《科洛弗悖论》,其原来的剧本比起《科洛弗道10号》便显得逊色很多,派拉蒙还找来了一组大腕加盟——这是原本就只想拍一部小成本的惊悚片的剧本啊。于是当观看《科洛弗悖论》时,所有演员的形象几乎都扁平化,群像戏并没有被这些演员支撑起来,好像大家都只是在念一堆自己也不知道啥意思的台词一样,跟赶集似的、在匆忙中推进着剧情的发展。于是当这部电影又想解释之前系列电影的起源、又想发展成一个自洽的故事时,最后达成的结果是哪一边都没有做好……
从影片目前的评价来看,《科洛弗悖论》将系列电影积攒下的良好口碑摔得粉碎。在 Netflix 于超级碗时公布的预告中,有这样的几句话:
那么《科洛弗悖论》顺利解释了10年前《科洛弗悖论》事件起源了吗?没有……反而挖了更多的坑。
如果用在这部电影中提到的“科洛弗悖论”来解释的话,那我们只能把三部电影分成在三个时间线中的三个地球,因为《科洛弗悖论》中空间站实验而造成了三个地球分别发生了异状。这也是为什么好像最后主角乘坐的太空梭回到地球跟《科洛弗档案》中结尾7小时前的录像彩蛋好像对的上的原因——实际上这个理论更像是牵强附会。
至于本片18分20秒发生的实验失败,和第一部《科洛弗档案》发生地震的时间完全一致?
这只是一个“可怕的”巧合。
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其实拖得很长,我一直试图在文中论证:对于《科洛弗》系列电影,使用无关剧本改编成“披着《科洛弗》马甲”的电影总归不是什么好的办法。《科洛弗档案》口碑崩塌,不知道是否能提醒 J·J·艾布拉姆斯和 Bad Robot Productions ——在之后拍摄《科洛弗》系列电影,是不是应该用自己原创的剧本?
抱歉,第四部《科洛弗》系列电影,此次代号传言为“Overlord”,并且已经开拍。据说在这部电影里,时间被直接拉回了二战时期,故事有关德军的失败实验导致的混沌结果……
什么成色不要紧……因为就算崩盘,也会有五,并且据传言称黛茜·雷德利将要出演这系列第五部作品……
评论区
共 5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