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六十万日军战俘被苏联移送西伯利亚强制劳动,推测有三十万人死亡,史称“西伯利亚抑留”。不过,游戏主人公寿秀藏,是其中走了狗屎运得以归国那批中的一员。
1950年,秀藏回到了百废待兴的家乡鸣门町。他从街坊手里接过父亲留下来的仅有的遗物——一封信和一把拉面店的钥匙,哼着村田英雄的《人生剧场》,秀藏开始了接下来四十年的拉面人生。
秀藏的拉面店在一条名为泪桥横丁的小街上,澡堂、烟铺、酒屋、駄菓子屋和电影院门可罗雀——游戏中的泪桥和《明日之丈》的泪桥没什么关系,是个仅有几间小店的冷清街道。战后的东京下町,可能有几千条泪桥这样的街道。
但此时秀藏想的是,总有一天这里会因为自己的拉面店而改名为拉面桥的。
伴随着嘉门达夫的主题曲,这个画风有毒,剧情横跨昭和中后期,于1999年发售于PS平台的游戏《拉面桥》(ラーメン橋)就这样开场了。
《拉面桥》的故事讲起来很复杂,但也很简单:东京下町的一角,有一间拉面食堂,在这里你可以只是埋头吃饭,也可以聊聊自己寥落的人生。没有什么娓娓道来的温情,也没有期期艾艾的忧愁,老板秀藏不能洞察世事,更不是你人生路上的领路人,他是个普通的固执的,做拉面的中年男人。
你可以不喜欢吃他的拉面,但千万别瞧不起拉面这门学问。如果觉得他做的面难吃,不妨心直口快破口大骂——没准老板为了哄你开心,会抱起算盘模仿一段搞笑艺人トニー谷的段子。
泪桥街道上开着唯一一间电影院,时不时地放些文艺片。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在外国获奖了。秀藏跟风跑到电影院看完,表示“看起来很厉害却不知道讲了些什么”。收获了一头雾水之后,他决定瞒着街坊邻居再看一部田村泰次郎的《肉体之门》。
电影院是游戏中最有趣的设定之一,不同时期会放映不同的电影代表作。1950年代可以看到《罗生门》、田村泰次郎《肉体之门》等,后面随游戏进行至1960、70、80年代,也会出现不同时代的名作。
1950年代文艺的百花齐放固然难得,但这个时期社会问题也不少。小镇上的不良青年以及二战结束后的复原军人难以融入社会,于是形成愚连队组织,打砸抢什么都干,成为后期暴力团的起源之一。然而秀藏却没有一丝胆怯,而是用一碗拉面直接征服了大哥的胃,此后愚连队的大哥才发现,老板秀藏是当初自己在俄国边境逃亡时期的救命恩人。
西风吹来,如同我们现在大街小巷无孔不入的广场舞一样,当时的坊间流行起了和传统日本舞蹈迥然不同的曼波舞。1940年代后期,美国驻军的慰问演出团带来了这种拉丁舞蹈,没过几年,宝冢剧场也上演了曼波舞,1952年8月,歌手美空云雀发行了单曲《祭典曼波》(お祭りマンボ),曼波舞的风潮风靡一时。
如今曼波舞的热潮已不复存在,但五十年代却留下了另一个影响至今的发明。1958年,日清食品创办人安藤百福看到自己老婆油炸天妇罗,便灵机一动发明了“日清鸡肉拉面”,世界上第一个方便面(速食面)就这样诞生了。
十年过去了,泪桥街道还是老样子,可老板秀藏却不会再拿着算盘表演段子了。同时,1964年东京奥运会召开,当时一无所有的日本人认为这是发展经济的时机,希望借此找回民族自信。如今的国立代代木竞技场、武道馆、东海道新干线、羽田机场线列车等都是1960年代以奥运之名新建的。
从未在田径项目见过奖牌影子的日本人收获了历史上的第一枚田径铜牌,也是当届奥运会日本在田径上的唯一一枚奖牌。但这对马拉松选手円谷幸吉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在那个全民打了鸡血一样的特殊时代,他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国家级荣誉,也因为突如其来的关注和来自国民的压力,尤其是在下届墨西哥城奥运会争夺金牌的期许,4年后,在体校宿舍划开了自己的颈动脉,自杀时年仅27岁。
游戏中的运动员瀬古谷幸吉的原型就是来自1964年东京奥运铜牌得主円谷幸吉。在游戏中他会抱怨:“外国人大早晨就能吃牛排,再看看我们吃的是啥?”
游戏中秀藏用一碗拉面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历史上的円谷幸吉同样算是吃货,尽管他没能活到第二次参加奥运的那天。円谷在遗书里写着:“父上母上大人,在这三天吃的山药很好吃,柿饼、糯米糕也非常好吃;敏雄哥哥、嫂子:你们的寿司很好吃……幸吉太累了,再也跑不动了。请原谅我吧!”
这封遗书被川端康成赞为“美丽、孤寂的回响”。顺便一提,川端康成也是在1960年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1960年代,黑泽明仍旧凭借《红胡子》、《天国与地狱》等电影叱咤国内外电影节,另一位导演小津安二郎却在拍完《小早川家的秋天》和最后一部《秋刀鱼之味》后病逝,死的那天正是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好像冥冥中有个轮回似的。
1963年小津的葬礼也是他的御用主演原节子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随后这位小津的缪斯,昭和时代最美的女星就在如日中天时期突然宣布息影,深居简出,不再理会外界的一切追问。
小津终身未娶,节子终身未嫁,两人在1960年代暧昧的往事,最终成了大众茶余饭后罗生门式的谈资。
游戏中的角色原田节子得到了主角秀藏一碗拉面的鼓励,说要去拯救日本电影界。
在游戏中做拉面的过场动画里,主人公秀藏会时不时哼些当时的流行歌,1950年代唱的是《人生剧场》,1960年代哼的是《恋爱假期》,而听到BGM突然变成那首著名的《木棉的手帕》就知道1970年代来了。
高速发展令上班族成了时代代名词,随着经济越来越景气,人们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赚到钱,从不担心失业,日企的聘任制度逐渐在1970年代固定为如今大家熟悉的终身雇佣制。
可物极必反,在终身雇佣制度下出现了与社畜完全相反的“窗际族”。这个词最早在1978年的某篇报纸专栏出提到,讽刺的是非公司高层也无事可做的中年上班族,他们不求上进,也不会被解雇,于是每天现身公司的窗户边,晒太阳看报纸。
剧情进行到70年代,开始探讨起当时的社会问题之一“窗际族”。游戏中平等郎这个角色就是被嫌弃的窗际族,外貌原型是活跃于当时的演员植木等
1970年代的日本经济仍在高速成长,冲绳“归还”,大阪万博、札幌冬奥举办,日清发售了世界首个杯面,假面骑士和超级战队开播……也同时面对更多的社会问题: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事件,以及现身于全国各地的暴走族组织。同时还诞生了一个席卷全国的都市传说:裂口女。
1979年开始,渐渐有坊间传言,裂口女带着口罩,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抓人问“我美不美?”如果你回答“美”,她会揭开口罩,露出裂到耳根的嘴吧,说“即使这样还是美的吗?”
如果你这时候回答“不美”会被她用菜刀砍死;回答“美”,她就会把你的嘴剪成跟她一样美。
这样一则现在听起来有点滑稽的都市传说,四十年前在当时的小学生间口耳相传,泛滥成灾,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令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甚至有人模仿裂口女拿着菜刀在街上游荡。一直到1990年代裂口女的传说仍在坊间流传,还煞有介事地出现了“裂口女是整容失败的报复社会的女性”的版本。
随着故事的推进,游戏中也交代了十年前秀藏的偶像原田节子已经隐退的消息。说到代表时代的脸,若1960年代属于原节子,1970年代属于山口百惠,那随着山口百惠在1980年代初的引退,1980和1990年代成就了松田圣子的天下了。作为流行乐坛最成功的女歌手之一,与中森明菜两分歌坛,圣子和她的发型——那个蓬松中分的“圣子头”都成了1980年代的记号。
游戏中的圣子是个罹患厌食症的女孩子,老板秀藏只能想尽办法用好吃的拉面打开圣子的食欲。厌食症也确实在80年代受到全球关注,1983年,著名歌手,卡朋特乐队的卡伦·卡朋特因厌食症心脏衰竭逝世,她的《Yesterday Once More》成了绝唱,离开时刚刚三十岁出头。
在故事的初期,主角秀藏是个刚从西伯利亚回家的小伙子,满脸的意气风发,天不怕地不怕;故事推进到1990年,秀藏已经七十多岁,是满头华发的老大爷,虽然他仍旧天不怕地不怕,拉面店也还像当初一样开着。
《拉面桥》讲的是昭和中后期的故事。在跨越几十年的剧情中,泪桥横丁也在悄悄改变着,当年小街上仅有的小食堂变成了酒吧,当年上映《罗生门》的电影院也开始演《疯狂的麦克斯》和《银翼杀手》了。当年的老街坊和老邻居们渐渐衰老和死亡。玩着玩着你会发现消失的角色越来越多,卖东西的老婆婆离开了,开酒店的大叔病逝了,一边看剧情一边抹眼泪,真实得有点令人难以接受,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带着主角光环,谁也不能拒绝生命的轮回,就算是主人公秀藏也不例外。
毕竟人生很长,能见证几十年的沧海桑田,人生也很短,只够吃碗拉面的时间。
就像英国人怀念维多利亚时代而法国人怀念La Belle Epoque一样,现在的日本人也喜欢怀念昭和年代。对普通人来说,那段所谓的“高速成长期”正是在贫困痛苦与迷茫中寻找希望的时期,努力了就可以有回报,工作了就可以换来安稳的生活,是个一无所有,又应有尽有的时代。
在《拉面桥》中,昭和时代的回忆具象成不同的符号分散在每个画面中,这是个充满各种各样怀旧梗的游戏,细节像被藏起来的一块块小拼图,令人在零零落落的碎片中拼凑出一段清晰的昭和世相。
最后的结局,秀藏终于参透了究极拉面汤底的配料,他纵身跃进锅中把自己煮成了一锅拉面。人生的最后终于了却心愿,戒名“究极院面道居士”,和拉面合而为一了。
评论区
共 5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