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1月12日,中国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
和《环太平洋1》不同,2018年上映的《环太平洋2》是一个典型的“赶鸭子上架”的产物。
2013年的《环太平洋1》拍完之后,电影的票房不甚理想,尽管这部电影当年在中国拿到了超过1.1亿美金的票房,但是实际上电影的票房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并不理想,电影也差一点就没有收回成本。
尽管,现在凭借《水形物语》已经拿到奥斯卡奖的吉尔莫·德尔·托罗在被各路媒体们疯狂的吹捧他的“怪兽情结”,但是回到2013年的时候,《环太平洋》的怪兽情结似乎除了感染一小部分中国人之外,并没有得到北美市场的认可。
而在传奇和环球之间产生了矛盾之后,之前那些“失败”的电影,都统统的变成了罪证。《环太平洋2》的项目也因此就被无限期搁置了。本来定档在2017年的电影也直接没了音信。
直到2016年,万达收购了传奇影业之后,这部电影才迎来了转机。万达收购传奇的计划尽管并不是为了拍电影,只是为了其旗下拥有的大量电影IP,但是客观来说,万达的这一次收购确实帮助了《环太平洋2》的复活。
所以,虽然万达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但是在电影世界另一个平行线上,万达旗下首席花旦“的”“景甜”就这么和传奇影业绑在了一起。
她时而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时而是背景板女科考队员,又时而是让手下不要被怀疑忠诚的霸道女总裁。而她的出场的效果就好比漫威电影中斯坦李一样,你看到的时候总是想要会心一笑,就仿佛get到了什么套路一样。
如果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来形容这位大小姐,恐怕那就是景甜宇宙了。
虽然大家已经把景甜和烂片划上了等号,虽然大家已经普遍认为景甜的演技已经可以追赶上了大幂幂,但是凭心而论,在《环太平洋2》中景甜的演技并没有成为电影中的一大败笔。反而,她的出场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大笑点,每次开口说话都会让人有一种“我是不是看错电影了”的错觉。
当然——换句话说,整个电影的平均水平和景甜的演技也相得益彰,非常般配了。
要知道虽然《环太平洋2》里面加入了非常多的中国元素,虽然说这个电影也是中国的资本所诞生出得产物,但是这个电影却并不是一个只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影,它实际上还是会在美国以及全世界放映的。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显然不可能要求外国人全都说中文了。但是中国人怎么说也不能继续说英文了啊,于是中国人说话又换回了中文。
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到尴尬,首先这是因为在我们的预期之中,这些人应该都说的是英文,突如其来的中文多少有些不能适应。其次,电影中的中文台词,明显是在英文中直接翻译过来的,怎么听怎么有着一股“棒读”的感觉。一个正常的人不会说“我不想重复我自己”这种话的。这台词的设计是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接受程度的。而当这句话由景甜大小姐的口中说出的时候,搞笑的意味明显变得更重了。
除此之外,景甜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特别差的地方。而电影中那些中国的桥段,也并不“那么”的出戏,比起来英格拉姆和高达,中国的那些广告你不仔细看可能都意识不到。这总比“我要先喝完我的shuhua milk”还要软了一些。
那么如果中国的元素并没有那么大问题的话,问题在于剧本吗?
一个正常的,流水线化的,不会挑出错的剧本基本上是这样的:主角驾驶机甲,主角驾驶失败,主角第二场战斗勉强打赢,最后一战爆发干掉敌人。实际上《环太平洋》第一部就是这样,受到挫折的主角有心理阴影,被召回之后和麻子一起试着驾驶机甲失败,香港战斗虽然胜利,但是人类也损失巨大;最终战指挥官自我牺牲,拯救人类。
第一部的剧本虽然说不上哪里好,但是到底是中规中矩,你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来,是一部明显的商业片的剧本。
但是,这一部的剧本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最明显就是后劲不足,前面和机器人虽然有一场大战,但是结束的太快。后面和怪兽的战斗仅有一场,而且结束的也莫名其妙。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卧槽?这就完了?”。
而导演在之前的访谈中所说的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成长,也都乏善可陈。比如说主角黑哥哥,电影中虽然想要强行浪子回头,但是看到他也让人记不住,就突然就变得强行有担当,强行成长了。小萝莉那条线更是莫名其妙,我本来以为她和俄罗斯大姐姐,中国小哥三个人会有一点什么故事之类的事情来表现成长,但是三个人登上三人机甲,毫无压力的就开始开机器人,确实让我大跌眼镜。
上一部中,两个人同步意识之后能够互相看到对方的记忆,有些人会被困在自己的回忆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设定。麻子和主角一开始的失败也是因为麻子没能够解开心结,主角也不了解麻子,到后面两个人临危受命,互相理解,才能够有后面的种种故事。
而这一部呢?一帮青少年临危受命就能够驾驶机甲和敌人互相干了?好吧,就算这是“设定。但有些人我从头到尾甚至都记不住,就像我记不住他的机甲一样。和这一部相比,上一部中出场就便当的俄罗斯兄妹和中国人三兄弟都更有存在感,不是说不断地刷脸当背景板就能够塑造人物形象的。
如果说机器人的热血动画确实是可以不在乎剧情随意写只要打的燃就好的话,那么第一部的剧本勉强可以给一个合格,第二部的剧本却则直接就是不及格。我甚至怀疑最后的大战如此草草的结束,是不是因为预算不够了,不能再拍了,这才强行的用一个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逻辑的“巨大机器人落下计划”来结束电影的拍摄。在电影院,我差点笑出声了。
但是,正如同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观众们确实很珍惜巨大机器人vs大怪兽。咱们怕它完了,所以在某些角度上对这部电影也是带着十分宽容的心态。可是,不得不说,就算是电影中为数不多可以拿出来说事的战斗场景,特效镜头,这一部的成果也比《环太平洋1》不知道差了多少。
在我看来,巨大机器人也好,巨大怪兽也好,其核心的魅力就在于大。当一个东西它远远的超出我们所想象的大的范畴之后,这个东西的一切,他对于城市的毁灭,是会让人想要崇拜的。这也是为什么怪兽电影,奥特曼,巨大机器人动画,这些题材在日本会如此的受欢迎。世界上也只有日本这个正面迎接过核武器的国家,才能够对于巨大怪兽题材有着如此强的情结。怪兽不是恐怖就好,怎么才能表现怪兽的巨大,才是重要的部分。
表现这个物体的巨大有很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参照系。普通人穿着成怪兽,奥特们的样子在沙盘的假城市上面战斗,这就是一种表现巨大。
《环太平洋1》和《环太平洋2》之间的差距也就在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环太平洋1》中,机器人出场也好,战斗也罢,大部分时候给的都是特写,从下往上的仰角拍摄,机器人对于城市破坏的恐怖和小的物体在城市中的表现结合在了一起,才体现出了巨大机器人的厚重感与体积。
而到了《环太平洋2》中,大部分的战斗场景都是中景,少数近景,鲜有特写。所以,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也很难通过大荧幕感受出那种巨大的机器人和巨大的怪兽给人的压迫力,对观众来说,虽然这个怪兽三合一合体了,但是其实也就是变大了一点点,很难给人震撼的感觉。
恐怕,这种视角的控制,这种对于巨大机器人的迷恋,对于怪兽的迷恋,是源于对于巨大机器人这种文化的迷恋的。这种迷恋不是靠放高达,模仿动作,弄英格拉姆就能够弥补的。这是一个“死宅”和“正常人”之间的鸿沟,而这才是《环太平洋1》和《环太平洋2》之间最大的差距。
当然,正如我之前对于《黑豹》的评论一样,我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宽容的人,《环太平洋2》不能算是一个烂片。
如果你的期待仅仅只是大机器人和怪兽之间的战斗给你的震撼,我想说确实还是不错的。有人说,这是《变形金刚5》,显然是有点过了。爆炸的场景虽然多,但是机器人的拳拳到肉也没有少。况且,人们的期待已经被降的比较低了,如果这还能说是烂的话,那么一些把丑了吧唧的cg角色当萌物的奇怪的东西恐怕都没有资格称作电影了。
显然,骂这个电影的人也好,能够接受这个电影的人也罢,大体大家心中是有一股执念的。这种执念来源于5年前我们看到那个机器人大怪兽时候的惊喜,也源于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心中的那份悸动。
但是,同样显然的是,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尽管我们迷恋雨水中的火箭飞拳,尽管我们听到主题曲的时候还会心潮澎湃,可是电影已经不是那个电影了,热血的BGM也变得没有道理的放在了修机器人的片段上。多年前的惊艳最终也会变为IP两个字,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摇钱树。我们知道世界应该怎么样子,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鸟样子。所以,才不会有期待,所以就不会失望。
说到底,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只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再次看见《环太平洋》——一个真正的《环太平洋》
“就算慢,它也是在前进着啊!在动着啊!”
评论区
共 17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