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电影在大众的印象里就是爆米花电影,在观看该类型片的时候,我们更期待的是视觉奇观而不是剧情上的深度。有那么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跟其他同类型电影很不一样,它的地位非常特殊,这部电影就是《黑暗骑士》。
回想超级英雄电影的历史,早期的《超人》、《蝙蝠侠》两大超级英雄系列,里面的剧情配置很简单,就是一个坏人出来作恶,超级英雄主角警恶惩奸,消灭坏蛋,最后皆大欢喜的故事。这点在原版蝙蝠侠后三部(《蝙蝠侠归来》、《永远的蝙蝠侠》、《蝙蝠侠与罗宾》)体现得尤为明显,几乎每部都是为了介绍反派而拍出一部电影。
然后在2000年左右,视觉特效飞快发展,我们迎来了《蜘蛛侠》、《x战警》等视觉特效大片,在先进的特效支撑下,超级英雄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剧情也有了一些进步,比如《蜘蛛侠》加入了能力和责任的思考,《x战警》则讨论了特殊人群与社会的关系。当然,后面还有庞大漫威电影宇宙和DC电影宇宙。
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乍一看跟前辈们没啥区别,同样是英雄大败恶棍的故事,为何它会如此与众不同?
诺兰在接拍蝙蝠侠之前,都是拍小成本独立电影,理论上来说他应该对漫改电影没有丝毫兴趣。不过根据电影的拍摄花絮得知,诺兰很喜欢蝙蝠侠这个角色,而谈到如何构思电影的时候,他的方针是要把一个虚构的漫画世界改编成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因为他希望尽量保留电影里的真实性,让人容易产生代入感。
在这方面他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蝙蝠侠的服装的蝙蝠图标取消了黄色衬底,而武器和蝙蝠车则可以用当下的科技造出来。而蝙蝠侠的行为动机也往现实靠拢,比如蝙蝠侠需要打扮是因为他需要戏剧性的恐吓效果,而且能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
诺兰的第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剧情重点是布鲁斯韦恩为何成为蝙蝠侠。布鲁斯亲眼见到父母双亡,然后环游世界施手各种罪恶,再得到忍者大师启蒙,学习武术本领,最后在目睹杀害自己父母的仇人被枪杀后,立志成为法外的惩罚者,守护哥谭市的淳朴民风(并不是)。
《侠影之谜》里的蝙蝠侠,人物动机非常完整,很好地解释了布鲁斯为何要用非法手段建造一个法治社会的矛盾行为。当然,这个矛盾也带到《黑暗骑士》中来,以至当他看到哥谭的光明骑士——哈维丹特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解放了,终于有人做到用完全合法的手段去惩治邪恶,而自己也不再需要躲在黑暗之中。
《侠影之谜》虽然添加了很多原创剧情,但是布鲁斯的经历多多少少能在漫画里找到出处,可以说原著漫画是《侠影之谜》的灵感根基。让蝙蝠侠这个角色向现实世界靠拢,诺兰在《侠影之谜》里交出了堪称完美的答卷,而他在下一部蝙蝠侠电影《黑暗骑士》中却更进一步,因为他塑造了一个异常深刻的大反派——小丑。
《黑暗骑士》的小丑一角贯彻了诺兰的思想方针,同样要进行漫画到真实的改造。比如小丑服装的颜色和材质不再像原著漫画小丑那样张扬,精致浮夸的妆容变成了粗犷渗人的笑脸,小丑给人的感觉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坏蛋。这里先赞一波这一版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莱杰,电影里的动作、语气、台词等等,他自己都深度参与设计,甚至小丑的脸妆都是希斯莱杰自己化的,能找到希斯莱杰来饰演小丑是诺兰的福气。
在漫画世界里,读者老爷们只会关注坏人什么时候出场,以及超级英雄如何打败坏人,至于坏人为啥要干坏事,与情节推动关系不大。在原著漫画中,小丑做了很多报复社会的事情,也很少交代他做这些坏事的动机,《黑暗骑士》电影里管家的台词也体现了这一点:
“有些人并不喜欢那些常人偏爱的东西,比如金钱,他们不被收买、不会被恐吓、不可理喻、更不接受谈判,有些人就想看人间地狱。”
要将这样一个与社会脱节的坏蛋赋予更多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就需要重新解构小丑的人物形象。
那么,一个如此空洞的坏人原型,怎样重塑才能让他合情合理地出现在真实世界当中?
答案是突出小丑有信仰,而小丑的信仰就是人性的恶。小丑认为邪恶就像万有引力,无论是怎样的人,只要轻轻一推,就会往邪恶靠近。
我们来回顾一下《黑暗骑士》中小丑为了这个信仰都做了些什么:
在电影的开头,小丑策划了一场银行抢劫。小丑召集的几个抢劫犯各司其职,最后他们都受到小丑的蛊惑,为了少一个人分钱而互相杀死对方,最后6个人的团队只有小丑一个人拿钱离开。小丑之所以笃定计划会成功,是因为他深信人的本性就是恶,而结果也证明了他是对的。
到了电影中间,小丑绑架了哈维丹特和瑞秋,他们身边都放有定时炸弹。这时小丑告诉蝙蝠侠两个人被绑架的地址,并且告诉他两个只能救一个。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瑞秋,一边是哥谭的明日之星丹特,蝙蝠侠二话不说选择了救瑞秋。当蝙蝠侠到了瑞秋的绑架地点,发现里面被绑架的人是丹特,蝙蝠侠明白了,这是小丑的考验。因为小丑认定大善人蝙蝠侠也会自私,心中也有恶的一面。如果蝙蝠侠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他救出的就是自己心爱的人。
而到了电影的最后,小丑在两艘船上各放了炸弹,一艘船上是普通市民,而另外一艘船上是哥谭市的囚犯。两艘船上都有引爆对方炸弹的控制器,小丑告诉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前按下按钮炸掉对面的船,才能活命,如果都不按,两艘船都会爆炸。其实按照小丑的计划,两艘船上的人应该会在接近规定时间前几乎同时按下按钮,因为他相信人心是恶的。(虽然过程中船上充满了争吵与分歧,但最后谁也没有按下遥控器,可能是诺兰觉得人类还有救吧。)
整个电影里面,小丑彻底贯彻自己的信条,当他遇到那些正义的检察官和正义的警察时,他心里毫无畏惧,他知道只要他“轻轻一推”,这些人就会被邪恶吸着走。
也正是因为发现蝙蝠侠的信条是人性本善时,小丑心中便有了渴望,他要制造铁一样的事实向蝙蝠侠证明性本善是错误的。确实正如电影里小丑所说的那样,蝙蝠侠让他变得完整,原本是一个浑浑噩噩,觉得人类社会无药可救的无业青年,是蝙蝠侠这个宿敌的出现让他有了生活的意义。整部电影可以说是小丑跟蝙蝠侠的辩论赛,虽然小丑列出一个又一个让人信服的论据,无奈在结辩时编剧没有让那两艘船炸掉,使得小丑最后功亏一篑。
其实小丑心里也有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在竭尽全力要蝙蝠侠相信人性是恶的,而另一方面又很害怕自己的目的真的达到了,使他从此陷入没有对手的无所事事和空虚之中。正如小丑在电影里说:
“我就是只追着车跑的狗。即使追上了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我只是为了做点什么。”
现在很多人喜欢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而我也一部不落地在电影院看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我在看完漫威的电影之后很容易会忘记里面的剧情,到后来只留下了很好看或者很搞笑的空泛印象,其实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电影里人物的行动逻辑比较表面、不深刻而造成的。
整个漫威系列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漫威宇宙的开山之作《钢铁侠》,一是因为小罗伯特演的确实好,二是因为戏里面主角的所有行动是最有逻辑最自洽的。电影里斯塔克经历过生死,最后明白生命的可贵而成为钢铁侠,这样的动机无疑是深刻的。
而漫威的其他电影却没有做到,比如较新的漫威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里面主角和反派的动机描写都趋于表面,像喝白开水一样很难记得住。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漫威电影不好,只是消费定位不一样。我愿意去电影院看漫威是因为我觉得看他们的电影不用带脑子,跟老婆进电影院乐呵呵笑两小时有什么不好呢。
《黑暗骑士》是目前公认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超级英雄电影,在IMDb上评分曾经一度超越《教父》成为评分第一的电影,即便是现在它的排名也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和《教父1》,与《教父2》并列第三。
提起现在的DC电影宇宙,很多人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有人认为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把整个DC电影宇宙带到“严肃”“深沉”的死胡同。但无可厚非的是,将漫画虚构人物以极其合理的方式解构成真实世界存在的英雄,《黑暗骑士》的完成度是最高的,这使得整部电影的立意和主旨都非常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黑暗骑士》是DC最成功的漫改电影。
评论区
共 1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