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含电影《黑豹》的剧情概要和个别具体场景的剧透,建议观看过电影后再阅读】
今年2月中旬,《黑豹》在北美以及其他地区陆续上映。在上映前就已打破了美国票房预售的最高纪录,时至今日《黑豹》已经成为美国内部票房最高的漫改电影,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话题之作。虽然并不是史上第一部以黑人为主角的漫改电影,《黑豹》身为可以称为现代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电影系列漫威电影宇宙的最新作,并且可以说是第一部基本由黑人领衔主演的漫改电影在美国的文化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当《黑豹》姗姗来迟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除了漫威电影宇宙自带的话题度之外,这部电影在中国的评价经常聚焦于它在国内外的口碑差距。
是什么元素影响了它在国内外的不同反响?我对于《黑豹》剧情里的历史隐喻和它作为一部电影的文化地位都非常感兴趣,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一部电影,并借此谈一谈文化符号对于叙事作品表达的影响。
相信无论是Afrofuturism(非洲未来主义)的视觉元素,还是响应非洲文化的独特服装、文字与配乐乃至人物口音的设计都值得长篇累牍的分析,不过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剧情和核心冲突中,字里行间映照着的历史上与当代非裔面临的一些社会挑战。
《黑豹》的故事核心是一个关于王位的故事,因此在评价中不乏有和《哈姆雷特》和《狮子王》的比较。但是《黑豹》的剧情真的是《狮子王》的翻版吗?事实上它们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它们的正反派颠倒了。尽管大体上“有王位继承权、父亲被杀被迫流落他乡、最终回归复仇争夺王位”的故事线还在,这个传统正向博同情的背景却在这部电影的反派Erik "Killmonger"身上。因此,与其说《黑豹》是《狮子王》的翻版不如说它是一个颠覆;而它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Killmonger是一向因为反派角色单薄而被诟病的漫威近年来除了洛基之外最立体的反派角色。
而Killmonger之所以是一个鲜活的反派角色,正是因为他代表着一个值得同情和理解的理念。Erik和T’Challa之间的核心冲突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当同族正在经受磨难的时候,是应该闭关自保还是应该开仓武装亲族。[2-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一开始被父亲教育的传统隔离立场到电影结尾开发布会和建立科技中心,T’Challa的观念改变不仅归功于前女友(咳)现女友Nakia,更大一部分是因为亲眼见证了堂哥Erik的经历并被他说服了。
T’Challa和Erik的双面立场与美国民权运动中两大著名人物的立场区别有着相当的对应:它代表了马丁路德金Jr 和马尔科姆X之间的理念不同。小马丁路德金,正如T’Challa,在相对富足的家庭长大受教育,并反对用暴力与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马尔科姆X,正如Killmonger,在贫穷与混乱的街区长大,并主张必要时通过一切手段达到目标。有趣的是,晚期的马尔科姆X幡然醒悟不再支持暴力,而晚期的马丁路德金Jr则支持了个别更极端的手段,正和在电影中Erik死前幡然醒悟,而T’Challa则被Erik影响重新思考他对于Wakanda的立场,颇有相似之处。
除了在主线的剧情冲突上有着与历史上民权运动的呼应,《黑豹》中对于非裔文化的思考远不止于此;电影开头与结尾的那个篮球场和小街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是《黑豹》导演Ryan Coogler的家乡。2009年,未持武器的非裔青年Oscar Grant在奥克兰Fruitvale车站被地铁警察射杀身亡,这个现实故事被Ryan Coogler拍成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弗鲁特维尔车站》,主演正是《黑豹》的反派演员Michael B. Jordan。
在《黑豹》电影中,Michael B. Jordan扮演的角色Erik正是一个种种非裔美国人面对的社会问题的写照:他的角色背景侧面描绘了一个贫穷、缺少资源并且危险的生活环境,身边充满了犯罪和警察暴力的威胁;身为非裔移民社群的一员,他的故乡却把他视作外人,难以寻找自身身份的认同,乃至在军队与战争中寻求归属感;[2-10]他内心有仇恨,不仅有对着“殖民者”的仇恨,也有对着以T’Challa为代表的那些生活富足、却自满于自己的小世界,无视群体苦难的同族的仇恨。正是许多现实世界中进退两难的冲突与社会问题帮助塑造了这样一个真实、有深度、复杂并且值得同情的反派,而片中以他为核心的思想斗争反映了现代社会与历史中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时常面对的一些挣扎和挑战。
正当部分国内的评价纷纷表示外媒的评测言过其实,而不受“政治正确”文化影响的国内评测才是公正的评价时,部分外媒也注意到了口碑差距的现象,甚至将其归于中国“缺少种族敏感度”乃至“种族歧视”的现象,回指之前的洗衣机广告等事件为据。
我个人认为到底哪边的说法正确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真正公平”的评价是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都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世界观是有关的。但是是否正是这样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了我们对于它的观感呢?但是我想从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说起,和大家聊一聊或许在翻译和文化符号的不同中流失了的一些意味:
在电影的结尾,当Erik被T’Challa打败后,T’Challa对他说或许还能救,然而Erik却拒绝了。我偶尔能看到有人吐槽他死得莫名其妙,尤其是死前说的一段话:
“Bury me in the ocean with my ancestors who jumped from the ships, because they knew death was better than bondage.”
“把我和那些从船上跳下去的祖先一起葬在海洋里,因为他们也知道,不自由,毋宁死。”
“跳船的祖先”指的是在非洲奴隶交易时代,一些被绑在奴隶船上的人宁愿选择跳船自杀也不愿意保留生命去做奴隶,因此“死亡胜过束缚”,也就译为“不自由,毋宁死”。这句台词挑动了一段美国黑人历史上极为痛苦的记忆,是包含了许多自带的文化情绪的,因此也被外媒广泛认为是整部电影中最重要、最令人心痛的一刻。打个比方,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它给人的印象大概是类似于项羽乌江自刎的尊严、悲壮和决绝。
但是这些情绪都是被折叠在一个非常具体的“跳船”意象当中的,因此就算文字和画面相同,这样扎根在文化历史里的意象依赖于长久以来和某些具体的价值或者情绪形成的紧密联系,并不是能轻易转达的。这并不是哪一方的错;根据我们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每个人都自然有着意义不同的文化符号,就像对我来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许比对我说“宁愿跳船自杀也不愿被卖去做奴隶的人”要有更大的效应。
片中类似的具体与文化或生活背景产生联系的时刻还有许多:Killmonger喝下药水后在梦境中与父亲的对话中有隐晦地指向街区的混乱环境;对于罗斯“殖民者”的戏称和克劳叫出的“野蛮人”的蔑称;甚至在韩国赌场中Okoye对于假发的不爽常被认为是非裔女性在现实社会中通常被要求改变自己自然蓬松发型的影射。虽然并不影响对故事和角色的总体理解,这些细节或许都能和特定的一群人产生更深的共鸣,也或许正是它的跨文化传达的根本差距所在。
在世界市场的时代,或许国际大厂们不可避免的任务是寻找一个在具体文化深度和跨文化普遍性之间的平衡。但是话又说回来,电影公司们也许事实上早已把掌握这个技巧:毕竟,无论是一个关于未曾遭受殖民侵扰的高科技非洲国家还是一堆在银河里的红红绿绿还有一棵树和一只浣熊的雇佣兵小家庭,无论是一群动物建立的现代化都市还是一堆玩具的冒险,任何电影剧情背后必然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而我们作为观影群众,同情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或许能在这段旅程中找到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思考。
希望说到头来,我们不是要求在电影里看到和我们一样的人的角色的故事,而是在电影里看到和我们一样是“人”(具有人性)的角色的故事。
本文是基于我发在B站上的视频作文的稿子修改的,适当删减了一些关于评分系统和翻译细节的内容,还有附一些我觉得值得一看的相关视频或者文章的链接,希望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去 原视频 支持一下。谢谢阅读~ P.S. 虽然本文没怎么提起,不过封面勉强补偿一下本片里对于好几位女性角色的优秀描写,尤其是Okoye和Nakia争论的那段,我当时坐在影院里满脑子都在想“这段对话就是贝克戴尔测试(Bechdel Test)想要的那种场景吧!”
评论区
共 5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