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指南序言作者、抱着筐体回家玩的街机迷斯皮尔伯格
1982,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制作事业达到了顶点。他通过大白鲨改变了好莱坞的景观;第三类接触和法柜奇兵票房告捷,他即将发行他的最大制作的电影:外星人E.T.。
当时拍摄的照片显示了一个30来岁的斯皮尔伯格疲惫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周围有一些体现他成功的装饰:第三类接触和大白鲨的海报,并签署了份搭在桌子里。但这张照片也揭示了斯皮尔伯格的一些东西——很多电影观众当时可能不知道的东西:他对电子游戏很感兴趣。证据就在导演的肩膀旁边:一个全尺寸的任天堂初代“大金刚”街机筐体,“大金刚”当时可是刚登陆美国市场区区数月的热门街机大作。
考虑到这样一台机器在当时价格不菲,可以公平地说,它并不是偶然出现在斯皮尔伯格的办公室里,而且也不是导演唯一一次向摄影师展示他收藏的街机游戏。多年之前,他戴上了一副墨镜和特意与自己购置的雅达利”导弹指令(Missile Commando)”街机合影;另一张照片显示,斯皮尔伯格留着胡子,穿着皮夹克和斜纹棉布裤,正在玩自家的“太空侵略者”街机。
然而,斯皮尔伯格80年代对游戏的热情远不止在业余时间玩游戏而已。Slashfilm指出,几年前,斯皮尔伯格为Martin Amis写的街机攻略大合集里撰写了序言,阐述了对他对TAITO街机游戏《太空侵略者》的痴迷。然后,斯皮尔伯格就卷入了游戏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品《ET》雅达利游戏版和雅达利大崩溃。
E.T 不仅是1980年代最著名的电影之一,也间接引发了游戏界的第一个城市传说。雅达利赶工开发的这款衍生游戏在1982年圣诞节期间上市,市场反响极其恶劣,而且产量如此庞大 - 它的创作者最终收到了数以万计的积压存货。而随着北美游戏市场遭遇严重不景气,据称,这些未售出的《ET》游戏卡带被雅达利公司悄悄地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
这听起来太难以令人置信了,但这个传说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真相:2015年,纪录片《雅达利:游戏结束》对这些E.T.的传闻埋藏地进行了考古挖掘,结果他们不仅发现了大量卡带拷贝,还发现了其他因“雅达利大震荡”而被迫丢弃的游戏卡带。
尽管纪录片并不急于通过访谈提出这个问题,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那部命运不妙的电子游戏的推出工作。 E.T.的设计和编程由霍华德·斯科特·伦肖(Howard Scott Renshaw)负责处理,后者在通宵编码的苦行僧作业中开发了这个游戏,据说斯皮尔伯格自己当时也筹备做另一款游戏。当伦肖同意制作这款游戏时,他在一架私人飞机上与斯皮尔伯格会面,伦肖告诉斯皮尔伯格:他想把《ET》改编成一个在锁屏的复杂世界中发生的2D冒险游戏。据报道,斯皮尔伯格起初想把整个游戏做成仿吃豆人风格;不过,他显然深信伦肖提出的建议 - 程序员甚至规定斯皮尔伯格在发布之前先玩游戏并签名。
大约在E.T发行时,斯皮尔伯格出现在电视上,并结合他的热门电影简单地称赞了这款游戏。斯皮尔伯格说:“我为这款游戏的好玩和高难度而惊讶”当时公众当然不完全同意。
除了《E.T游戏版》的悲惨命运,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在1980年代始终与游戏业缠绕在一起。无论是他亲自执导的作品,如《E.T》、《夺宝奇兵》,还是担任监制,如“回到未来”三部曲或《七宝奇谋》,他参与了那个时代流行娱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我们很怀疑斯皮尔伯格本人是否预测到这些电影将会长期受人追捧。看起来像是一场短暂的儿童冒险的《七宝奇谋》,直到21世纪仍然很受欢迎。事实也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提到的所有影片都推出了衍生游戏- 一些游戏做的很烂,比如《ET》,还有一些非常好,比如美版红白机上的《七宝奇谋》。
在恩斯特克莱因的畅销书《Ready Player One》(一级玩家)中,作者表现了对斯皮尔伯格电影的深深喜爱。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充满80年代文化的虚拟世界。那么,斯皮尔伯格执掌导筒是最恰当的;这是后现代的反哺。 《头号玩家》不仅有机会让斯皮尔伯格展现他自己的经典电影梗,还可能给斯皮尔伯格一个迟来的机会,表现他对电子游戏的喜爱 - 这是在E.T之后斯皮尔伯格长期存在的一种情感。
例如,在90年代中期,斯皮尔伯格与LucasArts合作开发了一款点击式AVG《The Dig》。在1985年,这个概念已经开始在斯皮尔伯格创作电视连续剧《惊异传奇》中酝酿;关于一组调查外星文明在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小行星上的证据的科学家。这个点子如果拍成电影或电视剧需要的投资太大。斯皮尔伯格与科幻作家Orson Scott Card将这个想法改成了游戏。 《The Dig》并没有像LucasArts的其他一些热门AVG那样受到热烈的欢迎,但它仍然是斯皮尔伯格式的故事:面对未知的恐惧和惊奇——与《第三次接触》有明确的联系。
尽管《The Dig》没有大受欢迎,但它仍然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导演椅》 - 一种1996年发行的电影制作模拟器好得多。该游戏以昆汀塔伦蒂诺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等名人的全动画视频剪辑为特色。它要求玩家创作一部虚构的电影,从创作剧本、后期制作一直管到宣发。实际上,这仅仅意味着拼接一堆预先录制的剪辑。它不是经典。
90年代中期,斯皮尔伯格还参与了另一个电玩业务:Sega GameWorks,大型豪华连锁街机厅。据报道,斯皮尔伯格在GameWorks中付出了大量的创意和心血(“我一直是一个重度的游戏沉迷青年,这就是我参与世嘉GameWorks的原因,”他当时说),尽管他和他的公司梦工厂最终于2001年退出了该项目。
所有这些都可能意味着斯皮尔伯格在游戏行业的参与未能产生太多的创造力 - 但是,我们还没有进入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人称射击阶段。 不久之后,他在执导著名的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后,梦工厂互动公司的斯皮尔伯格及其团队开始考虑将该电影的真实性带入到电子游戏中。 拯救大兵瑞恩的著名开幕戏”盟军登陆诺曼底海滩“给人以准纪录片的真实感; 如何在计算机或游戏主机上重新创建这种感觉? 斯皮尔伯格亲自挂帅推出了《荣誉勋章》,由电子艺界负责发行,《荣誉勋章》叫好叫座,重新定义了整个类型。 这个系列的影响力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产品和续集,当它的几个开发者离职制作了一部对手游戏《使命召唤》时,这个系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因此,斯皮尔伯格无意间催生了当代最大的电子游戏IP之一。
斯皮尔伯格当初开创《荣誉勋章》时曾遭到公司内部反对:二战枪支一点不酷,当时流行的都是科幻枪支。斯皮尔伯格亲自撰写了初代《荣誉勋章》的剧本,并为游戏配备了军事顾问,此举开风气之先。事实证明:斯皮尔伯格是正确的。
这并非斯皮尔伯格与EA的唯一一次合作。 2005年,斯皮尔伯格与EA签订了一份制作三款电子游戏的合同—— 一项引人注目的交易,这使得斯皮尔伯格在EA总部获得一个办公室。 首先面世的就是《Boom Blox(轰隆魔块)》,这是任天堂Wii的Jenga式动作解谜器; 由斯皮尔伯格亲自设计,这款游戏口碑极佳,在发售当年获得英国影艺学院奖颁发的2008年度最佳休闲游戏奖和IGN颁发的2008年Wii平台最佳家庭游戏奖。Metacritic总分85分。但是这么好的一款游戏销量一般,三个月卖出45万份。然而,它确实有一个续集 - 销量更低的Boom Blox Bash Party。
斯皮尔伯格在EA的另一个项目更加雄心勃勃:代号为LMNO,是一款3D 动作冒险游戏,故事中包含了E.T的模糊延伸。它涉及一个名叫Eve的的女性外星人,他设法逃离沙漠中一个类似51区的安全设施。一位男主人公林肯,有机会在晚餐时与访客Eve见面,然后这个地方就是由全副武装的政府特工设置的。这将构成单人动作游戏的基础,其中玩家与计算机控制的助手合作;与日本经典游戏Ico一样,LMNO以创造有血有肉的角色为主打创意, - 在故事的关键时刻,外星人的心灵感应将成为有用的工具,只要玩家能够哄她使用它们。斯皮尔伯格曾计划为玩家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感旅程:他在早些时候的采访中暗示他希望这一游戏能够引人热泪。
令人遗憾的是,LMNO永远不会超越原型阶段,整个开发计划被EA放弃了。按照1up.com的报道:斯皮尔伯格想要做很多革命性的全新的尝试,想把这款游戏做成感人热泪的佳作,可是EA不是任天堂\索尼\微软这种舍得创新的游戏开发商, 在EA的管理层干预下,整个项目被扭成了这样:女性外星人做成梅根福克斯一样的性感尤物、整个游戏做成山寨版神秘海域。 最终EA方面与斯皮尔伯格不欢而散。2010年,斯皮尔伯格退出游戏业界。
这期间有个插曲:2013年他和卢卡斯在电影节上被人提问”游戏是不是艺术“时,他老人家回答是”一旦游戏被手柄这种操纵模式限制,就更像体育竞技而不是艺术“。 也许EA这件事太伤他老人家的心了,让他心寒了吧。
说归说,玩归玩。老顽童斯皮尔伯格年年现身E3大展试玩各种新游戏,不过游戏口味比较美国主流化,一是枪、一是车:《使命召唤》、《彩虹六号》、《战地》、《光环》、《极限竞速》。除了《光环》以外,斯皮尔伯格遇到FPS游戏基本均选择通过键鼠游玩,这再次说明了键鼠对于手柄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世界级艺术家的公认。(笑)
2010年,拿到《玩家一号》改编权后,斯皮尔伯格不仅按合约要求安排原作者恩斯特担任第一编剧,还让其负责所有宅系内容的讲解指导,并勒令剧组全体人员通读原著小说。恩斯特早年有过一个不成功的电影项目,受此影响,恩斯特在第一稿剧本中将IOI契约工中心的部分整个拿掉。斯皮尔伯格熟读原著后,让恩斯特把所有IOI契约工中心的部分加回来。论到里面的ACG元素,斯皮尔伯格和第二编剧扎克都是《光环》肝帝,于是最终决战刻意多给《光环》众人一点镜头。第二编剧扎克曾经私下想让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顶上奥特曼空出的角色,没等说出口就打消了念头。
今年3月本片上映前,斯皮尔伯格在美国各地巡回,参加SXSW电影节:并接受美国媒体专访:在SXSW电影节上,斯皮尔伯格公开表示:自己的游戏玩龄始于1974年,所以他想把《头号玩家》拍成一部游戏玩家和不玩游戏的人都爱看的电影。
另外一方面,斯皮尔伯格在英国《太阳报》的专访中谈到了自己对数字生活的看法:他判断数字科技必然走向追求全面沉浸感。比如在VR聊天室里,玩家换上一件虚拟的漂亮衣服,大家都围上来说好看。但他自己试图回避这种追求沉浸感的大趋势,因为斯皮尔伯格平时没少玩手游看短信,他意识到如果再加上社交软件就可能大量占据个人时间,因此刻意不使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软件,防止自己沉湎于刷手机虚拟社交。换而言之:斯皮尔伯格对数字生活的态度是: 享受数字生活的乐趣和便利,但追求数字生活和实际生活的平衡,拒绝沦为虚拟生活的俘虏。
评论区
共 7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