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8北京国际电影节 VR展映单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在玩家们的记忆中,2016年仿佛久远得不可思议——当时红得发紫的VR游戏概念,如今却盛况不再。VR电影和 VR游戏的界限在哪里?VR体验的前路又在何方?上周六,我带着这些问题,参加了此次 VR展映单元的开幕式,并和相关从业人员聊了聊 VR体验的未来。
2016年,可以被称作虚拟现实技术,也就是 VR 的第二个元年。在 HTC Vive、PSVR 以及 Oculus Rift 三款产品争相亮相 E3 的时候,似乎一个真正的 VR 体验时代即将来袭。然而,当时钟被拨转至2018年之时,VR 技术在游戏行业却逐渐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市面上粗制滥造的 VR 射击类游戏比比皆是。在游戏行业的VR概念走向“凉凉”状态之时,VR 体验却正在另一片领域悄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在4月14日,受到怒澜电影院的邀请,我有幸以记者身份参加了2018北京国际电影节 VR 展映单元的开幕仪式。场地坐落在怒澜电影院孚澜打磨场220空间这样一个融合了老北京四合院古老建筑与极具现代感设计的地点,与 VR 装置所带来的打破空间局限体验完美契合。
在国外几大著名的国际电影节——包括圣丹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西南偏南国际电影节以及柏林电影节纷纷将 VR 体验作为参展作品甚至纳入到竞赛类评选范围之时,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同样不甘人后,继2017杭州平行影像周之后,将 VR 体验作为单独的展映单元加入了电影节展映作品之中。
与其他大型的国际电影节相同,此次北影节上的 VR 展映单元也将 VR 类作品分成以下三类:
参加展映的作品均选自全球各大重要电影节,都曾获得过极高评价,而在这其中甚至包含一部全球首映的 VR 电影《太阳女兵》。
与传统电影有所不同的是,参展的 VR 作品受到制作与体裁限制,目前参展的作品体验基本在20分钟以内,VR 电影则均在10分钟左右。可能会有朋友疑惑这么短的时间是否能够体验到真正的虚拟现实,在北影节 VR 展映单元开幕式例行公事的演讲之后,我就同其他嘉宾一起,现场体验了三部 VR 电影:《太阳女兵》、《晚餐聚会》、《马格利特》。
作为一部使用 VR 技术拍摄纪录片,观众得以在《太阳女兵》中前往雅兹迪教区前线,身临其境地观察绰号为“The Sun Ladies”的当地女兵日常生活。太阳女兵的带头人本来是库德斯坦地区的著名女歌手,当她目睹 ISIS 对当地女性的荼毒之后,她脱下光鲜亮丽的衣服,穿上戎装,集合从 ISIS 魔掌中逃脱的幸存女性组成了太阳女兵。
作为一部时长仅为7分钟的纪录短片,《太阳女兵》使用的运镜更多是静止的 VR 镜头。导演之一的 Celine Tricart 曾经在采访中表示,选择这种静止放置的 VR 镜头也是因为当时在战区很难在固定地点拍摄很长时间。拍摄团队时常需要在一个地点放置相机之后离开。这也解释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就是当地小孩通过 VR 镜头好奇地望向你。这种微妙的 VR 体验是之前的作品中绝无仅有的。
在体验后接受采访时,Celine Tricart 向我们透露,在此之后她将返回前线,继续她在当地的拍摄工作。其实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 Celine 并没有过多在意 VR 技术带来的新鲜感,而是在更多地突出作品本身所带来的影响。不论如何 VR 只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方式,但如果想要普及这样的全新技术,装置是其一,其二便是作品本身的成色几何。
相比于纪录短片形式的《太阳女兵》,《晚餐聚会》则是截然相反的体验——这部时长13分钟的短片将时间拉回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对夫妇在驾车旅行时遭遇莫名的无意识状态后,完全无法回想起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而在一次聚会上,希尔夫人找出了记录他们求助催眠后回忆话语的录音带,而他们也借此开始了直面自己失去的那段记忆。
在《晚餐聚会》中,主创团队对于运镜进行了更加大胆的尝试。在电影一开始,玩家是以俯视角的状态逐渐降落到希尔夫妇和朋友会聚的客厅中。在北京国际电影节 VR 展映单元播放的这版影片加入了中文字幕,而这也为整体的 VR 体验添加了更多的引导感,个人认为有无字幕引导观众可能时完全不同的体验。而当录音带开始播放时,镜头从窗户中飞出,回到当初在林中公路开车的画面。整体镜头的使用充分利用了 VR 技术带来的全方位体验的优势,二位到场的主创——Erik Donley 和 Sam Gezari,也在采访中透露,主创团队如此使用镜头是为了带给观众一种类似“外星人”的体验,这点也在时长13分钟的体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晚餐聚会》应该是几部 VR 电影作品中带给我最强观感的作品了。
其实在不了解《马格利特》背景故事时,这部作品对于普通观众是极为抽象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这是因为雷内·马格利特本人就是在上世纪活跃的一位与达利、米罗等人齐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作品本身向观众展示的便是以画家本人的作品元素构建的3D空间,给予观众更加直接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观感体验。
《马格利特》第一次向观众放映是在比利时克诺克-海斯特专门为此建立的圆帽形状 VR 展映厅,这也是为了纪念雷内·马格利特诞辰120周年,也是以全新形式诠释艺术家本人的作品,利用 VR 技术给予观众更加新潮的体验。相对而言,在没有了解这部作品背景的观众初次体验的话会比较费解;而对于熟悉马格利特观众,相信这部 VR 作品可以给这些人带来更棒的马格利特作品体验。
上述三部 VR 电影体验均是佩戴着国内出品的 IDEALENS 一体机,虽然能够坐到在一间容纳20余人的房间内进行同步的 VR 电影体验,但说实话呈现出的画面感觉距离 HTC Vive 等顶尖 VR 显示器还有差距。不过在佩戴 IDEALENS 时,当志愿者为观众设置头戴显示器插上某些设备的时候,“咔吧”那一声竟然让我有一种脑后插管的错觉……
在现场体验环节结束之后,三位到场的主创——《太阳女兵》导演之一 Celine Tricart、《晚餐游戏》的制片人 Erik Donley 和创意导演 Sam Gezari 接受了媒体的群访。
在采访中,两个主创团队的代表成员均表示,相较而言,VR 电影与一般传统电影的拍摄方式有着很大区别。但同时 VR 电影也在使用传统电影的叙事手法进行故事的铺陈与展开。相较于突出 VR 体验带来的突出体验效果,各位主创均表示这是 VR 体验的优势,但如果仅仅把目光聚焦于 VR 体验技术本身、而忽视了电影本身的叙事结构与题材,这将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VR 技术本身可以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而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各位主创表示这将是他们下一步进行拓展的方向。
谈到之后的创作计划,《晚餐聚会》的两位主创表示将继续进行惊悚类 VR 电影的题材开发工作,他们此次受邀参加年北京国际电影节 VR 电影展映单元,也希望借此机会扩充自身的发展机会,而他们的下一部作品将是有关中国元素的恐怖题材 VR 电影,并且将带有互动情景,使得观众彻底融入进故事之中;而《太阳女兵》的导演之一 Celine Tricart 则表示,她与创作团队成员即将返回依旧处于烽火边缘的雅兹迪教区,并将会把在展映单元收获的反馈意见与鼓励话语带给坚持奋战在前线的太阳女兵战士们。
而在结束了上午的三部 VR 电影体验之后,下午我还有幸体验了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艺术节 VR 展映单元唯一一部 VR 装置类作品。
作为 VR 装置类作品,《沙中房间》直接构建了一座可以供玩家自由探索的世界。这件走在实验艺术最前端的作品由多媒体艺术家 Laurie Anderson 和来自中国台湾的黄心健共同完成,这件作品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 VR 竞赛单元中被评为“最佳体验奖”。
说实话我现在依旧无法用一个准确的定义来形容《沙中房间》这部 VR 装置类作品带给我的感受,如果说三部 VR 电影作品的体验即使是以10分钟左右的短片形式呈现,依旧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沙中房间》限定的每名观众只有15分钟的体验时间则略微显得遗憾了起来——因为这部可供你自由探索的 VR 装置作品包含了太多艺术家 Laurie Anderson 本人的经历与感悟。观众很难用这短短15分钟时间探索完所有的“沙中房间”,尤其是我这样的急性子、总想着尽快把房间走完才好。
在《沙中房间》这部作品中,每一面墙、每一寸地面与天花板、甚至上图树上结下的“树叶”,均由字母、单词、短语、句子组成,当你使用 HTC Vive 的手柄与房间发生互动之时,Laurie Anderson 本人温柔的低语会在耳畔响起,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观众得以知晓艺术家本人想要告诉你的故事。然而我在这15分钟里的感受到了一些皮毛,《沙中房间》所塑造的庞大虚拟空间完全有更多的信息值得观众进行挖掘。
写在最后:VR 游戏与 VR 电影二者的界限是否正在逐渐模糊?
在向 Celine Tricart、Erik Donley 和 Sam Gezari 等人提问时,我曾有一个问题是“VR 游戏与 VR 电影二者的界限是否正在逐渐模糊?”
对于这个问题,主创们的回答是:VR 游戏与 VR 电影在体验方面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共通的,但二者确实有所区分。在玩家体验 VR 游戏时,主动输出的内容往往要高于被动接受的内容,而 VR 电影类作品正是恰恰相反的状态。既然已经有立式交互 VR 与 VR 装置的出现,观众能够更多地与虚拟现实场景有交互式的体验,这就是 VR 游戏与 VR 电影共通的地方。
曾有其他媒体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 VR 电影的票房是多少?可以收回当初的拍摄成本吗?”这个看似可笑的问题实际上却有着略显苦涩的答案。三位主创都表示这些 VR 作品是没有渠道上映的,所以基本不可能使用票房收入来收回当初的拍摄成本。
有关是否能以票房收入收回 VR 电影的拍摄成本这个话题,几年前一位俄罗斯导演 Ilya Naishuller 的经历,说不定可以为 VR 电影的未来指出一个崭新的方向。
在2013年时,Ilya Naishuller 曾经拍摄过一支名为《Bad Motherf*cker》的音乐录影带作品,以独特的第一人称佩戴着装有相机的面具进行拍摄;而在2015年,这位导演得到了俄罗斯 Bazelevs Productions 的关注,并最终将第一人称镜头进行到底,拍出了《硬核亨利》(Hardcore Henry),以至于之后为 The Weeknd 拍摄《False Alarm》的音乐录影带。如果像是《硬核亨利》这样的电影可以配合 VR 体验进行,相比来说,可以收获更大的反响,毕竟实验性艺术在传播方面,还是要逊于这种简单粗暴的 B 级片的。
诚然,目前的 VR 体验作品,无论是 VR 电影、VR 装置还是立式交互 VR,所普及的最大困难一是 VR 设备的局限;但除去设备局限性以外,似乎普通受众对于 VR 的兴趣已经无法与两年前井喷式的爆发相比了。
当然,我个人觉得,似乎对于 VR 作品,我们能看到的部分仅是冰山一角。VR 式体验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希望在 VR 体验类作品发展的这条路上,会有更多的普通玩家/观众有机会、有能力去真正的体验 VR。
值得欣喜的是,这次北京国际电影节 VR 展映单元的门票售罄速度飞快。错过这次北影节 VR 展映单元的朋友也不要觉得可惜,在6月23到27号,在青岛奥帆中心将举行“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砂之盒沉浸影像展”,届时将有50余部作品展出、100余名嘉宾到场与观众交流。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一下。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