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意大利独立游戏,基于上世纪90年代前流行的游戏书,讲述了主角亨廷顿医生痛失爱妻后,加入英军远赴东非桑给巴尔岛,参与英桑战争,因突发的大瘟疫,无意中卷入了当地一场惊天阴谋的故事。
泛黄的书页效果,老式打字机字体,精美的素描插画,以小人物视角切入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史实人物互动,再加以洛夫克拉夫特式的演绎,由读者/玩家自主选择剧情的后续推进方向,让读者/玩家不停享受翻开下一页的悬疑和乐趣。
游戏通篇充斥着CET-6难度的大段文字阅读,加上国内玩家群体普遍没经历过上个世纪游戏书繁荣期的童年、不熟悉19世纪末的西方世界史,如此注定了本作的曲高和寡,游戏本身更像是面向欧美大龄玩家的情怀之作。
英文母语玩家通关本游戏约5-6小时,国内玩家估计通关时间还要加倍。
游戏书(英语:Gamebook)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它结合了书和游戏的因素,让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选择继续下去的路线,让故事的情节以自己的选择而发展下去,并最终达到一定的结局。游戏书的知名度曾在80年代时达到顶峰,在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中大受欢迎。
K记卖儿童套餐赠送的《冒险小虎队》系列(不是吴奇隆他们早年间那个组合),算是国内近年来常见的游戏书之一。
在游戏书中,通常会使用第二人称,让读者以书中的角色去“玩”游戏;页码或段落一般都编了号码,以便方便读者在书中“穿行”。读者一般会从书的第一页开始读起,到了书本某一页或某一段结束时,会出现一段岔口,让读者自己选择向哪个方向前进,并翻到选项旁所提供的页数。有些游戏书甚至会要求读者记录分数、掷骰子、收集自己在故事情节中找到的道具等,并需要找到一定的道具、知道某些密码,或打败了足够的敌人才能最终获胜。最终可能通向失败、通向死亡、通向胜利的结局,甚至于永无止境的循环,都由读者自己决定。
她的脸庞隐藏在轻纱衣裙后,在一瞬间消失了, (暗指土著妹子主动宽衣解带) 但重新从衣下出现时,罗莉安竟与海伦的容貌如此相像……
你的选择:
离开 (“禽兽不如”的段子,说的就是你吧)
留下 (正常男人精虫上脑的选择)
(老司机请自行去Steam社区寻找开车图,滴~滴滴~)
实际阅读游戏书的过程,也就是“玩”游戏的过程,会发现游戏书的魅力不仅是吸引读者/玩家进入虚构的书中世界,更期待的是阅读到每章节结尾时,读者/玩家所作出的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续剧情发展。这样的期待会推动读者/玩家一直看下去、玩下去,不断地好奇“下一步会如何”?而一次又一次跟Good Ending擦身而过的那种愤恨,更引发读者/玩家的坚持,把书翻了又翻,把上个存盘点的剧情记录再次载入,每次走的路线都不同,为的就是要刷全成就,完美通关。
(上图错过的这项成就,缘于前次战斗剧情中选择了较稳妥的“逃”选项、没选较激进的“战”选项。)
拉丁语(lingua Latīna)是影响欧美学术与宗教最深的语言之一。
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学所必须的语言,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会议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语。
从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拉丁语是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乃至文学作品的写作语言,比如牛顿的旷世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语: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
由笔者牵头汉化,讲述了牛顿等同时代科学家们边搞科研边撕逼的故事,值得一玩。
此外,拉丁语作为外交语言使用到18世纪,而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里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至今仍然得以广泛使用。
虽然到今天,拉丁语已经是一种“死语言”了,但好比国内玩家从上中学就要学习文言文一样,欧洲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校期间也要系统地学习拉丁语。
(上图欧盟理事会的标识,仍沿用了拉丁语“Consilium”,以体现欧盟各国共同的文化继承。)
游戏标题中的拉丁语“Exitio”一词,词意上接近英文的“destruction”,相当于中文的“彻底毁灭、崩坏”。至于游戏标题为什么要用拉丁语,笔者个人猜测,由于开发团队来自意大利,熟悉拉丁语的宗教相关性,正好符合游戏涉及的邪教、悬疑等内容,英文里又找不到非常匹配开发者本意的词汇,于是顺势而为。
另一方面,就当笔者小人之心好了,“噫吁嚱,危乎高哉!”跟“卧槽真TM高啊”还不是一个意思嘛,或参考此视频: 烂怂大雁塔有啥看得 《创造亚当》 (意大利语:Creazione di Adamo)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的一部分,创作于1511至1512年间的文艺复兴全盛期。这幅壁画是创世纪天顶画中的第四幅,描绘了《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的情形。
画中右侧穿着飘逸长袍的白胡须老者是上帝,亚当则位于画面左侧,通身赤裸。上帝的右臂舒张开来,生命之火从他的指头中传递给了亚当,而后者则以同样的方式舒展左臂,含蓄地指出人类是按照上帝的模样来创造的。关于上帝周围的形象有许多臆测,例如抱着上帝左臂的可能是夏娃,但也有可能是圣母玛利亚,或者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女性天使。
作为世界名画之一,后世出现了许多《创造亚当》的仿作。
而游戏封面上,赫然画着恶心的异形触手与邪教徒之手,交汇处的湛蓝色地球显得分外诡异。可参考《三体》中降临派的教义,游戏中的邪教徒为了所谓净化地球、迎接真神降临,不惜引入大瘟疫来消灭现存全人类。
1896年,是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蒸汽机为火车、轮船提供了动力,机枪和后装步枪可以在战场上轻易收割生命,有线电报让世界各个角落都变得距离更近。
(时代感满满的海报,体现的是英国在开罗和开普敦之间成功架设了有线电报)
主角火烧邪教据点的剧情里,教官上尉给主角助太刀,拿来突突突火力压制的,是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麦德森轻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大量生产的真正实用化的轻机枪,1902年正式列装丹麦军队,后被改造成12种不同的口径,销售至超过34个不同的国家,超过100年间参与了大量战斗,直到2009年巴西军警还拿它当车载机枪清剿毒贩。清政府在广州、开封等地的兵工厂也手工仿造过此武器,称为“轻机快炮”,少量列装给部队。
大概也是觉得麦德森轻机枪出现在1896年的伦敦太过穿越吧,剧情里教官上尉也解释了,这是试验性武器,自己有特殊路子才搞到的。
但这个被后世称为新帝国主义的时代,也是欧洲老牌列强们疯狂殖民的时代。在非洲,在亚洲,在南美,落后就要挨打,原住民的苦难更映衬了殖民者难看的吃相。
1884年,德国首相俾斯麦主导的柏林会议上,欧洲15国代表达成了瓜分非洲的共识。
会后,列强们加速瓜分非洲的殖民行动。到了1895年,非洲只剩下了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利比里亚三个小小的独立国家。
这张1898年的世界形势图中可以看到,东非桑给巴尔岛以西的非洲大陆,英国和德国殖民地边界相邻,日常免不了分赃不均,擦枪走火。
游戏中也有相应剧情体现,夹在英德殖民者之间的土著酋长试图利用两方矛盾来火中取栗,最后仍不免在武装冲突中惨遭杀害。
桑给巴尔群岛位于东非印度洋上,距离大陆25-50公里,今天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半自治区。
历史上早于南宋时期,岛民就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岛上出土过宋代铜钱和古青花瓷器。
1503年开始,桑给巴尔成为葡萄牙领土。大航海时代,这里曾是世界第一大丁香生产地。
1856年,阿曼苏丹去世,将阿曼本部和桑给巴尔分给两个儿子继承,桑吉巴尔亲王国因此建立。
1896年8月25日,亲英的桑给巴尔苏丹哈马德·本·杜威尼去世,哈立德·本·巴伽什宣布即位。英方不满哈立德即位,向他发出最后通牒,命令他放下武器离开王宫。
8月27日当地早上9点,最后通牒期限已过。9:02 英军舰船开始炮击苏丹王宫,步兵顶着王宫卫队的机枪火力冲击王宫。9:40 冲突结束,苏丹一方伤亡接近500人,英军以仅伤1人的代价取得完胜。当日,哈立德逃亡,英国迅速扶持亲英的哈茂德·本·穆罕默德上位。
游戏剧情初期,主角上岛整训后不久,就作为战斗人员参加了这场战争,并有相当英勇的表现。
最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 war to end all wars”,席卷欧陆,一直持续到1918年末。有一种说法称,1918年流感大流行事件急剧消耗了各参战国的人力物力,各国都无力再战,间接导致了一战的结束。
(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Fort Riley)的军营医院)
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H1N1甲型流感疫潮。一般流感的平均致死率约为0.1%,但这场疫情的全球平均致死率达到了惊人的2.5%-5%!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中,就有约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为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自然事件之一。
自1918年流感大流行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谜,病毒来自哪里?为什么它如此严重?特别是,一般流感通常死亡的是幼童及老年人、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但本次流行事件死者最多的却是青壮年,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当时,人们还不清楚流行性感冒是由什么病原体造成。直到1933年,英国科学家才分离出第一个人类流感病毒,并命名为H1N1,从此人们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后知后觉,加上当时绝大多数的死者遗体为防传染都已经焚毁,以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险性,此后数十年,人们对于该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2014年4月28日的《PNAS》杂志报道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Michael Worobey教授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采用了一种空前精确的分子时钟方法对病毒进行了重建,推断这种病毒是在1918年之前不久起源,来自于一种人类H1病毒和一种禽病毒的重配。出生于1880到1900年间的许多年轻人,在其童年期间接触了一种抗原不同的H3N8病毒,这种病毒具有区别于H1N1病毒两种主要抗原蛋白的表面蛋白,可能在1889年到1900年之间流传,这些年轻人从而缺乏对这种病毒的免疫保护。这种病毒致死的原因是因为引起细胞素风暴,导致病患自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连带杀死自体健康细胞组织,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受损。因此免疫力最强的青壮年反而最容易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而死。
然而,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无法彻底解释这种病毒的完整起源,这就给游戏设计者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虚构出一场邪教徒一心想让真神降临人间,不惜用一场大瘟疫来灭绝现存人类的剧情,再让主角误打误撞卷入阴谋,与各种或史实或虚构的人物互动,剧情层层悬疑,抽丝剥茧,读者/玩家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最终,虽然邪不胜正,但历史的巨轮却不会因主角一人而逆天改命,1918年“Spanish flu”流感肆虐全球,游戏副标题提到的瘟疫仍降临人间。
正史上的丘处机没去过临安城外的牛家村,但并不妨碍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成为一代人津津乐道的记忆;正史上并没有大兵瑞恩其人,但D日的奥马哈滩头,只会比斯皮尔伯格电影里的场景更血腥残酷。同理,本作也采用了以小人物与史实人物互动的视角,去亲历(而非改变)历史大事件的手法,处处营造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氛围和悬疑感。
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语: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病毒学的开创者,列文虎克奖章获得者。1895年,拜耶林克建立了代尔夫特大学微生物学院。1898年,拜耶林克通过过滤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要细小,并因此推论出病毒的存在。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virus”。
但在游戏里,拜耶林克却剽窃了主角从桑给巴尔带回来的病毒样本和研究成果,声称“virus”是自己的独立研究成果,与愤怒的主角发生了严重肢体冲突。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苏格兰科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开创了抗生素领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游戏里的1896年,弗莱明还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学医,是主角的同校未毕业小学弟一枚,与返校的主角有一定互动。
而游戏剧情的推进,完全仰仗于读者/玩家的恐惧和好奇本能。
初登桑给巴尔岛,主角被乞丐强掏了口袋,只丢了一张纸条?主角要不要追上去探个究竟?
苏伊士运河的蒸汽客轮上,半夜想闯入主角客舱的黑影,会是什么人?
主角都躲到荷兰代尔夫特大学了,神秘的德国人怎么还想反复收买主角?
驶向美国捕鲸小镇新贝德福德的货轮,莫名遭到海盗劫持,是战是逃?
每次山穷水尽,总有人给主角送上匿名信指点迷津,要不要相信?要不要查证匿名信的作者和信使?
Fear is the oldest and strongest of human feelings, and the oldest and most powerful fear is the fear of the unknown. - H. P. Lovecraft
恐惧是人类最古老和最强烈的感受,而最古老和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