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二十年,对于坦克的历史来说是一段非常微妙的时期。在现代坦克真正雏形——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引领下,各国开始强调坦克战术灵活性的同时又纷纷拜倒在多炮塔神教的石榴裙下。介于美国远征军在一战中伤亡惨重,这给本来就非常保守的美国陆军又加上了一层思想枷锁,在战后二十年这段重坦空白期就能体现出来。比起费劲千辛万苦造出屈指可数的几辆“皮薄馅大”的重型战车,所谓的“实用主义”大概就是把有限的预算和资源分配给成本更低而性能够用的装备。孤立主义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影响着美军高层,也在政策和战略上限制着这个时期美国陆军的规模,因此更加注重数量而不是武器的质量。支持轻中型坦克的研发有原因在于部分人认为这些机动力较强的载具可以视为是一种骑兵概念的延续。保守的军人们在遇到新概念兵器时自然而然地会将固有的概念套用上去。在他们眼里,接受骑兵这一古老的兵种从“活马”被“铁马”所代替,必然是比接受巨大而笨重的钢铁“异类”更容易的一件事。如果需要让重型坦克大规模装备部队,那么当时的军队构成必然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显然重型坦克在战术上的应用方式与此前任何陆战载具都有显著的不同。陆军的编制要么直接改变要么就得扩大。面对能令一个组织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风险,决策者们放弃发展重型坦克的动机由此也不难理解。不久后的经济大萧条为各国军事科技的发展蒙上了更深的阴影,为了确保民生,列强们纷纷削减军费,正在研制的诸多新装备不是被砍下马亦是被迫降低性能指标。种种原因,二战开战前美国在重型坦克领域可以说是毫无建树。
1939年9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纳粹德国军队在装甲部队的带领下开始席卷西欧,这令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坐不住了。1940年5月,军械委员会开始计划研制一型重量在50吨左右,符合当时重型坦克基本需求的战车。不知是否受到了三十年代欧洲多炮塔风潮的影响,这个代号为T1的重型坦克最初的方案竟然是多炮塔布局。
根据报告,这个方案为坦克设计了4座电动炮塔,两座主炮塔都装备了一门低初速的75毫米T6火炮,拥有250度的射界。两座副炮塔能够360度转动,其中一座装备了一门37毫米火炮和一挺7.62毫米机枪,另外一座副炮塔装备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除了上述主要武器外,还有4挺机枪作为自卫火力。设计长度为7.5米,宽度3.4米,高度是2.76米。理论极速64公里每小时,这相当于M2中型坦克的水平。防护方面,前装甲厚度76毫米,而侧面装甲则是64毫米。主管这个项目的巴恩斯上校(后来晋升为准将)提出删除一个主炮塔,并强调坦克的体型数据需要遵照铁路运输的规格。不过时任陆军指挥官林奇上将毫不留情地点醒了众人:任何多余的炮塔都是在浪费重量。很快,多炮塔的提案遭到了弃用。
根据经过修改的设计方案,坦克的主要武器都被整合在了一个座圈直径1752.6毫米的炮塔中。主炮为一门改进自T9高射炮的T12(M7)坦克炮,左侧并列安装有一门37毫米M5E1火炮。炮塔为电力驱动并能够360度旋转,原本它还可以电动俯仰,不过后来取消了这个功能,仅保留了垂直稳定器。在炮塔的顶端,设计人员直接搬来了一个M3“李”中型坦克的车长观察塔,配有一挺7.62毫米机枪。在炮塔座圈内,车长的座位位于主炮的左侧,那么主炮并列的37毫米炮就要由车长负责操作,炮长则位于另一侧,装填手坐在炮长身后,这样就不会干扰到炮长的瞄准。炮塔的右后方还装有一个高射机枪座供装填手操作。车身正前方,前装甲两侧靠近两边诱导轮的位置,还开有两个机枪口,各配有一挺7.62毫米航向机枪。车体底部照例配有逃生舱门,两个肩部各开有一个不怎么实用的轻武器射击口。
T1原型车的标准乘员配置为车长,炮长,驾驶员,辅助驾驶员(Assistant Driver)和两名装填手。其中车长,炮长和一位装填手坐在炮塔座圈中,而剩下的三人都坐在车身里。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部,他右边坐着的辅助驾驶员主要负责操作面前造型独特的双联12.7毫米机枪和两挺7.62毫米航向机枪。
美国人此前从未研制过如此重量级的陆地战争机器,一时间难以在找到适合T1坦克的动力系统,为此军械局还特意聘请了来自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专家团队来辅助T1的研制工作。他们认为想要驱动50吨的铁疙瘩,至少需要1000马力的功率才能满足基本需求。工程师们考察了多种型号的发动机之后,选中了怀特G-200气冷汽油发动机,它在2300RPM转速时能提供960马力的功率,净重为612千克。然而麻烦的是,当时找不出一套现成的传动系统来匹配这型发动机。
不少相关公司纷纷跑来参与传动系统的招标,其中包括:施耐德液压公司主导的变矩器方案,通用汽车旗下奥兹摩比公司研制的液力自动变速系统,以及通用电气提交的电传动系统。经过SAE委员会的考量,电传动系统由于增重过大达到5吨不合要求,因此他们决定以液力自动变速系统为优先方案。由于传统的同步啮合式变速箱无法适用大功率的发动机,所以委员会以变矩器和Timken公司的机械变速箱的组合方案作为备选。
T1作为真正美国本土设计的重型坦克,它与老美此前制造过的任何其他坦克都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比较熟悉的部件除了源自M3坦克的车长塔之外,就是坦克的悬挂装置了。然而细节上来讲,就算是这个悬挂装置,它的弹簧也是不同以往的水平布置。坦克的整体布局为典型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后置,炮塔前置的布置。诱导轮的位置则布置得尽可能地高且靠前以提升过障越野能力。当然这样设计的代价便是增大了侧面的投影面积,因此设计师为T1提供了硕大的侧面裙板装甲。
在防护方面,T1重型坦克正面首上装甲厚度82.6毫米30°倾角,首下和侧面最厚处都为69.9毫米,车体正后方装甲则是41.4毫米厚,而车体和炮塔顶部都只有25毫米厚度。炮塔全方位都有更首上相同的82.6毫米水平,而炮盾的厚度是100毫米。光从数据上看,T1坦克的防护还是不错的,但是正面装甲上的开口过多,实际装甲强度存在隐患。车体的高度偏高导致正面和侧面的目标投影都比较大,令这个看似“不错”的防护数据带有很多水分。
1940年8月,T1重型坦克获得命令投产50辆。由于通用汽车公司的液力自动变速系统直到量产开始后都未能成功交付,T1坦克原型车只能以T1E2的名称,装上备选的变矩器,参与到各种陆军的测试项目中。
1941年12月8日,就在珍珠港成为火海的后一天,T1E2原型车与同期开发的M3中型坦克按照计划为军械委员会进行了一次官方展示。不出意料,T1E2在演示期间不仅出现了变速箱压强不够无法工作的问题,炮塔的旋转机构也发生了损坏,更何况还发现了诸多细节上的毛病。次年一月,修复演示中出现的问题以及M3和M4中型坦克研制的经验,设计者为量产的型号实行了诸多改进措施。为了简化发动机舱的布置,变矩器和机油的冷却装置都经过了合并。发动机排气管出口从发动机舱前部转移到了后部减少了排气管的长度和体积,并加装了新式的消音器。驾驶员脚底下的两挺固定式航向机枪拆除了左边的一挺,辅助驾驶员的两挺12.7毫米机枪从倾斜的布置变为正常的水平并列布置,而且加装了一个更大的护盾。量产型的炮塔顶端取消了硕大的车长观察塔,替换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使用的双门舱盖。这个舱盖上加装了环形的高射机枪架,可选装7.62或者12.7毫米机枪。炮塔后方的机枪口遭到了删除,仅保留了一个小型的轻武器射击口。
由于车体设计上的改变,还有动力系统选择上的摇摆与拖延,T1重型坦克不得不“发展”出了一系列外形相似的车型,她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如下:
早在1941年夏天,急需各种武器装备支援的英国人就对正在研制中的T1重型坦克产生了兴趣。他们要求当T1坦克研制成功后即刻通过租借法案为英国提供500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虽然项目的预算足够生产多达1084辆重型坦克,但是军方突然将订单数量骤然削减到了115辆。M6和M6A1重型坦克于1942年5月26日定型,后续的T1E4发展计划在半个月后就遭到了取消。不过使用了电传动系统的T1E1展现出了超出预期的性能所以通用电气在1942年底收到了追加订单。虽然T1E1没能获得正式的M6A2之名,军方依然命令生产115辆这个型号的坦克。因此M6系列重型坦克的总数量从原来的115辆增加了一倍。精打细算的老美打算把50辆M6和65辆M6A1支援给英国(跟说好的不一样啊喂),而全部115辆量产型T1E1都留为己用。
在计划的不断拖延和战争需求不断增大的压力之下,陆军高层开始对重型坦克丧失了信心。M6和M6A1重型坦克一号车于1943年初陆续运抵诺克斯堡进行官方验收测试。4月底测试完成后两车一同被运回工厂进行大修和改造升级。主要内容是换装新炮塔和车体前装甲的改进。根据验收报告的评价,M6和M6A1被定义为拥有重大缺陷并且需要“回炉重造”。报告指出,坦克乘员的布置方面比较不科学,举个例子:炮长的瞄准镜过于靠近主炮导致必须用左眼才能瞄准,对于大部分人都很别扭;并列安装的37毫米炮是一个鸡肋的武装,车长很难从繁忙的指挥工作中抽出时间来照顾它。
根据英美盟军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的实战经验,美军认为在未来类似的作战当中,投送两辆30吨级的中型坦克比起投送一辆60吨重的重型坦克在运输成本和战术灵活性上有更高的效益。早在1942年12月,军方其实就已经下达了停产的命令,但其实生产线实际上直到1944年2月最后一辆T1E1完成组装才关闭。从第一辆量产型M6在1942年12月开下生产线开始,整个M6系列总共生产了43辆。其中包括了8辆M6,12辆M6A1和20辆T1E1,再加上3辆原型车。
虽然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项目在投产了寥寥数量后就惨遭下马,最终M6重型坦克也未能捞到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在另外一条故事线上,M6的命运并没有完结。
题外话:“金面包”这个外号来源于国内的《坦克世界》玩家对于M6A2E1坦克的昵称。对比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外号“谢馒头”,“金面包”这个外号一方面呈现了这些二战美制坦克外形上的特色,同时也把体型上的差距完美地体现了出来。至于为什么是“金”的,是因为这型坦克在《坦克世界》游戏中是一辆稀有的8级金币车,拥有分房保护,凭借自身优秀的正面防护能够在班长房里叱咤风云。它只在游戏非常早期的版本曾经出售过,可以说是老玩家的象征。
整个诺曼底战役中美国陆军算是比较幸运的,他们的装甲部队基本没有捞到什么痛痛快快地“胖揍”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的机会,这些战斗力凶悍并且被隆美尔分散布置的“大猫”们似乎更偏爱光顾波兰和英联邦的部队。不过,1944年中旬当更加重型火力更强的“虎王”坦克出现后,军械局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由于同时期德军和苏军主力坦克都已经装备85毫米以上口径的主炮,苏联人的“斯大林”重型坦克更是扛起了122毫米的“大粗管子”,给自己的坦克赶紧配备比“潘兴”坦克的90毫米主炮更强大的火力立即变得重要起来。美国陆军的武器库中,只有为“铁王八”T28超重型坦克设计的105毫米T5E1火炮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而在把这门炮装上正在研制中的T29重型坦克之前,务必需要进行适当的试验,很显然此时已经接近退役边缘的M6坦克正是最好的实验平台。
1944年7月,通用电气就曾提交过一份M6改装方案。根据概念设计图来看,图中的坦克与之后组装出来的M6A2E1坦克在外形上就有很大的区别。车体前装甲面目全非,副驾驶的机枪口和驾驶员观察口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倾角较大的弧形装甲。而炮塔更是换成了一个类似于放大版T25中型坦克炮塔的设计。根据初步估计,为了安装105毫米主炮,炮塔座圈的直径至少需要扩大到2032毫米,并且在炮塔后部还需安装配重。
显而易见,军械局没有多余的预算和时间来实行这个改装方案。实际制造出来的炮塔相比比早期的设计看起来像是T29炮塔和T25炮塔的杂交体。不用多说,设计者多少是受到了同时研制的T29重型坦克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体现在负面上——坦克的正面投影高度也是空前的。军械局很快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高大的战场“活靶子”T1E1原本80毫米的前装甲是远远不够用的,他们打算尽可能减少前装甲上面的开口并且把装甲加厚到182毫米,当然这同时也必需牺牲驾驶员本来就不是很理想的视野。根据估算,原本重量大约57吨的T1E1在改装后的战斗全重将达到空前的77吨,如此的体重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坦克的机动性。
这个改进项目刚开始还有量产15辆坦克并投入实战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金面包”能够以T1E1的后续车型(原本T1E1的编号就是M6A2)可以拿到正式编号M6A2E1重型坦克。然而这个想法遭到了来自陆军前线司令部的阻力,其中甚至包括艾森豪威尔上将,他们坚持认为这十几辆坦克就算投入战场也不会产生什么实际的作用,况且77吨的重量更是难以在诺曼底,阿登等等多山的地形上发挥实力。在1944年8月22日整个项目被勒令终止之前,承包商通用电气公司实际只组装出两辆M6A2E1重型坦克。这两辆坦克实际仅仅只是按照计划换装了新炮塔,车体上也只是封上了副驾驶的机枪口,而附加装甲和主炮计划加装的炮口制退器等等其实都并未实装。不过哪怕是这样,坦克的重量也达到了接近70吨。
两辆原型车于1945年6月抵达了阿伯丁试验场,分别参与行驶性能和抗打击能力试验,于此同时他们使用的T5E1主炮也进行了大量试射。这些测试证明了炮塔防护和火炮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炮盾设计的缺陷以及火炮后坐机构存在的问题等等。
1946年当两辆M6A2E1结束了使命之后,1号车被收入了阿伯丁试验场的坦克博物馆。但非常不幸的是,在五十年代两位难兄难弟还是与其他的各种装甲车辆一同遭到了废弃。最终整个M6家族只剩下一辆T1E1坦克幸存了下来,一直陈列在阿伯丁试验场直到今天。
纵观整个二战期间全世界生产过的所有重型坦克,M6绝对算是命运最为凄凉的一位。在战争初期来说,M6的纸面性能其实还是不错的,然而严重的拖延加上军方对于重型坦克需求的不断摇摆使M6没能赶上战争的脚步。不过,在经历了M6重型坦克的失败之后,美国重型坦克发展的历史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相反很快这段历史很快就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阶段。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笔者打算先以一篇番外聊聊“一朵奇葩”——T28/95超重型坦克,然后的再转回到T29重型坦克家族的故事。
评论区
共 4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