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WHO网站为ICD-11的发布推出了一系列的海报,如题可以看出一部分WHO对”游戏障碍“的态度……(当然,似乎WHO是个索尼黑)
题图中的文字:For the first time,WHO is calssifying gaming disorder as anaddictive behaviour disorder-now we can measure how many people are affected 标黑部分可能就是某些媒体称之为“游戏成瘾”的原因吧
可能在游戏网站谈谈ICD-11感觉有一些格格不入,但是作为一个对ICD接触较多的人其实很想为了ICD鸣一下不平。可能很多人尤其是机核的主要受众对医疗健康卫生领域并不感冒,很容易受到大众媒体的风向影响,上午大家都在宣传游戏障碍成为了一种疾病,下午就会有许多大公司甚至是游戏协会来一波反向公关。甚至有了许多非黑即白的站队观点,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写这篇文章无外乎两个目的,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下ICD-11或者说什么是ICD,当作一个谈资也好话题也罢,这其中其实是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的(至少是对我来说),另外也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ICD有多么的胡逼,另外这些胡逼之外会让你感到WHO像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老母亲
实际上WHO为了世界健康水平的发展费劲了心思……ICD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种途径、工具罢了,通过这种定义我相信WHO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给玩家群体泼脏水,或者是打压游戏行业,而完全是一种学术层面的补正,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时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变化。
但是ICD的名字似乎迷惑了很多人,国际疾病分类,这一名称的命名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最早一个版本的ICD起源于1893年,ICD-11当然是这个系统的第十一版,有一些很有趣的事实是这一体系使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人戴帽子,而是为了方便公共卫生领域的管理以及服务。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说苹果作为一种水果,可能分为不同的品种,比如:红富士、黄元帅、国光,每一个品种又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绿色还有黄色。那么当你在描述一个品种的苹果的时候可能就会变成一场灾难,尽管红富士叫做”红“富士,但是实际上也是有比较”黄“的红富士。不同品种之间的甜度、脆度以及形态的关系如何进行研究就会成为一个难题,是红的红富士更好吃一些还是黄的红富士更好吃?(或者准确的说好吃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同样色泽的不同品种的苹果哪一种更好吃?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沟通会非常的别扭
如果在你的生活经验中偶然发现某一种特定类型的苹果特别好吃,那么你怎么去描述这样的一个苹果?你能不能保证下次还能买到同样品种同样类型的苹果呢?
ICD的最初目的其实就是一本疾病的”花名册“,他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结合发病部位等信息给予了每一个疾病不同的名字。一方面不同国家地区的医生在交流起来会十分的方便,另一方面ICD编号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以及便利。许多的疾病得到编号之后就可以开展回顾性的研究,对疾病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不同治疗方法的抉择对疾病预后的正反两反面的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量化,从而避免了单纯的某一个医生个体的"从医经验"带来治疗偏差,能够确保给患者带来规范化、尽量同等水准的治疗,从这一角度看ICD功不可没。许多疾病通过ICD的归类和后续的研究变成了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许多医学院的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就能够迅速的掌握到高效规范的治疗方法。
从19世纪发展到了现在ICD已经变成了一门独特的”语言“,一种关于疾病的语言。而就像很多语言的发展历史一样,起初他只有字母,后来发展成众多的单词,再后来才会有系统的语法。ICD起初涵盖的范围并不全面,后来的扩充和修订丰富了这一门语言,我们有了更多的手段去描述一种疾病,这是医学的进步,也是人类对自我认知更加深入的一种表现。哪怕语言不通,也无从获取某一个患者的病历,但是只要ICD的编码准确,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对疾病的状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ICD标准大概10年会进行一次修订,ICD-10最早推出是在1990年发布,1994年泰国首先开始施行,但是实际上作为医学界标杆的美国在2015年才开始接受ICD-10这一标准,我国从2002年开始推广和使用ICD-10,关于ICD-11,这一版本正式生效时间是2022年1月1日,但是何时能够被各个国家接受并使用成为了另一个未知数。
尽管想法很美好,但是应用过程确是十分痛苦的,WHO统计数据表明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死亡人数获得了正确的ICD编码,而ICD-11的主要修订动机是为了让ICD更加简单易用。
很多大众媒体为了博眼球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大肆报道,但是怎么就忽视了WHO早在1990年就知道游戏和学习体验对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积极和正向的因素,到了2018年还抓着“游戏成瘾”不放呢?尽管许多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对“Gaming disorder”存在微词,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问题,WHO认识到了,表达出来了,就变成了攻击玩家群体的一种证据了么?其实是完完全全的偏见,带着固有的成见和傲慢。
其实最让我个人感动的一点在于WHO的英文版的官网下面的配图,“Classifying disease to map the way we live and die”,我对疾病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描绘我们当前人们的生活和死亡的图景,展现“当下”,描绘“现代生活”可能才是ICD的目的,更不要说ICD还会不断的修订和补充,“Gaming disorder”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进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这些东西确实影响到了我们的的生活方式,可能对于这一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不讨喜或者并不正确,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接受它,去正确的辨识它,去面对它,去治愈它。
“卫生信息”的重要性从这张官网的配图中就表现的非常突出,数据不会骗人,WHO的本意是想通过客观的编码和卫生信息展现真相,而并不是媒体告诉我们的那些故事。
综上,WHO其实是个非常良心的组织,甚至有点萌萌的,有点像《Dumb ways to die》,没有你想不到的:被狗咬,被蛇咬,被车门挤……事无巨细,啥都有……
所以说呢,好好玩吧,离得病还早着呢。在机核你甚至能聊聊医学……以上。
评论区
共 3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