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其他电影爱好者对杜琪峰电影的中偏上评价,我对他的作品的评价一直处于一个简谐振动的状态:这个振动最大的振幅在于他对场面的调度试验(《三人行》常规速度拍慢镜这个操作把脑袋拍成黄瓜都想不出来)和用偏向于格式化的人物非格式化的叙述(《PTU》刻意制造舞台剧化的电影氛围,结果讲了一个叙事重心特意安排错的故事)。
可是这些优势总是会因为迈的步子太大把电影本身撕裂,或许是他在新千年后认识到自己的创作生涯余额不足,这种实验的风格愈发激进,以至于搞出个《三人行》这么个不是玩意的玩意。
不过杜琪峰毕竟不是化学专业的大学生隔三岔五就得写实验报告,为了试验而实验。他对电影内容的探究还是比较完整和自主的,而《大事件》就属于这种虽然内容不完整但是思路清晰的试验。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试验,会使得电影如此功败垂成:
《大事件》的叙事脉络是颇为引人入胜的:由失败的突袭引发的“武攻”转移到挟持人质利用媒体的“智斗”,穿插其中还要在类似城寨的狭窄空间内产生冲突,而且正反两方貌似也都摆出一副在记者手中长枪短炮的“战场”中决一死战的架势。
但是电影中的智斗层级远远没有观众设想的强度那么大,这主要是因为人物作用和演员表演把叙事冲散了:
作为电影当中最重要的正派角色,负责舆论反攻的美女警监陈慧琳和杠头警察张家辉,二人的角色处理极其扁平:一个作为一线指挥毫无运筹帷幄之势,只有呼来喝去的死板命令;
另一个虽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烂南墙接着走”的铁头汉,但是他的固执只是用千篇一律的台词和警监舆论失利时的出格行动帮助警监死撑。
这两个角色的失败配置导致对手任贤齐一直处于“和空气对打”的尴尬气氛中,就算他尝试制造出一种博弈的氛围,也被时不时的短兵相接给冲散了。电影当中正方回击的处理也就变成了“唉呀美女撑不住了我们换杠头吧”这种粗暴的前后排切换。
之后就是矛盾冲突的分级上了,本片当中由于传媒攻势的引入,传统警匪剧的矛盾被分为了三层:警匪矛盾,因警匪矛盾出发的舆论层面上的警民矛盾,以及因对公关方式引发分歧导致的警队内部矛盾。
本来这三个矛盾算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可由于第一个矛盾和第二个矛盾之间的联系,已经由于之前所说的“智斗”“武攻”的撕扯,已经很不好处理了。于是编剧只能把第三个矛盾扭扭捏捏的加进之前的矛盾之中进行穿插。
最后展现的,就是第三个矛盾哪头都不需要,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警方一堆猪队友,那么张家辉的角色也不可能一路追踪反派;如果舆论组和行动组迅速达成共识,那么任贤齐最后脱逃的可行性又有很大问题,最后整个故事就显出了看起来很分散的错觉——尽管本意并非如此。
“智斗”的最后依旧要回到主线的警匪矛盾上,这就涉及到角色资源配置的问题,我们将警监和劫匪设定为玩家,林雪一家设为筹码。张家辉设为一个属于警监一方的随机量。那么,尤勇智一伙的杀手算已知还是未知?
如果是已知,最后一幕尤勇智横死街头的场面以及旁白“独行劫匪”的描述,说明警方直到抢劫发生以后才了解之前的人质事件中是两拨人;如果是未知,那么尤勇智在截胡意图跑路的林雪时露脸,似乎又是已知量。
我们假设他是未知量,那么杀手和劫匪完全可以互换衣服玩一出“狸猫换太子”混淆警方视线,甚至在人质中进行伪装然后突袭再次引发混乱。然而电影还是以简单的缤纷两路解决了问题,两拨亡命徒惺惺相惜最后居然互换任务的铺垫也来得太过仓促,不如换成临时结盟所得平分更加实际。当然了,尤勇智在杜琪峰的电影中经常被定义为符号化的“大陆角色”,估计当初也没想到对这个角色深加工(顺带一提这种过度的符号化也是我对杜琪峰评价较低的原因)。
银河映像是一个创作型团队,成功的银河映像作品极大地依赖于编导的灵光闪现。因此银河映像经典的诞生通常不可预料。
作为一个同样依赖灵感碎片进行故事创作的所谓“创作者”,我对这种类似氪金开箱子的创作方式在电影中的运用实际是十分不看好的:这会使创作者在追求灵感的过程中迷失自己的创作目的,最后的成品看起来也会喧宾夺主。
开场七分钟的长镜头一直是很多国内关于《大事件》的影评中重点探讨的对象。导演有意的通过摇臂长镜头,利用镜头的第三者视角进行对之后枪战十分克制(坚决不对镜头进行大幅度的摇晃和视野放大处理来突出重点)的观察,借此展现一个比较另类的枪战。
但是这个展现的过程个人认为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的:首先这个长镜头为了制造出客观感特意将对客观事物(报纸和镜面反光)的关注,但是这些对环境的强调由于来的突然(报纸)或者是观众和角色的视野不对等(反光处面积不够观众搞不明白任贤齐看什么,就算后续摇臂镜头接着给到便衣警察观众也要反应时间)导致观众容易错过事物重点。
如果这样一个速度不算太快的长镜想要塑造的是一种“纪实感”,那么这种一直在错过重点的拍摄方式就明显在破坏本应该有的观众看到一切的“全知氛围”。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电影中利用等分画面来展现的所谓平行事件上:导演力图用这种方式打破惯用的蒙太奇的剪切方式制造联系,可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并没有有效的情节爆点加以支撑。
不过这个平分画面前后都有剖面空间下的紧张对抗,这或许也是这段冲击力不足的原因。
不过讽刺的一点是,导演在最后的拍摄时似乎开了窍,给任贤齐的困兽战提供了一段“旁观者视角”。此处的镜头视野属于事件第三人而不是观众,这反倒跟我个人坚持的动作场面长镜头中坚持的理论一致:利用第三人的视野集中,视角变换,以及对视觉重心的转移完成剪辑的任务。
所以说真的是杜琪峰不能好好拍么?他就是一场考试玩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半个小时写试卷而已。
不过,《三人行》就不是“半小时写试卷”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事实上对舆论战来说,“Tactical Avoid”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是放在这部电影当中的主旨却是异常的明显,面对“警察举起双手投降”这一公关危机,全港警察都开始运动起来开始了一场对群众的表演。
这就是战术规避的重点:面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要充分地做好接受的准备。然后在恶性事件的视野中心基础上,引入一个相对较好的舆论高地占据主动。简单的找好掩体隐藏事实并不利于自己的公关主动,甚至会由于自己丧失最终解释权陷入沦为众矢之的的“塔西佗陷阱”。不过《大事件》用的,就没预期的那么高了。
评论区
共 4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