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嗯。这是一段比较学术化的游戏沙龙实况,感谢各位的观看。
就本次分享的举行,要特别感谢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田野的邀请。在沙龙上,我与布里斯托大学游戏本地化方向的博士生陈多多作为游戏研讨小组的成员,分别介绍了各自对于游戏本地化的一些观察和研究。因为这个沙龙其实主要是翻译方向的,参与者对游戏本地化、游戏研究可能并不是那么了解,所以我们的报告中介绍性内容比较多,因此也可以发上来作为一个科普视频。
我这算是接着讲了本地化中一个细分的领域——文化化(culturalization)或者文化本地化(后者虽然在学术中用得比前者多,但在中文语境听起来顺耳点)。当然,也要特别感谢——Dr Chen-En Ho老师的观摩,感谢各位老师朋友甚至游戏从业者的参与,尤其感谢暴雪本地化团队Wango和萤火熠动的怀宇两位从业者老师的提问和解答!感谢田野的主持和提问,会议帮我重新理顺了概念,也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本视频其实就是在讲游戏本地化过程中为什么会面临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这样的差异——通过文化本地化。前面主要是介绍了一下不同学者对着概念的定义,让大家对其有个初步的理解,中间举了《赛博朋克2077》、《心跳回忆》日/美、《旅行青蛙》中/日、《中/美国式家长》的例子,展示了文化本地化所涉及的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到宏观的游戏玩法层面的调整和改编。然后将其与改编研究对改编的讨论结合起来,建议我们将其理解为一种创作而不是复制,并由此展开我们对游戏本地化更丰富的理解。时间有限,很多理论和案例都没有深入介绍和分析,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