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鹅城飞出一颗子弹,这子弹飞了快二十年,飞到北京炸出一声炮响,炸出一个李天然。后来李天然死了,几十年后转世轮回,发现自己还活在北京,爹妈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好记的名字,叫马小军。
上面这段,就是我看完《邪不压正》后的感想,这部电影被称作是姜文“民国三部曲”的终曲,在里面我看到了《让子弹飞》中的阴谋诡计,也看到了《一步之遥》里的疯癫胡闹,但看到最多的,却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种感觉。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暴力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在剥离了“复仇”这个元素之后,我们看到的完完全全就是李天然这个大男孩半年之中的一段故事,这故事里有模糊的亲情、有混乱的爱情、还有更加隐匿的成长。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复仇”这个词代表着隐忍,代表着一击必胜,而在这之前需要默默的忍耐,就像勾践尝粪、韩信钻胯。但李天然却不是,他从回到北京的那一刻起,就时时刻刻想要报仇,二十几岁的李天然其实和十几岁的马小军一样,是行走的荷尔蒙块,不爆炸难受。飞檐走壁、屁股盖印这些恶作剧式的行为其实都是青春活力的一个象征,时时刻刻告诉我们,这个“体面的大小伙子”时时刻刻都想要爆炸。
但李天然没有爆炸,因为有人一直帮他收着,这个人就是李天然的“爸爸”。可以说,《邪不压正》的故事也可以改名叫做《李天然找爸爸》,从头到尾,李天然都在不停的喊着爸爸,寻找爸爸。我们看到,在本片里,李天然有俩爸爸,亨得勒和蓝青峰,但这俩爸爸在故事中对李天然的意义却并不相同。
亨得勒是李天然肉体上的爸爸。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他的一切行为的根本点都是要保护李天然,他将李天然视为自己的亲生骨血,想方设法要保护他,不想让他遭受一丁点的伤害,所以才会在六国饭店中做出那样出格的举动,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儿子”,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李天然肉体上的安全。
而蓝青峰则是李天然精神上的爸爸。很多人感觉对于蓝青峰来说,李天然只是一枚棋子,是他经营的一个项目、养的一条猎犬。但实际上,蓝青峰虽然没有亲手养育李天然,却一直在精神上教导他。的确,蓝青峰最开始拯救李天然的动机是看到了他身上的“大恨”,只有身怀大恨的人才能一门心思的去报仇,做出常人所不可为之事,因此蓝青峰就开始了对他的培养。
正如我们饲养宠物和动物都会产生感情一样,蓝青峰在培养李天然这个棋子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动了真感情,这在飞车放人那段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但蓝青峰的这种“父爱”又有别于亨得勒的“父爱”,他不但不会不惜一切保护李天然的肉体不受伤害,甚至还会故意出卖他,让他承受肉体的伤害,原因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蓝青峰有“大爱”,民族大义之爱,在这种大爱之前,哪怕是好友亲子也可以牺牲。
这里的蓝青峰让我想到了另一个虚构的人物,《三体》中的托马斯维德。仔细想想,他们两个人在性格和思维上其实是同一类人,托马斯维德为了人类的未来动手果断毫不留情,牺牲自己也毫无怨言;而蓝青峰也是一样,为了民族大义可利用一切手段,哪怕是亲手杀掉好友,哪怕是自己经受酷刑。他们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动物,而是对于他们来说,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凌驾于感情至上,为了这一点,自己可以牺牲任何东西。当然,姜文最后还是给了蓝青峰一丝温情,让他在飞车的时候还压着速度流着泪,甚至还有点姜文一贯的恶作剧风格在其中。
在最后,蓝青峰对李天然说,让他别再找爸爸了,去找个儿子,这在我看来是一种隐喻。我们都知道,在好莱坞电影中,“死爸爸”是一个百用不烂的梗,只有“爸爸”死去,才能让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懂得什么是责任。亨得勒的死让李天然“收”,让他收住了自己报仇的躁动行为;蓝青峰的“死”让李天然“放”,让他放开了自己的心,明白自己应该将眼光放到更高更远的位置上去,而不是仅仅盯着自己身上的这点仇恨。有仇必报的只是匹夫,为国为民的才是大侠。而蓝青峰让他找“儿子”,并不是让他找个女人生孩子,而是要他把这种精神思想传递下去,让这种侠义“隐”而不“消”。
再说说关巧红和唐凤仪这两名女性角色,其实她俩的意义是姜文电影中一贯的传统,那就是“白玫瑰”和“红玫瑰”。一个代表着青春如饥似渴的性欲,让男孩在生理上成熟;一个代表着青春如梦似幻的偶像,让男孩在精神上成熟。
我们都知道,女性成熟要比男性早,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帮你打开肉体上新世界的和帮你打开精神上新世界的是两个不同的女人。肉体上的女人是实实在在的,你会记得非常清楚,就像李天然身上到处都盖着的“凤仪之印”。但精神上的女人却是很微妙的存在,你有时候都会怀疑这个人到底出没出现过,就像马小军对米兰,李天然对关巧红。你说她存在吧,她踏着屋顶的瓦片消失不见,你说她不存在吧,你记忆里却总有跟她有关的东西,一辈子都忘不掉。
关巧红对李天然说“你不用找我,我会找到你的”,这也是对所有男人青春的一句总结,有些女人你可以去找是找不到的,她们就那么突然出现,帮你走出困惑的迷宫,然后一转身消失不见,至于为什么?答案就是没有为什么。
这部电影结束的时候,我旁边座上的大哥跟他的同伴说“我就说吧,是个烂片”,回来看了下网络上的评论,好多也都是在批评姜文瞎胡闹,都这个年代了还在搞“抗日神剧”,叹息那个拍出《鬼子来了》的人不见了。千人千面,我也不能说他们不对,但我认为大家没有必要搞这么严肃,就拿战争题材来说,严肃的《拯救大兵瑞恩》是部好片子,可你就能说扯淡式的《虎口脱险》就不是部好片子吗?能拍出《鬼子来了》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拍出《邪不压正》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因为丰富多彩才会有趣的啊。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我也不知道真假,说姜文自己说过,好的电影就像酒。在我看来,用这句话来套,这部《邪不压正》就像是半瓶威士忌兑了半瓶老陈醋,刚一上口很多人都受不了。大家不妨把这瓶酒放一段时间再尝尝,多尝几口,说不定就能咂摸出点味道来呢?姜文那部备受赞誉的《太阳照常升起》,不就是这样吗?
评论区
共 11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