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非常多的人都曾听闻《异域镇魂曲》的大名,非常多的人也都在重制版发售时趁热喜加一,但是我相信还有很多喜爱RPG游戏的玩家对《异域镇魂曲》的了解仅限于听说,也有许多人买了《异域镇魂曲》之后也就停留在+1这一步,没有动力去尝试或者通关这款游戏,为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有机会尝试《异域镇魂曲》这款永恒的经典。
《异域镇魂曲》(Torment:Plane Scape)的英文原名直译应该是《折磨:异度风景》,虽然《异域镇魂曲》是比较接地气的翻译,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折磨:异度风景》能更准确地传达这个游戏的神髓,具体为何放在后文来讲。《异域镇魂曲》是美国Interplay公司旗下的黑岛工作室(Black Isle)于1999年发行的一款二版规则DND题材角色扮演游戏。
游戏背景基于TSR公司1994年推出的异度风景(Plane Scape)战役设定,它使用了一个基于位面的宇宙模型,将所有的龙与地下城世界分成了三大部分:主物质位面、内层位面、外层位面。和其他的战役设定相比较,异度风景更加关注哲学、信仰等,所以对很多游戏玩家来说,这个游戏过于晦涩难懂,所以其销量并不令人满意。在1998年,TSR基于市场的考虑而终止了这套设定的开发。尽管这套设定相当冷门,但是黑岛工作室还是选择了这个设定来开发他们的新作,这也为《异域镇魂曲》无与伦比的剧情高度和叫好不叫座的市场反响埋下了伏笔。不过尽管《异域镇魂曲》某种意义上很冷门,但是当年台湾的英特卫公司还是引进了这款游戏,并且请到了朱学恒老师来参与汉化,这也算是国内玩家的一种福气吧。
我不打算在这篇文章里面讲《异域镇魂曲》每一部分细枝末节的设计,下文将从设定、剧本、人物、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一些介绍。
首先《异域镇魂曲》的主角无名氏(The Nameless One)的设计就非常得出彩,从停尸间醒来,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死不掉,浑身是疤痕与纹身,外观即使放在欧美RPG的审美中也颇为抱歉,基本上是一个行走的僵尸(事实上游戏里经常有把自己肠子挖出来看看,眼珠扯下来换掉之类的剧情),这一切不同寻常的设定,都给与了无名氏这个角色非常大的创作潜力,也让剧本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整个游戏的剧情都围绕着无名氏追寻自己的记忆展开,而正因为无名氏身上有那么多奇特的点,才让整个寻求自我的过程充满悬疑宛如侦探探案般充满了剧情张力。
游戏大多数剧情发生的地点---印记城(Sigil)也是DND那么多战役设定中的城市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印记城,又被称作万门之城,牢笼,万物中心,位于外域位面中心的无极尖峰顶端,是一座漂浮着的环形城市。之所以被称为万门之城,是因为印记城拥有通往其他所有位面的传送门。这些传送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门,任何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是一座传送门,不管那是一个传统的门,还是两棵弯曲大树无意间构成的框架,甚至是巨人尸体脊椎构成的弓形,任何“框”都可以是一座门,只要你拥有对应的钥匙(钥匙可以是一个头骨,一个耳环,也可以是路边随手捡到的垃圾),不经意间就能让你误入七层天堂或是巴托地狱。
印记城的这种特性,让它成为了众家觊觎,万物汇聚的城市,这里有着来自各大位面的生物、宝物、商品,以及情报。人类、天使、巴特兹恶魔、塔纳利恶魔、机械镜魔冢等等各种传统意义上相容或者互为死敌的生物都在这里“和谐”共处。十五种党派各据一方,都谋划着自己的阴阳诡计,也都在不同方面为印记城做着自己的贡献。也许有不少党派或者结社都管理着自己那一片区域,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印记城的至高统治者永远都是痛苦女士。
没人敢大声说出她的名讳,因为害怕那会招来她噩梦般的降临。她看起来就像一位高大的女士,穿着宽大的褐色长袍,沉静而冷峻。她飘在几尺高的空中,无声的在印记城中穿过,闪耀的刀锋环绕着她的脸庞,漠然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怒哀乐。那些试图和她交谈的人得到的是沉默,并且往往会被开剥,仿佛一念之间就被女士的刀锋大卸八块。女士从不开口,从前,当她觉得必要时,会通过她那同样缄默的信使达巴斯来传递信息。女士是印记城无可争议的统治者,尽管她从来都是无为而治。她不会在演讲者大厅(the Hall of Speakers)里出现,她不会制定或推行什么法令。她为了印记城而存在:当它受到威胁,她便挺身而出。至于其他的细枝末节,诸如秩序与混乱,善良与邪恶,她却漠不关心。她只关心印记城的安全。不是其中的居民,而是城市本身。人们称她痛苦女士,因为任何引起她注意的人,马上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痛苦。当人们真的鼓起勇气谈到她时,一般会用其他的称呼,比如沉静陛下(因为她那波澜不惊的表情)或仅仅称为女士。当然,人们应该牢记,无论在大庭广众之中,还是闺房密室之内,都不要过多的谈论女士,因为这可能足以引起她的注意……而沉静陛下的关注绝不是任何人想要的东西。
女士是做什么的?怎么,这不是很明显吗?她维持着印记城的和平。如果没有她,众神早已把印记城据为己有,如果没有她,恶魔们早已在纷争中把城市撕成碎片,大家都想占有它、控制它、让它为己所用,而正是女士保护着印记城不受这种种威胁。当整个多元宇宙都对印记城虎视眈眈,她却只身挡在他们和印记城的居民之间,因此尽管印记城的居民都不敢叫出她的名讳,却都对她心存感激,因为正是女士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受众神、天使与恶魔的骚扰。
没有人知道痛苦女士的真实身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猜测,毫无疑问她高于一般的神祗(曾有一个叫艾欧斯卡的神想篡位,但第二天他的尸体上就插着痛苦女士的刀锋),无论如何,感谢痛苦女士对印记城的保护,才能让印记城变成一个如此多元、有趣、神秘的地方。
上面只是《异域镇魂曲》整个游戏背景设定中的惊鸿一瞥,但我相信即使是这样的管窥蠡测也能稍微看出整个游戏背景设定的诱人之处。《异域镇魂曲》提供了与传统DND有极大不同的世界氛围,这也让习惯了传统龙与地下城魔幻世界的玩家耳目一新。
作为传统小队DND游戏,《异域镇魂曲》提供了七位性格各异的NPC队友,漂浮的骷髅头莫提(Morte),提夫林女孩安娜(Annah),强烈理智欲望妓院的老板娘失宠(Fall-From-Grace)、萌萌哒魔冢机器人诺顿(Nordom)、狂热的屠悯者维勒(Vhailor)、吉斯瑟雷人达肯(Dak'kon)、被烈火焚烧的法师伊格纳斯(Ignus),这七名队友各自都有丰富的独立剧情。而与博得之门等RPG略有不同的是,《异域镇魂曲》的队友与主角无名者在剧情上关系极其紧密,了解了他们才能了解无名者的前世今生,他们构成了整个主线故事里重要的一块,与这些队友旅行的过程也是无名氏自我救赎的过程。
除开精心设计的七名队友,游戏中的各色NPC都有非常不错的塑造,普通路人甲会吐槽无名氏不穿衣服长得丑影响市容,各路势力结社有的坚定追求各自的信仰,有的心怀鬼胎勾心斗角,偶尔也有市井高人能让无名氏清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关键NPC的各种独白更是能被人奉为经典,我相信通关过《异域镇魂曲》的玩家很少能不被解谜者与无名氏之间的对话打动,很少能不记得戴娜拉对无名氏的不朽爱情,以及各个曾经认识无名氏的人对无名氏身上发生的一切发出的。
《异域镇魂曲》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这个世界很少存在纯粹的恶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目的,自己的难言之隐,这一切都让《异域镇魂曲》构造的世界令人非常信服,也让各种任务的设计都非常精巧。
如果说博德之门是游戏性与故事性的完美平衡,那么《异域镇魂曲》就是一款更加偏向于叙事的DND游戏,虽然也是基于DND二版规则,但是这款游戏并没有提供一个博德之门那样富有深度的战斗系统,不过基础的规则还是一应俱全,只是没有太多挖掘研究的必要,对我这种看剧情的玩家来说,一路平A就能解决百分之九十的战斗。
另一方面,由于故事性超越了传统的DND RPG,《异域镇魂曲》里各路支线任务的设计就必然会更加精细,大多数支线任务背后的故事都引人深思,甚至隐射了无名氏一生的点点滴滴。Chris Avellone为《异域镇魂曲》撰写了大量的文本,再不起眼的小人物,边边角角的支线任务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文本与选择支,而DND传统的阵营九宫格在这个游戏里面的体现非常明显,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对你的阵营倾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制于任务的选择,你操作的无名氏日常的言行都对阵营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常常不遵守对别人的诺言,爱开低俗玩笑,就很容易被划分到混乱阵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而对于异度风景的设定来说,阵营和信仰就代表着力量,这都在游戏的系统与剧情上有着明确的反映。
用一个头像是小熊猫的不知名网友的话来说,《异域镇魂曲》就是一款附带了战斗系统的文字游戏。当然,这并不代表《异域镇魂曲》的DND战斗系统设计不好,游戏中非常多的装备道具设计,法术设计还是极其用心的。
Time is not your enemy, forever is.
《异域镇魂曲》的剧本,是在我那么多年狂热的RPG游戏游玩过程中,让我感触最多的一个。毫无疑问,《异域镇魂曲》的剧本是写给成年人的礼物,复杂但又不繁琐,充满哲学意味但又不自以为是,《异域镇魂曲》用30多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不朽对一个人带来的肉体与心灵的折磨,这也是为什么游戏的标题会叫做“Torment”(折磨)。而伴随着不朽,无名氏对世界,对人带来的影响,乃至对信仰带来的影响,都在游戏中做了充分的阐述。
我本来想用这篇文章完整地讲述《异域镇魂曲》的剧情,不过三思之后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去玩去感受比较好,我并不想剥夺你们体验的过程。
What can change the nature of a man?
写这篇文章仅仅是想让更多的玩家了解接触到这款应该被历史铭记的作品而已,每个方面我只是粗略介绍,并没有能力与时间详细整理呈现,只是分享个人感受,并希望能为传统TRPG的传播尽绵薄之力。希望之后有更多更了解CRPG的玩家能写出更细致的文章,让机核的玩家们能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的博德之门、异域镇魂曲、冰风谷、无冬之夜等佳作能有更多的了解。
评论区
共 7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