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特殊行动:一线生机》诞生在一个奇异的时间点,在那个TPS类游戏还不算热门的2012年,它与《马克思佩恩3》、《幽灵行动:未来战士》两款第三人称视角的游戏一同在当年6月面世。剧情剑走偏锋、手感欠缺打磨的《特殊行动:一线生机》最终收获了惨淡的销量,制作组在面对玩家对于是否有续作开发计划的疑问时,明确回答道:我们宁愿吞碎玻璃,也不愿开发续作。
酒香也怕巷子深,由于题材重合度太高,卖相并不出众,即便有着十分优秀的剧情,《特殊行动:一线生机》还是沦为了冷门小众的精品。今年3月份HB免费赠送这款游戏,想必有很多朋友已经领过了。因为涉及剧情解读与剧透,我万分希望在阅读下文前,还没游玩本作的朋友能先抽出5个小时将它通关。
从Captain Walker,到一个PTSD患者,随着主人公性质的变化,《特殊行动:一线生机》所呈现的这个故事,也从一次无比寻常的救援行动,转变为了残酷而讽刺的屠杀。
尽管不是角色扮演游戏,但是《特殊行动:一线生机》在剧本架构、配音演出、剧情演出以及关卡设计上的成功,让玩家对主人公沃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代入感。而NPC的每一句质问、辱骂、调侃及嘲讽,都很明确地直接指向屏幕前的玩家。
“天啊,是什么让你如此暴力?是电子游戏吧?我打赌是电子游戏。”
制作组极为大胆地为玩家呈现出比地狱幻境更为可怖的,遭白磷弹肆虐后的人间炼狱景象、用路灯上吊悬的尸体为玩家充当引路系统、对玩家在交火中错杀平民不设置任何惩罚、用通篇充斥着脏话的对白刺激着玩家的神经、用虚实结合、幻象与现实交错的手法让玩家以PTSD患者的双眼去亲历这场战争。他们成功了,也就此将游戏推上了PEGI18评级的高阁。
他们巧妙地诱惑、愚弄着玩家,让我们背负着力挽狂澜的使命,怀着挖掘真相、主持公道的信念,一步步陷入犯下恶行的泥潭。当结局来临,还不忘再借角色之口,揶揄玩家一句:如果你想,你随时都能结束这一切,转身离开,可是你从来没这么想过,不是吗?
即便制作组并没有给玩家太多除开枪以外其他的选择余地,但我也的确没有想过就此从这场战事中抽身而去。正如主人公沃克,我从始至终都坚信自己使命的正义性,即便是被迫与友军火并、误杀平民,那也只是因为”形势所逼,错不在我“。就算是目睹了使用白磷弹的恶果并因此招致队友的恶言相向,也能大言不惭的用”XXX才是造成这一切惨剧的真正元凶“这样的说辞来为自己开脱。当玩家逐渐接受了这种自我和解,也就真正中了制作组的圈套。
为了营造扑朔迷离的观感、让玩家更好地带入沃克的感受以为叙事做铺垫。制作组很刻意地掩盖了最基础的故事设定,即这场灾难的前因,转而将它隐藏在人物的寥寥几句对白与部分收集物中。
游戏正式开场时,距离迪拜被沙暴侵袭已过去了六个月,富人阶层早在沙暴来临前就秘密地转移至国外,留下尚蒙在鼓里的民众自生自灭,驻扎在此的33营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但是33营指挥官康拉德,或许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又或许是错估了形势,选择率部抗命留在迪拜,试图整合资源、救济难民以度过这场灾难。
康拉德失败了,即便是高大的防沙墙也无法阻挡这场规模空前的沙暴,迪拜城区大面积被掩埋,无序状态下的平民为了一瓶水而自相残杀,目睹这一切惨状的康拉德下令33营对迪拜进行军事管制,将逾规者严惩示众以维护秩序,但是这一切不仅没能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反而激发了民愤,导致了叛乱的爆发。
如果33营抗命不遵且对迪拜进行残酷管制最终造成大规模暴乱的事实被外泄,美国无疑会招致其海湾盟国的刁难责骂,于是,CIA探员潜入迪拜并调查出康拉德的所作所为后,决定将这里发生的一切掩埋在沙尘中,他们积极协助反抗军与33营作战,同时筹划着对迪拜仅存水源的破坏行动。
当这一切看上去已经不能更糟糕时,沃克,也就是玩家,率领着一支三角洲小队来到了迪拜。在捕捉到来自33营的神秘求救信号后,对迪拜发生的一切尚不知情的他们奉命前来执行救援任务。
有趣的是,在现实中,由于涉及迪拜被毁灭的画面与故事设定,《特殊行动:一线生机》面世时被海湾国家全面禁售。
游戏中对玩家的两名队友——卢戈与亚当的刻画同样出彩。他们是整个剧情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沃克心路历程的见证者与影响者。
如果说从一开始就对沃克的错误发出抗议的卢戈,代表了良善与质疑的精神;那么总是调解卢戈与沃克的矛盾、并明确对沃克的行为表示:“我能理解,但我不认同。”的亚当,则代表了克制与理性的品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卢戈从一开始吊儿郎当嘴上不正经的乐观青年,逐渐转变为了急躁嗜杀的暴徒,他与沃克的关系也在逐渐僵化。当他们抓到那个一直在电台里絮叨的DJ时,卢戈二话不说掏枪杀了他,只是为了出一口憋闷了许久的怨气。卢戈最终在难民营被愤怒的平民包围并残杀,他的惨叫声彻底刺激了沃克,卢戈之死也带走了沃克心中最后一丝良善,悲愤交加使沃克向眼前的平民们举起了枪。
亚当始终在队伍矛盾中恪守中立,游戏初期他所表现出来的克制与理智帮助沃克保持了专注的头脑,然而当卢戈惨死时,他也在不断地向沃克请示着向平民开火的命令。为了掩护沃克,亚当牺牲了自己,那一刻愤怒与暴虐最终彻底冲垮了理智,沃克彻底沦为了杀戮的机器。
“反英雄”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叛逆性,但瞬息万变、混乱纷扰的外部世界使得他们难以应对生活带来的各方面冲击,并丧失其自身稳定的个性, 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处处陷入矛盾,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其自我便和外在世界相对抗,从而使他们的愿望与其行为方式结果构成二律背反关系,最终跌入于无法自拔的困境。
在游戏开场,他回顾了曾经与约翰·康拉德共事的岁月,那个在阿富汗救过他一命的英雄,同时也是此次任务中他将要前往营救的对象。在沃克心中,康拉德以及他麾下的33营,是正义与英勇的楷模,他们自愿留在被沙暴吞噬的迪拜,与当地百姓共存亡,这一举措无疑令沃克十分钦佩,也更加巩固了康拉德在他心中的伟岸形象。
所以,当沃克初遇33营士兵便遭到对方迎头痛击,随后又发现了33营在当地的一系列恶行后,他对于康拉德的质疑开始浮现心头;当目睹CIA探员指挥着反抗军与33营的同胞自相残杀时,错综复杂的情势让他对救援任务的可行性与正当性产生了动摇;在被迫用使用白磷弹屠戮33营并误杀大量平民后,沃克的信念开始瓦解,质疑的对象也开始转向他本身;而在错信CIA、破坏水源置全城军民于死地后,沃克的内心彻底崩塌了。
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与信念,沃克本能地将这一切都怪罪到了33营指挥官康拉德身上,这样,他就能继续站在正义的一方、转移队友的矛头、满足个人英雄主义的臆想、保证这次救援任务的正当。
当这种执念进一步加深,沃克的行为也开始愈发契合他的臆想,他的大脑捏造出种种幻觉,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一路上,沃克拿着没有电池的对讲机,与对讲机那头幻想出的康拉德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激辩;桥下悬挂的两具干尸在他的幻觉中却成了两个大活人,而对讲机另一头那个并不存在的康拉德,则正在威胁他杀掉其中的一个、放走另一个。
在沃克的内心里,康拉德已逐渐妖魔化,他的幻觉为康拉德编织了无数罪行,也为他未竞之正义事业续航添力。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样是沃克幻觉的一大来源,使用白磷弹后的惨状、与友军的火并、长时间高烈度的战斗、战友的生离死别以及沙尘灾难中的末世景象对于沃克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痛苦的经历不断在脑中回闪,他就这样在战火的摧残中滑向了无尽的深渊。
“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谎言中。”
彻底失去理智的沃克一路大杀特杀,逼得残余的33营士兵集体向他投降。当沃克怀着满腔的悲愤与控诉来到康拉德所在的高塔时,却发现康拉德其实早在救援行动开始前就已负罪自杀,他这个所谓的对手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产物而已,这时他为自己编织的遮羞布被无情的现实彻底撕开。
游戏最后与幻象中的康拉德当面对质,实际上是沃克内心分裂出的两个人格间的搏斗,沃克依然矢口否认自己的错误,而“康拉德”也毫不留情面地戳穿沃克内心的自卑与虚荣。是理智战胜疯狂,抑或彻底走向毁灭,全凭玩家自己如何扣下扳机。
无论玩家达成哪一个结局,都注定会是苦涩、戏谑的,黄沙掩埋了历史,掩埋了其中无数的罪恶,但是罪恶终有一天将被人们发掘。无论沃克是死是生,他都注定无法变回到救援行动前的那个自己,即便他在喃喃呓语中乘上了回家的汽车,当有一天噩梦方醒,面对冰冷残酷的事实,他会真正丧失心智。也许,只有让自己余生都活在用幻觉编织出的摇篮与英雄幻梦中,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归宿。
《特殊行动:一线生机》是我个人久闻大名的一部作品,除开惊艳的剧情外,它还有着虚幻3引擎并不过时反而充满韵味的画面,以及较为舒适的第三人称视角设计,今天的玩家如果想要体验这一款多年前的游戏,其实并不会有太多不适或障碍。
随着剧本主创的离职,《特殊行动:一线生机》也许会成为这个系列的绝唱。5个小时的游戏时长里,制作组尽可能地为玩家提供了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略去了其他不必要的繁琐系统。在3A游戏愈发追求复杂多样的当下,这样一款流程紧凑、玩法简单、剧情精炼的返璞归真之作,以及它带给玩家的这种最为明确而质朴的游戏体验,反而显得弥足珍贵。
评论区
共 5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