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打一波广告,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瞄一眼笔者之前的投稿:
美国T29/30/34/32重型坦克(上篇),以及下篇
前言:上篇文章简单介绍了M103坦克的研制背景和过程,那么本文中笔者将聊聊入役后美军对坦克做出了哪些改进,记录一下美军末代重型坦克的服役历程。
1954年军械委员会发现陆军对T43E1并不满意时,他们从4月份开始便着手对其进行大规模升级,并改造了两辆原型车将它们命名为T43E2。
升级方案包括了重新设计的炮塔,引入了炮塔吊篮,大幅改善了乘员舒适性和装填手的工作难度。炮长的位置向前移动,紧挨在主炮右侧,得以使用新加装的瞄准镜(取代了右侧并列机枪)。
原本控制炮塔旋转的液压系统由电动系统替换,这个系统主要由数个伺服电机构成,能对炮塔和火炮的移动进行密位级的微调。火控系统的升级更是大刀阔斧,装备了T52型体视测距仪,最大实用距离可达4023米。测距仪改由车长进行操作,减小了炮长的负担。新加装的T33弹道计算机和测距仪能够配合使用,炮长只要按照车长指令将当前使用的弹药种类输入计算机,火控系统便可根据车长输入的测距数据对主炮的俯仰角度进行调整,炮长仅需专心通过自己的潜望镜牢牢跟踪目标。所有的校准数据同时会提供给车长和炮长的操作界面,这样车长在必要时得以越过炮长通过测距仪的直接操纵主炮进行设计。如果火控系统失灵,那么炮长依然可以通过备用的瞄准镜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
当然升级项目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主炮制退器的制退室侧孔烧蚀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后来发现这种样式的炮口制退器以及类似M48坦克的T型制退器在M58坦克炮上的制退效率都不高,因此工程师们干脆阉割掉制退室。整个制退器一方面当作炮管的配重,也用来固定火炮抽烟装置。
与车辆升级同时展开的弹药研制也遇到了麻烦。T116系列被帽风帽穿甲弹的风帽附着,曳光追踪性能出现了问题,密封塞也有松动的现象发生,诸多问题导致T116E5型穿甲弹在1954年8月所开始的测试工作不得不暂停整改。虽然后续型号T116E7最后在1957年1月通过了陆军司令部的测试,但其发射时对膛内的烧蚀还是比较严重,发射150发此型弹药就必须更换炮管,而发射榴弹时身管寿命约为500发。
由于高初速动能弹药对线膛炮的损耗很严重,因此美军对远距离也能保持高穿深的空心装药破甲弹寄予厚望。然而T153系列的破甲弹在实验中却出现了较为混乱的情况,1957年5月,测试中初速1219m/s, 精度最高可达0.16密位(标准为0.3密位)。但是在另外6次穿深试验中,有4次出现了引信失灵的情况。工程师们只好又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对弹药可靠性进行了完善,并且此系列破甲弹在服役后一直没有停止改进。
诺克斯堡试验场提供的报告表明T43E2重型坦克基本达到了陆军司令部的性能要求,然而钟爱M60的陆军并不打算升级手头的M103。1957年6月13日,军械局正式将T43E2定型为120毫米炮坦克M103A1,海军陆战队计划将219辆M103升级到T43E2的标准,于1959年7月完成。
1961年以新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首的“国防精英”班子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所谓的武器装备“通用化”。在海空军成功推进装备通用化之后,麦部长强调要通过陆战装备“通用化”,以最终实现北约成员国装备的通用。这种发展战略和陆军总参谋部以化学能弹药和导弹为首的方针,为美军和德国合作MBT-70主战坦克项目做好了铺垫。就当陆军开始准备大举投入技术激进的新型坦克项目并装备M60主战坦克的时候,海军陆战队明显地发觉手头的M48和M103坦克有些落后了。不过在1961年5月,陆战队的一项研究提议不必全面换装M60,主要原因在于其认为相比M48来说,M60在综合性能上并没有极大地提升,并且M60使用的M68 105毫米线膛炮性能上难以替代M103的120毫米M58坦克炮。由于陆战队非常看重坦克的支援和压制能力,口径大的火炮对于防御工事的毁伤能力显然更大一些。
随着M60主战坦克的服役,陆军以M60为标准同时也展开了对M48坦克的现代化升级,不仅动力全面柴油化,还改进了火控系统性能。本身就对载具可靠性和续航能力有较高要求的海军陆战队自然也坐不住,计划将自身的主力坦克升级到M48A3,喷火坦克升级为M67A2,并且在1961年6月下令将两辆M103A1重型坦克改造为M103A1E1样车,4个月后又追加了一辆样车的预算。
参考了M60A1的配置,M103A1E1的动力系统装备有一台大陆公司AVDS-1790-2A V12气冷柴油发动机和艾利逊公司CD-850-6变速器,还加装有二段式空气颗粒物过滤系统和吹除装置。
动力系统升级后,M103A1E1的油箱容量达到了1666升,续航里程从原来的129千米一下翻身为483千米,最高时速由33.8千米上升到37千米。凭借柴油发动机在扭矩方面的优势,坦克的越障能力也有所提高。
上图所示的是位于驾驶员座位两侧的120毫米弹药架,顿时明白了为何在“坦克世界”里M103正面被击穿会那么容易坏弹药架了(苦笑)。
在经过改造后,M103A1E1原型车的发动机舱和原版M103有很大不同,不仅高度上有所增加还加装了类似M60坦克的废气栅栏。因此原本的火炮行军固定器和车外通话器都需要重新设计并更换安装位置。新设计的发动机栅栏式舱盖不仅对废气的红外特征有所遮蔽,而且使后勤人员对坦克的变速箱,主减速器和废气系统的检修更加便捷。
火控系统方面告别了体视测距仪,换装M24型叠像式测距仪,并且新的M14A1型弹道计算机强化了夜战能力,并增加了破甲弹辅助程序。
上图所示,M103A2坦克的炮长战斗室内,狭小的空间密密麻麻地布置着各种设备,毫无舒适性可言。炮塔旋转,火炮观瞄装置以及发射控制装置等等全都在炮长的职责范围之内。图片右侧我们能看到控制炮塔水平旋转的伺服电机和手动旋转把手。画面中间从上至下为炮长周视镜目镜,最中央的小方盒子是火控计算机的中控台,下方为主炮射击手柄。火控计算机左侧为替代了早期型号中右侧并列机枪的主炮瞄准镜,其目镜就紧贴于火控计算机面板旁。
参考封面图和上图,部分M103A2重型坦克装备有氙气探照灯,相比老式的18英寸白炽探照灯,新型探照灯的亮度可达75M CP,在夜间能够提供2千米左右的照明距离。不过虽然这款探照灯还有一定的红外照射能力(约25M CP亮度),不过陆战队并未给重型坦克配备红外观瞄设备。
1962年12月,M103A1E1正式定型更名为120毫米炮坦克M103A2。陆战队计划率先将雷德河军火库的153辆M103A1坦克升级为M103A2。后来到了1968财年又追加了52辆的订单,这样陆战队总共拥有208辆M103A2坦克。
只有美国陆军使用过初期型号的M103坦克,1957年末,陆军在联邦德国部署了72辆M103重型坦克,由驻防于哈瑙一带的陆军第七军第899重型坦克营接收。和通常的美军坦克营编制不同,第899营的作战编制下辖4个坦克连,每个连6个坦克排,每排各装备3辆重型坦克。1958年5月12日,899营更名为第2重型坦克营,划入第33装甲团编制下。
上图所示的是第二重坦营D连1排的三号M103坦克正在参加演习,随时准备对敌方坦克进行狙击,支援友军中型坦克。注意图中的坦克车尾的附加油箱架上空空如也,原本上面可安装4个208升的桶形油箱。坦克的车长探出身子正使用望远镜搜索目标,通常炮长同时会在车内使用周视镜观察目标。在搜索目标时,M103的装填手并不会探出头来帮忙,这是因为M103炮长的周视镜位置比较居中,位于炮塔左前方的装填手如果开舱出来会严重阻挡炮长的视线。一旦发现敌情,车长会下令停车,然后从3种发射药和4种弹头选择合适的种类,并告知装填手。在装填手从弹药架上抓取弹药的同时,炮长则会将炮塔转向对准目标方向。早期型M103没有安装炮塔吊篮,车内冗杂的设备又很多,装填手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在炮塔旋转时一边辗转腾挪躲避各种障碍物一边完成任务是常态。在车长指定目标之后,炮长需要通过测距仪对目标进行数据测算,将数据输入瞄具等待车长开火命令。由于缺少备用的瞄具,一旦炮长周视镜受损,炮长就只能通过测距仪进行不可靠的瞄准;缺少火控计算机的辅助,早期型M103炮长的工作实际上非常繁重。
陆军显然对M103的实际性能不是非常满意,开始对升级型号M103A1产生了兴趣(虽然升级方案是陆军提出的但他们并未采购)。1959年3月11日,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达成协议租借了72辆坦克并于五月和六月分批派往欧洲(真香警告)。租借协议的条款包括陆军有义务将这批坦克以良好的保养状态于1963年前归还,此外还有追加条款表示陆军需在有作战需求的条件下向陆战队提供72辆全新的M60坦克。
在海军陆战队的装备序列里,除了一些飞行器之外,很少有武器装备如同M103重型坦克项目那般大费周章。在1948-58这十年间,如果缺少海军陆战队军官们的持续关注和支持,那么M103的命运恐怕就会很悲惨了。1951年8月时,陆军和陆战队原计划订购400辆T43坦克,对此陆战队还做好了申请紧急预算的准备,不过后来柯林斯上将的反对和T43性能的不成熟使得陆战队不得不更谨慎地对待这个项目。
1958年下半年陆战队展开了M103A1的改装工作,由于海军陆战队任务的特殊性,其载具需要足够的两栖作战能力,并且较少在冰雪气候条件下作战。因此相较陆军的M103A1,陆战队版的坦克拆除了笨重的附加油箱支架和冬季作战套件,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优化的309深水潜渡套件。不过实际上由于废气排放的一些问题,M103A1很少使用潜渡装备。
1958年1月30日,后勤部门的报告指出目前120毫米备用主炮和替换用炮管的数量存在短缺问题,根据陆军的身管寿命数据推测陆战队至少需要拥有286根替换用炮管以及86门备用主炮。尽管如此海军陆战队的M103依旧维持每年发射300发炮弹的训练标准,其中50发为对身管损伤较大的穿甲弹。因此海军陆战队的M103训练中的支出已经接近于实战标准。
除了军械局保留了一辆M103A1用作测试以外,序列号为232954-233172的219辆M103A1全部交付给了海军陆战队。这些坦克首先于1959年一月配属给了位于大西洋的陆战队第二坦克营,随后的两支部队为位于太平洋的第一和第三坦克营。另外有88辆部署在美国本土西海岸,66辆则是东海岸。1958年末,驻防于日本本土和冲绳的陆战队第三师拒绝接收重型坦克,其理由为当地极差的基础设施以及距离导致的后勤保障困难。与苦逼的陆军运输部队不同,海军陆战队从来不担心重型坦克的投送和运输问题。早在1950年海军就开始研制能够运送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小型登陆艇,还研究过如何改装登陆艇使运载的坦克能在中途开火压制滩头,顺便淘汰了二战时期的浮渡装备。在那个没有两栖船坞登陆舰的时代,62.5吨的M103A1首先会被吊装进运输船,然后通过LST坦克登陆舰直冲滩头;也可以选择从船坞登陆舰上换乘LCM-8或者LCU登陆艇。
重型坦克通常以排为单位编入到地中海,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海域的舰队两栖突击分队,不过未曾参与过例如越南战争的任何实战行动。海军陆战队的M103平时主要在各自的营级驻扎地进行训练,直到有团级或师级规模的演习通常才会倾巢出动。1964年10月至11月期间,陆战队的重型坦克参与了和平年代最大规模的两栖作战演习——Steel Pike演习,内容主要包括了横跨大西洋的调动以及在西班牙某处海滩进行的模拟登陆。8辆M103A1与友军中型坦克乘坐相同型号的登陆艇在韦尔瓦的滩头完成登陆,对21辆已经上岸的中型坦克进行支援。
别克斯岛上的靶场能够满足M103坦克在极限射程的射击需求。上图中,海军陆战队第二坦克营的M103A1们正在向前进行机动,位于照片右侧的坦克还装有一个属于朝鲜战争时期的18英寸坦克探照灯。美军坦克通常使用白磷发烟弹为航空兵的空中打击指示目标。
次年2-3月份,海军太平洋舰队和太平洋战区舰队陆战队(FMFPAC)共同在彭德尔顿营参加了名为Sliver Lance的演习。与Steel Pike演习中的重坦们不同,这次行动中的M103A2并未参与登陆作战,其任务主要为针对已经登陆的敌装甲部队以及直升机机降部队进行战术机动和防御。在两次演习中重型坦克总体表现良好没出什么岔子。
M103重型坦克最重要的海外部署任务发生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从1962年10月开始,美军在古巴周围部署了大量部队和舰队,不过陆战队第二师其实早已将部署在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的守备部队扩充到一个步兵连,一个中型坦克排和一个炮兵连。直到古巴危机结束后,这个配置甚至有增无减,最终的方案为步兵营级编制的6个月轮换制部署,而重型坦克也作为直射火力支援力量编入部队。首批的第二坦克营将2个中型坦克连在战舰上待命,而装备了M103的C连则加入基地的守备部队。每6个月,就由一位排长率领5辆重型坦克和2辆喷火坦克抵达关塔那摩,除了平时的训练和演习活动,坦克兵们的任务主要是站岗和巡逻。通常采取两车一组的形式在基地周边游弋,或者蹲在预设防御阵地中防止敌人从基地设置了栅栏和雷区的地方发动突袭。
上图所展示的场面来自美军关塔那摩基地驻防部队的一次防守演习,1970年末的某个凌晨,第二坦克营D连1排的两辆M103A2正在防御阵位中值守,发现“古巴”装甲纵队向基地发动突袭。在友军榴弹炮的掩护和照明弹的帮助下,两辆M103A2迅速敲掉了打头阵的敌方坦克。不久后,1排其余的重型坦克已经占领了有利的防守位置,而基地里的其他守备部队正按照预设计划出动。
越南战争期间部署在太平洋海域的陆战一师,陆战三师和陆战五师某部所属的装甲部队都开赴越南之前将重型坦克留在了基地里,还有一些在美国本土的部队比如第一坦克营的C连,在基地里将自己的重型坦克移交给了兄弟部队第五坦克营D连,然后换装中型坦克赶赴战场。
1972年海军陆战队开始计划让M103A2和喷火坦克逐步退出现役,并且将把坦克营的编制改为4个全部装备中型坦克的坦克连。由于陆战队对于MBT-70项目的XM803坦克寄予厚望,迫切地期待这型划时代的新坦克能够迅速代替老旧的M48中型坦克。然而事与愿违,MBT70项目的下马一时间让陆战队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只好开始接收M60A1主战坦克以替换老旧的M48和M103坦克。M103系列重型坦克最终在1974年全部退役并且封存。
上面的照片拍摄于1972年8月,部分M103A2重型坦克封存在了加州巴斯托的海军陆战队后勤保障中心。注意坦克主炮上的抽烟装置都被拆下,炮口制退器也被密封起来。
在美国陆军眼中M103的地位远不如第二代主战坦克M60,与M103A2使用同型发动机的M60坦克不仅灵活性远高于重型坦克,而且车体防护也达到了接近M103的水平。不过一直缺乏重型装备的海军陆战队不仅是M103成功研制服役的功臣,更是M103的主要客户。在陆战队服役的十四年来,M103一直兢兢业业地守护在友军的M48和陆战队员们身后。
英军的征服者,苏军的T-10和美军的M103是同时期屈指可数的三型末代重型坦克。总得来说M103重型坦克的性能并不能称为十分优秀,相比其余的两位弟兄,M103的防护性能实在不太够看。首先其车体投影面积较大,尤其是硕大的炮塔侧面,结合薄弱的车体和炮塔侧面装甲,如果侧面遭到攻击非常容易车毁人亡。不过由于在设计时考虑的主要任务就是正面狙击敌方坦克,因此仅有炮塔和车体正面的防护差强人意。机动性方面也只能说是能满足战术需要,总体而言与征服者处于同一水平,升级后的M103A2肯定是要超过征服者的。作为针对苏联钢铁洪流的重型“狙击手”,M103的火力性能肯定是美军最为看重的,这和英国人研制征服者坦克的思路基本相同,他俩甚至使用主炮都差不多(口径相同身管长度和使用的弹种不同)。120毫米60倍径的M58坦克炮凭借高初速和尾翼稳定破甲弹,加上较为先进的测距仪及火控系统,能在较远的距离对IS-3和T54/55坦克造成很大威胁。虽然性能上足够完成其本职工作,但由于数量稀少并且不适合参加地形复杂的局部战争,M103重型坦克未能在战场上一试身手,缺乏实战检验这一点征服者和T-10也是如此(T-10参加过一次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局部冲突)。
战后重型坦克的研制和服役一定程度上还是能代表重装甲和重火力在实战中的价值,虽然重型坦克的地位很快就被更加全能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取代,但却无法完全替代其战术价值。不过在通过燃气轮机和高性能柴油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后,同时拥有顶尖的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真正才显露出人们在重型坦克上寄予的梦想。美国重型坦克的发展可以用“志大才疏”来形容,在经历了M6的失意,T29的踌躇之后,M103才显露出一些成熟的迹象,不过也只有得到这些积累和教训才能在M1A1身上实现最终的重型坦克之梦吧。
美军在研制M103坦克的同时也根据其底盘延伸发展出了多种变形车辆,比如M51重型坦克抢修车,T57/58甚至T110系列坦克等等。 美国重型坦克发展史的正片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了,不过还有几篇番外等着分享给大家。最后本文如有错误请各位指正,谢谢!
评论区
共 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