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硬盘里的文件是怎么分的,在我这里,跟电影有关的有三个最大的母文件:“以前的”,“正在看的”,“没舍得删的”。打开最后一个文件,约莫三十来部电影,每一部都看了十遍以上。
思忖反复,之所以能将这些影片观看数遍且乐趣有增无减,或许是因为它们对我而言代表了这样一种电影:你根本不必、不想、也无需通过“查阅幕后资料”,“翻看影片相关解读”来增加自己的谈资,或提升对它们的兴趣。它们本身便足够伟大,以至于你只想通过反复观看影片,来获得独属自己的观影乐趣。
因此,书写此篇文章,我承诺自己“不要查阅任何幕后资料”,只记述自己在观影当下最主观的感受,这是其一;其二,尽管书写方式是“向内的”,但它的目的却是“向外的”。作为科幻、恐怖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凡论“人造意识”等话题,必逃不过“弗兰肯斯坦”这一经典角色。然而,或许是作品诞生年代过于久远(无论电影还是小说),又或者是“影响过于深远”,以至掩盖了作品本身锋芒的原因,当我们谈论弗兰肯斯坦,谈论“传世”、“伟大”与“不朽”时,常常会忽略了,它们作为文学及影视本身,对于角色刻画中最为“动人”的部分。私以为,或许那才是这个怪物经久流传的原因。
那老人演奏了一支甜蜜又忧伤的曲子,我看到他那可爱的伴侣的眼中溢出了泪水。我感到一种独特的情绪,混合了快乐与忧伤,一种奇特的、无法抵抗的力量。以前无论饥寒或温暖,我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那情绪叫我吃不消,于是我离开了窗户。
——《弗兰肯斯坦》第十一章
在玛丽的小说中,除却“串线人物”罗伯特·沃尔顿的五封信,博士对自己经历的记述共十八章,怪物的“独白”共七章(11—16章)。尽管故事的最后,还是落脚于博士的恐惧、忏悔与自省,但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已经给予了怪物足够的篇幅,以将我们带入它的视角。
在怪物的独白中,我们得知,弗兰肯斯坦被自己的造物主遗弃后逃至森林。在经历了一连串的驱逐与追打后,他躲入了村庄中最不起眼的角落——一家贫苦农户的棚子里。在从缝隙中偷看这一家人生活的过程中,弗兰肯斯坦渐渐学会了人类的语言,体悟了人类的情感,甚至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受到善良农户一家的影响,他不再偷食村民的食物,甚至偷偷为农户一家收集柴火,以使他们度过寒冷的严冬。然而,就在他鼓足勇气向农户一家介绍自己,也是最后一次向人类寻求认同的时候,除了“失明”的老人,其余家庭成员都被眼前的怪物吓坏了。他们像此前的村民一样,对他叫嚣、喊打,像躲避着瘟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这也小说中,怪物视觉中最为悲情的时刻。
在此,请允许我稍稍讨论一下“悲剧”一词本身。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在观看期间,我发现自己总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包围,那种感觉既令人悲伤,又让人想要为之紧握拳头,乃至产生一种奇特的“振奋”感。直至看到、并理解,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一词的阐释,遂发现这种情感出自于何,指向于何:
它的目的,是引起我们的怜悯和恐惧,并以此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净化。
所谓“情感净化”,指的是“伤感”过后随之而来的一种“愉悦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背后有一些命中注定的元素。悲剧的主人公不应是完美的人,他们有一定的道德,但又存在某种性格缺陷,这种缺陷导致他们在某种情况下出现过失,并最终使他们遭受了厄运。正是这些“命中注定”的元素,引起了人们的怜悯,也构建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它们不仅没有削弱故事的悲伤,反而为其增添了一种厚度,一种纯粹的情感净化。
作为科学家的博士,在好奇心和对造物权利盲目追求的驱使下,制造了一个本不应属于这个世界的怪物,导致了家人的死亡。此为“我们对博士命运进行怜悯”的原因。那么作为怪物的弗兰肯斯坦呢?在他性格中的唯一弱点,就是“渴望与人类建立关系”。而相比对科学的追求,这种渴望甚至更加单纯,也更无法令人指摘。对此,我认为詹姆士·惠尔在电影中的描写更能直接击中观者。在第一部《科学怪人》的结尾,惠尔用一段书中没有的戏份,加深了我们对怪物的牵绊。
在第一部《科学怪人》接近结尾之处,弗兰肯斯坦跌跌撞撞地逃至树林,在湖边,他遇见了一个女孩。或许因为孩童眼中本无对错,女孩并不畏惧眼前的怪物,反而拉着他的手坐下来,教他如何“丢花瓣”。当他们将最后一片花瓣丢入湖中,怪物嘻嘻笑笑地将女孩也丢入湖中。
这时,没有人会怪罪于眼前的怪物,我们因为一再被代入到怪物的视角,而对他产生了莫大的同情。
“看看我,我是什么?我像他一样,只能比划动作,无法说话。那我算是什么?像我这样的人,我的经历与身世将我带向他与他相遇。”
——《水形物语》
如果说此前的怪物让我们心生怜悯,那么惠尔在《科学怪人的新娘》中对怪物的刻画,则成功将这种“怜悯”上升到了“悲剧”的程度。
续集伊始,同样始于一次“落水”情节。弗兰肯斯坦从大火中逃生,在一处瀑布旁边,他遇见一位落了水的牧羊女。怪物一心想相救人,然而对方的尖叫却引来了众多村民。渐渐的,弗兰肯斯坦的表情从不知所措变成了愤怒,当他再一次逃进森林深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变成了光秃耸立的树干,艳阳高照的晴天变成了阴天,现实主义外景变成了哥特式的阴森场景。惠尔无愧为表现主义大师。
然而,弗兰肯斯坦依旧渴望与人交流。他在逃亡途中遇到的盲人老牧师,像是另一个孤独的异类,因为终于有人叩响了自己的家门而跪下来感激上帝:“谢谢你为我送来了一个朋友。”显然,此处的“失明牧师”借用的是原著中的德拉赛一角。只不过,惠尔这次让两者进行了一次更为深刻地互动。
牧师教给他简单的单词:“Friend,Good”;“Alone,Bad”。两个人一边抽烟一边拉小提琴的段落,是怪物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时刻。也正是出于对“Friend”的渴望,在另一场晚餐戏段落,普雷特博士用金酒和香烟把弗兰肯斯坦诱惑到城堡中,教唆他向博士讨要自己的女伴,并最终酿成了悲剧。
制造“科学怪人的新娘”,在小说中是一段笔墨不多的支线情节。故事里,弗兰肯斯坦向博士讨要一个女伴,并对其承诺,如果对方答应他的要求,自己将和伴侣前往南美洲安家,永远不会出现在博士面前。博士起初同意,在造物实验进行到一半时,因为担心怪物和他的新娘结合后会产生出一种远强于人类的物种,于是亲手毁掉了未完成的新娘。
然而,惠尔对此段的“再创作”却更加令人心碎。在一个风雨之夜,博士确实成功制造出了新娘,但当弗兰肯斯坦向她伸出双手,轻声念叨着那句“Friend”——新娘却像所有人一样,因为害怕而尖叫、躲避着他。
“你们走吧,”怪物流着泪,看向亨利和他的妻子,“你们应当活着,我们属于死亡。”巨大的哥特建筑应声倒塌。
不知为什么,最近总想起托罗去年金球奖的获奖感言:“在我的童年时候,便对怪物非常痴迷,我被它们拯救,并得到了赦免。我认为,这些怪物是我们不完美生活的某种体现。它们被允许展现,生活失败的可能”。
乍听此话,着实难忍眼泪,但仔细咀嚼,又觉得不怎么“对味”——并不是所有怪物,都是为了展现“完美的相对面”而存在的。但是我想,如果一定要在以上语境中挑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怪物,那么它一定是弗兰肯斯坦。为此,我总觉得《水形物语》不是一个“进化版的《黑湖妖谭》”,而是一个团原版的《科学怪人的新娘》。
特别是莎莉·霍金斯用手语向画家比划着自己对鱼人心意的时刻。
无数次观影经验告诉我们:想要交付出一部好的二次创作作品,其难度并不亚于一次创作。而在数十部围绕“弗兰肯斯坦”展开的续集、翻拍、恶搞、交叉宇宙电影中,最令我动容的,有以下两部作品。
其一,是1987年的《怪物小分队》,影片大致讲述了四个酷爱恐怖片的男孩,某日真的遇见了环球经典怪物,于是他们将自己在电影中所学的“知识”,统统变成了对抗恶势力武器的故事。
电影中段,小男主肖恩的妹妹——一个十分想加入哥哥的“降妖小队”的女孩,在湖边玩“花瓣”时遇见了弗兰肯斯坦。看过1931版电影的观众,在这里大约都要替女孩捏把汗,导演也狡黠地将镜头在此切断,并配上十分具有恶意的配乐。当镜头再次切回来时,女孩已经把弗兰肯斯坦带回了自己家。一直想要融入小伙伴的她也自豪地对哥哥说:“我都把弗兰肯斯坦带回来了,现在能加入你们了吗?”
与曾经朝思暮想的怪物同处一室,男孩们迟疑、害怕,以至于紧紧倚靠在一起。有人说“他有点恶心”,有人说“应该找个大人来”,还有人提议“应该让他上电视”。嬉闹过后,其中一个男孩递给弗兰肯斯坦一个盒子——这可能是全片最好的一幕:怪物将它打开,看见一个仿照自己模样做成的“面具”。弗兰肯斯坦楞了一下,随即捂住自己的脸,痛苦地哽咽着说:“我很吓人,对吧?”孩子们轻轻摇头。
在《科学怪人》数部续集中,弗兰肯斯坦有一个特点,是很怕看到镜中的自己。但当这个经典人物风靡了半个世纪,乃至成为一代流行文化标志,他再次通过一个“面具”看到自己的面孔时——那句“我很吓人吗”所得到的回答,也犹如一次抚慰,给了这个天性单纯的怪物最好的结局。
第二个精彩的再创作,来自于《低俗怪谈》第三季。我们知道,在多数正统的科学怪人电影中,怪物都会以毁灭自己作为最终结局。但在《低俗怪谈》,弗兰肯斯坦却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他找回了前世的“妻儿”,在面对孩子的死亡时,没有选择让其“成为另一个怪物”,而是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将之抛向大海;而当自己唯一的朋友——另一个背负着罪孽的“异类” Vanessa 离自己而去时,他在远处等待送葬队伍离去,之后才来到 Vanessa 的墓前静静悼念。那一刻,弗兰肯斯斯坦已不再固执地想要融入人类,相反,他接受了自己“作为异类”的命运。不得不说,这一结尾简直犹如神来之笔。
最后,以此剧结束前的一段台词做结尾,出自华兹华兹的《不朽颂》;另外,在玛丽的小说中,也同样引用过华兹华兹的诗,同样出自于博士之口:
曾几何时,青草、树木、溪流,一方泥土,每一处寻常景致,在我眼中,仿佛都蒙着天国的光辉,这荣耀,梦的开始。只是如今,一切已不复当初模样当,我环视四野,无论白天黑夜,再也见不到昔日之所见。
然而,万树之中独有一木,一片田野,我的目光曾驻足。它们一起诉说着,某些事物的消亡。在我脚边的三色堇也同样叨念着:那些如幻的光辉,到哪里去了?那些荣光与梦想,将在何处安放?
评论区
共 4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