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鄙人确实看了一些铅黄电影;二,但没有观看足够多的铅黄电影。借此机会大量补片,梳理知识体系,大概,这也正是从事这份工作的最大好处。
此段出自1977版《阴风阵阵》,少女苏西在去往舞蹈教室的路上,遇见了一位正在擦拭银器的妇女。二者对望,妇女面无表情,但苏西隐隐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当她盯住对方手中的“铁三角”时,整个屋子都被银器的反光照亮开来。这一刻,你甚至能看到走廊深处飞舞的细小尘埃。
基本上,这组镜头就是正反打,没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技法;叙事上,它也对故事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并且因为毫无逻辑和不加解释,甚至让人产生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就像妇女背后站着的那个“男孩”,用意模糊,似乎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平衡构图,或者为此段增添一份神秘感(男孩只在片中出现过这一次;另外如果细心观察将发现,伴随着银器照亮屋子,男孩扬起了古怪的笑容,而当光线黯淡下去,那笑容也逐渐消失)。
奇怪的是,这确实是我最喜欢的影片段落之一。有些镜头你无法剖析或定义它们,但它们令人目眩神迷,惊心悸动,对此,你只能将之形容为“迷人”。而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意大利“铅黄电影”来说,这“迷人”已足够掩盖其台词的冗长,演员的拙劣,以及被时代淘汰的特效化妆效果,使得观看影片成为一种独特的乐趣。
由此,本文将从三个部分介绍这一类型的历史:词根溯源、叙事及美学特征,以及六部代表影片介绍。
简单来说,当代语境下的“铅黄” (giallo) ,指的是1960至1970年代末期间,一种从内容到美学都具有高度一致性的 意大利犯罪、惊悚电影 。故事上,这类影片经常由一起手段残忍的凶杀案开始,经过主角的层层侦破,凶手真面目于最后一刻才水落石出;美学上,则配以超现实的五彩打灯、华丽的巴洛克式场景和当时颇为先锋的合成器做点缀。总之,giallo 容 血腥、梦幻、情色、神秘 为一体,在电影史上,你尽可以找到与之相似的影片,但你绝不会再找到如此大胆又如此细腻的一类电影,蜂拥而至出现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期。
尽管“铅黄”一词现在被用来形容电影,但其实,“giallo”起于文学。此前我们曾介绍过美国的“ 纸浆杂志 ”——这种充满了离奇故事的廉价小册子,堪称美国1920年代的《故事会》。其实,在同一时间段,意大利也流行着这样一种名为“ Il Giallo Mondadori ”的地摊杂志。 所以说流行文化真的是环环相连啊!在写这篇之前,我也不知道“纸浆杂志”这个知识点还能跟这篇串起来啊!
其中, “Mondadori” 是这一杂志出版商(Arnoldo Mondadori)的名字; “Giallo” 在意语中有 “黄色” 之意,呼应了此系列杂志极具识别度的封面。
在杂志发行初期,《Il Giallo Mondadori》几乎还是一本载满了盗版小说的拼贴小册子——上刊文章多为英美推理、悬疑作家的小说翻译(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埃德加·华莱士等)。由于价格便宜、内容猎奇,杂志很快风靡意大利,并产生了一票模仿者,“giallo”一时间也成为了意大利本土人对“犯罪、神秘”小说的代称。
大约从1940年代开始,一批以“giallo”文学为蓝本的电影产生了,这些与铅黄小说在气质、内容上不谋而合的影片,也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它的名字。
另外,从中文语意上讲——尽管不知道“giallo”一词的翻译出自于哪位早期互联网大神,但似乎,“铅”代表“铅字”,表达了这一类型的文学根基;“黄”自然指“黄色”,紧扣意语本意。不得不说,这一名词翻译得着实传神。
尽管 giallo flim 并非是一场自发的电影运动,但像大多数类型片一样,出于影人之间的相互模仿,1960至1970年间的这批影片确实有着诸多可以被归纳的相似元素。在电影学者 Mikel J. Koven 所著的《甜蜜的死亡:意大利本土铅黄电影》一书中, Mikel 将铅黄电影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六点——简单粗暴,但切中要害。
通常为男性,身份被设定为“旅客”、“留学生”等,总之是个局外人。影片伊始,他们因目睹一起谋杀案而被卷入事件之中,但当他们向警方寻求帮助时,对方总会因某种原因对主角的叙述产生质疑(因此,主角总在不停地经历回忆和自我怀疑,甚至产生妄想、幻觉与偏执,铅黄的迷幻感及“心理分析”,部分也源于此)。最终,陷入孤立情境的主角决定自己寻找凶手,正因如此,他们本身也成为了凶手的猎杀目标。
于影片开头便出场,出场方式几乎总是“杀手主观视角”+“凶器特写”(包括但不仅限于匕首,剃刀,砍刀,针,高跟鞋)。这么做,一来可以掩饰杀手身份,二来可以加重影片的偷窥之感;
杀手行头,无一例外总是黑色帽子+黑色风衣+黑色手套+某种面具,其真实身份总是在影片最后一颗才揭示,有时会伴随着一段令人同情的往事。
自然,都是漂亮的年轻女性。为了加重谋杀与情欲齐飞、血浆肉体共长天一色的效果,谋杀场合永远发生在这些女性极为脆弱的时刻下:比如睡前或淋浴之时;至于谋杀地点,托马里奥·巴瓦与阿基多的福,在二者具有开创性的几部影片之后,铅黄电影的故事总发生在一些带有艺术色彩的场所:比如博物馆、剧院、美术馆等。
另外不得不说,铅黄电影的女主角...实在都太漂亮太有灵气了。
想要以文字描述铅黄的视觉风格其实是一件挺困难也挺没意义的事情,这感觉就好比用“宏大、黑暗”来形容《异形》——即便笔者穷尽形容词去赞美,也不如读者自己去影院“瞥一眼”来得直观、感性。因此,这里仅列举几项高度风格化的视觉元素以供参考。
C.通过不断交错的特写—全景—远景快速剪辑,在谋杀场景中制造出疯狂的感觉。
配乐同样是铅黄的灵魂。前卫的意大利电影人选择了合成器作为自己的听觉标签,而在一众导演中,音乐品味最好的要数达里奥·阿基多了。Goblin、Morricone、Bruno Nicolai,包括 Piero Umiliani,皆是在他的挖掘下参与了众多影片的配乐工作,也使得“铅黄之声”自成一派。
大约是为了增加影片的“神秘感”,七十年代左右的铅黄电影喜欢用含有“颜色、数字和动物”的名词做影片片名。油管博主 Dr. Jose 总结了铅黄的七种命名方式(大范围上必然有例外,但这种总结确实说明了一定问题):
A.颜色类:《深红》(Deep Red )
B.数字类:《魔鬼的七张面庞》(The Devil Has Seven Faces)
C.动物类:《摧花手》(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
D.颜色+动物类:《塔兰图拉毒蛛》( Black belly of the tarantula )
E.数字+动物类:《猫眼中的七个死亡》( Seven Deaths in the Cat 's Eye)
F.颜色+数字类:《红衣女王的七次杀戮》(The Red Queen Kills Seven Times )
G.颜色+数字+动物类:《灰天鹅上的四肢苍蝇》( Four Flies on Grey Velvet )
任何一种类型片的模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梳理铅黄的历史,必得以影片为例。以下六部电影可被视为铅黄电影发展中的“六个节点”,每一部都对类型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维斯康蒂的影片显然都与“铅黄”二字无关,但《沉沦》确实是第一部将“铅黄小说”搬上银幕的意大利电影。影片改编自著名铅黄作家詹姆斯·J·凯恩的《邮差总按两次铃》。原著原本是一个充满了暴力与情色气息的“通奸杀夫”的故事,但在维斯康蒂的新现实主义手法下,影片却处处焕发出一种绝望的毁灭感。
除了从同类文学中取材,早期的铅黄电影亦受德国一类名为“krim flim”的犯罪电影影响很深。1960年代早期,德国Rialto Film制片公司曾掀起过一阵“小成本犯罪片”狂潮:这类影片大部分都是根据埃德加·华莱士的小说改编而成,情节通常围绕一个蒙面杀手引出的凶案而展开。直接上图便能看出这类影片对铅黄的启发有多大了。凶器特写、主观视角、面具杀人狂等元素均在其中:
在这类电影中,最完美的范本要数埃德温·扎克于1964年拍摄的《伦敦弑人魔》。影片围绕五综手法相似的杀人案件展开,连续五个夜晚,在剧院上班的女演员一个接一个地被残忍杀害——在早期的 krim flim 中,罪犯所犯下的案件通常只有一起,但在本片中,主角被赋予的任务除了找出真凶,还要与罪犯进行“赛跑”,这与后来铅黄电影的情结模式不谋而合。
说“马里奥·巴瓦是铅黄之父”绝对不为过。1960年,刚刚从摄影师升职为导演的巴瓦便交付出了《撒旦的面具》,三年后祭出了《知道太多的女孩》,后者在情节上可被视为后世铅黄之模板。
在此,有必要稍稍介绍一下巴瓦的生平。1914年,巴瓦生于一个艺术之家,其父亲欧亨尼奥是意大利著名摄影师与雕塑家,曾掌管墨索里尼电影厂。早先巴瓦一心想成为画家,后来放弃了这一理想随父亲出入片场学习摄影——为伟大的罗西里尼和德·西卡担任摄影师。
墨索里尼时期,严格的审核、低预算、苛刻的拍摄进度压垮了一批意大利创作者,巴瓦却证明自己经得起这种严酷的工作模式。解禁后,他同导师里卡尔多·福瑞达合作了意大利第一部有声恐怖片:《吸血迷魂》,讲述一名疯狂的医生为留住心爱夫人的容颜,不惜杀害数名年轻女性并抽干她们血液的故事。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在拍摄这部电影十多天后,导师便放弃了拍摄,巴瓦接手之后的工作——全部在两天内完成。这次契机使巴瓦成功进阶为导演,成本不大的片约也接踵而来——第一部就是震惊四座的《撒旦的面具》。
影片始于一场17世纪旧摩尔达维亚林森中的宗教审判:高举火把、身着教服的村民将芭芭拉·斯蒂尔饰演的“阿莎”宣判为女巫,刽子手将一顶布满铁钉的面具砸向她的面庞。黑白影像、高反差打光,将暴力上升至恐怖美学,不夸张地说,《撒旦的面具》对恐怖影史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回到《知道太多的女孩》,这部巴瓦的“第二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希区柯克的致敬。影片原文片名“The Girl Who Knew Too Much”,照应希区柯克的“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擒凶记》)。有别于哥特味到浓厚的《撒旦的面具》,巴瓦在此片中动用了不少精神分析技法以及有意味的镜头,或许都是偷师于希区柯克吧。
而之所以说本片为铅黄电影提供了模板,是因为巴瓦将“异国游客”、“凶杀”、“不被相信的证词”、“亲自找寻真凶”这些叙事元素加入到片中,已然为后世影片立下了模式与标杆。
如果说《知道太多的女孩》为铅黄的“故事”提供了结构,那么巴瓦的《血与黑蕾丝》则是铅黄视觉与风格的成型之作。
影片发生于一间“模特公司”,随着漂亮的女模特接二连三地被杀害,警方开始着手调查凶案。巴瓦不仅创造性地将“故事地点”搬弄到极具时尚气息的T台,更是赋予了铅黄大胆华丽的色彩。缠着丝袜、带着皮手套的杀手也成为了后世电影的形象模板,挑衅的谋杀与情色场面更是直接将铅黄的“恐怖”属性发挥到极致。
尽管《血与黑蕾丝》的票房并不算十分成功,但接下来几年,模仿者已接踵而至:1968年的《年轻人,恶魔与野人》、1969年的《偏执狂》、《甜蜜的邪恶》, 卢西奥·弗尔兹的《桃色响尾蛇》……不过,这一时期影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尚未形一种风潮,直到1970年达里奥·阿基多的处女座——《摧花手》的诞生,才使“铅黄”从一种“主题、风格相似的电影”,变成了恐怖文化的最重要的亚类型之一。
《摧花手》根据美国推理、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1950年代创作的纸浆小说:《The Screaming Mimi》改编而来。影片程式,严格遵守了巴瓦的情节定律,但阿基多也有着自己的创新性:与此前电影不同,《摧花手》更多地将场景放到了室外,罗马极具艺术感的建筑为影片提供了最好的天然外景;手持摄影、跟踪摄影以及紧张的快剪镜头,极大的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可看性(阿基多早年是编剧出身,《西部往事》剧本也有他的一份功劳)。电影一经上映,立刻获得了评论界与商业上的双重成功。
↑相比巴瓦,阿基多更强调建筑与艺术,这在其之后的每部电影中几乎都有体现:《恐怖歌剧》的故事发生在剧院,《阴风阵阵》发生在舞蹈学院,《司汤达综合征》则干脆将主角描述成了一个“因过度频繁地欣赏艺术品、导致一看到具有强烈美感的事物就病发”的古怪人物……
在《摧花手》的影响下,1968至1978年,铅黄电影进入了鼎盛时期。其中,最多产的大概是1971到1973这三年,65部 giallo flim 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大银幕,“giallo”甚至一度成为了“意大利恐怖片”的代名词。
在这段时期内,有像巴瓦、弗尔兹这样的老导演继续发力,也有像保罗·卡瓦拉、兰帕德·巴瓦(马里奥·巴瓦之子)这样的继承了铅黄衣钵的新导演。在这其中,赛尔乔·马蒂诺应该是最有意思的一位后起之秀。
《蝎尾谋杀案》的故事不太常规,影片围绕一个出轨并继承了丈夫遗产的女人展开。随后,保险公司调查员林奇被委派查清此事。随着调查的深入,林奇怀疑是女人策划了丈夫的死亡事故,但他还没来得及确认事实,女人便在一场旅行中被砍死了。而影片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导演最终都没有告诉我们凶手是谁,但通过主角抽丝剥茧的调查,你会发现故事里没有人是无辜的。
总之,七十年代以后,铅黄电影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西班牙有诸如《黑夜中的破碎玻璃娃娃》、《寄宿学校》这样的模仿作品诞生,早年影响过铅黄的 Rialto Film 公司也反过来向“后辈取经”,与意大利影人合拍了不少同类作品。
一个最能够证明铅黄影响力的有力作证,怕是此类影片多如牛毛的“译名”了——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将发现,1970年代之后的铅黄电影通常都有三个以上的名称。比如1971年的《杀戮旅店》,其意大利原文片名为“La bestia uccide a sangue freddo”,英文直译名为“Slaughter Hotel”,另外还有一个更具血腥味道的名称“The Beast Kills in Cold Blood”。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铅黄电影大量出口他国造成的:瑞典审查制度对情色场景放宽限制,但对“杀戮场景”严格控制;美国观众不介意血腥,但对过于直白的性爱场面吃不消。于是,意大利制片人通常会为影片取三到四个不同的名字,用以调和各国观众口味,也使影片销售额得到最大化的扩展。同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铅黄电影的主角都是由美国演员扮演,并以“英文”作为全片对白。
1970年代末期开始,铅黄电影极盛转衰——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砍杀电影的崛起、及家庭录像带的普及造成的。面具杀手、砍杀特写,不断进化的血腥内容使 giallo 在美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支:slasher movie。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电影的播放媒介经历了从银幕到VHS,再到DVD、流媒体,几乎每一次的进化,都使得类似于giallo这样的亚类型不断地被人遗忘。如今我们能在小荧幕上看到的,只是经历了筛选的、极为少数的铅黄电影。
好在,还有一小撮忠实地信徒继承了它的骨血,使得恐怖史上这抹最浓重的颜色,不至被人遗忘。
评论区
共 6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