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的新番《荒野的寿飞行队》第一、二集已经播出了。我这样一个半吊子的飞行员有幸和专业空管员一起参加千夏字幕组的翻译和顾问工作,力图将动画中专业的航空知识和细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在不甚了解飞行的观众面前。
个人认为《飞行队》算是近年不可多得的准确、详细描写飞行和空战的高质量动画。还没看《飞行队》的读者我大力推荐去找一下千夏字幕组的资源,B站在线版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再加上弹幕科普良莠不齐,质量很难控制。囿于字幕篇幅问题,解说中很多知识、细节和故事无法详细描写出来。本文的意图是想在动画解说字幕之余,更加详细地聊聊动画中出现的各类机型、空战细节和故事。在本文和动画翻译、解说字幕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请大家不吝赐教。
说到旧日本陆军的“隼”,总是会提到海军的“零战”。这两架飞机设计年代接近,扮演角色类似,动画第一集中将“零战”和“隼”设置为对手,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了。动画中主角队“寿飞行队”主要使用机型是一式战一型丙,配备两挺Ho-103 12.7mm重机枪。而第一集中的对手“空贼”则主要装备零战二一型,红色的Boss机为零战三二型。
1937年,旧日本陆军开始装备九七式战斗机,海军也同时开始装备九六式舰载战斗机。虽然两架机体较以前的双翼战斗机在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当时世界潮流已经开始转向可收放起落架设计,装备产生大量阻力的固定式起落架的九七战和九六舰战可以说出生即过时。意识到可收放起落架重要性的陆军与海军航空本部不约而同地在1937年开始发展九七战与九六舰战的后继型号。
1938年5月,海军“12试”试验舰载战斗机的初步规格书发到三菱和中岛飞机公司手中。同年10月,海军参考了在中国战场的实战报告后,发布了规格书的修订版。中岛飞机公司认为规格书要求太过苛刻,此时陆军航空本部“适时地”拉住中岛飞机公司,向他们抛出了陆军自己的下一代战斗机“Ki-43”的规格书,指示中岛公司在1939年底之前完成研制。
一年的研制时间放到现在几乎是天方夜谭,更何况规格书中要求新战机在不损失盘旋能力的情况下在航程、火力、速度上全面超越九七战。好在中岛公司不仅派出王牌设计课长小山悌负责设计,基于九七战改进的方案也使得项目推进顺利。
中岛公司在1938年底拿出了Ki-43原型机,然后在次年1月退出海军“12试”竞争。海军新战机的研发任务正式落到了三菱公司的头上,三菱公司也拿出了他们的王牌堀越二郎主持设计,最终诞生了“零战“的传奇。
这里需要提到一下当时陆军航空本部的战略方针。在30年代陆军针对新时代空战需求,提出了“轻型战斗机”和“重型战斗机”概念。“轻型战斗机”只装备机枪,追求极致格斗性能,负责对付敌军战斗机。而“重型战斗机”则装备机炮,追求高速,负责对付敌军轰炸机。
陆军基于这样的指导方针,拿出了“Ki-43”和“Ki-44”两套规格书。这样,作为“轻战”诞生的Ki-43一式战“隼”在设计方针影响下,获得了其最大的优点“极致的格斗性能”,也获得了其最大的缺点“火力不足”。另外一边的“重战”方案诞生的Ki-44二式战“钟馗”则于《飞行队》第二集出场,不过它的故事就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中岛公司的小山悌相对于三菱公司的堀越二郎只是个刚入行不久的愣头青。缺乏堀越二郎那样的丰富经验(堀越二郎在“零战”之前主持了九六舰战的设计工作),一式战的设计几乎就是九七战的放大版,用料和结构设计上也比较保守。这直接导致一式战在初期的飞行性能上被“零战”全面碾压。
不过一式战却从一开始便具备了远超“零战”的优势——生存力。一式战具备比较坚固的结构和“零战”直到战争后期才装备的防弹自封油箱,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因此在战争中为陆军保留了相对多的有经验飞行员,使陆军相对较少地出现“老飞全战死,新飞没人教“战斗力断崖下跌的情况。
基本满足陆军需求、具备“零战”没有的优势的“隼”,却遭遇了意外挫折。1939年诺门坎战役,苏联与日本爆发了激烈空战。陆军在总结中发现苏联I-16和I-153具有极强的盘旋格斗能力,于是要求新战斗机也必须有极强的盘旋能力。陆军在试飞中发现,虽然一式战速度、爬升率和航程等性能上全面超越九七战,但是盘旋性能却略微下降。
陆军军官们发现格斗性能下降的第一时间便主张“一式战过于垃圾,不如九七战”,要求陆军废止一式战项目。即使中岛公司拼命疏通关系,陆军在1940年依然给出了“不予采用”的决定。相对于1940年顺风顺水的海军三菱“零战”,此时绝望的中岛公司和“隼“即将夭折。
然而同年的战况又使得“隼”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日本1940年入侵菲律宾等美属殖民地,遭到了英美的强烈制裁和禁运。相对于航程超远的海军“零战”(“零战”在最初设计中便要求航程大于3000公里),陆军发现此时自己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够执行远程护航任务。
陆军没有办法,重新掏出一式战方案,要求中岛公司调整设计,增大一式战的航程。同时,九七式和一式战之间举行了模拟空战,一式战凭借相对九七式的高速性能干爆了九七式,这才改变了陆军那帮顽固不化的军官。1941年,Ki-43项目终于获得了通过,这才获得了“一式战”这个正式名称,首批订购400架。至于“隼”这个称呼,则是1942年一式战在民间解密之后,陆军本部为了提升士气,专门起的昵称。
“隼”相对于已经部署了一年,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零战”来说是完全的新机型,但是在表现上却不落下风。“隼”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凭借性能碾压了东南亚部署的英美老旧机型,如F2A和“飓风”等,取得了1:4的交换比。
陆军对此非常满意,加大一式战部署力度。于是,从缅印战场到所罗门群岛,从澳大利亚到千岛群岛,“隼”的踪迹遍布四方,成为陆军的绝对主力机型。但是由于落后的指导方针和一贯的追求极致性能而过度简化的问题,“隼”实际上从根本上便决定了其性能的上限。过于孱弱的火力(早期型机鼻两挺7.7mm机枪,后来改进为12.7mm机枪,仅有两架试制机为机鼻两挺20mm机炮)和相对“零战”优秀,但是还是很弱的生存力,以及相对较低的速度,使得“隼”随着日本在东南亚战场的溃败而丧失制空权。
1942年,所罗门海域损失严重的海军拉下脸来请求陆军派战斗机增援。陆军派出100架一式战协助海军。尽管在拉包尔附近空战中取得了一定战果,“隼”孱弱的火力使得诸如“数架一式战追击一架B-17几个小时却无法击落”的尴尬局面屡屡发生。随着所罗门空战日本的全面败北,这些一式战也只得撤出拉包尔,全面溃败到菲律宾、台湾一线负隅顽抗,直至全灭。
1943年后,缅甸战场的一式战主要负责拦截“驼峰航线”上增援中国的美军运输机。一式战的存在使得“驼峰航线”受到很大威胁。陈纳德将军派P-40战斗机迎战,并在战斗中发现一式战无法跟上P-40俯冲和急速拉升的机动,强行跟随的一式战甚至会因此解体。了解了这个弱点后的美国人在中美联合建立的防空预警体系支持下,挡住了一式战的嚣张气焰。随着1944年后P-47、P-51等新锐战机的到来,缅印战场的一式战彻底宣告败北,损失惨重。
1943年中下旬,随着美军发起对日本土作战,一式战由于性能上的绝对劣势,被派遣在北部千岛群岛和南部菲律宾群岛做最后的挣扎。千岛群岛驻守的一式战被来自阿留申群岛的美军逐渐消耗殆尽,最终岛上仅剩15架一式战,而主力的28架一式战被调往菲律宾群岛并最终全部损失。一式战在战争末期由于易于操纵、稳定性好的特点,被大量选为特攻机,由几乎没有飞行经验的学生驾驶,挂着250kg炸弹对美军进行聊胜于无的攻击。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开始进攻千岛群岛。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岛上日军依然在抵抗苏联登陆部队的进攻。8月18日,4架一式战和8架海军九七舰攻作为最后的空中力量与苏机交战,双方都没有损失。千岛群岛空战成为了二战最后的空战,“隼”则成为了最后空战的主角。
“零战”可能是整个二战中日本最著名的战斗机。造就这样广泛的名声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战争初期盟军采取错误的应对技战术而产生的“零战神话”,另一方面在于“零战”,和陆军一式战类似,作为海军的“军马”从头到尾运用在战争中,参加了海军所有的主要行动。
“零战”的生产从1939年持续到1945年战败,总产量10449架,是所有日本战机中数量最多的。在《飞行队》第一集中,零战二一型(A6M2)被设定为对手“空贼”的主要战机,零战三二型(A6M3)更是被涂成红色设定成Boss机,给主角和配角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正如前文所说,1937年,在旧日本陆军装备九七战的同时,海军装备了九六舰战。受世界潮流影响,海军也立即着手研发九六舰战的后继型。1937年5月,海军“十二试”实验舰载战斗机的初步规格书发送到三菱和中岛飞机公司手中。同年10月,海军参考了中国战场上九六舰战的实战报告后,发布了“十二试”的修订规格书,要求在机动性不低于九六舰战的同时,在爬升率、极速、航程、火力等所有方面均优于九六舰战。
中岛飞机公司一方面认为此条件过于苛刻,一方面也收到了来自陆军的风险较低的新战机规格书,便在次年1月退出了竞争,转向了一式战“隼”。三菱公司独自继续“十二试”的研发工作,项目小组由堀越二郎负责。
堀越二郎此时已经是一名富有经验的设计师。从东大航空系毕业的他,先后设计了“七试”实验舰战和九六舰战两种机型,在负责“十二试”时刚33岁。为了满足海军的苛刻要求,堀越二郎结合之前机型的经验,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诸如悬臂式下单翼、可收放起落架、提供优秀视野的花房式座舱和最重要的新型发动机。因为九六舰战的固定起落架存在阻力过大和脆弱易断的问题,堀越二郎直接从其他项目中挖来了有经验的专家专门设计起落架。
1938年4月10日,三菱公司递交了《A6M1计划草案》。A6是“十二试”舰战的内部称呼(九六舰战为A5),而M则代表着“三菱”(mitsubishi)。《草案》中随处可见三菱对海军规格的不满:
“综合性能、性价比、制造简易程度有很多相抵触因素存在。比如单就综合性能来说,盘旋能力、爬升能力和续航能力、火力互相矛盾,而速度的盘旋能力、视野、火力等根本就是势不两立……本计划的目的仅是在这些矛盾中作最大限度的调和,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能力……”
此时的国际潮流已从盘旋狗斗(“TB”战术)转向了高速俯冲脱离(“BZ”战术)。德国新战机竞争中梅塞施密特Bf 109能击败性能优异的亨克尔He 112便是由于Bf 109的高速性能出众。日本从竞争失败的亨克尔公司手中购买了一批He 112用以研究,三菱公司的工程师们观摩了He 112整机后认为此机对新战机研发并无参考价值,但是亨克尔在细节方面为减轻重量和加强火力等作出的努力值得借鉴。
日本的发动机工业也才堪堪起步,发动机质量很差。就堀越二郎自己估计,“日本的引擎功率差,比欧美同期的差不多要低20%到30%”。这样的动力迫使项目组使用更多极端手段来减重:采用住友金属公司开发的特殊轻质铝合金、选用小直径结构铆钉、尽量简化铆接点、在构件上钻出了大量小孔来减重、不采用自封防弹油箱、取消座舱装甲板等。几乎所有日后的致命缺陷均在设计时便埋下了伏笔。
堀越二郎本人也并非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对于最根源的发动机问题,早在1934年堀越二郎研发九六舰战时,三菱的发动机部门就已经在着手研发新型引擎。当时日本航空发动机工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三菱只负责液冷式引擎,而中岛只负责气冷式引擎。然而三菱发动机部门打破各种桎梏,开始研制气冷式引擎。
没有休息日的发动机研发小组在1935年完成840马力的“金星三型”,1936年完成1000马力的“金星40型”。“金星40”随后成为三菱开发的一系列“金星”、“瑞星”、“火星”引擎的基础并于1939年参加了由九六陆攻“NIPPON”(日本)号的环球飞行,刷新了世界纪录。为了拓展适用性,三菱研发团队将“金星40”缩小制成提供900马力的“瑞星10型”发动机。三菱总算解决了自产气冷发动机的问题,但是堀越和“十二试”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为了追求航程和极速,新式战斗机理应选择较大马力的“金星”发动机,但是“金星”又太重了。虽然“金星”和“瑞星”的重量仅相差34公斤,但是放到整个战斗机机体上,为了适配发动机马力和大小的机身重量差距可能达到700公斤。这对于当时的研发团队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尽管“金星”投产更早、马力更大、改进更方便,但是为了机体性能和海军的青睐,堀越二郎最终选择了“瑞星”发动机。
解决了发动机问题的“十二试”原型机在1939年3月完成组装,4月送到机场进行试飞,9月获得海军认可并正式定名为A6M1。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三菱公司花费巨大精力研发的“瑞星”发动机并没有满足期望。在进一步试飞后,试飞员发现A6M1的最大速度低于要求。1939年5月,海军责令三菱公司在A6M第三架原型机和以后的型号中安装中岛公司研发的“荣一二型”发动机以提高性能。
“荣一二”较“瑞星”在重量、直径和功率上都大一些。从这个角度来看,堀越三郎舍弃大功率“金星”转向小型“瑞星”的算盘完全翻车了——这下不仅没有提高战机的性能,连自家引擎都用不了了。三菱公司被迫使用对手的引擎,看似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但中岛公司也没好到那里去。
战争开始后不久,由于“零战”优异的表现,海军责令中岛的小泉工厂协助生产“零战”以增加产量。这场新型发动机、战斗机的竞争中没有任何一方取得胜利,十分荒唐。值得一提的是,“零战”早期型采用的“荣一二”发动机也正是前文提到的一式战“隼”使用的引擎。“零战”和“隼”这一对竞争对手却最终使用同样的心脏,可以说是一生相爱相杀了。
装备“瑞星”引擎的A6M1原型机仅有两架。从第三架原型机开始,A6M1正式换装中岛“荣一二”引擎,并更名为A6M2。1940年,首架A6M2在性能测试中全面超越海军的严苛要求。侵华的日本海军航空队获知此消息后,立即申请装备该机。
1940年7月,15架预生产型A6M2编成两个中队,从九州直飞中国,加入汉口的第12海军联合航空队。10天后,日本海军正式装备“十二试”舰战,更名为零式舰上战斗机一一型。“零战”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装备了新锐战斗机的日本海航嚣张气焰大增。8月,12架“零战”首次参战,中国空军老旧的I-15、I-16战斗机无力抵挡,损失惨重。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零战”共击毁99架中国飞机,自身仅因地面起火而损失两架。最初投入战场的15架“零战”预生产型也很快被初期生产型替代。
凭借中国战场的经验和日本本土的试飞,“零战”边生产边改进,加强了机翼结构,增加后翼梁,并增加翼尖折叠机构以适应航母升降机尺寸。经过这些改进的“零战”改名为零式二一型。
三菱和中岛小泉工厂日以继日地生产“零战”。到1941年底,日本海军已拥有超过400架“零战”。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零战”作为护航战斗机随九七舰攻(九七式鱼雷攻击机)和九九舰爆(九九式俯冲轰炸机)攻击美军的空中和地面目标,为美国海军带来极大损失。
太平洋战争第一年中,美国海军的标准战斗机是格鲁曼F4F“野猫”,总体上战损不敌日本海军航空队。和许多人想象中“野猫”被“零战”暴打相反的是,尽管在速度、机动性和航程上远不如“零战”,同是1938年设计、40年服役的战斗机,“野猫”依然凭借着坚固的机身和正确的战术“萨奇剪刀”给“零战”带来了可观的损失。“零战神话”更多的是由于当时美军飞行员毫无准备、战术错误,以及大量装备的毫无还手之力的老旧战斗机F-2A“水牛”造成的。
12月8日,驻台南的日本陆基海军航空兵大举空袭菲律宾,驻菲美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有战斗机能够从台湾直飞菲律宾。三天之内,美军便基本丧失全部空中力量。在这场战役中,日后的“零战”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下士崭露头角,首先击落一架P-40战斗机,两天后又击落一架B-17轰炸机,加上在中国战场的记录,总共取得了四次空战胜利。
三个月内,日本海军的200架A6M2与荷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各式战斗机的空战中取得了绝对优势,后来还碾压了P-39“飞蛇”。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东南亚驻防战斗机型号多为陈旧的F-2A、CW-21B、霍克75A,较为先进的也只不过P-40早期型和P-39。面对这样水平的敌军,“零战”取得压倒性优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1940-1942年最难熬的日子中,盟军唯一的亮点是陈纳德将军带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在1941年底到42年7月的短短7个月中,飞虎队在缅甸、中国昆明等地共击落150架、摧毁297架各类日机,自身损失80架P-40、21名飞行员。在日本陆军“隼”、海军“零战”肆虐的东亚、东南亚,“飞虎队”无疑极大地打击和抑制了日军侵略的步伐。1941年底开始,日本海军开始撤离驻亚洲的“零战”以支援太平洋战场。
自1940年“零战”出现在中国以来,盟军无法获得任何“零战”的残骸,更别提缴获整机了。这极大地影响了美国情报机构和作战单位对“零战”的分析判断和对策。“零战”肆虐亚洲、太平洋两年后,事情迎来了转机。
1942年6月,古贺忠义下士驾驶的A6M2从阿留申群岛附近的龙骧号航母上起飞,随机群骚扰荷兰港。虽然行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古贺在返航时却发现自己的“零战”油箱上有两个弹孔并不断漏油。由于燃料不足,古贺只能驾机迫降阿留申群岛的阿库坦岛上。
迫降中飞机陷入了沼泽地中翻覆,倒霉的古贺下士在翻滚中折断了脖子,但飞机却多亏柔软的泥地而没有太大损伤。五周后,飞越阿库坦岛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偶然发现了这架战机。随后登岛的美军惊喜地发现,一架求之不得的日本新锐战机竟然就这么完整地躺在自己面前。仔细包装后,“零战”被送回美国本土维修并彻底分析。
美军发现“零战”有很好的爬升率和极大的航程,机动性也优于一般战斗机。在低速中与“零战”格斗几乎是自杀,但是高速时就不一样了。高速的“零战”机动性急剧恶化,副翼僵硬、杆力沉重,脆弱的机翼结构容易导致“零战”在俯冲中解体。而且“零战”为了减重甚至没有装甲和防弹自封油箱,铝合金的蒙皮也是一打就穿而且极易燃烧。这些从“阿库坦零战”身上得到的宝贵信息立即派发至一线作战单位。针对这些弱点开发的新机型、战术甚至子弹立即遏制了太平洋上耀武扬威的“零战”。
1942年10月,零战二一型被装备了新型“荣二一”发动机的零战三二型和零战二二型取代,退居二线部队。零战三二型最大的特点便是其独特的方形裁剪翼尖。这样的方形翼尖最初是由于“零战”换装了更强更重的“荣二一”引擎,为了平衡重心而随油箱布局一同改进的。方形翼尖减轻了地勤人员的维护负担,并带来了更高的俯冲极速、加速和滚转性能。这对于“零战”暴露出的颓势有很大的帮助——盟军飞行员们已经开始用高速掠袭的战术对付不善高速的“零战”了。
有得就有失,切短的翼尖使得零战三二型的盘旋性能恶化,可以说是整个“零战”家族中最差的,航程也有所缩短。开惯了整个家族中盘旋性能最好的零战二一型的飞行员们自然对此恶评如潮。类似的事情前文也提到过,保守的陆军军官们对机动性下降的一式战“隼”也是恶评如潮,毫不顾及其他方面的改善。有趣的是,和本国飞行员的恶评相反,盟军那边倒是对新“零战”警惕万分。零战三二型最初登场时美军飞行员甚至将其误判成新型战斗机。1943年6月修订的《日本军机识别手册》中,甚至直接将零战三二型评价为“南太平洋最需要注意的战斗机之一”,从侧面反映出三二型的威胁之高。
针对本国飞行员的差评,三菱推出了新的“零战”改型,零战二二型。零战二二型采用和三二型一致的“荣二一”引擎,但是为了弥补航程,增加了机翼油箱,还把三二型切掉的翼尖又补了回来。此举的确增加了航程和盘旋能力,但是滚转和俯冲能力又回到了二一型的原点,再加上新发动机带来的重量,零战二二型可以说毫无特点。
唯一值得留意的是二二型更换了一直使用的“九九式一型”短管20mm机炮,换成了“九九式二型”长管20mm机炮,改善了机炮的弹道特性。但是基于原始设计,“零战”机炮、机枪射击按钮在左手油门上,而且互相独立,飞行员无法同时射击机枪和机炮。
“九九式一型”的孱弱火力和糟糕弹道更是让“零战”的火力投射能力雪上加霜,孱弱的弹道导致战争初期的王牌飞行员们都不喜欢用机炮,而用机枪和敌机战斗。即是“九九式二型”有所改善,惯性思维的飞行员们对机炮的利用率还是很低,这导致“零战”面对战争中后期优良性能、厚重装甲的美国战斗机、轰炸机时陷入了“打不下,跑不掉,绕不赢”的尴尬局面。
更为尴尬的是,零战三二型和二二型投入作战的时机都非常糟糕。零战三二型投入作战时正赶上瓜岛战役,减少了航程的三二型很难为轰炸机和瓜岛地面部队提供的空中支援。而等到零战二二型投入作战时,又赶上所罗门群岛战役中期,日军已经在所罗门诸岛配备了大量前线基地,二二型增加的航程又显得毫无意义。这样糟糕的时机加上不出众的性能使得“零战”这两个主要改型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作为。
设计师堀越二郎在“零战”投产后便埋头开始设计后继机型A7M“烈风”和J2M“雷电”,“零战”的改进实际上是由“零战”项目组主导的。A7M“烈风”的发动机迟迟无法解决,苦苦等待新机的海军只得继续改进已经落伍的“零战”。结合开战至今的使用经验,1943年三菱公司推出了零战五二型(A6M5)以应对美军新锐的P-38“闪电”和F4U“海盗”战斗机。
零战五二型主要加强了机翼结构和蒙皮,保留了二二型武器、油箱和发动机的同时增加了姗姗来迟的防弹自封油箱和座舱装甲板,还为发动机的每一个气缸单独配备了排气管以增加少量动力。尽管五二型比二二型重了200千克,平飞和俯冲极速却有较大提高。
1943年秋零战五二型服役。满以为能凭借新“零战”重新夺回天空的日本人,又在天上发现了没见过的战斗机机影——F6F“地狱猫”。1938年开始设计、42年首飞、43年服役的F6F可以说是专门为克制“零战”而生。F6F继承了前辈F4F的坚固机身,采用了普惠公司生产的R-2800双黄蜂引擎,马力达到了2000匹,几乎是“零战”的两倍。六挺M2勃朗宁重机枪(老干妈)的火力投射量也不是“零战”孱弱的7.7、12.7、13mm甚至20mm尿尿炮能比的。
动力、速度、爬升、火力、装甲均不占优势的“零战”暂时还能凭借盘旋性能的老本和早期F6F一战,而F6F-5等后期“地狱猫”投入作战则正式宣告了“零战”的死期——这些凶狠的“地狱猫”们的转弯性能已经超越了“零战”。
1944年6月,零战五二型首次参战,地点是马里亚纳。对太平洋战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马里亚纳猎火鸡”这个名字。6月19日一天,日本派出的四波共326架战机几乎全军覆没,而美军损失轻微。日本海军航空兵至此几乎全军覆没,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空中攻势。
“零战”的生产一直持续到日本投降,机体的损失尚能弥补,日本海航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却被海军参谋本部视为草芥,随着42-44年各类战役一起烟消云散。“马里亚纳猎火鸡”更是将稍有经验的飞行员也一网打尽,44年秋季的日本海航几乎已经不存在“飞行员”这个兵种了。一贯不把飞行员当人看的指挥官们,从1944年10月开始,先用老旧的零战二一、二二型,后来用俯冲更快的零战五二型,绑上不可投放的250KG炸弹和几乎没有飞行经验的学生,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分崩离析的“皇国”陪葬。
1944年10月26日,位于菲律宾的201航空队首次对美军进行自杀攻击。到1945年,“特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量过时的“零战”和“隼”就这样一面做着徒劳的冲锋,一面被各类口径的空爆弹、VT弹打成蜂窝,随着飞行员一起葬身大海。
战争取胜靠的是人而不是兵器,这一点在《荒野的寿飞行队》也有体现。主角们用老旧的“隼”屡屡取胜,而其他人的“紫电”、“钟馗”等新锐战斗机却接连被零战二一型、三式战“飞燕”打得落花流水,原因归根结底除了剧情需要,就是飞行员缺乏对自身机体的掌握和事态感知能力。
总的来说,“隼”和“零战”均是局限于时代,根据军方不切实际的要求,囿于孱弱的航空工业,舍弃所有不需要的部分而造就的极端战斗机。这样的战斗机或许能够一时称霸天空,但是陈旧的指导思想、薄弱的改进空间和机体性能均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使得这些战斗机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而迅速地被淘汰。
下一期我将以第一、二集出现的战斗为主,结合实际空战知识讲解《荒野的寿飞行队》中出现的战术和机动,请多指教。
评论区
共 4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