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电影院已经过去了30个小时,这段时间里我切实感受到了“亲妈粉”那颗操碎了的心。我担心有人会认准一些缺点从而否定这部片子的全部,我担心它排片率过低,我担心它受众面过小。然而在狂刷24小时的新微博和朋友圈之后,我知道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好的片子是不会被埋没的,而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期待这样一部电影太久太久了。
关于《流浪地球》是否有资格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它又会对未来科幻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大佬做出了评论和预测,我的文字还太过稚嫩,能做的只是想将这部影片尽可能多地安利给周围的人。我一直认为,小到一个字的位置,一个标点的运用,大到一个词、一句话的构思,从文字被落到纸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带有了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所以真正意义上客观公正的影评是不存在的,只是依作者而言,他使用的语句是否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理解。
所以,下面的这些文字并不是强迫任何人来跟我一起赞美《流浪地球》的好看,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从一个科幻迷的角度,尝试描述一些影片中触动我的点,用我自己的逻辑以及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小细节来解释《流浪地球》为什么会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
这些感受送给有缘人,如果这些细节引起了你的兴趣,不胜荣幸。
当主人公刘启带着妹妹上到地表,站在50吨重的载重卡车旁边的时候。
当绵延的山脉在行星发动机面前宛如小山包一样的时候。
当镜头继续拉升,宏伟的行星发动机逐渐变成大陆上的点点星光,整个地球被蓝白色的发动机尾焰包裹的时候。
最后,当拖拽着白色轨迹的地球靠近木星,蓝白色的星球还没有木星大红斑大的时候。
这种多层次的视觉对比其实在科幻作品中有很多例子,但像《流浪地球》这样集中在很短时间内进行展现真的很让人震撼。宇宙的宏伟,人类的渺小,以及绝望中进行抗争的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这种尺度的变化让我们去体会和感受,人类是一个非常视觉化的物种,即便是你攀登到摩天高楼顶部,乘坐飞机飞行,甚至飞上月球,我们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宏伟,知道人类的疆土面积不过只占到还不到地球表面积的30%。这就已经是视觉感受的极致了。
太阳呢?木星呢?我们知道它们很大,但到底有多巨大,其实只是知道一个数据而已,电视机上的画面让我们知道木星是什么样子,知道那里有一个比地球还大的大红斑,但因为电视机尺寸的限制具体有多大我们还是无法形容。
而在《流浪地球》那段几十秒的片段中,我们的视角从一个人类开始,终止于空间站,终止于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而刚刚启程的地球被缩小到了和月球差不多的比例。木星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我们终于有机会通过地球母亲感受一下了。
影片前期有一段剧情,韩子昂去拘留所捞人,结果自己也被关了进去。无所事事的时候他用智能手机听海草舞音乐。
这一幕乍看起来像是为了迎合当下的流行文化,但如果仔细一想,这其实更像是在表达人类文明为了修建发动机而全面停滞的文化发展。
韩子昂,他应该是跟我们,也就是21世纪初这代人类同一时代的人。这个人物从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缩影,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所思所想,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在绝境中会做出的一些选择。流浪地球计划持续2500年,足足一百代人,在这种尺度下的故事,思考一些家长里短会有一种故事格局变得狭小,只能从一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去思考。而电影中的故事是关于希望,是关于未来,是关于后代,是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韩子昂经历过地球停转时代,他经历过最早期的灾难,从他的视角代入进故事也许会在观影过程中有不一样的体会。
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影片中人类群体的描绘。
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定义一部影片的基调是一件很蠢的事。《流浪地球》一点也不战狼,同时也与好莱坞式科幻电影有着完全不同的东方式视角。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世界,拯救世界的主人公往往是个人,是超级英雄。但在以社会为主导地位的东方故事世界,所有人都是英雄。
很多很多的细节都能表现这一点,比如里面的人物都说着自己的母语,而交流则通过实时翻译机进行,之所以主人公在说中文,不过是因为故事的舞台发生在中国境内。
故事的中段,有一幕刘培强和马卡洛夫从太空进入空间站中控室的段落,其中大概有一个不到五秒的细节,空间站另一侧的舱室也发生了爆炸,刘培强说:“可能是别人也发现了MOSS发生了叛逃。”
而地面上,重新启程的救援队在即将抵苏拉威西3号转向发动机的时候,看到发动机已经被其他救援队重新启动。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没有人抱怨这一路的辛劳白费了。
行动中的英雄不止一个,所有生活在流浪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进共同的事业。只不过,因为这是中国的科幻电影,所以视角选择了中国的救援队。熄火的行星发动机总数达到了一万座,又有多少英雄在救援的途中历尽艰险,我们不得而知,但这背后的想象空间却又能让我们看待人类的视角再上升一个层次。
比如,昨天在某个科幻交流群里,有人疑惑影片中“火石”既然是重启发动机的重要道具,为什么不就近储备,反而要远距离运送。
我看电影的时候猜测那东西其实是核弹头,后来群里有老师回应制作团队在其他交流场合表示过,“火石”就是核弹,属于战略物资需要集中管理。
以及昨天在微博发现的,联合政府士兵使用的步枪型号,QBZ47-5.8
即便是要冲出太阳系,我们也要先统一全球制式,坚定5.8mm一百代人不动摇!
之前双翅目老师在电台节目里说过的“科学的认知性”我认为是很实用的一套方法,也是我目前一直在套用的一套逻辑。这里的对科学的认知,并不是说对一个世界观,一个设定必须要有极为严格的科学解释,而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凭借你的本能直觉认为这个东西可能会符合一些科学逻辑。因为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切身体会到科学技术力量的一代人,科学这两个字几乎形成了一种自带力量的概念,只要这个东西看起来,听起来,感觉起来和科学沾边,几乎本能地会有一种“这东西厉害,这东西靠谱”的想法。这是我认为的“科学认知性”的根基,而科幻故事,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搭配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让读者产生一个“这东西有可能,有点意思啊!”的感觉。
总之。
春节十二响!牛逼!
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局!牛逼!
《全频道干扰阻塞》作为我最喜欢的大刘短篇,上大荧幕了!牛逼!
我们人类在木星上放了个大炮仗,然后顺利逃走,还没被木星土著逮着!牛逼!
我求大家都去看《流浪地球》我想看它票房破50亿,我想看第二部!!
评论区
共 7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