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全片主观感受,内含严重剧透,欢迎交流讨论。
最早知道《流浪地球》小说要拍电影时,我是不信的,原著小说改编难度之大,实在很难相信这不是又一个《三体》电影化闹剧,但是电影上映前我的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一致盛赞,点映口碑爆炸,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把《流浪地球》放在了新年观影的第三顺位,我自认为期待值已经控制的很好了,但出了影院,还是一声叹息:这跟流浪地球有什么关系。
就剧本改编来说,首先要承认一点,站在一般观影群众的角度,《流浪地球》的电影改编非常成功,套用原著小说的科幻设定,用扎根在农耕文明内核的故土情怀、亲情与家庭等感性要素得到了票房和口碑的两开花。但是对于看过原著小说的我来说,观影全程伴随着强烈的不适,仿佛看的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一部荒诞喜剧。
大刘的小说偏重于歌颂人类文明有多么耐X以及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韧性和理性到可怕的牺牲精神。原著中“我”只是一个作为流浪地球宏大叙事的摄像机,记录了整个流浪的旅程,而“我”本人以及其他主要登场角色的塑造,则是为科幻设定服务,冷漠,理性,生存,这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末世背景下当时人类群体的精神面貌。
原著小说花了大量篇幅来体现这几点,面对父亲的光明正大的婚外情,“我”和母亲顺利应当的选择平静接受,过了两个月父亲又儿戏般的回到母亲身边,母亲甚至忘记了出轨这件事。
“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道德困境,电车难题,先救老婆还是先救妈,这些问题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理解。随着太阳的死期将至,生活方式的巨变对人类的生存哲学产生了颠覆却又合理的改造,那时的人类不再被爱情、家庭、伦理束缚,唯一能让人有情绪波动的只有那个可怕的谜底:死亡。
末世中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一万两千道的蓝白光柱。地球发动机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后的荣光。这就是我喜欢刘慈欣小说的原因,冰冷的理性中有对未来的幻想,太他娘的浪漫了。
电影《流浪地球》以主角团队的救援地球行动作为主线剧情,时间点非常聪明的选在逃逸时代地球脱离木星这一阶段,故事内容完全原创,这里要说多说一句,本剧的八位编剧(刘慈欣未参与改编)倾注心血,将原著中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扩展成一个完成度极高的商业电影剧本,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真的不容易。尤其是《流浪地球》原著这种宏观叙事的短篇小说,如果不进行商业化改造,口碑不好说,票房肯定一落千丈,《降临》、《湮灭》都是前车之鉴。
但问题是这么改编到底是否真的合理,把原著的精神内核没了那这个电影还能叫《流浪地球》吗?
原著中最精彩的一段在流浪阶段的开端,被阴谋论蛊惑的群众发动了叛乱,即使是军旅后代的主人公也加入了狂热的人群,将人类的叛徒——最后五千名执迷不悟的罪人——活活冻死在冰海上,胜利的人民狂欢庆祝,高唱《我的太阳》向太阳请罪,紧接着,“氦闪”爆发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有真理的人死了,砸石头的盲众活了下来。
毫无疑问,原著小说对于叛乱的群体是持否定态度,这场叛乱的本质就是感性与理性的交锋,在电影中,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叛乱这一段,但影片的高潮部分,依然是感性和理性的对决,只不过正反派和结果完全反了过来。
主角团队的刘培强发现了联邦政府的叛逃行为,为了拯救儿子和岳父,闯入总控室后却被告之一切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地球灭亡已不可避免。这里不吐槽大大小小的逻辑bug,只说作为感性代表刘培强和理性代表的人工智能MOSS的这段对话(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一段演员的口型和配音对不上,因为原来的词要有攻击性得多),AI基于科学论证和法律条约,想要阻止刘培强毁灭火种计划,正常的理性行为,关乎人类文明的存亡,不能寄希望于主角团队一拍脑门想出的方案,哪怕刘培强的炸毁空间站行动能将拯救地球几率从0变成了正数(具体电影里没写,但既然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都没有选择的方案肯定不会很高),这是一场豪赌,无论说起来多么感人,“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赌桌上输光了可以再挣,火种没了那就意味着文明的灭亡,这里的理性代表不说维德和章北海,就拿原著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同意主角的方案。
但是在电影中,精英阶层的联邦政府同意了,MOSS作为世界上最智能最理性的AI,选择了全程注视主角毁灭自己,毁灭火种计划。
然后主角成功了,地球被拯救了,根本不能相信所谓的理性计算和精英判断,反派角色联邦政府和AI被遗弃在浩瀚太空中,这是爱与希望的大胜利!
看到这里我实在是没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你们这是叛逃!
这种强烈的不适感不是在最后一刻发现,而是伴随了我整个观影过程。
在电梯运送火石时,主角刘启板着脸对救援队队长说,先运人,一副你不同意我就翻脸动手的样子,然后作为维护秩序的救援队队长,竟然认怂同意了,火石重要还是人重要,这还需要思考?
杭州城救援失败,加上队友的死亡,失控的女队员拔枪毁掉了珍贵的资源火石,队长对于这种冲动行为依然没有任何处罚。
人类进入地下城的机会通过抽签选择,而主角和姥爷因为其父亲宇航员的关系,可以不用抽签直接进入。抽签?文明最主要的的资源通过运气来选择,更不要提疑似关系户腐败行为,何等的儿戏!
电影全片唯一一个我认为还有理性的人是那个为了保火石自愿牺牲的司机,只有一句台词提到了他,确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向他致敬。
我向来看不惯别人批评《三体》中的程心为圣母婊,人类需要感性来完成作为人的那一部分,但不代表要被感性支配,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延续是由理性主要驱使的,但是主角团队全员没有一个从理性出发进行思考,不是家长里短,就是儿女情长,没有罗辑、没有维德、没有章北海、没有云天明,没有“父亲”,没有“我”,全员低配程心,我又确认了一下手里的电影票,没错,确实是刘慈欣原著改编《流浪地球》。
最后用原著中的正面角色,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的一句话来做收尾: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再补充一句,看了大刘对电影的访谈,他认为改编非常成功,“科幻小说是给科幻读者看的,而科幻电影面对的是广大一般观众”,我很同意,所以我也就能理解电影里特别不刘慈欣的感觉和及格的分数是从哪来的了。
评论区
共 26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