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流浪地球》已经破了10亿票房大关,在众星云集的中国电影春节档里拿下出人意料而又不出所料的票房冠军。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在早已经不正常的中国影视圈里,发生好国产商业大片拿到好票房这样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需要格外地夸赞的。
而更加让人觉得欣喜的意外,就在于《流浪地球》的类型,是中国影视乃至整个文艺文娱界里时常被提起却又近乎无人知晓无人问津的“科幻”,这就让《流浪地球》不仅能在“十亿元俱乐部”里有个名号,甚至可以在中国电影发展史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记标注,成为被时代所铭记的重要中国电影。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场现象级的电影浪潮下,我们围绕该片的评价和讨论,就更应当保持一点微乎其微的冷静。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广大观众仍然缺乏不带立场地观看和评价一部电影的能力,这就导致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被铺天盖地的阴阳怪气和张口就来所淹没。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将尝试用中立的、整体的视角和态度,来给各位尚未观看《流浪地球》的潜在观众们阐述为什么这部国产电影值得花钱去影院一看;同时,对于有一点了解,尤其是已经观看过《流浪地球》的诸位,我也以我的见解,来解释为什么《流浪地球》的口碑当之无愧。
“科幻”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可能有一部分中国人知道阿西莫夫,认识雷德利·斯科特,还晓得海因莱茵的《星河舰队》不是个军国主义作品,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科幻电影”其实就是个可有可无的标签。《机器侠》和《长江七号》可以是科幻片,《九层妖塔》和《长城》也可以是科幻片,这也说明了国内观众中的绝大部分对科幻这个类型其实是视而不见、无所谓其好坏死活的。
目前为止,中国大部分观众所能看到的科幻电影,可以说几乎都是好莱坞的“科幻元素片”。这些电影当然算得上是科幻,因为从诞生之初就和漫画和市井小说一样,科幻作品是无法也不必拒绝商业化和迎合大众的,但那些把长矛变成导弹、火焰换成激光、魔法改为超能力的爽片,最后还是倾向于给予观众亘古不变的官能刺激,难以承载启发观众们更进一步的对科学幻想的社会任务。
也就是说,观众们会选择那些“科幻片”完全是因为优秀的视觉奇观,是因为好莱坞体系带来的稳定制作水准,而不是因为对科幻类型的喜爱。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国产科幻片难以受到国内观众的青睐,因为按照国内观众的薛定谔式的科幻片审美,无法提供稳定视效和成片质量的科幻片远不如有明星的恋爱和喜剧类型片来的值票价。
在这样一个没什么人期待的情况下,《流浪地球》的出现就像是平地突起高楼、沙漠一夜成林一样,给春节档带来了一部无愧于科幻这个标签的原味科幻片。决定它完美地超越之前所有国产科幻片的关键,可以说是简单而又难以实现。
氛围,或者说基调,说简单点就是“把虚构世界变得让人接受”。对于不同的类型片而言,最王道的做法或许就是制造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电影世界,尤其是在幻想类题材里,若是能成功打造出一个这样的虚构世界,那么电影往往就成功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着一部科幻电影要有科幻氛围,就一定要创造“真实科学法则下的世界”,而是要塑造“被一或多个依托一定科学情况下的震撼概念所支撑住的世界”。为什么《疯狂的麦克斯》能够名垂影史,靠的不只是真实的核战后废土,而是各种拼凑起来的汽车绞杀着病态的鲜肉;为什么《异形》能够留名至今,靠的不只是真实的太空船内景,而是出人意料的恐怖异形直接提升了怪兽恐怖片的格调和拓宽了科幻片的涉猎范围。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流浪地球》之前的国产科幻片总是差点意思,因为观众在看到这些电影时,更多地看到的不是科幻的基调,而是其他的类型,比如没完没了的恋爱喜剧,见怪不怪的武侠动作等等。而《流浪地球》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成功地让普罗大众们看起来觉得这片“不差意思“。
相比其他国产科幻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拍成了“喜闻乐见的那些东西“,《流浪地球》却和国际上那些排得上名号的科幻片一样,在全片里坚持住了“被一或多个依托一定科学情况下的震撼概念所支撑住的世界”这一底线。在两个小时的观影体验里,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最主要的体验不是什么打斗或情感戏,而是“全人类团结起来,用无数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前往新家园“这个构想是如何呈现在银幕上的。
作为一部典型的类型片,《流浪地球》既然成功地做到了它这个类型应该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它就已经在完成度上成功了,其他的各种缺点只要不是突兀到影响了“氛围”这个核心的表达的程度,那么这些缺点就可以在评价体系里被原谅甚至是忽略。
换个说法的话,许多低分评价中重点批判的诸如煽情、特效还有科学原理硬伤等缺陷虽然确实存在,但是并不影响《流浪地球》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这个定论,尤其是放在中国电影这个对许多类型片来说近乎荒芜的环境里。对于电影乃至所有文艺作品来说,事无巨细毫无纰漏当然是很值得赞扬的,但绝大多数的创作者不可能做到创作的成品一定无懈可击,特别是有着多种主观和客观限制的商业作品。
所以与其无底线地要求完美作品的出现,不如在评价作品时更加地从整体表现尤其是完成度上看。这并不是对垃圾作品的纵容,而是间接地鼓励更多平均线水准以上的优秀作品为大众所品鉴,同时给予创作者们以基本的尊重和支持。
如果要稍微具体地来说《流浪地球》是怎样做到实打实的科幻氛围的,也许“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最好的形容词。全片把绝大部分的精彩镜头,都留给了科幻的景观,从无数的行星发动机喷射离子火焰,到救援队身上动力骨骼的运动,从上到下,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充满实感的事物始终贯穿着整个电影,而剧中的人物却并非是推动剧情的主要线索,而不过是一个方便观众带入电影世界,欣赏科学幻想所造就的奇观的工具而已。
换句话说,片中所有人物的演出,并不是为了突出,而是忠实地服务于绝景的呈现,他们不需要也不允许展露出超越界限的情感表达。尽管导演郭帆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这部电影“服务于中国观众”,但是为了实实在在不打折扣的科幻基调表现,《流浪地球》的创作团队不惜打破绝大多数中国观众习以为常的对国产电影的体验惯性,也要讲求正宗的科幻味道。与其对着明星大咖大呼过瘾,不如对着通天巨擎起生理反应,对于目前的大部分中国观众而言,推行这样的审美无疑是冒险的;对丰富大众口味这样一个社会责任而言,推行这样的审美是正确的;更加幸运的是,《流浪地球》的主创团队们用票房成绩证明,他们的一意孤行是成功的。
《流浪地球》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观边缘化,不只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留给表现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这样的处理也是本作非常令观众诧异的一个特点的一种体现。这就是在现如今大多说电影里都很少见的“集体主义”以及“国际主义”。
纵观以好莱坞商业大片为首的爆米花电影,通常都是把最多的聚光灯投射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无论是孤胆英雄,还是十一罗汉,我们仿佛更容易接受一个或几个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甚至除去文艺,去看许多人看历史和时事的态度,也都能感觉到“王侯将相叱诧风云,以一人之力掀起惊涛骇浪“才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看到的。
个人主义本身没有什么错,寥寥几人无论是舞弄乾坤,还是在命运的洪波中挣扎,我们都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浪漫情怀。有时候,一个传奇的出现,往往离不开几个关键人物的精彩手腕左右故事前进的方向。好莱坞电影利润蒸蒸日上的事实也证明,在商业大片里,一个或几个鲜活的英雄往往是最容易勾起观众们的兴趣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漫威超级英雄们。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流浪地球》试图呈现一个宏大叙事,侧重人类全体而非几个人的意图绝对算是勇气可嘉,而成片的质量也证明了整个影片的架构良好地支持了这个意图,主创团队的努力不是匹夫之勇。不同于观众们常见的主人公(们)成为被命运所眷顾的“被选召的孩子“,一路经历艰难险阻的奥德赛式旅程,《流浪地球》中的观众所看到的救援队等人虽然也看似是天降大任与斯人也,但是从救援队白白失掉两条人命,救援地下城的失败,往后主要人物们的一系列经历尽管让他们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实现,但同时也表现出了那些小人物们在面对面向全人类的庞大危机前只能挣扎着为更大的集体贡献绵薄之力的悲剧,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在有力地消解了可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
不仅如此,全片中屡屡出现的诸如饱和式救援、不止一个空间站舱门被爆破,点燃木星计划时不止一台行星发动机发出橙色烈焰等场面,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告诉观众们,并不是只有主人公们才能完成救援壮举,在镜头聚焦在主角一行人的同时,在《流浪地球》的世界里,还有着无数人做着跟主角们一样的事,甚至比他们做的更好。这样做可以说是用去除主要人物的独特性的方法,把个人的突出性彻底边缘化,看主角们与其说是看英雄,更不如说是以小见大,主角们的行动就是全体救援人员们行动的一个缩影。
其中稍微有一点例外的是由吴京饰演的宇航员,不过即使他成功地在影片最后的“最后一分钟营救“里表现抢眼,甚至有些许煽情的场面,但他在整个救援行动中的位置并非不可替代。尽管有着种种机缘巧合让他站到了这个关键位置,但那些机缘巧合也只是止步于有限的好运,没有产生让人感觉过分突兀的御都合主义观感;而那些煽情戏份其实也能算得上是点到为止,甚至是可有可无,不过在照顾大众观影体验的角度上来看,轻微的个体视角内容也有助于集中观众的注意力,让情节更好为普罗大众所理解。
至于国际主义,这一点对我而言是比较出人意料的。因为受制于各种原因,那些有涉及到中国以外事物的中国电影难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打上中国的标签“锦上添花”,使得很多电影被无辜地加上了“打倒东亚病夫牌匾”的累赘,增添了不少令人反感的早已经被好莱坞玩烂的“美式主旋律“,变成了“美式中国主旋律”,把电影的格局强硬地限制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二元视角上。
但令人欣慰的是,《流浪地球》作为一部把视角放在宏观的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国产科幻片,在合理的表现本国内容的同时,实事求是而又一视同仁地保留各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面对全人类危机时的反应,以及最基本的存在感。不同于欧美商业大片在面对诸如外星人入侵地球等全球性危机时习惯性地只把视角放在本国,让人不禁觉得是否全世界就一个国家(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无意之举,或者只是限于有限的编排能力等等原因),
片中不管是宇航员还是救援队,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组成,并且即使出场时间短暂,也能用几句台词给观众留下“哦原来某国人也在啊“的印象。中国人在大年初一的地下城里过春节,俄罗斯宇航员偷带伏特加还吹嘘本国航天技术优越性,日本人在绝望之时念叨着白米饭和味增汤,还有各个地区发动机修好时不同语言的汇报,以及最后关头各个救援队合作一致时,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各式各样的语言,真正地表现了和而不同的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证明了《流浪地球》真的是站在地球文明角度的真正宏观视野,来讲述一个宏大的科幻故事。这样做不仅是追求细节,更是实事求是,而且本身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无形的人文关怀。
当然,让《流浪地球》能站上舆论风口浪尖的不只是因为票房口碑双黑马,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吴京加盟的消息就已经是充满争议了。特别是在国内的核心科幻迷和刘慈欣粉丝眼里,《流浪地球》简直就可以改名为《战狼3》,从一部本格科幻作品变成一部“中国人打上太空痛扁三体星人”的爆款大片,让人喜忧参半。
在个人看来,目前人们对吴京的评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其实或多或少都掺杂着太多不必要的复杂情绪。在正面的评价上,除去理性的赞赏认真求实的电影人态度外,还有着不少气血充脑,把《战狼》、《战狼2》这些商业电影捧杀成“扬我国威”的“唯一神片”的过分好评;在负面的评价上,除去合情合理的对基调老套、宣发有失矜持的批评外,也有不少斥责吴京所谓用爱国主义盈利,“发国难财”以至于掀起“战狼小将”破坏公序良俗等浮躁社会风气的恼羞成怒。
这些声音的出现也并非是吴京一个人所能引起的,而是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圈里,我们依旧缺少足够的就事论事的讨论气氛,在电影的讨论中夹杂着过多的电影之外的事情。对于那些节外生枝,广大电影人实际上是鞭长莫及,吴京带不起无脑爱国,他也不过是正好把那些浮躁的、非理性的人的神经无意地挑动了起来,随后便是打着吴京的旗帜心怀鬼胎。
所以《流浪星球》没有变成《战狼3》既不是吴京手下留情,也不是导演郭帆法力无边,只能说吴京在别人的戏里并不会“跨界操作”,也不是那些人口中逼着人爱国往护照上写字的妖魔鬼怪,他确实就像是理想的演员一样,完成了导演的意图,让影片的那个幸运的宇航员看起来真的像个宇航员。
除了吴京在本片中合格地完成了演员的本职工作这一点在这个有些黑白颠倒的中国影坛里显得格外需要表扬外,吴京的另外一项举动则足以流芳百世,那就是自己掏了千万元级别的腰包进剧组,给在当时因为原资方撤资而捉襟见肘的剧组解了燃眉之急。这等雪中送炭,即使是抱着花钱求名的私心,也谈得上是勇者无畏的义举,因为在当时又有谁有胆断定,这部不知名导演执导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中国观众去看的偏门题材电影,能在龙争虎斗的春节档一路绝尘拿下如此惊人的票房成绩。
在如此成果的后面,那些幕后团队的组成不仅彰显了本片的血统成分,让人无话可说,更加重要的是,他们验证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潜力确实存在,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爆发点。《流浪地球》没有忌讳欧美同行前辈的经验和技术,导演郭帆直言大量的实体服化道来自于诸如维塔等国外著名影视特效公司的手笔。
但与此同时,大量的CG特效则是由国内的特效公司所承包。诚然这些特效在有限的经验和预算下是比不上当今好莱坞一线大片的特效水准的,但是就像是《海王》在省钱的同时却能做出别具一格的海底世界一样,《流浪地球》扬长避短,成功地完成了维持影片核心基调的最主要任务。这种在整体完成能力上的秀肌肉,才是为什么《流浪地球》会被称之为“从0到1”的“中国科幻元年里程碑”,因为《流浪星球》的成功,就像是新中国第一台汽车一样,可能性能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但它却能够代表在它背后的工业能力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流浪地球》能够在现在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一方面它让观众们相信“国产科幻片是好看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那就是它让电影人们相信科幻片是可以拍的,国产科幻片是可以这样拍的。同时,它也让有眼光的电影资方们意识到,科幻片是可以投拍的,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尽管这些戏外的影响与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它所掀起的突然的狂风暴雨,真的可以说是把中国真正热爱着科幻、热爱着电影的那些人心头的乌云吹得无影无踪了。
有时候历史就是发生的如此之快,一个中国影史的新节点就在几天之前,被如此之多的观众们所见证。我能说的太少太少,因为《流浪地球》给我一瞬间的感触太多太多。正如片中的MOSS所言——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我也只能停下激动的心情,绞尽脑汁,不偏不倚地去告诉各位——你们已经见证了一个好的时刻。只希望在《流浪地球》之后,国产科幻片乃至所有有朝气的国产电影,能摆脱冷气向上走,不去听自暴自弃的营营,发出最亮的光,让国产电影的未来更加地五光十色。
评论区
共 4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