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舰娘百科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知乎专栏,以阅读更多文章。 在那个年代,许多国家都注意到了传统单发战斗机在飞行上的局限性。载油量不够,航程不够远怎么办?那就加大机身呗。单引擎出力不够,速度不够快怎么办?那就再加一个引擎呗。远程飞行时,单人无法兼顾导航和驾驶怎么办?那就再上一个人呗。于是乎,双发、多座、重型战斗机就这样粉墨登场。德国的梅塞施密特BF-110就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但最终结束却表明,此类飞机虽然有了更强的火力和更长的航程,却失去了重要的飞行性能。实际使用中经常被敌方战斗机拦截。
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中国战场上也不例外。原本一直被日本视为远洋攻击利器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在中国空军的顽强拦截下损失惨重。而且,在远距离攻击上,单发战斗机在导航能力、航程、通讯等方面上有着难以逾越的困难。种种原因下,日本海军最终决定开发一种与现有战斗机持有同样飞行性能的,同时还要在导航能力、航程、通讯能力上进行大幅强化的战斗机。这就是——“十三试双发陆上战斗机”。
由于三菱此时正忙于“十二试舰战”等飞机的研制工作,“十三试陆攻”的任务直接落到了“中岛”头上,由“九七式舰攻”的开发主任中村胜治(后来由于生病转交给大野和男)为中心组成设计小组。海军对飞机的要求大致如下:
基于此要求,中岛在“十三试陆攻”上安装了比十二试舰战还要大2成出力的“荣二一型”引擎2部,但实际结果是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仍然只达到500km/h。这是由于与增加燃料和体积带来的重量相比引擎的出力仍然偏小,因此需要更大的主翼面积。使得飞机很难再变得更高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型机上为了消除发动机带来的偏向性,中岛特意定制了和荣二一型向右旋转相反的荣二二型发动机。根据试飞员的报告,这一改动使得飞机的操纵变得十分的舒服。
1941年3月26日,十三试陆攻一号机完成。5月2日试飞。飞机的速度和航程基本达到了要求,不过仍然暴露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虽然中岛在飞机的设计上作出了诸如“改善发动机搭配”和“修改翼型”等努力,但在飞行性能上“十三试陆攻”仍旧存在很大的缺陷。在与零战的实际对抗中,零战只盘旋了两圈就轻松取得了攻击站位。不过这属于十三试陆攻在机型上的先天性问题,依靠后天设计去修补实在是无能为力。第二是后部遥控回转机枪塔。十三试的试飞员表示,在与敌方进行空战时,有很大的可能在对手取得攻击站位前就被遥控机枪击落。当然,前提是该遥控机枪好用的情况下。然而实际上,该机枪塔在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发,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不过对于这一问题,中岛倒显得十分淡定。反正这个遥控回转机枪塔是军方自己设计,川西负责制造的,和我中岛有什么关系。
尽管十三试陆攻在试飞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日本军方倒是对十三试有着一种蜜汁自信。对于其在试飞中暴露的问题也破天荒的表现出十分的宽容。这种宽容一直持续到军方追加到第7架原型机之后。在此之后,似乎军方自己也对自己设计的遥控回转机枪塔不再抱有期望。在加上与此同时,零战在中国战场上表现出色。(1940年5月,日本首次在中国战场使用零战,取得了成功。我国空军虽然浴血奋战却迫于飞机性能的差距鲜有招架之力。)十三试陆攻开始显得鸡肋了起来,其具有的大航程和高航速的特点也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的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有些水火不容。互相看不惯的两方中,日本陆军率先于1941年装备了新式的侦察机——一〇〇式司令部侦查机,简称百式司侦。该型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高达600km/h,在诞生之初几乎是世界上最快的军用制式飞机。而同时期日本海军的陆上侦察机九八式陆侦的最大飞行速度还不到490km/h。
日本海军自然是对百式司侦羡慕不已,但又拉不下脸来借。(然而最后还是借了。海军:真香。)东瞧瞧西看看,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十三试陆攻的9架原型机上。这飞机虽然在飞行性能上缺点一大堆,连唯一值得一瞧的“遥控机枪塔”也中看不中用。但是它航程够远;500km/h的最大时速虽然和百式司侦比起来不值一提,但好歹也比现有的九八式要快;够大的机身正好可以容纳航空照相机和完善的电子通讯设备;而且最重要的是,九八式陆侦实际上还是陆军Ki-15 97式司令部侦察机的改型。
于是乎,1942年3月,十三试陆攻的第5到第7架原型机接受了侦察机改造。并在不久后的4月20日,由从宇佐海军基地抽掉的小野飞曹长领头,3架十三试陆侦从木更津机场出发,计划经塞班岛、特鲁克基地转场拉包尔,准备用实战检验一下十三试陆攻的侦察机潜力。不过这次飞行并不顺利。降落塞班岛时,三架飞机中的两架突然出现故障。其中2号机右引擎故障不得已迫降,而3号机在降落后忽然发现自己的刹车不好用,直接撞上了已经停稳的2号机,造成两机轻度毁损。实验任务随即终止,机组人员也灰溜溜地返回日本本土。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下十三试陆攻彻底凉透了的时候,从海军那里却忽然“飞”来了50架的订单。并在7月6日正式定型为J1N1-C 二式陆上侦察机。后来,由因为“-C”一般表示的是舰载侦察机和水上侦察机,不久后又更名成J1N1-R。
与原型机相比,量产型的二式陆侦首先就撤除了那座中看不中用的“遥控机枪塔”,改在机体的下部加装了落下式增设槽,内设7.7mm机枪一挺增强火力;技术修改后可以逆时针旋转的荣22式引擎因为减速机构缺乏可靠性也被撤销,统一安装荣21式引擎;同时为了增强安全性,为飞行员座椅加装了5mm厚的防弹钢板,机身邮箱也增加了22-28mm厚的橡胶。
7月20日,3架直接由十三试陆攻改装过来的二式陆侦原型机配属莱城基地,用于实施对澳大利亚北部和珊瑚海的侦查行动。8月2日,其中一架原型机在对莫尔兹比港的侦查中发出了“遭遇敌机”的电报,随后失去联系;9月14日,在对瓜岛的侦查作战中,又有一架原型机一去不返;9月25日,仅存的最后一架原型机在前文提到的小野飞曹长的驾驶下前往瓜岛侦查亨德森机场,这次飞行尽管遭到美军飞机的拦截导致一台引擎停车,但仍靠着另一台引擎成功回到了布因基地。
结合上述战例发生的时间都在二式陆侦服役初期这一特点来看。不难发现二式陆侦其实是一架在服役时就已经过时的飞机。二式陆侦的最大飞行时速和同时期的美军舰载战斗机F4F-4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甚至野猫还要比二式陆侦快上一丝丝。美军甚至不需要对现有战斗机进行升级,就已经能够猎杀二式陆侦。更不用说不久后,大量最大时速可达660km/h的P-38闪电加入太平洋战场。所以说1942年的年末,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件趣事。刚刚服役不久的二式陆侦在已经服役有一年多的现役美军飞机的炮口面前变成了瑟瑟发抖的“小可怜”。
差不多同一时候,日本海军修改了原有部队番号,台南航空队改组为海军第251海空队。在这个刚刚结束11个月征战的航空队里,有一位名叫小园安名的中佐。“小可怜”终于要迎来了她命中注定的那个男人……
首先让我们来说一说B-17吧。太平洋战争刚开始时的B-17并没有引起日本太大的注意。毕竟大部分的B-17都在珍珠港被炸弹变成了废铁,随后零战又在一定时期内统治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空,而在并无制空权的情况下,美军也不会贸然出动大量的轰炸机进行攻击。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偶尔的几次遭遇的结果也着实让B-17对得起它“空中堡垒”的名号。比如,1941年12月10日,台南航空队和第三航空队的13架零战遭遇了一架B-17,然而这架B-17在13架零战的轮番攻击下,依然坚持飞行到多数机组成员跳伞逃生;再比如。1942年2月19日,兰印作战中日本陆军飞行队的第64战队的2架一式陆战“隼”遭遇了2架B-17,结果参与攻击的2架“隼”中有一架反而被B-17的回旋机枪击坠。
到了1942年底情况就变得大为不同了。零战和逐渐凋零的日本飞行员已经不能完全帮助日军取得制空权。于是乎,B-17就经常从阿拉斯加和莫尔兹比港起飞,对日军控制的阿留申群岛和拉包尔基地进行空袭。此时的日本飞行员们才忽然发现,这种皮糙肉厚又浑身带刺的飞机一旦成群结队,应付起来简直棘手无比。尤其是这种攻击一般还发生在晚上,这就更让本就不善夜战的空军“大眼瞪小眼”了。即使是在白天,拦截的零战一旦靠近,等待其的就是十几挺机枪组成的密集火网。以致于日本最后甚至专门成立了对B-17对策委员会(1942年年末),来思考如何对付这些“空中堡垒”。
小园安名也是这些“思考者”中的一员。作为一位常年在空战前线的“老鸟”,小园熟悉B-17,更熟悉战斗机飞行员们的战斗方式。一般来讲,战斗机会把航炮和机枪沿着飞机的中轴线布置以方便驾驶员瞄准。所以战斗机作战时通常会盘旋到后方,凭借占据对手的视野盲区这一优势对敌机发动攻击。而B-17则特地强化了后方火力,使得防御脆弱的零战基本无法从后方下手。因此,零战在拦截B-17时,通常选择迎头攻击的方式,即零战等飞机先在B-17的前上方站位,然后迎着B-17飞行方向对头俯冲,射击机头位置,再从B-17的下侧脱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一旦得手,就很可能直接瘫痪一整架B-17。但缺点也相当明显,就是在俯冲时,双方的相对速度普遍达到900km/h以上,留给瞄准的时间非常短,新手很难做到。那么怎么样才能从容的瞄准,并且安全的脱离呢?小园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夜色摸到B-17的下侧,朝斜上方开火,从机腹发起攻击。
不过可惜,小园安名的想法没有得到对策委员会的认可。他们回绝的理由也让人“十分信服”。首先,空军在夜间视野不佳且起降危险性大;其次,如果你说的这个方法有用,为什么从来不见其他国家使用?不过说这话的人绝想不到,差不多就在同一时期,德国的斜向机炮已经准备实用了。得不到认可的小园安名决定单干,他拉着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盯上了当时已经略显鸡肋的“小可怜”——二式陆侦。在主设计师大野和男的帮助下,利用当时基本已经无人问津的3架十三试陆攻原型机进行改装,拆除了机枪塔并在原位置安装了4门20mm机炮。以2门一组分别指向30°的前上方和前下方,然后利用日军缴获的B-17进行了一次验证。
1943年5月1日,251航空队进驻拉包尔,编制为60架零战、7架二式陆侦以及2架经过小园安名改装的十三试陆攻。过程中有一架改装机损毁,最终只有一架改装机抵达拉包尔。
5月21日,改装后的“小可怜”获得了一次实战的机会。根据截获的情报,从莫尔兹比港起飞的数架B-17会在21日凌晨空袭拉包尔。于是乎,唯一的一架改装机升空,埋伏在B-17的必经之路上。21日凌晨2时20分,飞行员小心翼翼的摸到了美机的下方,借助月光对上方昏暗的轮廓发起了攻击。一架B-17瞬间起火,应声而落;几十分钟后,改装机组故技重施,又摸到了另一架美机的下侧,然后又取得了第二个战果。本次出击的结果直接轰动了日军本部,以致于还没有发布嘉奖就先发布了改装命令,直接让251航空队就地将剩余的二式陆侦改装成夜战飞机。不久后,又发布电文“本机正式名称为月光。”
值得一提的是,此后虽然日本也陆续改装了诸如“彗星”、“彩云”,同时也利用银河发展出下一代夜间战斗机“极光”。但上述飞机均没有月光好用,尤其是“极光”在数据上较“月光”提升非常有限,完全没有一点下一代飞机该有的感觉。因此,“月光”从拉包尔空袭一直服役到东京空袭;对手也慢慢从B-17换成了B-29。虽说,以月光的性能,对上B-29实在是力不从心,但这也间接的反应出了日本对“月光”的依赖程度。“月光”也因此成为了二战时期,日本在夜间战斗机上的代表作品。
武器:斜向20mm机炮4挺(2上2下;后改为3上,撤去1挺)
参考文献:
《从零到零-旧日本海军航空兵发展史》戴峰
《世界の傑作機 No.57 海軍夜間戦闘機「月光」》文林堂、1996年
小福田晧文『指揮官空戦記』光人社NF文庫
评论区
共 1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