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冰冷海域》里美苏潜艇全面开打的场景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但是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冰盖下,这些潜艇一直在彼此跟踪监视,一旦冷战白热化,潜艇战就会爆发。本文借此从冷战时期的美苏潜艇、武器以及基地等方面来谈一谈《冰冷海域》背后的军事历史。
二战结束后,常规潜艇因为其固有的续航能力差,水下航速慢的缺点,发展受到限制。但核能的开发为潜艇发展开启了一次转机。1952年6月,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正式开始建造,并于1954年服役。1955年1月17日,“鹦鹉螺”号正式出海,在90小时内就航行了1200海里,创下了当时的潜艇航速世界纪录。1958年,由于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对水面战舰的监控能力加强,“鹦鹉螺”号进行了“阳光行动”,船员们克服了寒冷、浮冰和地磁偏移等一系列困难后,首次在冰下抵达北极点。由于很难从空中监视冰下的潜艇,因此“鹦鹉螺”号的首航可谓为以后的冰下行动开了个好头。
但是,“鹦鹉螺”号并非完美无缺。她的噪音问题比较严重,超过4节的情况下,声呐就无法使用了。此外,过大的噪音也很容易暴露行踪。这些问题成为了日后的美国海军潜艇必须克服的难题。
于是,从1956年开始,由通用电船,玛尔岛造船厂,英格尔斯造船厂和纽波特造船厂建造,新一级的“鲣鱼”级潜艇开始建造,首艇随后于1959年服役。“鲣鱼”级结合了“鹦鹉螺”号的核动力以及“大青花鱼”号试验潜艇的水滴形艇身。相比于使用传统艇身的“鹦鹉螺”号和“魟鱼”级,“鲣鱼”级在水下可以突破30节的航速。由于核潜艇不需要空气推动,可以长时间潜在水下,这一性能显然是很有吸引力的。另外,“鲣鱼”级将水平舵从艇首移动到了帆罩上,这可以减少艇首声呐周围因为水流造成的噪音,之后的美国潜艇大多数都采用了这一设计。另外,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也是基于“鲣鱼”级的艇身。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鲣鱼”级的武器不是很先进,包括从二战时期的Mark 14发展来的Mark 16直航鱼雷,Mark 37线导鱼雷,以及威力强大的核鱼雷Mark 45 ASTOR(同样是使用线导)。
“鲣鱼”级一共只建造了6艘,除了一艘“蝎鱼”号(SSN-589)沉没之外,其他5艘均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退役。另外,“鲣鱼”级的舷号不是连贯的,因为“大比目鱼”号潜艇(SSGN-587)和“海神”号潜艇(SSRN-586)挤占了两个位置,虽然这两艘潜艇都是同级的唯一型号,而且在服役期间总是有些“无处施展”。
在“鲣鱼”级还在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开始了后继型号的研究。海军作战部长阿利·伯克通过了一项被称为“Project Nobska”的研究计划,试验中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促成了新一代的攻击核潜艇“长尾鲨”级。这一次由朴次茅斯造船厂,玛尔岛造船厂,英格尔斯造船厂,纽约造船厂,通用电船五家造船厂建造。1958年首艇开始建造,1961年首艇“长尾鲨”号服役。在首艇“长尾鲨”号失事沉没后,级名按照二号艇“大鲹鱼”号更名为“大鲹鱼”级。在这次事故后,美国海军启动了SUBSAFE潜艇安全计划,幸运的是,“长尾鲨”号也是最后一艘失事的美国海军潜艇。
和“鲣鱼”级不同,“大鲹鱼”级只有4座鱼雷发射管,且位于潜艇中部而非头部,这样空出来的艇首就可以用来安放新型的被动声呐BQQ-2(后来改为BQQ-5),提升了水下的探测能力。另外,和“鲣鱼”级一样,“大鲹鱼”也可以使用Mark 37电动线导鱼雷,后期被替换为Mark 48线导鱼雷。此外,还可以使用UGM-84鱼叉潜射导弹与UUM-44 SUBROC反潜核火箭。“大鲹鱼”级的动力系统仍然沿用“鲣鱼”级的S5W反应堆,这也是英国首艘核潜艇“无畏”号的动力。另外,“大鲹鱼”级的船体使用改进的工艺制造,可以到达1300英尺(400米)的深度。由于排水量更大,船体更重的原因,虽然造型更流线形,“大鲹鱼”的水下最高航速只有28节,比“鲣鱼”级少5节。
“大鲹鱼”级一共建造了14艘,算上损失的一共13艘,最后一艘“黑线鳕”号1967年正式建成。另外,“三叶尾鱼”号(SSN-613)、“大泷六线鱼”号(SSN-614)与“小鲨鱼”号(SSN-615)号具有更大的艇身和帆罩,可以容纳更大的桅杆、额外的住宿空间和更多的情报装备。
到60年代的时候,苏联核潜艇已经服役,美苏潜艇之间的对抗开始逐渐增多。1958年,苏联首型核潜艇“627”工程(北约称呼“十一月”级)服役,同一年基于“627”工程,并加装“629”工程的弹道导弹发射仓的弹道导弹核潜艇“658”工程(北约称呼“旅馆”级)也服役了。1960年,巡航导弹核潜艇“659”工程(北约称呼“回声”级)服役,苏联海军基本上追回了进度。
不过,早期的苏联核潜艇性能虽然几乎和美国的同代产品不分上下,但是并不可靠。以苏联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K-19号为例,1961年7月4日,K-19在北大西洋的海面下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由于冷却液泵失效,导致反应堆温度迅速升高。艇员们不得不在没有防辐射装备下,冒死进入反应堆维修。最后虽然化险为夷,仍然导致7人死亡,全体艇员受到辐射,并污染了大量海水。
因此,在一年以后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苏联并没有派出“旅馆级”或者“十一月级”这样的核潜艇去执行威慑任务,因为她们太不可靠了。最后肩负起这个任务的是携带核鱼雷的常规动力的“641”工程潜艇(北约称为“狐步”级),她们虽然速度慢,但是足够可靠。不过,因为这种潜艇是为了北极圈作战研制的,所以在热带海域犹如蒸笼,也让艇员们叫苦不迭。在这之后,苏联海军也没有像美国海军那样一心迈向全核潜艇部队,仍然没有完全放弃研发新的常规潜艇。
为了应对局势变化,1963年下一级攻击潜艇“鲟鱼”级开始建造了,1967年,“鲟鱼”号服役。这一级分别由通用电船,通用昆西潜艇建造厂,英格尔斯造船厂,朴次茅斯造船厂,纽波特造船厂和玛尔岛造船厂分担建造。单艘建造周期大概只有三年半,少于“大鲹鱼”级。
从外观来看,“鲟鱼”级基本上只是加长版的“大鲹鱼”级。最大的不同是“鲟鱼”级使用了更大的帆罩,用来容纳情报搜集桅杆。同时,为了解决在北冰洋冰下上浮的问题,“鲟鱼”级的水平舵可以翻转90°,避免在上浮时被冰撞坏。然而,由于“鲟鱼”级仍然在使用之前的S5W反应堆,加上艇体更重,因此水下最高航速进一步降低到26节,比“大鲹鱼”级还低2节。
其他性能方面,“鲟鱼”级同“大鲹鱼”级相差无几。“鲟鱼”级的四根发射管同样位于中部,给艇首的被动声呐留出空间。不过,更加灵敏的拖曳声呐仍然很重要,它可以穿透水中的温跃层,探测到下方的潜艇。“鲟鱼”的武器包括Mark 37鱼雷,Mark 48鱼雷,UUM-44 SUBROC反潜火箭,Mark 60 CAPTOR反潜水雷等,还可以装备“鱼叉”、“战斧”等导弹。不过在60年代,美国海军还没有潜射导弹,而1972年前Mark 37仍然是唯一的反潜鱼雷。
“鲟鱼”级的数量远远超过“大鲹鱼”和“鲣鱼”级,达到了37艘。而且生产周期是1963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里美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东南亚和越共打仗,战争消耗极大。麦克纳马拉能顶住压力,在12年内造出37艘对越南战争帮助不大,平均单价约七千万美元的核潜艇作为战争利器,也算是挺强的了。
从“射水鱼”号(SSN-678)开始的9艘“鲟鱼”级把艇身加长了3米,增大了艇身内的空间,还能腾出用来装载“干坞掩蔽体”(DDS),从而运输海豹突击队,共有7艘加装了DDS系统。此外,“鲷鱼”号还进一步加长了30米艇身,来存放更多的设备。事实上,加长型的“鲟鱼”级凭借其能力,曾多次参与在巴伦支海、鄂霍茨克海等地的侦察活动。
还需一提“独角鲸”号(SSN-671),她本来应该是“鲟鱼”级的一艘,但是由于大量的改造,几乎是一艘全新的潜艇。她使用的是S5G反应堆,使用自然对流降温而非冷却泵。此外,她使用复杂的多级涡轮机而非一般核潜艇上的灭速齿轮(核反应堆输出的动力需要经过灭速才可以驱动潜艇),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灭速齿轮的噪音。不过,这一套系统也非常复杂,美国海军对这种复杂的新技术并不感冒,这一改造没有继续下去。而“鲟鱼”级的另一艘试验潜艇“杰拉德·利普斯科姆”号(SSN-685)则尝试通过大型电机而非汽轮机推动,由于大型电机可靠性不足,该计划也无疾而终。
“鲟鱼”级的服役时间非常长,贯穿整个冷战期间。最后几艘直到21世纪初才退役,这些潜艇在冷战期间出没于各个大洋的深处,堪称美国海军的老战马。但是,她的性能优势也随着苏联海军更先进的核潜艇服役而逐渐丧失,新的后继者自然被提上议程。这一段内容,将放到下一篇继续讨论。
该级潜艇名称一览,其中某些潜艇并非用鱼类而是用人名命名。
评论区
共 2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