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BO剧集《切尔诺贝利》在世界大多地区播映,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部电视剧聚焦于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其后续处置,凭借对历史的细致刻画,获得了IMDB9.7的超高评分。
不过,切尔诺贝利并非苏联时期唯一的核事故,在冷战时期的大洋里,一共有7艘核潜艇沉没——美国海军2艘,苏联核潜艇5艘。冷战之后,还有两艘俄罗斯核潜艇加入了这个行列中。这些事故原因或者已被解开,或者仍然尘封,但是几乎每次事故都有一段悲壮的故事。
严格来说,作为头两艘“旅馆”级潜艇之一的K-19号不属于“沉没核潜艇”的名单,但是因为这次事故的影响力,所以本文仍然会进行介绍。K-19号是苏联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可以携带3枚SS-N-4“Sark”弹道导弹(后期被替换为SS-N-5导弹),导弹从潜艇的帆罩中发射(类似“高尔夫”级潜艇),只有在水面上才能发射导弹。此外,K-19在艇首还装备有4座533mm鱼雷发射管,艇首艇尾另外各有2座406mm鱼雷发射管。凭借两台VM-A反应堆的动力,可以达到水下26节的速度,测试时到达过250米的深度。
K-19的建造是为了追赶美国海军的“北极星”导弹核潜艇,后者是美国海军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乔治·华盛顿”号(SSBN-598)在1959年服役。很显然,从纸面数据来看,能够携带16枚UGM-27“北极星”导弹的“乔治·华盛顿”级要明显强于只能携带3枚导弹还需要水面发射的“旅馆”级,但是对于急着需要弹道导弹核潜艇够成“对等威慑”的苏联海军来说,这简直就是救火神器。在苏联第一代攻击核潜艇服役后的同一年,“旅馆”级就服役了。
如此“快速”的列装过程也埋下了无形的隐患,K-19就是这样一艘从开始就多灾多难的潜艇。1959年,在服役前夕,压载水舱在建造期间发生了一次大火,导致3人死亡。虽然如此,这艘潜艇还是在10月11日服役了,只不过就连一次服役仪式都出了乱子。
K-19号就像所有的船只一样,要在下水前接受“砸酒瓶”的洗礼仪式。主持这项仪式的是一位艇长——V.V.帕诺夫。然而,帕诺夫的酒瓶子却没有砸破,而是在潜艇覆盖着橡胶的表面上弹开了。虽然只是一个小意外,但是一种不祥的预感已经笼罩在艇上的每一个人心头了。
1960年1月,潜艇遭受了一次严重事故——一位艇员在更换仪表的时候因为错误操作,把反应堆的控制杆扳动了,险些酿成大祸,最终导致反应堆不得不拆掉重修。这个事故导致几位当事人被撤职,帕诺夫艇长也被降级了。4月30日,K-19号终于服役了,7月13日开始进行海试,然而随后又暴露出了橡胶涂层会在全速行驶下脱落的问题,在极限深度测试下甚至出现了反应堆舱室漏水的情况,艇上人员紧急焊接才解决了问题。
然而,更大的危险出现在1961年7月,这艘潜艇正在其首任艇长尼古拉·扎特耶夫指挥下在北大西洋演习,突然,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渗漏,导致后反应堆的水压降到了0,反应堆冷却泵也失效了。反应堆的温度开始迅速上升,达到了800℃——如果再升高的话,燃料棒就会熔化,核裂变反应就会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虽然控制棒已经被插入,但是仍然需要对反应堆冷却。
这并非是第一次出事——就在1960年12月出海试验期间,K-19号就遭遇了一次冷却液泄漏,导致主回路泵失效了。从北德文斯克过来的专家花了一周时间才搞定。在这之后,扎特耶夫等人曾要求加装备用的冷却系统,但是却没有安装。
在危机之下,扎特耶夫做出了紧急决定——切断空气调节阀,将供水管焊接至其中组成备用的冷却系统。但是这需要八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在高辐射区域工作,而且含有核裂变产物的蒸汽会通过通风系统扩散到全艇。在紧急情况之下,这八人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这艘潜艇了——幸运的是,这套冷却系统管用了。然而代价也很巨大,八人的维修团队在半个月内相继死去,其他艇员也受到了辐射。未来还会有15人因此死亡,主要原因是处于事故保密造成的误诊。
雪上加霜的是,K-19号的远程无线电还坏了,无法联系到莫斯科。于是扎特耶夫下令潜艇转向南,希望能遇到友军的常规潜艇。同时为了防止哗变,他只留下五把手枪分给最信任的军官,艇上其他武器则扔进了大海。最后,附近的常规潜艇S-270号成功接上了K-19,并返回了基地。
在回到基地后,K-19的残余辐射污染了方圆700米内的环境,反应堆的拆解花了两年才完成,期间船厂遭受了严重核污染,而旧的隔间也被弃置在了喀拉海。这次核事故给K-19号安了一个绰号“广岛”。
对事故的调查显示,K-19主循环里的一个焊接电极出现问题,它落入了后反应堆的第一个冷却回路并导致循环泵故障。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不赞同,据海军少将尼古拉·莫尔穆尔回忆,当反应堆首次运到岸上时,没有压力表连接到第一个冷却回路——这导致其管道压力严重增大。有人认为,由于管道检修费用过大而且会影响扎特耶夫本人的仕途,他选择了隐瞒这件事。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两位指挥官——扎特耶夫和瓦西里·阿西波夫去世后,已经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当时所想的一切了。
K-19号的事故经历还没有结束,1969年,K-19撞上了“小鲨鱼”号核潜艇(SSN-615),艇首鱼雷发射管和声呐都被撞坏了。1972年2月24日,K-19又在120米深度发生了火灾,28人死亡,艇尾鱼雷舱的12人在黑暗中呆了40天才获救。1972年11月又发生了一次火灾,这次无人伤亡。1978年再次发生火灾,被化学灭火器扑灭,无人伤亡。但是1982年8月又发生了短路事故,导致两人烧伤,其中一人在五天后去世。直到1990年4月19日,K-19号终于退役了。
2002年,K-19的核事故被搬上了大银幕,即《K-19:寡妇制造者》。电影本来计划用当时已经退役的K-19作为拍摄场地,但是由于俄罗斯不同意,最后选择了一艘退役的“朱丽叶”级巡航导弹潜艇,并进行了改装,使其更像是当年的K-19。需要说明,当时剧组弄到了K-19号的蓝图,这对改装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为了在狭小的潜艇里拍摄,摄像机滑轨就安装在舱室顶部,并伪装成潜艇的一部分。
由于各种原因,影片的缺憾还是有的。由于找不到还能出海的苏联60年代常规潜艇来“饰演”S-270号,因此剧组使用了一条加拿大海军的改进“奥比龙”级常规潜艇。另外,影片里的“美国驱逐舰”实际上是一艘退役的加拿大驱逐舰改造的,也不是美国海军曾经服役过的型号。此外,影片里K-19在水下的时候总是拖着高速行驶下产生的气泡流(即所谓的“空化”现象),这并不符合弹道导弹核潜艇一般的情况,因为那样噪音很大,而弹道导弹核潜艇需要静音航行。
《K-19:寡妇制造者》的主题和一般的潜艇电影不完全相同,虽然不免有虚构夸大历史的嫌疑,但是影片中那种小人物在绝望之下的献身精神,以及在大灾难面前的无畏精神,还是使得它值得一看。
被称为“麦克”级的苏联658工程核潜艇是一级试验性质的潜艇,只建造了一艘——即K-278号。1978年,K-278号开始建造,1984年12月31日正式服役。凭借着钛合金制造的双壳体设计,K-278拥有远超同时期北约潜艇的极限深度,七个舱室里的2、3号舱室具有更厚的舱壁,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构成安全区,帆罩里安装有逃生舱。不过,K-278并没有使用“阿尔法”级的铅铋冷反应堆,而是普通的压水反应堆,全艇排水量6400吨,水下可以达到30节。
K-278号配备了当时非常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最开始全艇只有57名船员——后来才增加到了64人,包括军官30人,准尉22人,水兵12人。此外,不同于大多数没有艇名的苏联潜艇,K-278号在1988年拥有了实名——Комсомолец,意思是“共青团员”。1984年,K-278号在挪威海域潜到了1020米的深度,创下了军用潜艇的深潜世界纪录。之所以要有这么大的深度,目的是要利用深潜尝试穿越北大西洋被北约封锁的“诺卡普线”和“GIUK”缺口,这里是北方舰队潜艇的必经之路。
1989年4月7日,熊岛西南180km处335米深的海底,K-278号悄无声息地航行着,这已经是她在水下的第39天了,而任务又被延长了。中午11点,潜艇继续在深海中潜行,艇上情况看似一切正常。
突然,11点03分,第7号舱室的温度超过了70摄氏度,显然后舱出现了问题。艇上的69人开始了紧急处理行动——关闭了第5号舱室的电机控制闸门,并关停了核反应堆的控制阀。11点14分,K-278号上浮。然而,当帆罩出口打开时,艇长才发现艇尾舱室里喷射出一股蒸汽,潜艇外壳上的涂层也在脱落。第7舱室内火势已经非常凶猛,即使已经被水密门封闭,火焰仍然通过舱壁的电缆烧了出去,向着第5,4舱室蔓延。21分时,第4舱室也起火了,水泵短路。随着电缆被烧毁,潜艇开始失控了。
11点34分,潜艇开始向左倾斜,随后被勉强控制住。45分,K-278号开始发送求救信号。此时,潜艇有9人被困在了第4舱室,而剩下还活着的值班人员都集中在了第5舱室。但是这里的情况也恶化了,燃烧产生的剧毒烟雾令人窒息,火势也往这里蔓延了。13点41分,第5舱室的所有人终于撤离到了帆罩,但是仍然有两人因为烧伤严重而死去了。此时,潜艇的指挥台上已经挤满了受伤的水兵,14点40分,一架伊尔-38巡逻机出现了众人的视野内。他们并不知道,这艘潜艇即将迎来沉没的厄运。
16点45分,全艇人员开始弃艇逃生。就在一刻钟后,后舱开始大量涌进海水,潜艇开始向后沉没,艇首露出了水面。指挥台上的众人开始放下救生艇,但是恶劣的海况打翻了前两艘,而救援船只还没出现。此时,K-278的沉没已经不可避免,这艘潜艇终于还是沉了下去。艇长等五人进入帆罩内的逃生舱逃离,但是只有一个人离开了逃生舱,就在那玩意沉下去之前。
K-278号沉没81分钟后,救援船只B-64/10终于到达并救起了25人和5具尸体,最后全艇阵亡42人,只有27人生还(水兵15人),但是只有11人死于潜艇内部,很多人最后死于冰冷的巴伦支海造成的低温反应。而K-278的最终归宿,则是1680米的深海。由于事发时K-278号携带了2枚核鱼雷,因此K-278号的残骸后来受到了俄罗斯和挪威的检查,检查显示潜艇第1舱室有一个6米宽的洞,同时核鱼雷存在钚元素泄漏。1995年6月24日,俄罗斯方面密封了第1舱室的裂缝并覆盖了核弹头,2008年8月,挪威再次检查了K-278的残骸。
K-278号的事故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完全可以预见并且预防的。首先从人员方面来讲,因为潜艇大量使用自动化系统就贸然减员是很危险的,因为如果出现严重事故,就会造成损管人员的不足。同时期的美国海军则秉持“即使自动化程度高也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应对损管问题”的理念,并为同时期的“洛杉矶”级潜艇安排了129人的编制。事实上,在“洛杉矶”级出现的一系列事故中,有足够的人手确实对损管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更重要的是,K-278的组员不仅人少,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在服役的五年多时间里,只进行了一次逃生舱演习,而从未做过救生筏入水的演习!
另外,发生在K-278上的悲剧也并非首次出现。1956年,苏联常规潜艇M-256号也发生了动力舱室的火灾,上浮5小时左右就开始纵向倾斜,几秒内潜艇就开始下沉。1970年4月,“十一月”级核潜艇的K-8号也在失火上浮几小时后向后沉入了大海,而很多艇员还没来得及撤离。1986年10月,“洋基”级核潜艇K-219号又因为导弹舱漏水引发导弹爆炸,潜艇外壳破裂进水,最后沉入了6000米的大西洋底。这三次事故中,潜艇的壳体都因为烈火而出现裂缝,导致艇尾进水并沉没,艇员也无法挽救,即使是苏联海军较为成熟的双壳体+水密舱设计也只是让潜艇多撑了几小时而已。非常遗憾的是,十几年前两次同样的事故并没有让苏联海军警醒,最后这样的事情又在K-278上重演了一次!
就像航空事故的“海恩法则”一样,潜艇事故也往往有着可以察觉到的事故先兆。核潜艇作为比民航飞机更加精密的大型机械,理应对所有的事故进行缜密分析并未雨绸缪,然而,苏联海军和潜艇的设计局却对已有的事故不起警觉,最后导致了K-278号的悲剧。尽管事故已被查清,但是人们理应从这里吸取教训。
冷战结束后,曾经庞大的苏联舰队好似树倒猢狲散,潜艇部队也不例外,一大半的潜艇都在科拉半岛北边的海岸边腐烂了。然而新生的俄罗斯海军仍然没有忘记潜艇,并保留了一批颇有威慑力的潜艇力量,K-141“库尔斯克”号就是其中的一艘。
K-141属于“奥斯卡”II级,1990年在北莫尔斯克开建,1994年12月正式服役加入北方舰队。这艘潜艇全长154米,采用了双壳体的设计,外壳是镍-铬-钢合金,有8.5毫米厚,内壳则是50.8毫米厚的钢制船体,和外壳有2米的间隔。外壳的设计不仅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也不易被磁探测系统发现。
K-141的武器是24枚SS-N-19反舰导弹,通过潜艇侧面的发射管发射,可以携带核弹头,能够对航母编队够成可怕的杀伤力。此外,K-141号还有六个鱼雷发射管,能够发射533mm或者650mm直径的鱼雷。因为其强劲的武器和坚固庞大的身躯,它成为了北方舰队的骄傲。
2000年8月,北方舰队正在巴伦支海进行演习,K-141号也在其中。随着演习开始,K-141号带着118名艇员下潜,准备开始反舰演习。这次演习将使用演习用的鱼雷,这种鱼类没有弹头,经常会在发射后收回继续使用。12日11点28分,K-141号准备发射鱼雷时,突然发生了爆炸。鱼雷舱随即淹没在可怕的大火中。
控制室内,潜艇组员们拼死抢救这艘巨大的潜艇。看起来K-141号还没到气数已尽的时候,她的双壳体非常结实,几乎可以承受一枚鱼雷的击中,更何况,双壳体之间还有足够的空隙呢。艇员们尝试通过给压载舱充气的方式快速上浮,幸存的艇员也开始向比较安全的中部转移,并关闭了可能出现问题的反应堆。然而,鱼雷舱的烈火还在燃烧。
爆炸2分15秒后,第二次爆炸发生了,这一次整个鱼雷舱几乎都被从里到外掀翻了。坚固的双壳体也挡不住这样猛烈地爆炸,水从巨大的破洞里涌入潜艇,现在,K-141号才真的是回天乏术了。118名艇员里的大部分都在爆炸里丧命,然而艇尾的9号舱室里还有23名幸存者。他们在漆黑一片里惊恐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潜艇出了什么。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俄罗斯海军开始了救援,虽然K-141号沉没的位置不深,只有108米。但是强劲的海流和极差的能见度却让救援行动无法继续。事发两天后,俄罗斯海军才公布情况,四天后开始寻找他国帮助。英国LR5号深潜器首先赶到现场并开始了救援行动,然而此时潜艇后方的23人已经在低温、缺氧又充满了毒气的环境里死去了。至此,K-141号的所有人无一生还。
K-141的残骸最后被荷兰公司Mammoet和Smit International利用巨人4号船只打捞,并找回了一些死者。事后的事故分析揭示了一种可能的原因——一枚故障的650mm直径鱼雷的过氧化氢燃料出现了泄漏,随后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点燃了鱼雷的煤油燃料,引发了第一次爆炸。此时,K-141号由于艇首涌入海水,开始慢慢下沉了。
接下来,随着火势越烧越旺,鱼雷舱内温度迅速升高。当温度足够高的时候,艇首的鱼雷就爆炸了,制造了第二次爆炸。冲击波立刻炸碎了潜艇的外壳,并炸穿了多层舱室,幸运的是,反应堆的舱壁挡住了冲击波,加上反应堆已经关闭,没有造成严重损害。但是K-141号就没那么幸运了,随着海水的大量涌入,她最后瘫痪在了海底。23人此时仍然在后舱里存活了下来,但是也在32小时内相继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救援行动的失败,最后导致K-141号无一生还的悲惨结局。
实际上K-141号鱼雷出现的事故也并非首例,1955年英国皇家海军的“西顿”号潜艇(P259)也是因为故障的过氧化氢鱼雷。过氧化氢由于其不稳定的性质,并不是潜艇燃料的首选,至于为什么鱼雷会发生过氧化氢渗漏,大概和质量问题也有关吧。
在完成了对残骸的分析后,K-141的残骸被拖到了科拉半岛北部的赛达湾,2003年,K-141号正式被拆除。至于海底的艇首部分,则一直没有收回,在打捞了一些鱼雷和艇首碎片后,就用炸弹摧毁了。K-141号也是21世纪沉没的第一艘核潜艇,但并非是最后一艘出事的核潜艇。
围绕K-141的事故也有相关的创作,探索频道的《穿梭时空谈科技》和国家地理频道的《重返危机现场》都有以K-141号事故制作的一集。2018年,这起事故还被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改编成了电影《库尔斯克》,也是当年两部潜艇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冰海陷落》)。电影使用一艘真实的法国潜艇“可畏”号“扮演”了K-141号的一些部分。虽然这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有着不小的尺寸,拍戏前也“化了妆”,但是由于固有设计上的不同,也难免有穿帮之处。但是总的来说,这还是一部比较写实的电影。
除了以上提到了事故外,其他沉没的苏联/俄罗斯潜艇还包括“十一月”级K-27号,1968年因为控制杆故障造成的反应堆事故严重受损,并在1985年9月6日自沉;“查理”I级的K-429号,两次沉没后又被两次打捞继续使用;以及倒霉的K-159号,在被拖离格雷米哈拆解的半路上被风暴弄沉了。这些事故虽然原因不一,但是悲剧总是有原因的,而如何总结事故原因避免事故,才是潜艇部队变强的关键。
至于相关的创作之类,BBC曾基于K-219号事故拍摄过一部TV电影《敌对水域》(Hostile Waters),另外2013年有一部基于K-129号(常规潜艇,但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事故一种解释的电影《幻影计划》。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相关的书籍之类,如有兴趣的话,也不妨找来看看。
评论区
共 5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