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今年的核聚变上我购买了由燕垒生老师所著的《刺客信条 大明风云》,一来是作为刺客系列爱好者,就算不读当个收藏也是要买的,其次是“刺客”系列的正传作品小说,一直是由奥列弗•波登所著,中国的故事虽然不算游戏正统续作,但是也是游戏作品,突然换作者,也挺好奇到底中国作者,能否讲好一个中国的刺客故事。
其实对于小说作者燕垒生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作为国产武侠游戏爱好者,我通过《轩辕剑外传天之痕》以及剑网3《洗心问剑》的官方小说,知晓了这位作者。算是国内游戏改编小说比较有经验的一位作者了,但一直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而他更有名,更为人所知的,其实是网络奇幻小说作品。武侠只是副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认识认识,这位专业“游改书”的作者。
初读小说,内心有十分巨大的违和感,因为这本书的类型可以归于“武侠小说”行列,对于人物打斗的描写比较细致,夸张,生动。但这并不是我理想中比较好的呈现方式,因为“刺客信条”对于我来说,就是阴谋论+历史,突然出现大段的战斗描写,让我感觉有些出戏。
其次,虽然我知道没有多少人真正玩过“互罩兄弟”(《刺客信条编年史 中国》),但是在大众的认知中,系列虽然有动作戏的存在,但基本都还是一击必杀,瞬间决胜的风格,在游戏中也是干净利落。但在小说中,虽然可能描写的打斗实际是干净利落的,但是由于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对招的心理活动,所以给人感觉是长时间你来我往的对决。(以下节选省略号为略过的内心戏)
这人算度极精,身手也好,说时迟,那时快,人已稳稳落到了地面。站立甫定,这人的心神也一下定了下来,右手护住头面,左手食中二指同样往袖中一探,也摸出一把短剑来,他知道对手用的是长剑,又接着下落时的破竹之势,要守是根本守不住的,他只需要挡住少芸那雷霆之势的一剑即可,只消格开了这一剑,他左手短剑便会发出真正的致命一击。
……
他左手剑眼见便要刺入少芸肩头,左肩头却是一阵刺痛,却是少芸的剑刺入了他的肩胛骨下。这地方虽不致命,但此处一受伤,整条手臂便用不出力量来。他没想到少芸的剑一快至此,左手短剑已递不出去。他一咬牙,不退反进,右手短剑不再护着前心,反手便刺了出去。
……
他已算定,少芸人在空中,纵然一剑刺伤自己,拼着这一条左臂不要,右手短剑正好刺到少芸的前心。只是这人出手快极,一剑刺出,却又是落了个空,少芸竟然并不曾落下来。
不可能!这人险些就要叫出声来。一个人怎么能选在半空中不落下来?除非真是神仙了。只是这人两剑都落了空,已没了回天之力,“擦”的一下,少芸的剑几块的在他右肩上又是一点。这人双肩其伤,两臂都再不能用看一个踉跄,推后两步,却仍是怔怔地站立,一幅既是不甘,又是愤怒的神情。
此时少芸的身形才轻轻地落下来。她能停在空中,自然不是因为会仙术,而是她左手的绳镖。
在游戏中,虽然鼓励潜行,但偶尔也会有正面战斗,战斗还是老刺客的感觉,格挡防反后主动出击。而在格挡时,会有一个短暂的“帧停滞”,一方面给予玩家下一步动作的决策时间,另一方面在画面感上,也是一个转守为攻,局势逆转的信号。所以在防御成功“叮”的一声后,往往接续的是一串行云流水的攻击。我想这是刺客系列玩家一直以来非常熟悉的战斗节奏了。
回到小说,虽然作为武侠小说常见的打斗描写来说没什么毛病,但是如果,在少芸在空中悬停的时候,做一个写作上的帧停滞,例如在这里插入对于绳镖的介绍,之后接上少芸快如疾风的攻势描写,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不是说原作这样的写法不好,衍生小说也没必要完全还原游戏,只是阐述我认为更贴近于刺客信条的“武侠动作”描写是怎样的。
但是这毕竟是“刺客信条”,不能单纯从武侠、打斗的方面去评判,而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关于“中国刺客大师”王阳明的学说:“心学”的阐述和利用。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世称王阳明。儒家四圣“孔孟朱王”中的王便是王阳明先生。他曾经因为触怒了“八虎宦官”之一的刘瑾而被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在这里悟道,史称“龙场悟道”。所以在我的家乡,王阳明的名气可不亚于孔孟,不仅有阳明路,阳明祠,“知行合一”这四个字,也是从小听到大,但是真正理解这四个字,却是在离开家乡多年以后了。
小时候老师和家里人告诉我,“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事情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要把该做的事落实到行动上去。类似于“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一点开始上政治课了,常常遇到试题中用“心外无物”来作为“唯心主义”的例子-我不知道它存在,这东西不在我心中,他就不存在。
后来长大后解除到更多元的国学,哲学知识后,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对于“心学”现在的各种理解都还有争论,我也只是分享自己粗浅的理解。“知行合一”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种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这个“知”不仅仅是知识,知道的意思,他的含义更广阔,用一个浅显的词来概括的话,应该是内心。“行”便是你的行为、你所认知的现实。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你内心对于世界如何认知,你就会如何行动,你的现实就是怎样的。
汝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亮起来,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可知此花原不在你的心外。
花并没有因为我不知道它,我没看它,它就不存在,只不过处于一种“寂”的状态。而主观唯心主义是指,精神意识第一,物质第二。有了意识,才有物质存在
心学家·王守仁 外号“王大锤”,智力英雄 技能 悟道之吼 影响范围:周边400 敌人进入眩晕状态,并强制前进一段距离 建议出装 树枝X1,雷神之锤X1,秘法鞋X2
明德堂楼上这间会客室里,悬立着四条立幅,却是四幅字。自右而左,分别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便是阳明先生平生学问所在。阳明先生所创之学称为“心学”,这四句亦称“阳明四句教”,王门子弟首先便要背熟。心学种种,尽在这四句之中。
听得张永问起,阳明先生道:“正是,公公见笑了。”
张永上下打量了着四条立幅,说道:“阳明兄,若心之体乃是无善无恶,那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则意,知、物不外乎宇宙,皆当时无善无恶方是,为何又有些许分别?”
阳明先生道:“公公所言甚是。然意本无善善恶,动则有善恶之别,故当有致良知之能。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格物而致知,便在为善去恶是也。”
丘聚在一边听得头昏脑涨,心道:“这老酸丁在说些甚东西?”张永却也满面春风地道:“是,是,受教,受教。”
这一段是刺客与圣殿两派的首领在书中的第一次交锋,短短几百字,对于熟悉“心学”和刺客的读者来说,可谓是非常精彩。
首先来说说这四句我自己的理解,内心的本体是没有善恶的,但是产生的想法是有善恶的,而第三句中的“良知”并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的“良知”,良是天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善恶之分内心天生就知道。对于外部世界的学习和认知导致了好的,或坏的行为。
宦官张永问:既然这心的本源是没有善恶的,宇宙万物由心而生,所有事物都逃不出宇宙的范围,为啥还有善恶的区别呢?
阳明先生回答到,确实,意识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行为有。所以需要将行为和自己天生的心念统一,因为行为和主观看法是一致的,而人天生知道好坏。学习和对待世间万物使之与自己天性一致,就是选择做好事,摒弃不好的事。
这段对话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对于善恶是非选择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遵从自己内心本性,认为是好的,善的想法去实现和行动,而不是外界告诉你的应该和不应该。
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不知其真假,讲的是王阳明劝一个高僧还俗的故事。
王阳明听说有座寺庙里有个和尚非常奇怪,整日闭目静坐,既不睁眼,也不说话,已经持续三年。王阳明觉得奇怪,就去探个究竟。
看到那个和尚,王阳明劈头就问:你成天自言自语说什么,东张西望看什么?和尚辩解说:我闭目静坐不言语都有三年了,你怎么这样说我呢? 王阳明见和尚开口说话了,便直截了当地问:你是哪里人,离家多久了?
和尚回答:广东人,离家十年了。
王阳明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和尚回答:有一个老母亲。
王阳明问:想不想老母亲?
和尚回答:不可能不想。
王阳明说:虽然你一直闭目静坐不言不语,其实你心里一直在想,心里一直在念叨。
和尚若有所悟,激动得请王阳明进一步指教。
王阳明说:父母子女,血脉亲情,本是天性,怎么可能断灭。你不能不念想,说明真性发现。虽然人在寺庙,终究心不在焉。爹娘便是灵山佛。你放着自己的亲娘不敬,你还能敬什么人,拜什么佛?
和尚听罢涕泪横流,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当天晚上,和尚就打点好自己的行李回老家去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知道好与坏,只不过被各种世间条例,他人的眼光束缚,而到不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当其他人盲目的追寻真相的时候,记住-万物皆虚。当其他人被道德或法律束缚,记住-万事皆允。
还记得这句经典的教条吗?心无外物,知行合一所表达的,不就是同一个意思吗?想到这里,我反反复复的读了很多遍书中的这一问一答。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竟然完美契合百年后的一款游戏作品的内核。这样的本地化,比直接写出万物皆虚,万事皆允要高端许多。能从“心学”印证“信条”,那能否从“信条”印证“心学”呢?
刺客信条教导我们诸行皆被允许。曾经,我认为那是为所欲为的自由,是为了追寻理想可以不计代价。然而如今我明白,这信条并非一纸允诺,而是一条警示。理想太容易让步于教条,而教条终将湮灭于狂热。
没有什么权威能丈量我们所作出的的判断,也没有什么至高无上的神灵能惩戒我们的罪行。最终,只有我们自己可以避免走进迷信的深渊,也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断,我们所选择的路是否要付出太高的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所成为的一切,皆从我们自身开始,也于我们自身结束。
可能有朋友不认同我对于王阳明“心说”的理解,觉得就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随着自己的认知而变化存在。但有趣的是,即使如此,他还是非常贴合现在《刺客信条》系列作品的剧情走向的。
如果看过我上一篇关于刺客信条现代剧情分析的朋友就会知道,现在刺客信条的剧情已经开始在模糊现实和虚拟的界限。 我们所认为的现实,就真的是现实吗?谁能保证这不是一段animus的模拟?
你所认为的现实,可能只是animus为你模拟出来,让你感觉到的现实。这个世界真实存在吗?这是先行者发出的疑问。如果把“心外无物”理解成为唯心主义,那也还挺贴合现在的剧情走向,即如果你感受不到,没有animus给你模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不是吗?
其次,上文也提到,阳明先生认为人心中天生就会分别好坏善恶,这听起来挺玄乎的,但是在刺客信条的世界观中,人类是有先行者创造的,并且还留有控制人类意识的后门。这么一想,人天生能分别善恶,可能就是先行者装的系统自带的不是么?
综上,作为一名刺客信条系列玩家,这本小说当做武侠小说来看,或许会有违和感,但是思想精髓那是一等一的棒,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前提是需要对王阳明的学说有所了解。
去年的奥德赛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像是一部《刺客信条》作品了,除开不是第一人称,要说这是《孤岛惊魂 斯巴达》也没什么毛病。阿育啊阿育,别学隔壁忘本好嘛,每一个IP的核心就固定住,别丢,别给其他IP,不然就串味了。
评论区
共 8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