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时计
时尚圈的钟表与汽车软文作者,一度靠赞美奢侈品吃饭,奉行老派绅士守则,不许挑食
被《权利的游戏》伤透了心的看剧下饭党们,最近又被《长安十二时辰》点燃了,雷大头的表情包又开始发起来了。
除了长安的衣食住行,“望楼”、“大案牍术”等黑科技也让大家嗨起来了。
其实幻想作家都有一手绝活,就是今为古用,随便拿一个现代技术点,变成古代黑科技。 不说太宅向的作品,就说些流行的幻想系作品—— 《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魂器”,说白了就是“主意识转存储备份”,在赛博朋克小说里是基本的续命大法。
《龙枪编年史》中的侏儒种族擅长机械发明,而这些小怪物的原型,其实是作家对当时的“程序员”的印象,比如他们总是在鼓捣大家看不懂的东西,而那些东西真出了成品,竟然能用!
上某乎开个贴“幻想作品中,有哪些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原理很普通的黑科技?”,单子可以列到几百条。低技术环境里,用另类方式实现高科技,制造了最大的惊奇感,也成就了幻想作品最激动人心的看点之一。所以作家们到底是怎么今为古用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最核心的黑科技就是“大案牍术”,专门机构存储海量的各种记录信息,由专门人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案牍抽查,给出需要的线索。这就是古典版的人肉大数据计算机。只不过,对于充当检索器的具体人来说,对天赋要求太高了,不能随意替换零件的“系统”,就不是应用科技了。
类似的设定,并不是第一次出现。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故事中,秦朝就有了全国人事信息库,每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信息和评价都记录其中,还能流传千古,成为后人了解先人的官方报道。
根据关键信息操作机关,就可以直接抽调出想要看的人的信息。
这两件黑科技都有当代信息技术的影子,然而,却并不是完全架空的。
全国人口信息汇总这件事,古代的朝廷真的是一直在努力做到,因为“人口”就是“赋税”。而真正把这事办成了,要等到明朝——朱元璋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派出大量官吏深入民间,最终完成了户籍保甲制度以及全国人口花名册的定期更新系统,一度真的做到了朝廷能查到任何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所有重要公开信息。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其实还有一个很古典的香艳典故对应,那就是“翻书娘”。古代没有网络搜索引擎,而文人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写奏折,都要讲究引经据典,一旦用典用错了,轻则在文坛名声扫地,成为一时笑柄,重则就断了官场的名誉。
那么古人要怎么引经据典?全靠记忆吗?并不是。写作时,脑海中会有模糊的记忆,需要具体去翻书对照准确的文字,这个时候,就会需要书童,或者贤内助,也就是“翻书娘”,去把需要的书找出来。好多文人都以有一个能为自己翻书的妻子或者女眷为荣,基本的能力是在书房几百册书卷里找出需要的书名,伶俐的是直接能翻出具体句子所在的那一页。
有一则古代故事,就是人们夸奖一个大文豪引经据典,真是博学,文豪则说,是他的夫人更博学,他想起一句话的三五个字,夫人就去书房里把具体在哪本书里找出来给他。
而且,这种需要人肉翻书查资料的现实其实并不遥远,大概在2000年以前,许多人写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翻书去查证的。有多少人还记得那种在知识的海洋里大海捞针的感觉?面对书房几百本书时,脑海中模糊想起有一个很好的句子,却想不起到底是哪本书里写的?
而现在大家知道的最著名的“翻书娘”,其实是《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对所有武侠秘籍和招数都牢记在脑海中,能说出任何招数的出处。
电脑出现以前,信息检索一直都很考验人类脑力极限。电脑的出现,让“搜索”🔍变得稀松平常,而一旦把“Google”以100%人工的方式还原出来,就达到了惊奇的错位感。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黑科技还有一样,那就是望楼的信息传递系统。除了鼓声,还有那十二个格子组成的视觉编码传信,这个技术看起来就很另类了。
有人说这是编程技术的穿越,其实,它更像是编码技术——信息编码是暗语,人可以按照对应的解密表,直接解读,而编程是为计算机编写执行功能。而且,这种东西是个机械结构的“器物”,有操作方法,操作人也不需要有过人天赋,只要经过专业训练,就能操作。
这样的存在,才比较符合常识下的“应用科学”与“工业文明”。
十二位的编码,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技术,现实中最常见的十二位编码技术,就是“条形码”。现代的数字计算机信息统计系统中,十二位编码是一种通例,电影局使用十二位的影片编码,国内有十二位的地区编码,银行卡卡号也是十二位……
不过这种技术,在历史中同样有迹可循,不是完全穿越。欧洲古代曾经存在过一种远距离信息传递法,通过简单改变木头构件的形状,来传达字母信息。而这种玩法,甚至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故事。
英国奇幻小说作家Terry Pratchett的“碟型世界”系列中,就有一部《开始邮政》,背景是中世纪时代的技术水平,有聪明人通过巨大的灯光翻格来远程传递信息,被称作“光报”,光报业务挤垮了邮局,形成了垄断……这种黑科技,其实就是技能树的选择方向不同,形成的奇观。也许在一个没有发明电的文明中,利用光和视觉来传递信息,就是一种技术必然了。
超越时代的机械类黑科技,其实还有一个常见例子,古风故事中经常出现的大杀器:联发射击武器。《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里面,不良子扫荡贼窝的时候,不良人的编队推进方式,手里举着连弩的样子,和当代的特警拿着冲锋枪的画面是不是近乎重叠在一起了?
在古龙的小说《白玉老虎》改编的《琥珀青龙》以及《绝代双骄》中,能连射的“细如牛毛”的毒针的暗器针筒,也是堪比手枪的杀器。这类武器,古风小说中都是通过“巧夺天工”的妙手匠人以个人之力来制作。有时候,根本说不清,到底是古风故事让现代技术穿越了,还是说,现代技术只是古代技术的巅峰。
仔细想想,机关枪这个名字本身,是不是听起来就特别古风特别武侠?
说了这么多,那作家写小说的时候,具体是怎么改写现代科技点的?同为幻想作家,这里给大家奉上几个窍门。
第一种,历史是今天的影子,把现在的技术包装成古代的奇迹。
第二种,当代技术是历史技术的高峰,这些技术确实在古代就有雏形,只不过在故事中被进一步放大。
第三种,是历史上真有的黑科技,之所以黑,是因为其技能树和现在的同类应用选择的方向不同。
一个窍门:比起信息技术和武器发明,对人体进行改造的科技,能在古风作品中产生更诡异的蒸汽朋克感觉。
大家都夸奖《长安十二时辰》的考据做得好,大唐盛世的细节再现的漂亮,对于大唐女人们的描绘却不多。
唐朝时的美容术因为会聚天下风尚,非常多样,简单的上妆,比如泪妆、桃花妆就不细说了。
需要动刀的项目也不少,蒙娜丽莎不是最早刮掉眉毛的女人,唐时的血晕妆就是剃去眉毛,然后在眼皮上下画出红色系的彩色条纹。
据说,唐诗中的“当面施圆靥”,就是最早的美容磨镶术,制作人造酒窝。
中国古代的医学中还有一种偏枝秘术,那就是专门针对“美容美形”的医术,因为不在民间应用,都是宛如传说。古代人会买下年轻的女孩,培养成出色的歌姬舞姬再卖掉。除了技术的训练,其中还有一种“美体术”,是用特别调制的药膏涂抹全身,缠上布条,七日之后,所有表皮褪掉,会新生出一层白嫩细腻的新肌肤……听着就很疼,也有些恐怖。
如果类似的医美黑科技出现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应该也能成为让人眼睛一亮的设定吧。
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完成了“眼球移植复明”这个当代都很难完成的技术。古龙在《护花铃》里则实现了人造兽人合成术,诸神岛隐居的武侠高手们,都有一个死心塌地的半兽人仆人。至于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里记录了“刮骨疗毒”和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则是超越时代的想像力。
虽然,B乎上的专家说,当时做开颅手术,脑内压等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不疼死也得感染死。
把一种现代科技变成一种古代传奇,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包装。
比如,取个好听的有古风的名字。把“大数据”叫做“大案牍术”,“案牍”本身就是准确的古代名词,说出来就好像好有信服力,案牍术是官吏工作,大案牍术就是黑科技了。《权力的游戏》里面,希腊火或者说石油燃烧弹被命名为“野火”,这个中翻本身就很古典诗意,取了“野火烧不尽”的梗。
《风之谷》系列中,给“巨大人形机器人”取了个“巨神兵”的名字,不但古典,还和欧式奇幻的“石像鬼”对仗,格调也高了一等。
《绘战师》,则是把现代的战地新闻摄影记者,变成了古代战场画师。战士们对砍的时候,他们要在战场里现场画下来发生的一切……“绘战师”这个名字是不是又惨烈又浪漫。
让我们理顺一下【把现代科技变成幻想作品中的黑科技的方法】。
首先,选定功能。你要确定,你要的到底是这个现代科技的什么功能?
其次,决定特异的方式。这个科技在你的故事中发挥的作用,是主角等重要角色才有的特技,还是整个世界背景的特技?(不同条码就有用不同技能的设定,日漫里已经有了)
然后,包装这个技术的载体。如果你想把拍照技术搬到古代,也用一个盒子来拍就无趣了。用把刀,对着空气一切,仿佛是从现实中“裁切下”了一片风景或者一个人的相貌,再从古诗词里寻个典故,比如叫做“春风切”或者“留目”。
按照这个“选定功能”“特异方式”“去现代化命名”的三步法方法反复操练,你也是大幻想家了。
一方面是剧情需要。如果一个故事需要一种独特的推进方式,往往需要一种对应的特殊系统,尤其是《长安十二时辰》这种推理剧,如果只是靠主人公的灵机一动,就会让剧情单薄许多。
另一方面,则是一种人类内心深处对于世界的猜测和怀疑。历史书上记录的一切都是真的吗?世界如果不按现在这个规则运行就不行吗?
所谓黑科技,不止是超越时代的奇特,也可能是偏离主线的诡异。幻想小说的环境恰好是一个与“现代陈规”不同的世界,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常识,都可以在那里中有另一种可能。
假如当代文明哪天忽然崩塌,那时候,就可以重新选择科技树了。
最后的最后,别忘了,幻想作品本身就是提供想象力,猜测未来方向的。如果不敢在创作中发挥想像力,展现技术的另一种走向,那一个作者和套着缰绳的驴也就没多大差别了。
评论区
共 4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