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是近来饱受关注的一部历史剧,戏剧化地演绎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该剧依托历史事件,先是通过观众、剧中人物的信息不对称来塑造紧张感,再成功将焦点转移到人物,塑造了人物引发共情。虽然各集焦点不一,但观感丰富。本文将跟随剧集对主题“真相”的探讨展开,具体分为“承认真相”“直面真相”“理解真相”。
《切尔诺贝利》开幕就表明了自己的主题:“真相”。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真相如何?
有“真相”二字时也就意味着“假象”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假象可能是因认知不全而导致的、与真相不符的错误认知。而对剧中人物,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见证者而言,假象是“由谎言而导致的骗局”:当局并不承认核电站爆炸的严重性。
在第一集中,站内技术员被总管告知堆芯不可能爆炸,被要求继续在岗工作;地方委员会决议相信总管的承诺,于是控制消息,严禁人员出入地方。欺骗,由第一线负责人发起,由下至上欺骗了整个地方委员会乃至国家。第一层的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了。关于历史真相的信息不对称我们知道发生了可怕的核泄漏,但是局中人一无所知,包括底层民众。消防员们被告知核电站大火前来救火,他们还以为那只是最普通的火灾,连像样的防护措施都没有。
其一,观众们作为旁观者对剧中人物将面临的死亡危险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感被核辐射的性质以及剧集的演出大大加强了。核辐射无形无色,就像上次《不可靠叙事视角下的<鸟箱>——试论悬疑电影与认知方法下的不可靠叙事》中所说的,“无影无形虽然削弱了初见的恐惧,但是却也放大了其无处不在的压迫感。”“既然我们看不见这个怪物,那么我们便无法定位其所在,那么他出现在哪都不足为奇,整个空间由此开始变得危险起来”。无形的核凭借这样的特点塑造了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即便脱离了核电站现场但只要能看到那冲天的火光我们都会心神不安。 因此,在看到居民们抱着孩子在桥头“隔岸观火”载歌载舞时我们更会感到紧张:一面是可怕的危机择人而噬,一面是无知的民众毫无防备。这种不对称的对立关系塑造了一种情节上的张力,以紧张感吸引观众全神贯注,如上文所说,这也就是信息不对称导向的第一件事:“观众们作为旁观者对剧中人物将面临的死亡危险感到恐惧。”
信息不对称所导向的第二件事就是我们会对剧中人物产生共情。在见证了消防员们一无所知地出入核辐射重区,双手因摸了一下石墨而立刻溃烂;看到了无数放射尘下,孩子们以为是下雪了嬉戏打闹;看到当局决定封锁消息置之不顾,不顾人们死活之后,我们会担心他们的生死存亡,不论是数字上当地居住的十万居民,还是具体的那两个坚强的技术员、那个家有娇妻的消防员、那些孩子。为了逃离死亡与毁灭,剧中人需要承认真相;为了逃离恐惧,我们观众需要直面真相,直面剧中人命运的坠落,直面切尔诺贝利。
科学,帮助所有人认清、承认了真相。大科学家列加索夫飞抵现场,观测数据,解读数据,让大家都认识到:“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每一小时的放射量就相当于两颗广岛爆炸的核弹所放出的辐射量。”紧接其后就是人口迁移、物资人手调动、政治高度注意。但与之相对的,告诉人们危机的严重性实际上也就消解了刚刚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核电站的危险已经众所周知。面对紧张感的下滑,剧集在渲染危险之外,慢慢地引入了“直面现实”的剧情内容,也引入了第二组信息不对称:关于历史细节的信息不对称。
“关于历史细节的信息不对称”在这部历史剧中指,观众对于历史现实中人物事件的命运的不了解。在《切尔诺贝利》这部剧中,这一组信息不对称继承了第一集第二集的紧张感,同时作为剧集核心,可以说该剧接下来的使命就是挖掘“广为所知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而另一方面,这些故事都围绕着一件事:如何去面对真相、直面现实。这在之后“猎杀动物”、“消防员之死”、“回顾惨案发生时”、“法庭对峙“几个章节中有集中体现。
第三集主要讲述消防员之死。作为刚开幕就出现的角色,消防员一家在事故中扮演着无知的亲历者角色,丈夫赶赴现场灭火,妻子奔波寻找丈夫,这对苦命鸳鸯的遭遇令人揪心。第二集刚刚讲清核电站爆炸的危险,接着就将视角聚焦到受其波及的普通人身上,说是承上启下也不为过,单是危险的存在并不一定让我们胆战心惊,展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平静的生活被撕裂的惨况才会让人不忍卒读。第三集片尾像一滩沼泽一样慢慢漫过消防员密封棺木的水泥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切尔诺贝利的事件真实存在,真实地就像是漫过消防员的尸体的沥青一样,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真相像沼泽一样纠缠着这些人直到死去,也会接着纠缠所有观众,留下一时难以消散的悲伤。
第四集讲的是苏联兵前往普里皮亚季杀灭传染源,也就是各类飞禽走兽。手握钢枪的战士们并不脆弱,于是剥离了“未知的辐射”、“死亡的威胁”两层顾虑,与前几集似乎是有点“脱节”,但却应是最为沉重的一个章节。捕杀所有的生灵,放逐所有的居民,这是直接地与自然为敌。我们或许在不自觉地污染环境,但直接亲手破坏自己的家园没人是愿意的,可在这里整整一集都是这样的破坏。战士们,尤其是那个天真的小战士脸上的失魂落魄确实带入了压抑的情绪。
切尔诺贝利被塑造成了一片恶土,家园的崩毁最终必由人类承担,这片受诅咒的土地,切尔诺贝利永远纠缠着人们。所以最后的镜头中,悲怆的古琴声响起,三名战士抗着枪,背着残阳孤零零地走在废土的荒地上,体现了包括这一切的叙事者,都将沦落其中,而居住其中,乃至提及他都会让人感受到阴郁死寂。
在第四集的后半段主角团终于是解开了谜团,事故发生时的真相在主人公列加索夫的探索下逐渐明了。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为什么苏联当局对这次事件讳莫如深?为什么核电站会爆炸?这一集的使命回到了原点,在承认真相、面对真相、后去挖掘真相背后的因果。
从第一集第二集的事件本身,到第三集微观的个体生命,到第四集宏观的地区灾况再到第五集回到案发现场,这一布局看起来是颠倒了故事走向,但在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上,剧中人了解了核辐射的可怕、观众认清了剧中人从此坠落的命运,他们在旧的信息不对称得到解决后都会质疑“为何爆炸原因仍未明了?”这样的安排是自然且必要的。我们关心历史的真实,也关心主人公们的抉择与命运,对于历史真相的信息不对称被唤起、对于历史细节的信息不对称与之交融。
在剧集中这种交融有通过人物展现:技术主任迪亚特洛夫面对问题“爆炸时发生了什么”一再抽烟,主人公列加索夫思考为什么会爆炸,也是烟不离手。两人的抽烟既是为了核电站爆炸这一事件、也是为了自己的命运迷茫。
迪亚特洛夫,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操作正确却导致了核爆炸,承认了真相却无法理解,灵魂被真相束缚,抽烟是无法挖掘历史真相而愁闷的表现。
列加索夫,了解真相是苏联当局为了省钱才对核反应堆的隐患熟视无睹埋下祸根,理解了真相却无法再平衡对祖国的信赖与身为科学家的素养,抽烟是失去对自己人生掌握而愁苦的表现。
这也就引出了该剧对于真相的注解——我们有时接受了真相却无法明白背后的因果,明白了又容易丧失信仰。真相带来的往往是痛苦。列加索夫因痛苦而不作为,沉闷之情充斥画面。人类个体面对如此的灾难,想毫无保留地接受真相的确是沉重的负担,这正是切尔诺贝利的真相所自带的情感包袱。如果观剧时有了沉重如堵的感受,那只能说明该剧的塑造恰到好处。
在最后一集,理解了真相的列加索夫,在审判迪亚波洛夫的法庭上选择毫不逃避地面对真相,把是是非非公之于众。在经历了信息不对称以及真相所带来的沉重、压抑、伤感后,列加索夫的勇敢发声捍卫正义可以说像是沉静燃烧的火焰一般引燃了全局——信息不对称正式返场了。列加索夫在法庭上解说事故发生时的一切,剧集则在视觉上再次演绎了过去。
回到过去可怕的切尔诺贝利案发现场,一是在现在未来间反复切换,紧凑地安排构成了张力;二是再次放出不知情的工作人员们走进第一现场,再次利用关于历史真相的信息不对称塑造了紧张感。三是让观者目睹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可悲死亡、反向利用关于历史细节的信息不对称,塑造了惋惜感。
随着列加索夫发言结束、克格勃带走列加索夫剥夺他的科学家身份,主角团一行人分离各自为命,故事落下了帷幕。每个人的命运得到安排信息,历史事件也盖棺定论,两组信息不对称也迎来了终结。
选法庭作为场景,法庭纠结过去、现在、将来,法庭也纠结谎言与真相。最后时刻列加索夫的坦白,迪亚特洛夫的谎言,克格勃的封口令威胁也纠结了理智与野蛮,纠结了普罗米修斯与西西弗斯。
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将法庭作为剧集的起点?因为塑造焦灼的信息不对称需要从现场出发。如果是从现场走出再从法庭回去,那是重回地狱。而如果是从法庭去现场,那就只能算作是隔岸观火。形式的意义输给了感官的意义。
在真相的讨论结束之后,一直以来都忽略了的人物关系浮出水面。最后时刻主角团的党委鲍里斯目送列加索夫离去、两人之前在苍树下感慨自己即将因辐射而死去时列加索夫甚至劝慰鲍里斯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挽回了这次灾难。这唤起了一幕幕温情的画面:鲍里斯帮助列加索夫调遣资源、鲍里斯帮助列加索夫说服动员矿工。也让我们想起了更多——矿工们赤裸身体挖矿奋不顾身、列加索夫承担秘密对居民们善意的谎言。
信息不对称只是一部分,《切尔诺贝利》还有更多的人物关系、文化时空、人性正义。他讲述了很简单的故事,有关列加索夫、鲍里斯、剧中人的故事;也讲述了很可怕的故事,有关核、死亡与欺骗的故事;也讲述了很伟大的故事,有关拯救、真相、生命、友情、牺牲。
我们应当记住广岛如果有记录,那么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许也能拍出一部《切尔诺贝利》。我们应当记住,承认真相、直面真相、挖掘理解真相会是痛苦而压抑,但也是勇敢的。而数十年前苏联的法庭上,即便他们对事故主导迪亚特洛夫深恶痛绝,他们也试图先进行公正的司法审判。
评论区
共 9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