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因为山就在那里”的原话。实际上这是对记者问他“为什么你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马洛里回答“因为它就在那里”的曲解。
不管在什么时代冒险家们都渴望踏足人类未曾染指的地方。大航海时代的“它”是新大陆,冷战时代的阿波罗计划中的“它”是月球。而20世纪中叶时,地球上最后未被踏足之地就是“山岭”了。
把登山比作人生的例子有很多。对人来说有各种各样的“山”和“它”。但是到了我这个年纪,自己的“它”却好像找不到了。
因为这个,编辑部的横里先生向我介绍了一本书。获得柴田链三郎奖的杰出的山岳小说,梦枕獏的《诸神的山岭》。
总之想向所有对人生感到迷茫的、检讨着走下坡路的自己的人推荐这本小说。零下40度的气温、高度障碍、强风、雪崩、落石、冻伤、饥渴……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没有比这更严苛的极限环境了。毫不留情的残酷,直到失去所有感觉前也要继续坚持下去。虽然知道这是小说,但在看到他们遭受着寒冷和缺氧,忍受着无穷的痛苦的时候,还是不禁大叫道“求你们了!快放弃吧!”但是故事中仰望着顶点的男人们,没有舍弃梦想走下山去,而是选择了怀抱梦想与山同化的道路。明知道自己没有胜算,但还是做出了这种愚蠢的行为。但是,就算舍弃了一切,也要继续追寻“它”的男人们壮绝的意志,紧紧抓住了每个人的心。这上下卷合计1000页的两座大山,我与他们共同攀登。也因为此,我也找到了一直以来所追寻的“它”。
《众神的山岭》有两位主人公。一个是49岁仍然未婚,以“在冬季从珠穆朗玛峰西南侧无氧单独登顶”为目标,传说中的天才登山者羽生丈二。在从来没有人登上的山顶、季节、路线、限制性的装备等条件下,也要继续下去的孤高的登山人。
“这是别人选择的路线和他们的行为。谁也没有选择过的直登路线,才是我的路线。在这岩壁上刻下我的印记就是我所能做到的事情。”
我的那个“它”与羽生的简直一摸一样。谁也没有做到过的事情,比谁都要先实现。并且要选择谁也没有走过的危险道路。这就是我的那座山。
《众神的山岭》还有一个主人公,摄影师深町诚。他为了追寻谜团,与羽生一起投进了大山之中。没有自信的深町常怀着“被丢进了大山中”这种劣等感和强迫观念。因为如此,产生了追随羽生的背影攀登的决意。深町决定继续登山,也可以理解为我的“它”。
“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吧。活着回来,并且还会再次向山进发的吧。会一直这么循环持续下去的吧。这就是我所能做到的事。只有这个,是我所能做到的事。”
想像羽生一样走在前面的我,被他的独白深深震撼到了。就是这样,现在老去的我不是羽生,而是深町。
从我最早做出的“它”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有“它”了。如果失去了“它”的话也就失去了自我。所以,就算舍弃了一切,“那个”还是要继续。
“并不是因为山就在那里。而是因为我就在这里。(中略)只能这样了。不是像其他人那样,那个也可以,这个也可以,然后从中随便选择了山。正因为只能这样,我才选择了山。”
我的“它”就是“制作游戏”。如同投身进大山的他们一样,我在踏足道路之外的时候是被“它”所拯救了。
话虽如此,时代在变化。我所攀登着的“制作游戏”发生了地壳运动,很多都在发生改变。即使如此,我也会继续攀登的吧。不是“因为它就在那里”。不如说,从现在开始“因为它不在那里”所以才要继续攀登。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