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坐拥巨大影响力,“终结者”系列自打第二部《审判日》以来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 延续老套路的第三部《机器觉醒》狗尾续貂,第五部《创世纪》同样恶评如潮。唯一想要跳出穿越时空叙事,开辟新道路的是第四部《救赎》,可观众们似乎并不怎么买账。
这次随着“终结者”之父卡梅隆回归——一并回归还有系列的起点莎拉康纳和标志性角色T-800——无视三、四、五的系列第六部《黑暗命运》带着众多影迷粉丝的期待上映了。看上去好像这次会发生点什么了。遗憾的是,这部不孚众望的续集仍旧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从整体性上看,《黑暗命运》最大的问题是剧本。 《黑暗命运》的第一幕进展奇快,女主角丹妮出场没多久就在工厂内被终结者REV-9追杀。接着格瑞斯迅速杀到,由此进入了一段颇长的动作追逐戏,以莎拉康纳的出场为终。
按理说第一幕的目的是要塑造丹妮,要立住角色形象,使之成为足够令人信服的真实形象。可在《黑暗命运》之中,丹妮的家人关系、她的职业以及她对待智能AI那份相当刻意的负面态度,这些都被电影潦草地一笔勾出。特别是对待AI的态度,这一点作为伏笔的话实在过于显眼,作为性格补充的话又是那么地浮夸与不真实。
有关女主角丹妮的性格与环境,以及她的生活细节着墨实在太少,在短短十五分钟内观众根本无法对她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关心。更何况在这十五分钟里还要分给终结者REV-9与格瑞斯一些出场镜头。
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熟悉丹妮的弟弟与父亲的时候,他们就被REV-9给杀了。即便丹妮表现得再痛苦——虽然整部电影里丹妮也就痛苦了那么一小会儿——观众也不会对此产生多大的共情。
让我们看看第二部《审判日》如何在第一幕戏里介绍主角。影片整整用了快三十分钟的时间分别介绍莎拉康纳与约翰康纳这对母子的生活现状。莎拉康纳因为一代的事被视为精神病患者,而约翰康纳则是个打街机偷ATM机的街头小混混。《审判日》对母子俩的生活细节描写十分写实,尤其是约翰。丹妮对待机器的态度立场明确的对抗,而约翰康纳则是狡猾的利用。丹妮对工厂领导的那番说教再怎么义正言辞,其有力程度都比不上约翰康纳在成功破解ATM机后的那声“YES”。
在《审判日》的第一幕里,观众能够了解约翰康纳,并对他抱有好感。因此当三十分钟后T-1000终于找到约翰康纳时,观众会为之感到揪心,也就更会为随后持着霰弹枪而来的T-800而鼓舞。
关于终结者追杀主角的描写,《黑暗命运》同样不及《审判日》。在《审判日》中你可以看到一正一邪两位终结者是如何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步步同时追查到约翰康纳,因此两位终结者的初次对峙就显得水到渠成。
而《黑暗命运》里REV-9直接降生在了丹妮家的院子里,这实在是过于便利了。当然,我想我们可以轻易地理解编剧为何要这样处理第一幕。因为没有时间。
刨除动作戏和必要的剧情推进和解释,《黑暗命运》恐怕不剩下多少片长了。而在剩下的这点时间里,影片还必须让步给另一样事物。那是从本质上来说影响电影完整性的事物。
无论中美,这部续集的宣发重点始终是莎拉康纳的回归与T—800的谢幕。预告片中莎拉康纳一句“I hunt terminator”,引起多少粉丝老泪纵横。T-800满脸沧桑地从小木屋里走出的镜头,其感染力也绝不亚于《绝命毒师剧场版》里的老白走出房门的那一刻。
我对贩卖情怀没有任何意见,恰恰相反,作为“终结者”系列的粉丝,我曾无比期待《黑暗命运》究竟能够靠情怀加多少分。可是当贩卖情怀与开辟新作搅和在一起时,这续集就容易显得混乱不堪。作为卡梅隆接手后的而第一部正统续作,《黑暗命运》承担的作用除了靠情怀圈钱外,更重要的是延续系列IP的价值和未来。而这个年近四十岁的系列,其未来必然不能依靠加起来已经一百三十五岁的莎拉康纳和T-800,即便他们二位才是“终结者”的门面!
T-800的谢幕,想来大家都有所预料。毕竟施瓦辛格自打卸任州长后,几乎每部电影都在重复着迟暮英雄的谢幕戏。
在《黑暗命运》中,为了给T-800的离开的情绪张力,编剧给这个400磅重的杀人机器凭空添了个家庭。根据编剧的理论,T-800在杀死约翰康纳后失去了目的,为了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它进化出了自我意识。可是,卡梅隆也许忘记了《黑暗命运》里的这个T-800是天网派出的第一批终结者,并不是《审判日》里被约翰康纳改造过的T-800。而在前作中T-800的处理器被设定为“只读”属性,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进化自我意识的事。
但为了给施瓦辛格最后谢幕赚够情怀,编剧不得不削足适履。无视《机器觉醒》《救赎》《创世纪》已经不再足够,《黑暗命运》还得再吃掉《审判日》的设定才行。这个家庭设计出来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解释为何这个T-800能变成好人,二就是自然而然地引导出T-800那句煽情台词:
I won't be back.
《创世纪》里凯尔里斯替观众发问“为什么T-800会变老”,为了说服观众机器人也会变老,编剧借T-800之口抛出了“表层活性组织会老化“的神理论。拜《创世纪》所赐,在《黑暗命运》里编剧不需要回答施瓦辛格的老化问题了。可无独有偶,莎拉康纳仍要替观众问出“你妻子怎么没发现你是个四百磅中的机器人”,T-800的回答可以说非常冷幽默了:
Our relationship is not physical.
作为笑点,这句台词很奏效,可这根本没回答莎拉康纳的问题。这个笑点的设置表示编剧实在没招了,差不多等于是跟观众明说“大家乐一乐得了,不要认真”。
其实上述的叙事缺陷尚算不上漏洞,毕竟plot hole和plot contrivance并不等同。任何试图辞旧迎新的续作都面对着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在旧人的光环下塑造新人形象。而在处理这个难题时,《黑暗命运》是肉眼可见地露怯了。
取代老角色三位主角,新救世主丹妮、新保护者格瑞斯、新终结者REV-9。电影在塑造角色魅力上始终放不开手脚,因为剧本必须给莎拉康纳和T-800留足情怀时间。无论是第一幕的结束还是第三幕的决战,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两位老将。
新终结者REV-9在预告片中令人眼前一亮,类似《鬼泣》中维吉尔分身般的战斗方式着实酷炫。很可惜的是影片在动作设计上的想象力不足,没有更好地利用这个doppelgänger能力。REV-9表现出的战斗智商比较单纯,分身和本体的战斗方式没有体现更多有机结合。
REV-9的人类形象并不算糟糕,扮演者加布里埃尔总是彬彬有礼微笑示人,再转头无表情地把人杀了。说实话,这个新终结者是有潜力的。 可明明拥有远超T-800和T-1000的战斗能力,可为什么REV-9在《黑暗命运》中表现出的压迫力和恐怖感仍然远不及《终结者》和《审判日》的十分之一呢?
同另一个经典科幻系列“异形“类似,“异形”与“终结者”的开山之作从类型上基本可以看作科幻惊悚片。T-800在第一部中的展现方式与slasher film中的杀人狂并无二致。
卡梅隆在镜头和剪辑上着重突出T-800如附骨之疽般顽强的生命力,在配乐上时常使用尖锐刺耳的恐怖片惯例弦乐。经过了这些处理,影片结尾处,拖着半残破不堪的骨架,挣扎着向莎拉康纳爬行的T-800比《黑暗命运》中任何时间点的REV-9都要更加瘆人。
这就要提到《黑暗命运》令我感到失望的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过于稳妥的动作场景。
《黑暗命运》在美国被MPAA定为R级,可我实在感受不到太多R级片的特质。虽然这要归功于大陆强有力的审查,基本所有带血浆和Fuck的镜头都被删减掉了。可即使加上那些删减片段,这部电影的动作场景依然乏善可陈。尤其是特效的塑料感令人喟叹。
比较一下上世纪八九十年大的《终结者》《审判日》,为何三十多年前的电影看上去比《黑暗命运》更具临场感?因为三十年前镜头前的东西是真的、被打破的道具是真的、T-800的拳头也是真的。而在《黑暗命运》里,一到动作戏,整部电影就笼罩在一种亮色滤镜下,连那些可能是真的镜头也显得假了。
“终结者”系列的每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是推陈出新的一代又一代终结者。REV-9作为这次的大反派,虽仍没有跳出T-1000的液态金属人设计模式,但至少从性能上远胜过去所有终结者。
但观众却并不买账。是的,REV-9杀了很多人,可影片鲜少描写杀戮的张力与血腥的后果。在电影中段,REV-9变身为军官,在无人机操控室内刺杀了数命士兵。你知道那些士兵会死,那些士兵也果然死了,死的方式还那么漫画。一切都是那么安全,你永远不用担心会有什么真正的不测发生。角色的死亡必定伴随着强烈的暗示,给你足够多的心理准备时间。
失去了恐怖感的终结者和《星球大战》里的风暴步兵又有什么不同呢?
《黑暗命运》的低口碑有一部分原因是系列老粉丝感到了背叛。
最大的背叛是影片开场,系列最重要的角色、也是整个系列的矛盾中心、更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约翰康纳被非常随意地杀死了。杀死约翰康纳这一手过于突然,即便我在看电影之前已经被人剧透,看到约翰康纳像狗一样被T-800击杀的场景时还是有点恍惚。
我不是在问为什么要杀掉约翰康纳。稍微想一下,大家都能理解电影为什么要杀死约翰康纳。杀死约翰康纳这一情节其背后的逻辑正如“X战警”系列的《逆转未来》,就是要埋葬系列前作,以免系列后续产生如“星球大战”那样尾大不掉的情况。
但二者大相径庭的是《逆转未来》既叫好又叫座,《黑暗命运》则在口碑票房双重失败。
《逆转未来》用了整整一部电影的时间向观众兜售“X战警”三部曲不复存在这一事实,并且系列核心角色金刚狼始终处在事件漩涡当中。《黑暗命运》却只用不到三分钟时间杀掉曾经的救世主约翰康纳。接着话锋一转就二十余年后了,通过格瑞斯之口暗示观众“终结者”前作都是放屁,天网没了,现在是军团话事。
如果《黑暗命运》的目标观众只是不在乎前两作的新生代,那么如此处理还算合乎逻辑。可是《黑暗命运》中明明充斥着大量情怀片段和fan service,首鼠两端的讨巧做法永远永远不会得到影迷的认可。
《黑暗命运》如果要卖情怀,就该脱光衣裳卖个够!就应该让莎拉康纳、约翰康纳和T-800挑大梁。最后以约翰康纳的死亡为结局,让老一辈彻底退场,再引出下一阶段的故事。而不是在开场毙了约翰康纳,跟观众说上一个救世主没了,以后咱们就看这个老墨女孩了。
被这部电影枪毙的不仅仅约翰康纳,还有系列的最终敌人天网。可笑的是,取代天网系统的所谓“军团”,其行为动机与内核逻辑跟天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简直连新瓶装旧酒都算不上。
“星球大战”新三部曲中取代帝国的反派“第一秩序”从服饰风格到行为准则也是在抄袭帝国,但在“星球大战”的叙事下二者本就是父子关系。
天网和军团并不存在多少直接联系,机器反抗人类这么个老掉牙的话题真的需要换个皮再讲一遍吗?斩断历史就连一个反派的名字都不配保留吗?还是说卡梅隆们认为天网这个名字的历史太厚重,不利于“终结者”系列吸引新粉丝?
粗暴地斩断历史之后,取代约翰康纳和T-800地位的是墨西哥女孩丹妮和改造人格瑞斯。把格瑞斯单拎出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
麦肯兹戴维斯奉献了足够有信服力的表演。她饰演的格瑞斯在情绪上相当饱满。在电影的三幕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格瑞斯在情感上的递进,从最初的强硬式保护到中段向丹妮袒露心声,最终半推半就地选择放手信任。
哪怕她没有《审判日》中T-800逐渐学会阅读及表达人类情感那么动人,格瑞斯这个新“保护者”至少能取得观众的共鸣。
很难说娜塔莉亚雷耶斯的表演有什么大的瑕疵,这个锅推给演员是不大公平。真正的问题还是剧本上对丹妮的刻画流于表面,她向老板抗议机器取代工人、她对父亲及弟弟的哀悼、平息莎拉康纳和格瑞斯矛盾、提议将自己作为诱饵,这些行为都略显刻意。
电影没有很好地刻画丹妮的心理曲线,她身上并不具备很强的特质和气场,至少没有强到取代莎拉康纳的领导地位。共鸣的缺失让观众容易对丹妮在第三幕的pep talk产生逆反心理,会觉得“这小妮子何德何能做救世主”?
这种逆反心理一方面当然源自深度不足的孱弱剧本,另一方面则或许来自作为观众的我对大女主的偏见。这就不可避免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嚼不烂要不断的好莱坞烂账——政治正确和女权觉醒。
《黑暗命运》中歌颂女性觉醒的桥段不在少数,有些已经超出暗示的级别,就差直接把女权主义往观众脸上甩了。为了表达女权意识,电影不惜牺牲剧情的合理性。
比如在第一幕里格瑞斯始终不愿告诉丹妮未来救世主的身份,接着在第二幕中格瑞斯终于坦言丹妮才是救世主。第一幕戏中格瑞斯的隐瞒和莎拉康纳介入发言两相结合,电影试图以此来诱导观众误以为丹妮是新救世主的母亲。
这样先抑后扬的处理,其作用除了给观众带来更大的颠覆感,也是为了更强有力地反驳这场戏里莎拉康纳的那句台词:
你不是威胁,你的子宫才是
莎拉康纳这句台词高度的确从女权角度高度概括了“终结者”前两作的初始,那就是拯救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圣母玛利亚本身并不圣洁,身为处女却诞下孩童,这在古代甚至可说是鄙事了。然而她诞下的是救世主耶稣,奉上帝之命怀孕,这是奉旨生娃。耶稣的圣洁覆盖到了玛丽亚头上,圣母之所以为圣母,是因其乃救世主之母。
在这一语境下,女性在救世主的道路上只需要提供子宫而已。子宫大于女性本身,“母亲”这一社会属性淹没了女性作为人的自由,这在《终结者》第一部里其实非常明显。为什么要安排凯尔里斯与莎拉康纳做爱呢?
在“me too”频发的二十一世纪,《黑暗命运》必然不能继续使用这套男权语境,将故事改为大女主剧显然是最便利的方法。 可想来编剧们自己也深知这一点——不过正不能矫枉,于是《黑暗命运》便不出所料地矫枉过正了。
除了莎拉康纳的“你不是威胁,你的子宫才是”之外,还有一处明晃晃象征着女权运动的台词。改造人格瑞斯在美墨边境昏倒,被美军脱光衣服检查,当她醒来并将军医打倒后,开口就是一句:
谁允许你看我的私密部位了
不是因为格瑞斯说得不对,而是因为它不合时宜、刻意做作。格瑞斯这个角色的性格并不算幽默,虽然她甫一登场就有冷幽默桥段,但那更多是情节本身打造的幽默,而并非发自这个角色的性格。
这句台词更像是莎拉康纳会说的话,放在格瑞斯身上是如此刻意与扎眼。
我相信编剧们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他们仍然这样写,原因不言而喻。因为这句台词是必须要有的女权主义表达,是必须表明的态度。为了这句话,刚打过针的格瑞斯可以晕倒,即便电影后半部她长期不打针都没事。
这就是我说的《黑暗命运》不惜牺牲剧情合理都要表达的女权意识。
《黑暗命运》的剧本经过了数次重写和删改,经手编剧多达八人。往往经手编剧人数越多,就越证明这个剧本之糟糕,最近的例子就是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不知道《黑暗命运》的前几版剧本是怎样,但我猜测编剧难产的原因或许就是女权精神在表达上的困境。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政治正确”这个词仿佛成了最不正确的词,人人都在控诉PC(political correctness)有多么多么恶心。上至油管最红主播Pewdiepie,下至所谓“直男论坛”的喷子们,大家都在抱怨“政治正确”。
其实早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正确”这个词多少已经是自带嘲讽了。嘲讽对象是那些过于讲究语言和政治规范的古板的人。女权或平权主义的表达自然也属“政治正确”之列。
政治正确未必会带来万人敬仰,但政治不正确就一定会遭到万人唾骂。好莱坞当然熟知这一点。 以业内最大巨头——达斯·米奇·迪士尼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进入新千年后,在迪士尼的公主系列里再也看不到老套的白马王子救公主的戏码。
《公主与青蛙》中公主蒂安娜是个坚韧勤快的女孩,王子纳文反而游手好闲、贪得无厌;《魔发情缘》中乐佩目标坚定、勇于牺牲,王子尤金身为盗贼反复无常;《海洋奇缘》里公主莫阿娜拥有挑战大海的仁义与勇气,外强中干的半神毛伊和莫阿娜甚至没有爱情要素;《冰雪奇缘》中王子干脆成了阻碍公主姐妹的大反派……
这不禁让我想到夏洛特甘斯布的电影《女儿国的杰基》。在这部电影中,女人成为政治家、掌权者,男人需要头戴面纱待在家里照顾小孩。看似是嘲讽男权主义、宣扬女权,但其内容并没有跳脱出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男权表达方式。
让我们再一次拿迪士尼为例子吧,看看比动画电影更需要考虑多国市场的真人版公主系列是如何表达女权主义的。
《美女与野兽》未作根本改动,但贝拉明显对野兽更为戒备,并且她指出了自己是人质、野兽是绑架犯这一事实,算是对媒体批判《美女与野兽》是美化“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回应;《阿拉丁》中茉莉公主立志要做女苏丹,后半段还加了一段独唱,宣言自己不再speechless。虽说在原作动画里她也没有speechless;《狮子王》将母狼桑琪提拔为土狼的首领,并且欲盖弥彰地让她和母狮娜娜成为宿敌,让她俩在片尾来了场girl fight;《小飞象》里那位能与小飞象交流的小女孩增添了想做科学家的设定,并让女孩与其父亲为之争吵。
这些改动多少都有画蛇添足的痕迹,结合电影整体来看更是显得突兀,游离于作品精神之外。因其表达并没有真正地动摇故事的核心,核心依旧是那个曾经男权语境下诞生的童话:贝拉仍旧爱上了囚禁她的野兽;茉莉公主仍然需要阿拉丁的拯救;娜娜远比辛巴更有担当,可注定当不了国王,只因它是雌性。
在真人版公主系列中,迪士尼在女权主义表达上面临的困境在于指出了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一旦真正尝试解决问题,故事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动。那么对于期待IP活性化的迪士尼来说,这风险就太大了。
关于这一现象的最佳概述发生在动画电影《无敌破环王2:大闹互联网》之中。在片中,云尼洛普误入迪士尼公主们的城堡,接着被公主们询问身世。在这里迪士尼用自黑的方式解构了自己的公主系列。长发公主乐佩向云尼洛普发问:
人们是不是总认为你的问题需要某个强壮的男人来解决?
讽刺的是,在《无敌破环王2》中云尼洛普依旧需要强壮的拉尔夫来拯救。这种自黑手段通常能得到拥护者与批评者两方的赞,在拥护者眼中自黑代表着进步,在批判者那里自黑堵住了批判的嘴。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一点,自黑并不是洗白,自黑也不代表进步。指出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进步。指出问题却不解决问题,其性质比有问题而不自知更为可恶。迪士尼乃至好莱坞正是后者。
那么我们再说回《黑暗命运》。新救世主丹妮从表面上看并不是一个需要被拯救的弱女子,她替弟弟出头、替工人谈判、平息格瑞斯和莎拉康纳的矛盾、平息莎拉康纳对T-800的仇恨……这么有勇气的女孩,电影却不能让她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救。T-800与格瑞斯的牺牲令丹妮显得十分让人讨厌,给人有种“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的感觉。
他们警醒,对产品所承担的政治风险有所警醒。于是他们将传统故事模式披上女权的皮,挂羊头卖狗肉地安抚着社会。然后他们继续选择假寐下去,直到观众不再买账为止。他们用三三两两的女权主义符号作装点,敷衍一下日益尖锐的两性矛盾,却永远不去真正改变“male gaze”(男性视角)的叙事模式。
这就是女权主义表达的真正困境,不是政治正确,恰恰是政治远不够正确。
美剧《老友记》中,乔伊非常羡慕钱德勒和莫妮卡之间既是朋友又是情侣的关系,于是向瑞秋提出交往。瑞秋斥责了乔伊的想法,说:
你应该去认识新的女孩,跟她成为朋友,然后成为恋人。而不是挑逗你现有的朋友。
《八罗汉》《捉鬼敢死队2016》《黑暗命运》都尝试将系列IP改头换面成女人戏,妄图复制前作的成功。在商业上这当然非常保险,戏码套路风格都是现有的,粉丝存量也大。把本属于男性角色的故事换成女性主角,再加几句女权主义吐槽,仿佛就成了女权代表一样。
可这样既无法得到跟着系列一路走来的粉丝的青睐,也无法扩大系列IP的影响力。因这根本就不是续集,而是拙劣的翻拍。
真正尊重女性的做法是创造一个富有魅力的独立女性形象,并以她为中心打造新系列。 没有人会责怪《古墓丽影》中劳拉过于政治正确;没有人会质疑《异形》里蕾普利的角色定位;没有人会嫌弃《杀死比尔》中新娘开挂太狠;没有人会怀疑《银河战士》中萨姆斯的强大能力。
应该接受性别之差,互相取长补短,利用这个差别。
粗糙地将已成功过的系列IP往女性身上一套是极其偷懒且不负责任的做法。好莱坞,请赋予女性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看《终结者:黑暗命运》时,T-800说出了"I won't be back"时,这句台词令我感触颇深,同时我也清楚地听到了身边观众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我不确定这位观众是否和我是同样心情。
对我而言是欣慰多于伤感。在“终结者”系列开始变得不再重要,并且将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变得更加不重要的时候,T-800的离去虽不震撼,至少是体面的。否则,我实在不忍想象在接下去的续集中,老迈的T-800该怎样面对那些“政治又正确又能打”的终结者呢?
本文部分观点引用Chris Stuckmann的影评以及Lindsay Ellis的video essay《Woke Disney》
评论区
共 6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