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神庙墙壁上的铭文、图像诗(Calligrammes)、我国的《易经》、基于计算机的文字冒险游戏、自动聊天机器人、故事写作程序、多人在线地牢(MUD)都是制动文本和遍历文学的例子。这些作品由于在传统的媒体分类体系下定位模糊,很难得到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在表明一些现有的看起来能够使用于这些作品的文学分析视角实际上并不能准确分析这些作品之后,作者提出了一套“文本通信的分类学(A Typology of Textual Communication)”,试图为这些作品的分析提出全新的理论框架。
在第四章中,作者考察了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制动文本——超文本文学(Hypertext Literature)。作者尤其使用迈克尔·乔伊斯(Michael Joyce)的超文本文学《Afternoon, a story》作为主要例子,来讨论超文本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给文学作品创作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Afternoon, a story
为了能够对超文本文学有一个直观感受,我们先来看看afternoon, a story这部作品。这是1987年由美国作家迈克尔·乔伊斯(Michael Joyce)创作的作品,被普遍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超文本小说”。
这部作品于1990年在以超文本作品为主营业务的软件公司Eastgate System 发表。Eastgate System开发了一款叫做Storyspace的超文本作品创作软件,同时出售超文本小说、超文本诗词和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其他类型的文本作品。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在他家官网上在线购买到Storyspace和这些作品。
《Afternoon, a story》就是在Storyspace框架下发布的超文本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最近刚刚离婚的男人彼得(Peter)的故事。彼得看到了一场车祸,几个小时之后当他回忆起这场车祸,他忽然意识到车祸中被撞毁的那辆车很可能载着他的前妻和他的儿子。因为这种怀疑,他内心忐忑不安;又因为他在目睹车祸时没有到现场帮助伤员,他内心又充满自责。整部小说围绕着他这样的心情展开,在各种现实场景和非现实场景下反复咏唱彼得的这个心结。
作为一部超文本小说,《Afternoon, a story》在文本中有大量可以点击的超链接,通过点击不同的超链接序列,读者每次能够读到不同的情节。与典型的文字冒险游戏不同,这些不同的情节分支尽管在具体展开上有所不同,却都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咏唱彼得的心结。
与大多数超文本小说不同的是,《Afternoon, a story》中的超链接是没有任何标记的,看起来就和普通的文本一样,因此读者需要刻意去寻找可点击的超链接;一个同样不是非常典型的设定是,同样一段文本中的超链接数量,是可能随着读者浏览过的文本数量增加而增加的——因为读者在后期读到某些片段,可能前期的一些原本不是超链接的关键字现在变成了超链接。因此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个可点击的关键词的体验,像极了一个思路陷入死结的人仿佛想到了新的突破口。
与典型的小说不同,《Afternoon, a story》不是一个“有结局”的故事。小说中的文本没有尽头,每条故事线都形成一个闭环。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认为“读完了这部小说”,是读者自己决定的事。读者可以在自己看腻了眼前时不时重复的文字的时候认为自己“读完了这部小说”,也可以在读到一些对真相给出关键性提示的片段后认为自己揭开了故事谜团,因此“读完了这部小说”。读者甚至可以花上一天时间一边在故事线的网络中到处摸索,一边画出这个网络的地图来,当他认为自己已经探索过所有故事线,这个地图终于完成的时候,才认为自己“读完了这部小说”。
《Afternoon, a story》的故事线数量远远多于构成故事线的那些文本片段的数量——同一个文本片段能够在多条故事线中被重用。这样的大量重用之所以可能,是由于这部小说本身的意识流风格,造成了对文本片段间的逻辑性要求较低。
在我们前面讨论的超文本小说《Afternoon, a story》中,读者点击超链接造成情节变化的行为,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在进行一种创作。作者已经精心设计好了迷宫,而读者不过是在迷宫中四处逃窜。我们能够在作者设置的迷宫中看到有正在得到表达的设计意图,而在读者四处逃窜的路线中,则看不到多少设计感。这种情况下,很难说读者是在进行一种“创作”。
在《Afternoon, a story》中,作者想要传达主角彼得无法走出心结获得释然的心理状态。如果作者只是在一段线性的文本中反复陈述这种纠结情绪,很可能读者不仅无法产生代入感,甚至因为代入感的缺失而迅速对文本感到无聊。然而,通过超文本技术带给读者的(实际上并不能改变主角命运的)主动性,作者不仅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同时让每一次对主角的纠结心情的咏唱,因为读者当前的阅读路线,而具有了不同的场景。
于是我们看到,在泰德·尼尔森那里原本应该是赋予读者自由和主动权的超文本技术,在《Afternoon, a story》中却反而成为将禁锢感传达给读者的修辞手法——作者先通过对超文本技术的运用给了读者“能够改变主角命运”的幻觉,再让读者意识到一切挣扎都是徒劳,以这种欲抑先扬的方式更加鲜活地将无力感传达给读者。
因此,超文本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是完全中立的。我们不应该给它贴上诸如“带给读者自由和主导权”这种情绪化的标签,也不应该因为一件运用了超文本的作品没有带给读者自由和主导权就宣称这部作品不是真正的超文本作品。在词典、百科等应用中,它能够成为创作权力移交的机制;同样地,在诸如《Afternoon, a story》这样的超文本小说中,它也能够成为作者进行控制的手段。它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完全看创作者如何去运用。
而《Afternoon, a story》这部超文本小说对超文本的运用,却与人们给超文本贴上的功能性标签背道而驰——它不仅没有赋予读者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文本的能力,反而利用超文本网络的错综复杂来隐藏读者们在寻找的真相文本;它不但没有赋予读者阅读的主动性,反而利用超文本网络的错综复杂将读者禁锢在文本的迷宫之中。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