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跟别人讨论或推荐赛博朋克的影视和游戏作品时会不会有这种时候:一部作品明明特别有科技感、特别黑色、特别朋克,可是在讨论或推荐的时候却有点捋不清到底这部作品到底算不算赛博朋克作品?我曾有过这种时候,但经过电脑这个好帮手的帮助,我逐渐摆脱了困境。
我目前的工作跟数据可视化有关,而数据可视化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先把东西放在表格里。于是我想,如果把这些赛博朋克向的作品放在表格里会不会出现更显而易见的结果呢?经过一番思考,我总结出了四个指标来决定一部作品的赛博朋克指数。两个指标来自“设定”,另外两个来自“故事”。就这样,我把一些看过的电影和游戏放在了这个表格里,捋了捋它们的赛博朋克指数,一切似乎更加明朗了。
1. 设定中出现高度发达的近未来反乌托邦资本主义社会 (Highly developed near-future Dystopian capitalistic society)
2. 设定中出现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科学和赛博空间(Highly developed computer science and cyberspace)
3. 主要剧情包括小人物角色与高科技霸权组织斗智斗勇(Underdog main characters fighting against hi-tech bully organisations )
4. 故事中主角从事高科技相关活动( Main characters participating hi-tech related activities)
每个指标最低1分,最高5分。一部作品的四个指标得分加起来就是该作品的赛博朋克指数。
几乎所有赛博朋克向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具备的要素。《强尼记忆术》(Johnny Mnemonic)和《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这样的电影各给5分没商量。两个例外,一是《黑客帝国》(Matrix ),在此得1分,因为片中实体的人类社会基本不存在了,不再是“少数人压榨多数人的”反乌托邦社会,而是一个“机器压榨所有人”的后启示录式的世界;《黑客》(Hackers )也给1分,因为片子背景就是一个写实的90年代,反乌托邦程度也不算高;你当然也可以把《美国丽人》放在这个评分制度中,它也可以得1分。但不是科幻片的话就先不凑热闹了吧。
定义早期赛博朋克作品的最重要元素,而在人人都能手持上网的21世纪第20年来临之际,这个元素却没了过去中流砥柱的位置。以《黑客帝国》为例,片中有着无比发达的计算机科学,要不然机器人也不能造反。片中的赛博空间完全可以100%模拟真实的世界,毋庸置疑可以给5分;《强尼记忆术》给4分;90版《全面回忆》(Total Recall)和《银翼杀手》各给2分,因为两部片子中并未展现特别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或赛博空间,尤其是《银翼杀手》中的报纸上还写着“全球计算机网络刚在策划中”。
这是“朋克”的体现之处。如果片子讲的是养尊处优的辛迪加老大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的事,那感情这片子只能让屏幕前的赛博朋克们看得砸电视、拔网线了,所以故事中得有小人物角色与高科技霸权组织斗智斗勇才能让作品在赛博朋克指数上拿高分。这样看来,《极乐空间》(Elysium)和《强尼记忆术》这样的电影都可以各给5分;《数字恶魔物语:女神转生》(Digital Devil Story: Megami Tensei)给1分。95版《特警判官》(Judge Dredd)我只能给2分,因为片中讲述的故事更像是两个个体的私人恩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片子的设定下完全能出现一个得5分的故事。
假如有一部电影原样照搬《银翼杀手》的世界背景,但故事讲的是寿司摊老板Howie Lee卖寿司的事,那肯定要在赛博朋克指数上大打折扣了。有了高科技社会背景和反叛的小人物还不够,一部赛博朋克作品的主要角色必须或多或少地从事前沿科技相关活动才说得过去吧。 如果依据一些原教旨主义者的标准,主角甚至必须从网络事黑客活动才可以,但我觉得这里可以放松一点,只要是从事前沿科技相关活动就可以了。所以在这点上《阿基拉》(Akira )我只能给1分,因为片中主要角色的大多数活动是骑车加斗殴,即使有神级科技降临,他们也大多是以被动接受者的身份来与之互动的;《银翼杀手》里主角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干侦探的活,冲着使用ESPER电脑解析图片的份上,多给一分打个2分吧;《强尼记忆术》5分;《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3分。
以上就是我如何给一部作品评赛博朋克指数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指数并不是在决定影片质量,它只是一种用来衡量“赛博朋克程度”的方式。各项指标评分也自然是我的个人观点,与你的观点存在不同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目前表格只开放了评论,未来的目标是做成一个开源的评分项目,人人可打分,统计最终的平均分;人人可添加尚未输入的作品。但个人精力有限,实现尚需时日吧!
Poppel Yang, jacking out!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