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奇兵》与《生化奇兵:无限》二作对自由意志与人的存在状态的探讨基本以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思想为基础展开。萨特的存在主义由三项原则构成: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荒诞,人生痛苦。一代主要基于前两项展开论述。
提及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公式往往最先为人所论述,也往往最常为其他文艺作品所借用,其大意为:人与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物的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否认一切高于人的事物的存在,在他看来,不存在命运,也不存在造就人的上帝,人之初是空白而并不具有本质的,人能自己造就自己的本质,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是以存在先于本质。
而人如何造就自身?基于人的自由选择,这便来到第二原则。
萨特反对任何决定论,强调人的绝对自由意志,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自由选择,如若不能自由的选择、决定,就不算存在。此外,人必须对自身通过自由选择所做出的决定负责。简而言之,人与万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具有绝对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使人能自由的选择、 决定自己的本质,而同时人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与决定负责。萨特说:“人是自由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生化奇兵》中的安德鲁·瑞恩在价值观上遵循客观主义思想,而在人生观上则可谓是萨特存在主义的信徒,其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鲜明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一代最为经典的台词: “A man chooses, a slave obeys.” 可视为对“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公式的完美诠释。灯塔中醒目的红色标语 “No Gods or Kings. Only Man.” 彰显出安德鲁·瑞恩的无神论信条(当然,客观主义同样信奉无神论)。
进入销魂城前播放的视频里,瑞恩再三强调 “I chose something different. I chose the impossible. I chose...Rapture.” 三次出现的 “chose” 明确表示销魂城乃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而在游戏中途瑞恩的毁灭中,瑞恩的死亡同样是他自己的选择。
对瑞恩的死可以有两重解读:或者是他在尝试各种方法杀死主人公杰克无果后,走投无路的他选择自我毁灭以维系他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又或者是在亲眼目睹基于自己的理念所构建的销魂城一步步走向毁灭后,万念俱灰的瑞恩选择以死殉道。但不论是何种解读,都是瑞恩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毁灭。
故此,安德鲁·瑞恩这一角色可视为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演绎。然而,有趣的是对于自己至死仍坚信的理念,瑞恩自己却做出了质疑: “We all make choices, but in the end, our choices make us.” 究竟是我们选择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本质还是我们的本质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存在方式?究竟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
肯列文选择将提出质疑的角色定为安德鲁·瑞恩而非杰克亦或阿特拉斯等人,十足有趣——《生化奇兵》中的安德鲁·瑞恩这一角色可谓是纯粹的理念的化身,他终其一身遵循客观主义与萨特的存在主义而生,也为其信奉的理念的破灭而死。在绝大多数时刻,这个角色是一个冰冷而毫无人性的理念的载体,而在游戏中途,为了对抗阿特拉斯,瑞恩不得不违背客观主义绝对自由市场的理念,以及他在此对于“存在先于本质”的质疑则为这个冰冷的角色注入了一丝人性的特征,使之略微鲜活了起来。
当然,肯列文对萨特存在主义的反驳主要还是体现于剧本设计和主人公杰克身上。
《生化奇兵》中,安德鲁·瑞恩这一角色的死亡标志着他所坚信的两种理论的最终破灭:基于客观主义构建的海底乌托邦终究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对于人的绝对自由意志的论断也仅仅只是他对人的存在状态的诗意幻想。推翻客观主义的任务交由阿特拉斯这个角色来实现,而对自由意志的批判则留给主人公杰克来完成。
《生化奇兵》的主人公杰克作为一具受命令驱使的提线木偶,在其身上自由意志处于缺席的状态,而这一点直至游戏中途安德鲁·瑞恩的死亡才被揭开,在此之前,玩家对此一无所知。作为沉浸式模拟游戏的远房表亲,《生化奇兵》借鉴了这类游戏的诸多要素,沉浸式模拟游戏强调玩家完全的代入感,而这一点在主人公杰克的塑造上得以体现。
一片空白并未交代任何背景的杰克对于玩家而言并不存在任何代入障碍,他只是玩家得以进入这座海底之城体验其中故事所必须的媒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而他的一切行为皆出于玩家自身的自由意志所决定。而至游戏中途,充满戏剧性的反转揭示出这个看似听凭玩家自由意志所操控的角色实则不过是被阿特拉斯所创造的工具,杰克并非生来空白、由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杰克的本质早就被他人在其诞生之初便决定了,那便是作为杀死安德鲁·瑞恩的工具。
而基于杰克这个角色强烈的代入感,这种突然间的对自由意志的剥夺又将无情的嘲讽狠狠甩在了每一个自以为具有自由意志的玩家面前,肯·列文仿佛对玩家嘲笑道:在我所精心构建的剧本中,自以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你实则不过是个不得不按照我这个游戏制作者所设定的剧本走下去的木偶罢了,除非退出游戏,不然,你只能按照我所设计的剧本走下去。
有趣的是,在否认了绝对自由意志之后,游戏中却依旧赋予玩家自由选择的权力:你可以选择采集小妹妹或者拯救小妹妹。更有趣的是, 肯列文甚至赋予了玩家相较其他游戏更大的选择权: 选择是否进行 boss 战的权力。你既可以选择与大老爹为敌, 也可以选择默默旁观不干预。
按照萨特的观点,具有绝对自由意志的人能进行自由选择,而能够自由选择才能证明人的存在,而此刻,并不具备自由意志的你却依然能进行自由选择,这是对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与第二原则之间逻辑的质疑。更有趣的是,按照“绝对自由意志-自由选择-证明你作为人而存在”的逻辑,这个并不具备绝对自由意志却能做出自由选择的杰克,究竟是作为人而存在呢还是作为物而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十分强调选择,强调人的自由选择能够改变自己、成就自己,具有极强的功利主义成分,而按照肯列文原先对剧本的构思:不论选择拯救小妹妹还是采集小妹妹,对游戏的结局都不会产生丝毫改变,唯一的不同仅在于选择拯救时游戏的难度将大幅提升。
这为本作加入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肯·列文在访谈中表示,这样的结局(善行无善报,只会令自身的处境越发艰难)才更符合现实世界中真实的情况。 这是是对萨特所过分强调的选择决定论的批判,揭示出其思想浓烈的功利主义倾向终究不过是他对人生充满诗意的幻想而已。
借助杰克这个角色,肯·列文构建出对萨特存在主义前二项原则的三重批判:缺席的自由意志、有限的自由选择、无效的选择影响。基于这三重批判,肯列文在大体继承萨特思想的基础之上更为客观全面的揭示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态:人存在于世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意志,虽不似杰克一般是一具彻头彻尾的提线木偶,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人的自由意志仍因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处于缺席的状态。
不过,在面对一些实际的具体问题时,人依然还是具有作出自由选择的权力,故而人虽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意志,却依旧具有有限的自由意志。不过,人虽能在一些实际问题上作出自由选择,这些选择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影响世界的运转,甚至对于人自身也并不多大的改变。
另有一点需要强调:萨特的存在主义并不被承认为哲学理论而仅被视为文学思想,其理论本身存在诸多漏洞,并不能构成完整的体系,而对其思想加以批判的文艺作品亦为数众多,《生化奇兵》之所以在其中鹤立鸡群在于,首先,在电子游戏这一领域中探讨这一话题的作品相对而言较为罕见;其次,相较其他文艺作品,电子游戏这一体裁所独有的互动性能带给体验者最为强烈的代入感与沉浸感,故而是最为适合探讨自由意志这一命题的体裁肯·列文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电子游戏所独有的属性,在游戏中途精心设计了对玩家所操控的角色的自由意志的突然剥夺,其所呈现的震撼感远非其他文艺作品所能比拟。
二、 宿命与概率——《生化奇兵:无限》在新语境、新变量下的再讨论
以安德鲁·瑞恩为演绎角色,以杰克为批判角色,肯列文在《生化奇兵》中展现出他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思考及其对人的存在状态的反思,而在《生化奇兵:无限》中,肯·列文引入新的变量:量子力学,在新的语境平行宇宙之下,以宿命论与概率论为着眼点,对自由意志及人的存在状态这一命题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讨论。
历经伤膝河战役的血腥屠戮,内心遭受重创陷入迷茫的布克在接受洗礼的小河中面临是否接受洗礼的抉择,或是选择接受洗礼自此成为独裁者康姆斯托克,亦或选择拒绝洗礼从此沦为终日沉迷赌博的酒鬼布克·德维特。在这个时刻,布克的自由意志无疑是存在的,他可以自由选择成为二者中的任一,从而造就之后的自己,决定今后的自己的本质,此后的世界也伴随他的自由选择而衍生分裂出两条不同的走向。
基于量子力学研究所提出的平行宇宙理论似乎为论证人具有自由意志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基于同一个体的自由意志所作出的不同选择,造就在不同世界中具有不同本质的同一个体,自此演化出不同走向的平行宇宙。
此外,针对前作安德鲁·瑞恩关于究竟是本质决定了我们选择的存在方式还是我们选择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本质的质疑,此处似乎也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答:许多时候,我们所经历的并非是一道复杂的选择题而仅仅是一道简单的是非题,布克需要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成为独裁者康姆斯托克或者酒鬼布克德维特,而仅仅是是否接受洗礼,在做出是或否的决定后,命运的惯性自会完成接下来对他的塑形,就此而言,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公式是正确而合理的。
然而,虽然个体在面对同一环境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显示出自由意志的存在,揭示出人在主观层面上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外在环境的同一性所揭示的客观不自由的状态:不论是康姆斯托克还是布克·德维特都同样经历了伤膝河战役的冲击、内心的迷茫以及面对洗礼的境况,这一相同的外在客观环境规定了布克进行自由选择的范式,他只能在康姆斯托克与布克德维特这两个未来中进行自由选择,而不存在独立于这两条既定路线之外的其他选项。
故此,虽然“存在先于本质”与“自由选择”两项原则在平行宇宙这一语境下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受限于外在客观环境的桎梏,个体只能在有限的选项中进行自由选择,只能在既定的几个本质中选择其一,不存在无限数目的各类本质供人自由挑选的情况。自由意志受外在客观环境的巨大影响的特点在此表露无疑,同样的例子还表现在当伊丽莎白被夜莺抓走时,如若外在客观环境是布克及时赶到,那么她将选择坚持抵抗,而如果外在客观条件是布克不能赶到,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将最终选择屈服于康姆斯托克的意志成为先知的继承者。
在命运的推动下,布克必然经历伤膝河战役的冲击与是否接受洗礼的抉择,在做出不同的自由选择继而衍生出不同走向的平行宇宙后,命运再次彰显出它不可违背的统治力:选择不接受洗礼的布克德维特必将陷入沉重的债务中并最终选择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康姆斯托克,而选择接受洗礼的康姆斯托克必将结识科学家露切斯特,建造天空之城哥伦比亚,收养布克的女儿并将之改名为伊丽莎白。
在《生化奇兵:无限》中,布克·德维特不存在拒绝出售女儿的可能性,而康姆斯托克也不存在不建造哥伦比亚的可能性。在世界的走向经过是否选择接受洗礼的抉择而一分为二后,命运的惯性要求两条轨迹按照既定的剧本发展,此时,外在客观环境是注定而唯一的,而个体的自由意志同样是不存在而缺席的。
有趣的是,在 DLC 《海葬(Burial At Sea)》中,肯列文又通过增添新的变量的方式为这固定的命运走向添加出新的分支:由于伊丽莎白的干预导致在争夺过程中安娜的头颅被切下,这个变量导致康姆斯托克承受良知的煎熬,导致他放弃兴建哥伦比亚的事业而选择遗忘过去在销魂城中开始新的人生。这又是对宿命论下的主观不自由与客观不自由这一现象的打破。
《生化奇兵》中对于自由意志与人的存在状态的讨论承载于安德鲁·瑞恩与杰克这两个角色,讨论的范畴仅限于这两个命题本身,然而,人存在于世界之中,受外部世界的诸多影响,不可单独将关于人的自由意志与存在状态的问题割裂于世界之外单独讨论,《生化奇兵:无限》将这两个命题放在世界下进行再讨论正是对一代的探讨的补充与进一步深入。
《生化奇兵:无限》将外部世界规定为概率与命运并行的世界,命运体现为固定的惯性趋势,概率则表现为偶然出现打破趋势并引出新的平行宇宙分支的变量。趋势与变量之间又并不存在一者统御另一者的情况,变量的出现次数并不多,是以其扭转趋势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变量并不能凌驾于趋势之上。
然而,变量的影响力又是巨大的,能够彻底扭转改变趋势,是以趋势亦不能凌驾于变量之上。此外,固定的趋势中才会诞生偶然的变量,而诞生的变量在将趋势扭转出不同的分支后又会在不同的分支中规定出新的固定趋势,是以变量与趋势之间又存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将自由意志放在这个趋势与变量共存的世界之下,似乎就能为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找到解答:自由意志是存在的,是世界的变量中的一种,人基于自由意志做出自由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世界的不同走向。然而,自由意志又并非绝对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仍然受到固定趋势的惯性所推动而前进,故此,人只具有有限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命题被讨论清楚之后,人的存在状态也就随之而出:人具有有限的自由意志,并能一定程度上通过自由选择改变自身乃至世界的走向,不过这样的情况是相当稀少的,并且,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所引起的结果负责。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往往同时是一个狡猾的艺术家,而一个狡猾的艺术家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出具体明确的答案,他深刻的明白给出明确而具体的解答是哲学家们干的事情,艺术家需要做的是借助作品带来的感染力将这个问题抛给你,启迪你自己去思索,如此而已矣。而又正是这种只抛问题不给解答的方式,为不同的欣赏者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进行理解留足了余地,为作品带来了近乎无穷的讨论空间,于是各色欣赏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出发点对作品的解读与重构相当于基于文本的二次创造,作品于是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与不断续写的产物,由此,作品本身得以保有永恒的生命力。
肯·列文无疑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在《生化奇兵》中,他仅仅对萨特的存在主义进行了三重批判,而关于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以及人的存在状态究竟如何则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在《生化奇兵:无限》中,他将这两个命题放到世界中做进一步深入探讨,然而他依旧仅仅给出了世界的运行是由命运与概率共同规定的这一现状,关于这两个命题他依旧没有提供任何直接的回答,甚至连倾向性都未曾给出,故此,本文所有关于自由意志与人的存在状态的看法均为笔者一家之言,仅此而已。
评论区
共 4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