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最初由SHMADNESS微信公众号推送,本文对内容有所修改
2020的中国新年与以往不同,新年大吉,恭喜发财这类的祝福大多被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这样的叮嘱所取代。“宅家里!”显然最能体现大多数国人近期的生活状态。被强制要求不能出门显然挑战了现代人早已紧绷的神经,即使得到了这突如其来的清闲机会,人们也难免惯性得焦虑。一边关心着疫情的一线信息,一边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忧虑、愤怒与同情,陷入媒体的信息旋涡中任凭自己被情绪左右。各种各样的信息、观点在互联网这口大锅中发酵,冒出的油烟裹挟着宅在家中网民,使我们无所适从。
作为一个艺术媒体工作者,我不禁自问,这种时候艺术有什么用?
“艺术有什么用?”宅在家里无所事事时难免会为了思考而思考,为了寻求答案而寻求答案。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我是因为电子游戏才走上艺术生的道路,梦想着借此成为一个游戏制作人。然而因为学艺不精,毕业后既没成为搞创作的艺术工作者,也没能得到进入游戏行业的敲门砖,而是成为了一个卑微的媒体人。电子游戏作为大众艺术形式(注意我说的是大众艺术形式,本文不会涉及游戏是不是艺术的相关讨论)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价值,至少它能使关在家里的人不会太无聊以至于每天耗在社交网络上。
对我自身来说电子游戏是我接触艺术与文化的重要媒介,从青少年时曾没日没夜宅在家里打游戏只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到成年游学欧洲只是为了体验游戏中冒险的感觉,借此了解世界。
留学的目的地选择为意大利可能也是和我最钟爱的系列游戏《鬼泣》有关,游戏的男主角但丁其原型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尽管在了解过后得知其在游戏与现实中的形象相去甚远。
说一句不相关的题外话: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由罗马发扬光大。黑死病起源于中亚,从意大利开始在欧洲蔓延。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发展于英、法、德,后西方文明征服世界。如果你也对之间是否存在什么内在联系感兴趣,也许会帮助你理解零散得无逻辑可言的后文。
陈丹青在《局部》最新一季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提到过艺术的一个作用,大意是艺术作品就在那儿放着,你去看了就是与它所代表的历史建立了联系,你去了解了就是在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对此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依然不能解答我宅在家里无中生有的疑问。
有人会说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了解艺术就是了解历史,遵循“知古可以鉴今”的逻辑,了解了历史可以让后人避免犯前人犯下的错误。对此我抱有更大的疑问,且不说当下是否能有艺术家创作出值得被后人收藏并欣赏的作品,就是“知古可以鉴今”这事儿在我这种悲观主义的固有经验里也往往会变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艺术能不能“更”有点用?
复工后不能立刻上班,需在家观察14天,线上办公。此时玩游戏的行为是不妥的,为了消除罪恶感,我选择了以看电影的方式合理利用上班时间。
在回顾一部意大利老电影《甜蜜的生活》时,看到了乔治•莫兰迪的画作突然有感而发,藉由一些零碎的片段拼凑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作为对上文疑问的解答。电影中有一段男主角来到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里挂了一张莫兰迪的画作,于是就此展开了一段对话。“这是艺术,不是巧合。”导演借演员之口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这一场景的结语,同时也对莫兰迪的画作做出了象征性的表意。
由此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回想起我是如何邂逅这位有“艺术界宅男”之称的伟大艺术家的。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乘火车从邻近的城市来到博洛尼亚,参加当地电影节的观影活动。离电影开场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选择在城中闲逛,结果不可避免得来到了艺术博物馆前。虽然在之前的旅行途中曾拜访过这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但本着美院学生可以免票参观的心理我再一次推开了大门。
一楼展厅为巡展项目,是有关人、自然和宇宙为主题的当代艺术作品。穿过科幻感十足模拟宇宙环境的前厅,进入主厅时难免不会被门口右边角落的掌声所吸引注意力。那里摆放着一个上世纪的电视,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电视中的画面是西方各个国家的议会现场,发言人机械地、面无表情地宣读着文件,议席上议员整齐地、机械地、面无表情地鼓掌,音响中传来整齐的、节奏单调的掌声。我驻足在这个装置作品前良久,直至看到重复的面孔出现在画面中,会心一笑摇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场地中央错落有致,间隔的摆放着来自不同地方未被打磨加工过的野石头。每块石头背后有一个印有摄影作品的展板,展示出其原来所在的自然环境,旁边平板电视中播放着它们“家乡”的景象,时而传来的涓涓溪流声和空灵山谷中的鸟鸣声令人心情愉悦。
到这里记忆变得模糊,就如同之前我参观过的每一个当代艺术作品展览,它们往往使我惊讶、困惑、绞尽脑汁,最后带着若有所思的不痛快离开了,能留在脑海中的作品寥寥无几。来到二楼,这里大多是馆藏作品的展厅。穿过几个小展厅和走廊就来到了乔治•莫兰迪的展厅。正如上文所说,我曾参观过这座博物馆,而令我映象最为深刻的正是莫兰迪的作品,在那之前我并不知晓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存在。
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其实是莫名的,他创作的主题无疑是每个学美术的人再熟悉不过的主题——静物。然而其歪七扭八的造型和毫无空间感的构图,让受中国正统应试美术教育的我感到十分别扭。更不用说他超低饱和度的用色,要是放在高考美术培训班上,老师定会说这灰灰的、脏不啦叽的颜色考试肯定是没分的。
但是就这造型扭曲,构图扁平,用色寡淡,大部分画的是普通的瓶瓶罐罐,偶尔穿插些平淡无奇的风景画,我却被其吸引,一幅一幅看完了。看完后回想起来他好像画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画,但脑海中的印象却挥之不去。
当说到达芬奇,会想到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耶稣的沉着慈爱;说到莫奈,会想到漂浮在水面淡雅宁静的睡莲,站在小山丘上迎着风撑着阳伞的贵妇人;说到克林姆特会想到娇艳的女性躯体和金币辉煌的吻。这些作品生动且充满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但看完莫兰迪的作品却没有对其画作本身的印象,反而让我想起了上小学时房间窗外的景象。
记得当时每周末都要写一篇作文,母亲将我关在房间里不写完不让出门。我常常苦思冥想,似乎不到最后一刻无法下笔,哪怕要忍受无法出去玩的痛苦也不愿干脆利落得完成任务。于是我常常趴在窗台看着外面的景物发呆,幻想远处的楼房就像积木堆成的瓶子,茂密的树叶组成一块绿布拖着“瓶子”挂在天空的画板上,再加上名为记忆的灰色滤镜,那画面就宛如眼前莫兰迪的作品。在那之后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了这位不世出的伟大艺术家。
第二次观展轻松了许多,因为不用为了赶行程走马观花也不用花时间和自己过去尚不成熟的美术观念和解。整个过程感觉就像拜访一位老友,弄点喝的坐下来聊点可有可无的生活琐事,不抱有任何目的性,也不指望有所收获,仅仅是为了安逸得度过一下午的时光。最里面的展厅循环播放着莫兰迪生平的纪录短片,没有旅行计划的仓促驱赶,我得以一个人坐在展厅安心看完完整的视频。
莫兰迪可以说是艺术界宅男的代表。当同年代的其他艺术家都涌往巴黎开始自己红红火火的艺术家生涯时,他一个人在博洛尼亚的小工作室里反复摆弄那些瓶瓶罐罐,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心目中最和谐的秩序。莫兰迪是一个独身者过着简朴的居家生活,起居由三个独身的妹妹照顾,一生很少出远门,哪怕是风景写生也都是家门口常见的景物,工作室的那扇窗户常常是他与外界的唯一联系。
莫兰迪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在他艺术创作的早期他也沉迷于当时流行的印象主义和未来主义,甚至基里科的形而上画派都对他产生了影响。然而很快他就投身到了自己独特的“极简”创作风格上,并一直坚持此类创作直至去世。视频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简单质朴的生活工作环境,就在这样一间平淡无奇的小屋里,重复做着一件简单微小的事,最终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莫兰迪作品所包含的创作理念和东方的艺术精神是有相似性的,宁静致远可以说是对其最好的概括。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不但早已获得艺术界的认可,近几年在时尚、设计、家装等商业领域也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之前大火的莫兰迪色就是最好的注解。只是少言寡语,平凡朴素的他看到自己的艺术风格被用作当今消费主义理念下的元素不知会做何感想。
说回到电影,影片的名字叫《甜蜜的生活》,其背景正是意大利走出二战的废墟,在美国的援助下通过制造业创造了所谓的“意大利经济奇迹”的时代。富裕起来的人们想尽方式消费、娱乐、社交,人们的生活看上去充满了甜蜜的滋味。然而随着物质的丰富,其另外一面却是精神层面的匮乏。比起耶稣救世背后的意义,其雕像挂在直升机上飞往教皇的精彩报道似乎更容易受人关注,无用的媒体信息大肆入侵人们的生活。片中男主角正是通过撰写上流社会的八卦和社会热点而左右逢源,出入各种名利场。他有一个负责拍照的手下名为“Paparazzo”,正是现代“狗仔队”的英文来源。然而尽管每夜出入声色场所,来往皆是名流望门,在内心深处他依然对身处这样一个浮躁肤浅的社会感到迷惘,唯有在友人的别墅里能找到些许归属感。两人在看着莫兰迪的画作时获得了短暂的平静和心灵的慰藉,似乎暂时忘却外面世界的欲望与纷争。
随着苏联的衰落直至解体,美国对意大利的援助大不如前。社会结构性矛盾伴随着经济衰退的浪潮开始冲击着亚平宁半岛,意大利的人民需要开始面对新的问题了。意大利是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抱有传统信仰的人认为人世间的遭遇皆是上帝的旨意,尤其是当他们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巨大危机时,往往会说这是来自神的考验,对于当权者来说甩锅给上帝也不失是一种保全自己的手段。然而对于无神论的国家,在面对天灾人祸是又该如何找补呢?
文章到这儿就要进入结尾了,对于是否给出了“艺术有什么用?”的答案我也不置可否,因为在回答“艺术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前应该先要探讨“什么是艺术?”才对。也许读完这篇文章你可以放下手机,暂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在疫情结束前与自己独处,做点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或许答案自会浮现。
评论区
共 1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