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有关于互联网的理论中,都粗略的将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Web1.0和2.0阶段。尽管近些年来由于区块链,大数据的发展,很多人也声称我们已经走入了Web3.0时代,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有多大是噱头,有多大的是真的,还很难说。
谈到讨论,互联网环境这些年的变化是难以回避的。Web1.0时代特别容易理解,基本上就是门户网站的时代。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前,门户网站上信息的“一对多传递”是Web1.0时代的主要特征。在那一时期,用户对于互联网上内容的讨论基本存留在聊天室这样的区域,互联网具有非常强的匿名性,而主要的互联网参与用户无论是生活的阶级和知识水平都相对较高,毕竟那个时期能够买的起电脑和能上网的家庭屈指可数。
Web1.0时代的“一对多”到了2.0的时代变成了“多对多”。在博客诞生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互联网的讨论。2008年前后,中文互联网上曾经呈现出蓬勃的内容爆发。无论是韩寒等人的博客,还是当年明月这样的文字写手,都在那一时期创造了大量的优质的内容。你很难想象会有人认真的用几千字跟你讨论民主和自由的意义,更难以想象大量的人对于民主这个概念开始全民讨论和分析。
博客的衰落是从微博的崛起开始的。当几千字的长文被局限在140字的时候,表达和讨论的意义也被段子,营销号和情绪所稀释了。随着微博,推特这种社交媒体平台的诞生,我们进入了所谓的2.0时代。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讨论和表达。
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微博这种形式的崛起也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Web端逐渐衰落,App开始崛起。所有紧跟这一形式的早期社区都崛起了,而所有没有紧跟变化的都在逐渐衰落,也有的乃至消亡,比如人人网,比如豆瓣。数字时代这些内容的消亡和体制无关,他们没有跟上科技的变化亦没有被资本所青睐,这才是主要原因。
智能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移动互联网的入网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当web2.0的门槛已经被降到极低的时候,在web1.0时代所拥有的那种互联网上特有的精英讨论的氛围,也随之破碎。在微博这种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言论,只要不违反法律。
在很多人所畅想的web3.0时代中,信息的交互被巨大的数据库所共享,每个人在虚拟的世界都有自己的身份,用虚拟的货币进行交易。在那个世界之中,信息不再被局限在一个个APP里面,而是在整个互联网的世界里面交互,每个人的喜好都会被精确的定义,效率被无限的提高,人工智能将会帮助我们寻找信息,推送信息。看起来这是一个高效获取信息的美好世界。
“历史上精英们一直在试图让大众拥有很高的精神追求,但社会整体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目标。以前的媒体精英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特别希望导向的才是特别重要的。但多数人的强烈主张,从历史上看,多数都没有产生多大价值。
少数精英追求效率,实现自我认知,他们活在现实中。但大部分人是需要围绕一个东西转的。不管这些东西是宗教、小说、爱情还是今日头条,用户是需要一些沉迷的,我不认为打德州、喝红酒和看八卦、视频有多大区别。
——2016年,张一鸣,《对话张一鸣:世界不是只有你和你的对手》”
今日头条的诞生对于Web2.0时代的互联网是一个巨大降维打击。原有互联网上的交互方式,不管是一对多,还是多对多,说到底都是人类之间互相交流的手段。但是随着头条和抖音这样完全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出现,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的信息获取,我们的娱乐需求,我们的音乐品味都被机器所掌控了。你只要用你的手指头往下滑就能够获得愉悦。
这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那就是互联网所一直倡导的“去中心化”在算法下面被以某种形式实现了。网站不再需要编辑推送内容,文章不再需要编辑精挑细选,编辑这一职位彻底失业了。我们可以高效的根据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来获得信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品味和喜好去发现所有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内容,不再有所谓的精英为我们提供内容了——我们还不一定喜欢。
但是这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艾尔芬·詹尼斯在1972年提出了“同温层”的概念,其含义是: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群体一致,因而令整个群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
信息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送加剧了“同温层效应”的诞生。它隔绝了人们发现自己不喜欢事务的可能性,人们的信息获取被局限在自己所舒适的圈层之中。他们所面对的人,所接触的内容,所发表的观点全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以及自己所相信的。他们的音乐品味,视频爱好,政治观点都被一个个tag所局限在固定的范围,不会,也不愿意去寻找和自己相左的内容。
讨论在哪里?不需要讨论,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爱好。正如张一鸣所说的,用户沉迷于一次又一次的往下划,毋需讨论,只要沉迷就好。大众不在乎,大众需要围着一个东西转。今日头条不会承担媒体的责任,它承担的是平台的责任,即使他们已经有了实质上媒体的意义。如果内容发生了审查的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不会对用户的心智负责,这似乎也不是他们的责任。
这当然并不是智能推送一个点所产生的问题,而是整体的结构性问题,但它毫无疑问的加剧了同温层的产生。在算法推荐诞生之后,人们更加容易发现和自己一样的人了。在微博上,你可以拉黑,屏蔽关键词等各种方式不去看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任何的时候,人们都越来越倾向于“抱团取暖”。肖战粉丝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在他们的世界里面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任何事情
而当那些在舒适区习惯的人们走出舒适区的时候,他们就会怀疑为什么世界上有些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继而攻击他人,谩骂也就随之诞生了。没有讨论,当然没有。只有三观不正以及各种各样的扣帽子,除此之外,就是举报,人肉等攻击行为。这也是人的本能,自古以来,不同立场,观点的人就会互相攻击。互联网的扩大让这个虚拟世界越来越像是一个真实社会。
2012年之前的哔哩哔哩,2015年之前的知乎,都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前者在ACG的内容创作上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UP主自愿的创作极其优质内容,即使没有任何收益,后者则在创立早期聚集了大量互联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这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在早期的时候,他们都设立了非常高的进入门槛,哔哩哔哩的用户注册在早期只能依靠邀请码和答题,而知乎在早期阶段更是完全依靠邀请制。
这种良好的氛围在之后都被破坏殆尽。由于资本的注入,他们主动放弃了这种门槛,让大量的用户淹没了原有的平台。哔哩哔哩早就不是一个纯粹的ACG网站,而是中国最大的UGC创作社区,它也不再是一个小众的平台,而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查的平台。推荐的机制除了web端还保留着零星的编辑推荐位置之外,在app端更是完全转为了信息流推荐。
知乎也不例外。原有的知识问答社区被破坏,现在的知乎更像是一个故事会或者被很多人调侃的“逼乎”,所谓的“认真你就赢了”则完全变成了“装逼你就赢了”。产品线的不断延申,推荐机制也从原有的关注变成了信息流推荐。
两者的另一个共同点则是,他们在商业上都是非常成功的。2018年3月28日,哔哩哔哩在美股上市,依靠着百分之70的游戏收入和“Z世代”的概念,哔哩哔哩成功的说服了美国人为他买单,从开盘的12美金,现在已经翻了一倍到了24美金。知乎同样如此,F轮4.5亿的融资已经说明,它只会在商业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某时某刻上市。
我们不难发现,资本不在乎讨论这件事情,他们所在乎的事情是收益;资本是趋于避风险的,所以他们更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平台有成为“公共事务讨论平台”的可能性,因为在中国,这无疑是最具有风险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资本的需求要求任何的小众平台都必须不再小众,这样他们才能够将流量做大,然后给下一个接盘的资本,最后扔到股市上收割韭菜。如果说审查是那把刀,那么资本便会在树长大前就将其修剪成安全的形状。
资本需要看到的是财报的变化,是将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异化成为财报上的数字的变化。一个用户的体验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显然是在财报上会被忽略掉的。当流量至上,数据至上之后,一个平台为了汇聚流量,自然也不会采用谨小慎微的缓慢发展,而是用尽方法去吸引用户。我们在2018-2019年看到了哔哩哔哩的变化,流量更加至上了,个人更加渺小了。内容上,原有的高质量二创同人内容越来越少,网络meme越来越多,煽动情绪的标题党横行,用户互相吵架,谩骂,对线,成为了常态,信息流的首页更是让人停留在舒适区里面,难以离开。而这些在财报上不会体现,资本可以看到的是哔哩哔哩的用户增长越来越快,人数越来越多,所以股价上涨,用户体验呢?讨论的氛围呢?谁在乎呢?这些会在财报上吗?
至于论坛和博客的衰落更与审查无关,因为他们只是不被资本所重视了。国内的论坛,NGA,S1以至于贴吧,lofter他们都从来没有真正“消亡”过。他们不敢于讨论公共事件,会关闭,关停,会禁止留言,但是他们却一直存活,也注定无法做大。为什么?因为论坛和博客的这种形式不受资本欢迎,他们尽管聚集了大量的流量却无法变现,所以对于资本来说,他们没有价值,但是他们不会死亡,原有的开销足够他们运营,他们只是不会变大。只要他们不触及那道红线,就可以存活。
显然,去期待一个大的公众事务讨论平台诞生在目前这个时代已经毫无意义,也不具有可行性。不论是审查的要求,还是互联网大众平均水平的综合知识素养水平都已经让这个讨论平台没有诞生的可能。人们更愿意在自己的舒适区活动,在一个个小的特定区域抱团取暖。而一旦资本介入了这些平台,当他们做大拥有了成为“公共事务讨论平台”可能性的时候,在审查之前,资本会首先掐死这种微小的可能性。
也许正如同张一鸣所说,“精英们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毫无价值,人们更愿意讨论轻松而快乐的事情,更愿意娱乐至死,而不是每天被高尚的精神追求所困扰。马季的儿子马东十年前做的是《文化访谈录》,在十年后的,却做了一个辩论“分手后要不要把钱要回来”的节目,在《十三邀》上,他面对许知远,双方都觉得对方很可笑。
知识分子和所谓“精英”总是在假定人们应该应该对“公共事件”进行讨论,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参与这种“公共事务”讨论的意愿和兴趣。社会学家所崇敬的全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社会构想,是永远难以存在的乌托邦。古希腊的城邦只有成年男性,19世纪的法国也只有新兴资产阶级,这是因为他们的平均知识水平和素养达到了一定高度——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愁吃喝。
最后,当达摩克里斯之剑一直在头顶上悬挂的时候,用户和平台是站在一个战线的。当我们都知道讨论哪些事务会带来麻烦的时候,用户自然而然的不会讨论这些事情。“勿谈国事”有多少是因为担心碰线,而毁掉本不是作为公众讨论的平台,“嗐,xxxx就完事了”又有多少是因为对于政治事务讨论的疲惫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参与这种“公共事务”讨论的意愿。
如果我们将“讨论”这个事情局限在“公共事件”的讨论上,那么我们就已经将“讨论”这个词狭隘的定义了,实际上,它从来不应该被定义为一个特定敏感事件的讨论,而是在任何的领域都存在并且共通的一种交流方式。
在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地方,讨论“公共事务”是显而易见的错位的。论坛和博客在讨论“公共事务”上衰落了,但是从垂直领域来看,这些地方又谈何衰落?NGA至今仍然是国内有关于游戏内容讨论热度最高的社区之一,尤其是手游相关的内容。S1存活了多年的时间,经历一次次的暂时关站,依然屹立不倒。机核上讨论层出不穷,不是公共事件,而是文学,音乐,电影,游戏,动画这些都可以成为讨论的内容。至于贴吧更不是因为审查衰落,而是因为资本的逐利性添加无良广告,买卖贴吧这些事情之后衰落,更是因为百度无节制的吸血所衰落
如果我们只将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当成是“讨论”的话,那他们从未衰落,因为从来就没有过,也不敢有过;但是如果我们将小众领域的讨论也当作讨论的话,那么他们也没有什么改变。
或许,从一开始,理想的公共领域就不会存在。在人的数量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种族,信仰,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于性别,年龄的不同,让人们不会,也不可能达到一个完全坦诚交流的程度。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相似的人总会有方法寻找到自己合适的讨论区域。他们聚集在一起,良好的进行着讨论。而当小众的领域被资本被迫的扩大为公共领域的时候,原有每个不同的同温层的人们又会互相攻击,谩骂,毁灭这个氛围。
中文互联网的讨论从未消失,只是在被资本稀释掉了。在一个个小众的区域,有关于不同内容的,无论是理性讨论,还是激情对线都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被资本稀释和割裂在一个个小众的区域内。在小众的区域内,这些同样的爱好者不是被机器算法选择,而是主动的选择找到了自己的同温层。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他们像是每一个平台最初的优质用户一样,理性,冷静的讨论着,并祈祷着资本不会降临,毁灭掉自己的庇护所。
评论区
共 22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