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关于 《一剪梅》的文章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一首曲子被赋予了本不属于它的意义,甚至被剥夺了原来的内涵,这是“鸠占鹊巢”还是文化继承? 《一剪梅》这首歌创作于1983年,收录在费玉清《长江水·此情永不留》专辑中,同时也是台湾电视剧《一剪梅》主题曲。
这首歌曲和电视剧描绘的是一个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怨苦情故事。但随着《夏洛特烦恼》的上映,如今网友们听到“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想到的多半是自带光环的袁华和秋雅。一首凄美情歌的内涵就这样被喜剧给改造了。
原唱者费玉清对此现象大概不会有什么怨言,毕竟他自己出身于秀场文化,在台上讲话风趣、百无禁忌的他对歌曲的严肃性多半不甚执着。可是对于一个看台湾电视剧的老歌迷来说,这样的“鸠占鹊巢”恐怕就有点糟心了。
和《一剪梅》有相同处境的另外一首歌是齐柏林飞艇的《Immigrant Song》。
这首创作于1970年的硬摇滚被迪士尼用在了《雷神3:诸神黄昏》的预告片以及高潮片段中。大量不熟悉欧美摇滚的观众们便将《Immigrant Song》和漫威雷神的形象刻在了一起。这首歌曲的评论区热评已然看不到齐柏林飞艇的歌迷,只剩下漫威影迷。
《Immigrant Song》这首歌曲创作于齐柏林飞艇的冰岛巡演期间,根据作者在采访中的描述,这首歌表面上讲述的是维京人侵略英格兰,实际上暗指他们受冰岛政府邀请在雷克雅未克演出。恰逢当时的冰岛公务员集体罢工事件,所以这首歌才带着股愤怒和宣泄。
迪士尼还是很会选曲子,不知道齐柏林飞艇的歌迷能不能多少理解《雷神》影迷们的“鸠占鹊巢”行为。都是愤怒、都是北欧,至少内涵还没有被改变太多。
相比于迪士尼的品味,华纳可能就要欠缺那么一点了。在电影《正义联盟》片尾,华纳选择改编披头士的名曲《Come Together》。单看曲名,“Come Together”或许和正义联盟集结有那么一点搭边。但如果细究歌词和约翰列侬本人意愿,这种选曲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1969年,约翰列侬受人之托要写首适合选举广告的歌曲。但列侬怎么想都写不出来,最后写出来一首歌词没有什么逻辑、完全“瞎编乱造”的《Come Together》。列侬在之后的采访中自嘲道:
I tried and tried, but I couldn't come up with one. But I came up with this, Come Together, which would've been no good to him—you couldn't have a campaign song like that, right?
我绞尽脑汁,可实在不知道怎么写。但我写出了这首对他来说没有卵用的歌,这歌根本不能用在选举上,对吧?
《Come Together》这首歌的歌词杂乱无章,上一句脏兮兮的足球,下一句就可口可乐。许多披头士学家认为列侬是在用嘲讽手法描述乐队的其他成员。我不能肯定列侬到底实在嘲讽好友还是在恣意妄想,可我敢肯定一点,那就是这首歌的内涵与超人、蝙蝠侠没有半毛钱关系。
只有歌名“Come Together”大约能沾上联盟的边,但也勉强。毕竟院线版的《正义联盟》其实也不是联盟,而是“超人和他的跟班”。
虽然华纳选曲如此糟糕,但披头士的粉丝想来也不会计较。一是《Come Together》这首歌自打发售,已经被无数大大小小的歌手翻唱过无数遍。二是这首歌的歌词含义着实含糊不清,其内涵本就飘渺,那也就无所谓改不改动了。
1966年,滚石乐队的主唱米克贾格尔受到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的启发,写下了传世名作——《Paint it Black》。这首歌用颜色喻意情绪,描述了一个失去伴侣之人的极大悲痛,那份悲痛似乎将要他的世界整个抹黑。贾格尔在歌词中写道:
If I look hard enough to the setting sun, my lover will laugh with me before the morning comes.
如果我持续注视低沉的太阳,我的爱人会在黎明到来前与我一同欢笑
显然,有着北非风情的这首歌带有极强的厌世情绪,原意并非用来鼓舞人心的燃曲。但由于《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四海兄弟3》以及众多美剧采用了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许多不熟悉滚石乐队的玩家观众涌入了这首歌的评论区。
在绝大部分影视游戏里这首歌显然不被用来渲染悲伤情绪,而是某种高潮BGM,绝不会有人在意米克贾格尔的本意。《Paint it Black》内涵也发生了南辕北辙的改动,从不同场合听到这首歌的观光团成为这首歌的评论区主体。
意义的争夺不止于摇滚圈,在各种歌曲页面下随时都发生着音乐解释权的争夺战。
《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是时乐濛创作于1951年的中国民乐,本为赞颂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勇渡大渡河的壮举。周星驰在电影《功夫》中创造性地采用了本曲作为包租公、包租婆大战火云邪神的高潮战斗背景乐,由此它从一首不为人知的爱国主题民乐成为了极具感染力的逆转BGM。电影改编仅采用了后半部分,删去了原曲中的江号子人声部分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快节奏,使其更加激昂慷慨。
《功夫》的成功让人们重新意识到了中国民乐大有作为之处,即便其音乐内涵被影迷们改变为电影情节和台词,为此感到不解的人想来寥寥无几。当然,这可能是因为真正对这首曲子的原始内涵有感情的人早已不再具备争夺网络话语权的能力。
如果说令歌曲意义发生改动的是《功夫》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恐怕很多人都会感到理解,甚至有可能还会沾沾自喜。
那么如果一首曲子的内涵因为纯娱乐的综艺节目而发生变动,它的听众恐怕就没那么好脾气了。
电子音乐大师Moby为《谍影重重》创作的歌曲《Extreme Ways》成为了一代影迷关于间谍的集体回忆。韩国综艺《Running Man》时不时采用这首曲子作为剧情转折的高潮BGM,导致了一群综艺观众也将这首歌视为集体回忆。
当回忆发生冲突,体面的人们就撕去了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谍影重重》影迷们指责综艺粉丝不懂礼貌,在电影主题曲之下刷刘在石。综艺粉丝则高呼人各有信仰,一首曲子本来就有不同渠道。
与其说韩国综艺粉丝的战斗力很强,不如说《Running Man》本身确实是个人气很高、质量也很高的节目,刘在石也是个德才兼备的明星。刘在石篡了杰森伯恩的位子,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那么如果歌曲被比综艺节目还要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网红给篡改了意义呢?
很多搞笑短视频都使用皇后乐队的《We Will Rock You》的一个奇葩版本为BGM,就是那个阴阳怪气版本。那个版本其实是德国歌手马克斯哈勃的翻唱版本,本身已然有很多戏谑成分。抖音、快手把这个戏谑版本再拿来戏谑,至少和皇后乐队那种振奋人心的原始躁动相去甚远,也就不会发生太多关于原歌曲意义解释权的争夺。
《门楼》是配乐大师赵季平为电视局《大宅门》创作的民乐曲目,大师手笔果然不同凡响,简简单单地三弦和竹笛两种乐器就勾勒出一片清平闲暇的老北京晨光春色。
这首曲子一直是我心头所爱。可最近不知怎的,冒出来一批假装清朝遗老遗少的“老北京”网红。他们在各种直播平台上宣扬着各种似是而非、半真半假的老北京民俗,什么“盖了帽了”、“咱老北京起来就这一出”、“那叫一地道”,这批人就像是过去的东北土味视频给整个地域文化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其中不少人在制作视频时所配BGM就是这首《门楼》。
当人们听到赵季平的作品时,想到的已经不再是《大宅门》的白景琦或者北京城的晨光春色,而是一个又一个瓜皮帽老百京的“盖了帽了,我的老北鼻”,那可真是太地道了。
如果说老百京主播们还沾了那么一点《门楼》的边,那么下面这首曲子的评论区被占领就更莫名其妙了。
古代祐三为《怒之铁拳》创作的音乐一直是游戏配乐里一座丰碑,但因为早期家用机市场在中国近乎于零,所以古代祐三的音乐也就没有那么高人气。在《怒之铁拳》的专辑里有一首曲子的评论量出奇地高,那就是《怒之铁拳3》的第一关BGM《Fuze》。为什么呢?我不关注电竞,所以我猜估计他们的心态和我当年在各种音乐平台搜“无中生有”、“simple”、“naïve”的心态一样吧。本质上都是对原曲的不尊重,和一种刻奇的幽默。
进入网络时代2.0后,歌曲意义的转化往往不再由文艺作品自上而下地进行重塑,而是从直播平台等渠道通过大量用户自发地进行宣传。很多时候网络梗已经不再具有共通性,各个平台领域划地为王的现象让很多梗成为了一批人的“Inside Joke”,同时也成为了另一批人眼中的KY加NT。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普遍的“鸠占鹊巢”现象呢?那些观光团,那些从非原始渠道听到歌曲的人有错吗?那些采用他人歌曲作为自身作品配乐的创作者们有错吗?
我想如果采用的老歌与文艺作品的气质极为吻合的话,老歌迷即便有怨言也很难出口伤人。就像《雷神3:诸神黄昏》选用了《Immigrant Song》那样,《金刚狼3:最后一战》中选用了Johnny Cash版的《Hurt》作为预告片主题曲,从唱腔到歌词喻意竟然出奇地吻合电影氛围,堪称天作之合。
但即便抛开喻意吻不吻合这一标准,单纯只是用别人的歌曲来给作品增色,我想也绝非错误。
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看一看历史上更广泛的“鸠占鹊巢”。
约翰斯特劳斯在1874年创作了歌剧《蝙蝠》,这出改编自德国本土闹剧《监狱》的三幕剧打从维也纳首演便获得了成功。此后该剧更在纽约、伦敦、巴黎等多地上演。这部幽默诙谐的歌剧讲述了艾森斯坦男爵荒诞的入狱经历,其中更有爱情的戏弄和阴差阳错、颠鸾倒凤的浪漫。
相信有不少人即便听了我的上文概述也不知道这出歌剧到底是什么。
但只要你看过《猫和老鼠》第52集“猫儿指挥家”,你就已经听过《蝙蝠》了。没错,在这一集指挥家汤姆指挥的就是《蝙蝠:序曲》。
因为《猫和老鼠》的关系,许许多多的经典古典音乐都被抢了风头。没有人在乎《蝙蝠》里女扮男装的演员,人们只记得汤姆被杰瑞整的样子和《蝙蝠:序曲》的旋律相映成趣。
《猫和老鼠》长期使用各种古典音乐为配乐,甚至音效。在《飞翔猫》一集中使用了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猫儿协奏曲》中汤姆弹奏的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室内溜冰场》中BGM为埃米尔瓦尔德特费尔的《溜冰圆舞曲》;《城市乡巴鼠》中杰瑞逛纽约城BGM为内森尼尔的《曼哈顿小夜曲》;在《约翰老鼠》一集中汤姆和杰瑞演奏了约翰斯特劳斯的《永动曲》、《闲聊波尔卡》等各种曲目……
这些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在如今人们听到它们后第一反应就是汤姆和杰瑞。大师们的心血、演奏者的苦练、音符间的跳动、历史事件的沉淀,最终都沦为一部讲述猫捉耗子的动画的注脚。
如果说之前那些改动还只是小打小闹,《猫和老鼠》这恐怕就是谋朝篡位般罪莫大焉的篡改内涵了。但我们从来不会去指责《猫和老鼠》。为什么?
我小时候很爱看卡通,我最初对音乐感兴趣就是因为卡通片,因为卡通台词很少,永远有背景乐,尤其是《猫和老鼠》。没有台词,只有与画面结合的音乐,音乐成了它的语言。在《猫儿协奏曲》里汤姆弹奏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我虽不才,最初开始喜欢古典音乐同样也是因为《猫和老鼠》。
年幼的我不可能理解肖斯塔科维奇《第五号交响曲》背后的苦大仇深,不可能理解圣桑《参孙和达莉拉》的宗教故事悲剧,但我可以理解在看到汤姆和杰瑞在《皇帝圆舞曲》的伴随下步入宫殿时感受的富丽堂皇、雍容华贵。人在对某种音乐产生兴趣之前,必须要先接触到这类音乐。这份接触就是文化继承,至于“原汁原味”还是“鸠占鹊巢”,那完全取决于你的屁股在哪。
如果有玩家因为《使命召唤》而爱上摇滚乐、爱上滚石,如果有观众因为《雷神》而爱上齐柏林飞艇,因为《金刚:骷髅岛》而爱上黑色安息日,那么即便篡改了歌曲意义又怎样呢?身为摇滚迷的我至少是这样想的。
2017年,《罪恶装备》与《少女前线》联动,导致《罪恶装备》音乐评论区涌入了一批《少女前线》玩家,互相刷优越感的话语权争夺战不可避免地展开了。在一众针锋相对的评论里,我发现了一位GG玩家的观点:
如果一百个《少女前线》玩家里有一个因为联动而对《罪恶装备》感兴趣,那我们也赚了。
没错,一百个观光团里只要有一个人真正对原曲目感兴趣,那也不枉了这首歌曲,那样文化继承便不再浮于表面。
阅读到此的你若也曾是XX作品的观光团,也曾在某首歌曲的评论区留言“XX观光团到此一游”,我恳切地希望你能更进一步地了解那首歌曲及其作者,而不止步于“哦,这是《跑男》用过的BGM”或者“这是《使命召唤》空降时的配乐”。
不仅是这首歌曲的遗憾,因为它失去了一个真正理解的潜在听众;也是选用了歌曲的XX作品的遗憾,因为它又多了一个无辜的挨喷理由;更是身为观光团的你的遗憾,因为你止步在了文化继承的浅水区。
评论区
共 1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