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喜爱香水的人群中,有这样一本传奇之书广为流传,它出自于曾经爱马仕的御用调香师让-克罗德·艾列纳(JCE)之手。整本书里并没有枯燥乏味的长篇大论,也没有令人催眠的科学原理,有的只是 JCE 作为职业调香师在工作生活之余做的简单记录。这本书便是大名鼎鼎的《调香师日记》,最伟大的调香师用最简单的语言记录下了他创造世界顶级香水的每一丝灵感。
调香师,一个对普通人来说稍稍有些距离的职业。简单来说,调香师就是用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的物质配制出香味的职业,只要是涉及到气味的工作都会需要他们,包括食品行业、烟草行业以及最瞩目的日用品行业。在这么多领域当中,要数做香水的调香师最神秘,或者说香水这个东西就自带神秘光环。
人类使用香水的历史悠久,准确来说在过去人们使用的还不是香水,而是各种天然物质制成的香料或香精。香水(香料)的大规模制造起源于古埃及,随后跟着古罗马人和阿拉伯人开始向世界扩散,最终在14世纪来到欧洲。自此之后欧洲的香水工业开始发展,到18世纪时法国格拉斯也拥有了自己香料的原料种植区,这奠定了其现代欧洲香水中心的根基,《调香师日记》的作者 JCE 便是出生在格拉斯这片香水圣地(尽管他本人并不自认为是格拉斯人)。
要说香水的诞生动机很单纯,人们喜欢大自然中一些好闻的气味,便想着把它们保存下来,保存得久一点。于是香精油诞生了,运用蒸馏、脂吸等诸多方法,自然植物中的香气被“浓缩”了出来,再辅以固定剂和酒精,这便是香水的大致成分。当然现代的香水会有更多其他的成分在里头,但总得来说香水的制作思路便是如此。现代调香师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在世界无数的气味当中搜寻好闻的味道,再把它们和谐地调配到一起,最后以现代的生化手段使之成为合格的商品。
有需求才能有市场,人们对香水的喜爱和执着才最终催生了调香师这一职业。调香师并不是现代香水工业诞生后才有的,过去就有调香师存在,不过它们是为宫廷皇室以及贵族工作的。古代由于水利工程的落后,哪怕是在巴黎这样的大都市气味也相当糟糕,皇室为了可以闻到舒心的味道便会在如厕后使用香水,香水也在那个时候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
闻到各式各样的气味,一定会对人的情绪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问题在于每个人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气味的喜好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的味道在他人鼻子里可能平平无奇,有的人反感的味道他人兴许甘之如饴,嗅觉绝对是比味觉还要因人而异的感官,所以对调香师来说,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创造的香水能够被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在这一点上,JCE 算是一个异类。
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JCE 还在爱马仕任职,他会负责花园系列、闻香珍藏系列等众多香水产品。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香水就应该是最突出的“香气”,比如花园系列,常人一定会想着如何表达花园中的花香,但在 JCE 眼中,气味这个东西并不存在香臭高低,哪怕是花园中的树木、露水种种不起眼的气味都是展现香水情绪的关键,它们都会对人有所影响,缺一不可。
气味是一个很难形容的东西,但是顶级的调香师们总有办法形容出来某种气味给人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传达给香水的使用者。在《调香师日记》中,读者可以在 JCE 的文字里找到大量的通感修辞,这些对气味的感情相当冷静客观,甚至和普通人对香水的看法都相悖。气味只是不同环境下氛围的“场”罢了,JCE 创造香水的时候就是想创造一种由气味带来的情绪乃至记忆,这些是不分人群也没有“男香”、“女香”和“中性”的区分的,用他本人的话讲,说不定以“小说”、“短篇”、“诗篇”来分类香水会更贴近。
如果有香水使用习惯的话,应该很能理解 JCE 坚持的“情绪”是什么意思。在《经典》这一篇中,JCE 有个很神奇的表述:“我喜欢想象女人或男人二十岁时挑选的香水,之后在经历多次‘出轨’后,他们还能在自己六十岁想吃回头草的时候找到它。”这样的香水故事会简直太真实了。
在有关香水的社区中往往存在着大量有关香水的评论。除了一款香水的留香时间、香调等有具体信息的内容,剩下关于一款香水的评论全都是很感性的,大段大段的故事读起来和在某云音乐看评论一样精彩。
就拿某平台的“爱马仕 尼罗河花园”评论来说,嗅觉灵敏的人可以从香水中闻出它的原料成分,并且与之和香水所想传达的对应。再高级一点的就是如 JCE 说的,使用者闻到香水后,回忆起了某段过去的往事,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故事都有一个范式:以前生命里遇到过某个人,TA有使用这款香水的习惯,或是给你留下了类似这款香水的感觉;然后因为种种原因,两个人最后还是分开了,此后再也没有交集;最后突然闻到了这款香水,勾起了过去的记忆,让你回忆起了TA,心中感慨万千。
如果 JCE 看到大家在闻过他的香水后写下了这么多的故事,不知道心里会不会偷着乐。
不是说真的用香水的就是一群矫情的人啊,香水的属性就决定了它与想象和记忆必定挂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记忆与气味挂钩的经历,小时候某个小卖部的气味、朋友家的气味,某个亲戚车里的气味,长大后一旦再闻到就会立刻回忆起在那个气味环境下发生的事情,这有详实的科学理论作根基,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下一个问题了,调香师们如何确保不同的人在闻到虚无缥缈的气味时都产生近似的情绪?
JCE 告诉你,香水的命名是用来引导思绪的重要手段。
在现在看,JCE 的那几支香水已经发售了,而《调香师日记》中,他还在为如何创造它们以及如何为它们命名而苦恼,这也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2010年,爱马仕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闻香珍藏系列香水——“鸢尾浮世绘”。顾客们并不了解单单是命名叫“鸢尾浮世”还是“鸢尾浮世绘”就让 JCE 纠结了许久。“浮世”一词出自佛教,带有一些飘渺,可一旦多了个“绘”字,意向便直接指向了日本的绘画,《调香师日记》里记录了 JCE 对佛教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详细思考,透彻得不像一个法国人。
当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后,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像是艺术,JCE 也是如此。他自己的日记肯定不会记录下他是如何用专业的化学知识来控制香水的(但在书目的最后有他关于气味调配方式的摘抄),有的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记录,无数个日常的思考中也许就包含着下一款香水的灵感。
气味一旦融合思想,我就是调香师了。
如果只把思考聚焦于香水,那我相信 JCE 无法达到现如今的高度。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没有什么所谓的天赋,JCE 不是学霸那般成日做刻板的学习,他就是对香水有近乎疯狂的热爱和执着,靠着长时间的思考与积累,最终造就了这样一个明星调香师。
书中,JCE 会对他见到的一切产生思考,出差时会对当地的文化思考,遇到他人的作品时会产生对艺术的思考,在开会的时候会对商业与工艺的冲突思考,表面上这些真都是与创造香水毫无关联的举动,书里也没有直白的思路记录下了它们是如何与香水产生联系的,可读完整本书后就是能产生这两者是有关系的联想。
香水是融合了调香师思想的产物,绝不是简单的香料混合,读完《调香师日记》后你会更加确信这一点。
现代的工业香水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化学物质调配而来的,JCE 并不避讳这一点。他会不惜重金去采购很珍贵的香料,不过并不是为了珍贵而珍贵,只是为了得到他渴望的气味,这有可能来自遥远的他国,也可能是来自街角的花店。什么商业的艺术的 JCE 压根儿就不在乎,在社交场合上对他香水极尽溢美之词都不如“好香”两个字能让他开心。
从某些层面讲 JCE 既可以说是一位匠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位偏执的怪人。上边我们提到过那支叫做“鸢尾浮世绘”的香水,JCE 在他的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但事后顾客们似乎没有那么理解到他的意思。大家对它的评论大多表达的也是这款香水似乎并不如其他香水那般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有收获到期待的花香。看完大家的评论倒觉得这款香水的的确确是传达出了 JCE 想要展现的思想,可惜没被广大的市场接纳,不过没所谓,他达成了他的坚持。
有一点必须得实话实说,在撇去对 JCE 这个人的神话后,《调香师日记》的初读体验并不会有想象的那么惊艳。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这本书就是 JCE 的一本个人日记,这里没有老师布置作业,所以难免也会有“今日无事”的情况发生。并不是每一天都会有值得记录的事情发生,也不是每件事都值得大费笔墨,有时候 JCE 只会以寥寥几笔记述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思考,对香水不感兴趣的人难免会觉得这本书有点“不值”,直到看进去这本书后才能感受到它的精彩,还有大师的奇思妙想。
现在的 JCE 已经卸去了爱马仕调香师的职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之上。Christine Nagel 是他的继任者,他们彼此之间的经历、生平都相差甚远,一段时间他们还称得上是竞争对手,不过两个人对“气味”的狂热执着使得他们最终得以共事。即使是在如今的日用品行业中,也不是每一家公司会专门聘请属于自己的品牌调香师,只要少数的大公司才会设立这个职位,毕竟这可关系到接下来很长时间里自己产品的走向,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由一个人去决定,这也算得上是某种浪漫了吧。
评论区
共 7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