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发明都会被用到和其他人战斗上一样,轮子这种简单而天才的发明最后也变成了战车。毫无疑问,战车在很久以前就是战争中的一部分,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在卡迭石驱车射箭的壁画至今仍然留在那些古迹上,那时距离今天还有三千多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更加灵活的骑兵取代了战车的位置,这一晃又过了几千年了。
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战场上又出现了以攻击和防御为主的战车,似乎暗示了这一武器即将重新归来。于是时间又过去了几百年,此时已经是20世纪初了,热兵器主宰了战场,机枪和火炮与堑壕结合,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了一场残酷的阵地战。步兵的惨重伤亡开始让军队寻求一种给士兵们提供尽可能强的防护的方法,坦克将从此登上战场。
1915年8月,利物浦,一艘从大洋彼岸的美国驶来的货船停在了港口处。从船上拉下来了一些奇怪的货物,它们的下一个目的是林肯市。这些货物是芝加哥的布洛克拖拉机厂制造的,包含了一大堆履带、框架、扣链齿轮和滚珠,它们本来都是用在农用机械上的工具,但是现在,订购他们的却是2月刚成立的“陆地战舰委员会”。来自拖拉机厂的货物就这样一箱箱踏上了进入前线的道路……
在林肯市有一家叫做“威廉·福斯特和林肯公司”的制造厂,它的厂长是威廉·特里顿,特里顿接到的任务就是用这些进口零件组装出一辆“陆地战舰”的原型车。这家公司里还有一个会对这项计划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沃尔特·威尔逊,一位来自海军的工程天才。1915年9月9日,两人造出了第一辆原型车——林肯一号机器。
“林肯一号”通过一台英国戴姆勒105马力的汽车发动机驱动,车顶有一个圆柱形的炮塔。有些资料表示这个炮塔是不能活动的,但是那样的话似乎也没有理由做成圆柱形。它的两侧有着连贯的履带,组成“无限轨道”以越过战场上复杂的障碍物。但是试验很快就暴露了它的几个问题,第一,它的履带几乎是完全和地面接触的,导致转弯非常困难,而且民用标准的履带质量也不是很好。
解决履带问题的办法就是使用新的履带外形,通过把负重轮的布置方式略微调整,履带就会变成所谓“鱼腹形”,减少和地面的接触面积。由于民用级别的布洛克履带质量不行,改良后的原型车使用了威尔逊的履带,履带长度也被加长,炮塔被移除了。
这辆翻修后的原型车被起名为“小威利”(或者说,小游民,当然这个名字指的实际上是德国威廉王子),但是它在通过战壕时的性能不佳,意味着它只能为另一台更成熟的原型车让路,它是威尔逊的第二台原型车。
第二辆坦克原型车被称为“大威利”(或者“大游民”,来自威廉王子的父亲老威廉),为了能够通过战壕,“大威利”的外形和“小威利”截然不同。它没有炮塔,整个车体呈长菱形,履带从车底一直延伸到顶部,围绕整辆车运动。“林肯一号”在通过战壕的时候,履带经常会出现松脱的情况,“大威利”通过重新设计的外形努力避免了类似的情况。
它确实很大,重28.4吨,比16.5吨的“小威利”更重,算上尾轮的话,9.92米的长度也比5.87米的“小威利”更长,但是宽度和高度都要比“小威利”更小,动力和传动也是一样的。“大威利”没有炮塔,它的两门57mm6磅炮都位于车体侧面。和“小威利”一样,它的尾部也有两个“辅助转向轮”,它超长的履带让转弯变得更困难了。
超长的履带也带来了很多麻烦,现在需要更多的滚轮来保持履带运行,这不仅占据了不少空间还让维修更加困难。另外,车顶的空间变小了,车组在坦克移动时想要离开车辆还必须小心不被履带卷入。戴姆勒引擎现在位于车体内部,中间偏后的位置,车体两侧均有辅助变速箱,以通过差速驱动这个巨大的家伙前进。虽然如此,105马力的动力面对28.4吨的钢铁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这一点会在未来的实战中被反复证明。
1916年1月29日,“大威利”进行了首次实际测试,在众多眼睛的注视下,它穿过了战壕,压垮了铁丝网,跨越了弹坑,看起来似乎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它了。很快,“陆地战舰委员会”被“坦克供应委员会”取代,到了同年4月,第一批坦克订单从2月的100辆扩张到了150辆,坦克的时代要到来了。
陆军订购的150辆坦克被正式命名为“马克I型”,将由福斯特生产37辆,伯明翰的大都市马车生产113辆。英国战争部起初希望六家公司平分订单,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57mm炮来武装坦克,所以必须做出调整,让一些坦克用维克斯机枪取而代之。这样一来,马克I型坦克需要安装重新设计的侧舱,每侧需要有2挺维克斯机枪从而覆盖坦克的侧面。新设计的侧舱比旧的更加拥挤,意味着想要逃生变得更困难了。
为了区分两种坦克——2门57mm炮+前左右3挺霍奇开斯机枪/4挺维克斯机枪+前1挺霍奇开斯机枪,带有57mm炮的坦克被称为“雄性”,带有维克斯机枪的则是“雌性”,转念一想,当初的“母亲”居然是公的,这还是有点意外。按照分配,150辆马克I型里共有75辆“雌性”,全部在伯明翰建造,剩下的雄性分别由林肯和伯明翰的制造商分摊。
驾驶这辆坦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情。巨大的马克I需要8名组员才能驱动,其中有两位是驾驶员,一人负责操作变速箱,一人负责刹车;还需要两位机械员,负责每侧的副变速箱,从而利用差速效应让坦克转弯(这实际上非常困难,I型坦克转弯的速度简直堪比快死的老黄牛,一些坦克甚至在转弯的时候把变速箱弄坏了)。剩下的四个人全部负责武器,在“雌性”里一人一挺机枪,“雄性”里两人负责射击57mm炮,两人负责装弹,他们的位置很狭窄,几乎不能站立。
在射击的时候,炮手只能用很大的力气来调整火炮的角度,用简单的十字线去对准目标。由于坦克没有悬挂,移动时的每一次震动都会传递到全车所有的部件上,因此一旦开起来,坦克就好似汪洋里的小船一样,行进中不能准确射击。也是因为如此 ,车里没有无线电(不然会被震坏),组员只能用信鸽向总部传送信息,车辆彼此之间只能试着用旗语、灯光来发送信号。
前面说过,I型坦克的引擎就在车体内,和所有组员共居一室。这台引擎工作时的噪音让车组几乎无法交流,配合行动非常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I型坦克会在前进途中被卡死的原因。更糟的是,引擎工作时产生巨量的热,锅炉钢板制造的坦克车身散热又很差,这导致车体内部的温度高达50摄氏度,几乎令人昏迷。如果这还不是最糟的,那么这台引擎工作的时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伴随着恶臭的汽油味和火药味,吸多了这些气体以后,你会感到眩晕甚至是中毒昏迷。车组不得不多次打开侧舱后面的小门,从而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另一个问题也和发动机有关系,就是动力问题。当坦克的履带上沾满了战场的稀泥后,巨大的阻力会让坦克变得寸步难行,甚至是被完全困在泥坑里,更换发动机的计划也一直没有得到执行。动力疲弱的I型坦克速度只有5.95km/h,比普通人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为了能够比较稳定地跨越战壕,坦克后来在车顶上装了两个横杆,能够固定用来填充战壕的木头。
这些坦克的防护也是个问题。当时很难获取性能特别好的钢材,所以I型坦克的“装甲”只有8mm左右。即使机枪子弹不能穿透钢板,它也可以在钢板内部制造剥落的铁片,后者可能会伤到车组。所以车组还需要配备厚皮衣和头盔或者护具,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毕竟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东西还要等几十年才能出来。坦克的顶部也非常脆弱,几枚在车顶爆炸的手榴弹就可以炸穿顶棚,伤害到里面的车组。
除了防备碎片的防具外,车组还需要每人配两个防毒面具,一对护目镜,因为坦克的装甲并不能防备有毒的氯气。坦克组员的自卫武器是普通的手枪,一旦坦克损坏而他们还被敌人包围的话,他们还可以从车身上的射击孔射击。有些坦克在车尾散热片旁边还配有专门的射击手,射击位于车后面的敌人。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坦克组员面临的环境了。
虽然“金刚钻”这下有了,但是还是没有人知道怎么做“瓷器活”,没有人知道这种东西应该怎么使用。即使是对如何使用坦克一无所知,60辆I型坦克仍然被仓促布置到了西线,驻地法国的两个连各自分到了25辆坦克,10辆留在储备,当然考虑到当时坦克极其不可靠的耐用性,这些储备坦克很快就被派到了前线,替换那些出故障的坦克。
1916年9月15日,作为更大规模的索姆河战役的一部分,32辆坦克参与了历史上第一次装甲战,后来被称为“弗勒斯-库赛莱特之战”(解释一下,当时前线只有49辆坦克可用,其中17辆不久后都坏了)。当天上午5点,765号“雄性”首先开始了行动。本来它应该是和2辆坦克一起出击的,结果那2辆很快就全部损坏了,765最后也没能到达敌人的战壕。
这一幕在当日的进攻中被重演了多次,6点20的总攻发起后不久,5辆坦克就陷入了弹坑,9辆一个接着一个死火了,9辆因为太慢很快就落后了。看到坦克一辆一辆退出战斗,一位沮丧的英军军官咒骂道:“想让它们取代战马和骑兵简直做梦!”
但是,最后9辆穿过了铁丝网,到达了德军战壕。当这些巨大的坦克从雾中浮现的时候,德军机枪顿时向它们猛烈射击。当机枪手们发现子弹对这些缓慢的巨型怪物没有用的时候,他们恐惧地逃离了战壕,喊叫着:“快逃命呀,妖怪来了!”这些士兵大概连一辆真正的汽车都没见过,更不用说什么坦克了。曾经不可战胜的德军战壕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坦克们跨在战壕上射击逃亡的残兵,让这次战斗看起来突然变得很轻松了。
然而,心理压力造成的士气溃散掩盖了I型坦克在防御能力上的致命不足。
一位英军坦克手,维克·哈法姆(Vic Huffam)当天报告称,德军机枪击穿了他的坦克装甲,一位车组人员重伤。来自同一部队的另一位坦克兵也报告了类似案例,称I型的装甲并不能有效阻挡机枪子弹,他们的坦克似乎都是防护力薄弱的“雌性”。如果机枪子弹也防不住的话,德军的炮击就更不可能被防住了。
另一个问题是坦克的排气管,它不仅会制造在白天非常明显的黑烟,到了晚上又会冒出火星。坦克的噪音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很难找到有效的降噪办法。德军士兵可以在坦克出现前就通过声音知道它的存在,并通过黑烟瞄准目标并射击。仅仅过了一天,I型坦克的弱点就被不幸地证实了。
9月16日,3辆I型坦克参与了针对弗勒斯村的反击,它们一开始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很快就被全部摧毁了,其中1辆坦克被炮弹直接命中,顿时爆炸了。面对机枪射击,特别是从上往下的射击时,I型坦克的防御力太脆弱了。更重要的是,见识到这种武器的德国人也开始研究对策,装甲战从此将变成矛和盾的较量,这种较量会一直持续到今天。
虽然总体来看,坦克的第一次实战结果不算漂亮,但是英军仍然对这种武器的惊人威力感到震惊,驻法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连忙向伦敦提出了1000辆坦克的订单。到了9月25日,12辆坦克赶到了前线,但是只有4辆有机会参与了实战。在这4辆里2辆还处于储备状态,但是就是这2辆坦克参与了进攻格德库尔德军战壕的实战。虽然战斗中1辆被被大炮摧毁,但是就在第2天,第2辆坦克靠着自己就拿下了战壕,还俘虏了300名德军士兵。由于其不可思议的勇敢行动,指挥官斯托利被嘉奖杰出服务勋章。
到了9月后,休·埃利斯中校接任为驻法英军坦克部队的总指挥,他持续担任此职务直到战争结束。10月只有少量坦克参与了实战,恶劣的天气让坦克的使用愈发困难。然而这都没有阻挡人们对这种武器的热情,10月20日,英国战争部宣布将扩大坦克部队的规模,组建坦克营。这可是坦克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分析了实战结果后,“小威利”祖传的辅助尾轮显得毫无意义,它对于实际的转弯没什么用,那些丢掉了辅助轮的坦克还是可以正常转弯。同时,“菱形”坦克在设计上还是有不少毛病,“雄性”总是会陷进坑里出不来,“雌性”连机枪子弹也防不住,试验的防弹顶棚并没有太大作用,而且讨厌的泥浆总是无处不在。泥浆破坏了坦克的迷彩涂装,让它们的行动严重受限,没有I型坦克能在实战中达到极速。
当我们回头看到1916年9月-11月坦克极高的故障率时应该知道,威尔逊并不是那个要为这一切背黑锅的人。和制造条件同样糟糕的是组员的训练程度,以及这些武器所受的维护。但是这些都比不上“数量短缺”这个迅速出现的致命问题。到了11月,前线的英军坦克已经非常稀少,B连在1917年1月前甚至一辆都没有了。为了提升车组对坦克的认知水平,一处训练营在多赛特森林北侧被修建起来,配备了100辆训练坦克。事情正在向黑格所预料的那样逐渐向好发展。
在西线取得了成功之后,英军做出了决定,将坦克投放到更远的战场上。1917年1月,8辆I型坦克从波文顿来到了埃及,归于埃及远征军麾下。它们即将被用于4月发动的第二次加沙战役,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较量,这也是历史上坦克第一次在中东战斗。
1917年4月,第二次加沙战役爆发,8辆I型坦克全部参与了战斗。但是这次战斗的结果却让很多人失望,远征军里的高官自视比那些真正用过坦克的下级军士更了解这种武器,结果却走上了歧路。8辆坦克都以2车一组的模式行动,在战场上非常分散。此外,让英军意外的是,奥斯曼军队并不会像德军一样害怕坦克,他们反而会使用大炮主动攻击这些“异教徒的妖怪”,因此,索姆河那样的完胜没有出现。
虽然如此,8辆坦克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在诺曼·纳特的指挥下,这些坦克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它们使用了不同的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例如在侧面安装树干、多余的履带片之类的,或者用其他方法运载更多的物资。其中方法之一就是在顶棚上安装货架,当然这样也会导致物品掉落。在西奈沙漠中,讨厌的泥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同样麻烦的风沙,沙尘经常会进到坦克里面,清理起来也相当困难。
在第二次加沙战役后,远征军手里还有5辆I型坦克,不过很快又有3辆最新型的IV型坦克从英国送来。到了1917年11月,第三次加沙战役爆发的时候,远征军的坦克数量重新回到了8辆。第三次加沙战役最后以远征军的胜利而告终,坦克们也算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不过,在这次战斗中,大部分坦克都需要身兼多职,虽然只有1辆坦克完美完成了所有任务,但是其他坦克做的也不差。
加沙战役的另一个教训是坦克履带脱落的问题,这个现象似乎要比西线更普遍。纳特认为这是由于沙子浸透了润滑油以后,将履带黏住导致的脱落,因此之后对坦克的行驶齿轮做了改进,不再采用之前的锁死齿轮,而是换用滚珠。然而,已经没有机会在这里继续检验了,I型坦克的最后几次大战将落下帷幕。
无论如何,这就是中东地区的第一次装甲战。此时的诺曼·纳特大概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这里会变成许多种先进坦克的试验场,他们的坦克当初留下的履带痕迹,若干年后又会被其他的坦克走过,他们所战斗过的土地也会爆发更激烈的坦克大战。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巧合吧。
在1916年11月,英国的工厂已经完成了许多坦克的改造项目,而法国也建立了维修和制造坦克的工厂。改良的滚珠和刹车被运用到了坦克上,坦克的传动系统也作了一些改进。当1917年4月8日,阿拉斯战役爆发的时候,英国组建了第1坦克旅,它包含了C和D两个坦克营,原来的A连和B连都被提升为营。此时的英军坦克营一共有3个连,每个连包含了3个坦克队,每队配备4辆坦克,另外还有一个后备队。但是实际上,西线的英军还是拿不出足够的坦克。
随着更先进的II型、III型坦克的投产,I型坦克的实战变少了,但是它们仍然没有彻底离开战场。1917年6月7日的梅斯涅战役中,12辆I型和II型坦克作为补给运输车使用。这些坦克的武器已经被卸下,顶部的一部分履带被遮盖从而能在车顶放置更多的物品。这些坦克能够为其他的坦克运输关键的弹药和燃油。
还有一些I型坦克安装了无线电设备,能够提供战场上的无线电中继。它们可以迅速跨越战壕作战,但是只有在停止状态下,无线电才能工作。本质上它们也只是可以更换位置的固定无线电塔。
在为了尝试登陆比利时而准备的“缄默行动”期间,一辆“雌性”I型坦克安装了特殊的攀爬辅助履带,能够极大增加摩擦力,让坦克爬上陡坡。这项测试后来改由更先进的IV型坦克完成了。
直到一战结束前的坎布雷之战(1918年9月)期间,仍然有少数I型坦克出现在实战中。据称一辆I型“雄性”曾载着一队索姆河战役的老兵参与了战斗,但是细节仍然不明。到了1918年11月,仍然有I型坦克在战场上被发现,此时它们早已落后于时代了。如今,仅有1辆难以说明来头的I型坦克幸存,它装上了IV型坦克的武器后,在1970年进入了博物馆。
随着I型坦克的落幕,一战中最有名的坦克——IV型坦克也将到来。而装甲战争也将从此进入新的阶段。在下一部分里,我们将会看到主战坦克的滥觞——IV型重型坦克的诞生与实战,直到世界上的第一次坦克和坦克的较量。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