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初,俄国内战如火如荼,列宁迫切期望俄国退出战争,德国也希望东线停火以集中全力在西线。双方代表在1917年底就展开了停火谈判,德国人要求俄国承认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西白俄罗斯、芬兰等地区从俄国脱离,苏俄代表坚决拒绝。但在德军的战争威胁下,苏俄政府被迫同意德国人的条件,在1918年3月3日签署《布雷斯特条约》。在此之前的2月9日,德国为缓解国内的粮食紧缺,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权单独签订合约,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
早在1917年3月,乌克兰中央委员会政权(中央拉达)就建立了,俄国内战全面爆发后,委员会宣布乌克兰独立。彼得格勒方面不能容忍中央拉达“分裂祖国”的图谋,在他们的支持下,乌克兰人民议会在1917年底在哈尔科夫召开第一次全乌代表大会,会议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很快,苏俄红军在乌克兰人民议会的“邀请”之下进入乌克兰清缴“白匪”和“彼得留拉匪帮”,苏乌战争(1917-1921)爆发了。这是苏俄与中央拉达争夺乌克兰政权的战争。
该条约引起波兰当局极大愤慨,因为东加利西亚地区居住着许多波兰人,这里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部波兰领土。摄政波兰王国代表对德国当局提出强烈抗议,德国人直言波方代表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结果是总理杨·库查热夫斯基立刻辞职,摄政委员会差点解散,东部地区许多村镇发生了暴力事件与游行示威。
德国方面不想因此与波兰高层关系闹僵,他们含糊其辞地表示东加利西亚并未从波兰剥离,但这件事还是增大了双方关系的裂痕,也为之后的波乌战争与苏波战争埋下了隐患。
苏俄·乌克兰战争(Ukrainian–Soviet War 1917.11~1921.11)
在《布列斯特条约》签署之前,中央拉达在红军的猛烈攻势下几乎已经输掉了战争。1月29日,布尔什维克策动了基辅工人起义,2月8日中央拉达逃离基辅,同日红军占领基辅。3月1日,红军又被彼得留拉指挥的乌德联军赶出右岸乌克兰,大片地区又被德军攻占。红军被赶走后,乌克兰人开始寻求摆脱德军的控制。
面对愈加不服管的中央拉达政府,德军干脆在4月28日将其解散,拥立乌克兰大贵族帕夫罗·斯科罗帕茨基建立了所谓的“盖特曼政府”,这个右翼政权完全是德国的傀儡国。随后乌、奥、德联军又攻下了左岸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布尔什维克被迫在1918年6月12日与“盖特曼政府”签订合约。
因为政治上的倒行逆施,再加上同盟国的节节败退,“盖特曼政府”在乌克兰的统治非常不稳。斯科罗帕茨基绝望中甚至还想联系邓尼金的白军,这引起了乌克兰人民的极大不满,加剧了“盖特曼政府”的倒台。1918年底,经过半个月的内战,“盖特曼政府”被布尔什维克暗中帮助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乌克兰执政内阁”推翻,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重新建立,但乌克兰执政内阁的统治也是不稳定的。在几个月内,乌克兰人民经历了数次中央拉达糟糕的统治,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与处决,德军的大肆掠夺,还有血腥的内战。
此时乌克兰因为连绵的战火与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基层组织陷入瘫痪,几近无政府状态。德军撤退后,布尔什维克就在边境准备下一次进攻。年底和谈失败,红军在乌克兰社会主义革命党的策应下,在1919年1月越过边境向乌克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入侵,兵锋直指哈尔科夫与基辅。尽管执政内阁组织了十万军队防御,但在一个月之内因为逃兵和战败,减员达到四分之三,根本无力抵抗红军的进攻。2月,红军就占领了基辅和整个左岸乌克兰。
彼得留拉率领残军撤出乌克兰,于1920年4月21日与毕苏斯基签订《华沙条约》,以出卖乌克兰西部土地为代价换取波军支持反攻红军。起初,波乌联军短暂地攻占了基辅,但很快又被红军击退,红军侵入波兰境内准备攻取华沙,但被毕苏斯基打败,双方在10月18日签订了里加和约。彼得留拉成了孤家寡人,但他还在坚持战斗,直到被彻底赶出乌克兰。中央拉达的最后一次反攻发生在1921年11月,被称为“第二次冬征”,但被红军彻底粉碎。
1922年,随着东欧大规模战争的结束,这场绵延四年争夺乌克兰统治权的冲突宣告结束。占总面积三分之一的西乌克兰被波兰吞并,其余大部领土归苏俄控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乌克兰边境战争(Polish–Ukrainian War 1918.11~1919.7)
波兰复国后,毕苏斯基曾对波兰的边界问题做过明确表态,西方边境的划分只能取决于协约国,东方边境则依赖于武力。毕苏斯基对东部边境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即波兰的最大威胁就是帝俄与布尔什维克,在此之上波兰必须动用武力在波苏之间建立旨在对抗德国与苏俄的“海间同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毕苏斯基在苏俄内战最激烈之时(1918年夏至1919年初)并未大规模帮助白军打击布尔什维克,这引起了协约国对波兰的不满。究其原因并不复杂,白军只承认给予波兰有限的独立条件,布尔什维克至少愿意承认波兰独立。毕苏斯基在东部的所有战略决策,都是基于“海间联邦”构想的,包括日后的苏波战争。
波乌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加利西亚民族杂居引起的边境问题,与切欣、维尔纽斯冲突如出一辙。波乌冲突最早爆发于1918年11月13日,数千名乌克兰官兵军事控制利沃夫,并且宣称此地为乌克兰领土。但占利沃夫城多数的是波兰人,他们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被划入乌克兰而非波兰,而且当时西乌克兰政权并未得到国际承认,波乌边境线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战争就成了划定边境的唯一途径。
最初的冲突并非是波兰当局对乌克兰宣战,而是利沃夫及其附近村镇波兰居民组成自卫队与乌军的交火。在德罗霍比奇、普热梅希尔、桑比尔和雅罗斯拉夫城都爆发了反乌克兰起义,由于起义民兵很多都是退役的一战老兵,他们一时间竟与乌军打得平分秋色。11月21日,波军成功占领利沃夫,但却受到城内犹太民兵的袭击,作为报复,波军屠杀了包括乌克兰人和犹太人在内约340名平民,其中遇害的犹太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史称利沃夫屠杀。到11月底,波军占领了整个利沃夫州,加利西亚东部在乌军手里。
1918年底到1919年初,波军与彼得留拉指挥的乌军在加利西亚大体陷入低强度的拉锯战,期间乌军制造了好几次反犹屠杀,造成500~700名犹太平民丧生。虽然乌军士气旺盛,而且有数量优势,但波军的训练有素和机动力抵消了这一点。至1919年三月,双方在利沃夫附近进行了数次攻防战,乌军始终没能攻下利沃夫。法国曾做出和解尝试,但边境方案对乌克兰人不公平,战争继续进行。
5月14日,约60,000蓝军在哈勒将军的率领下终于赶到乌克兰,此时蓝军在法国的帮助下,已经是下辖近70,000波军,配备法械的精锐之师。蓝军抵达前线投入作战引起了法国人的不满,因为按照约定,蓝军只能用来与红军作战,但法国人的抗议被无视了。哈勒将军不仅带来了几万生力军,还有英、意等国制造的空中力量,甚至还有法国的FT-17坦克。在蓝军的帮助下,波军很快突破了乌军防线,但在协约国的压力下停止进攻。乌军就利用机会休整喘息,而后发动了成功的反击,将波军阵线逼退了将近150公里。毕苏斯基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在6月28日也发起反攻,将乌军推回兹布鲁奇河,但乌军在撤退中保存了完整建制。
波乌战争的军事冲突基本宣告结束,此后近一年时间,波乌的战场从现实中转移到谈判桌上。波方与乌方代表唇枪舌剑,谁都不愿意做多出对方的让步,但英、法等国倾向于帮助波兰,因为他们还需要波兰作为抵抗布尔什维克的桥头堡,尤其是在红军几乎占领乌克兰全境的事实前。
1919年6月25日,国联同意波兰控制东加利西亚,波乌战争基本宣告结束。后来,由于彼得留拉的流亡政府已经失去了谈判的筹码,国联在1923年认可加利西亚并入波兰。波乌边境冲突以乌克兰被波兰和苏联肢解宣告结束。
《俄国史》 摩斯·沃尔特;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全34卷)》沈志华;
《夹缝中的东欧六国》;
《东欧史》 孔寒冰;
《波兰史》 耶日·瓦卢克斯基;
《波兰史》亚当·扎莫伊斯基
《波兰通史》刘祖熙;
《波兰政治体制转轨研究》 万昌华;
《 波兰史--谱写悲壮乐章的民族 》 洪茂雄;
《波兰简史》斯坦尼斯瓦夫·阿诺尔德;
《东欧史》 孔寒冰;
《民族的重建》 蒂莫西·斯奈德;
《不折之鹰》 哈莉克·科汉斯基;
《波兰通史》 米列尔·赫列诺夫;
《God's Playground:A History of Poland》 诺曼·戴维斯;
《 White eagle, red star: the Polish-Soviet war, 1919–20》
《Poland: The Conquest of History 》 乔治·桑福德;
《 Poland: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Patrice M. Dabrowski ;
《 A History of Poland》Anita· J ·Prazmowska
英\波\俄\wiki;
评论区
共 1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