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军队中一直存在不少外族士兵,后来逐渐演变成佣兵,并且占比越来越大,有的佣兵甚至作为法老的亲卫队参战,例如拉美西斯二世的施尔登亲卫队。而且有的说法称,拉美西斯二世的军队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是外族佣兵。
据记载,二十王朝时期(公元前1186至1069年)派出的一支5000人的远征军,其中只有大约1900人是埃及人,其他人都是外族雇佣军,甚至第二十二王朝的开创者舍松契一世,就是利比亚佣兵的后裔。
一个国家的军队,有越来越多的外租佣兵,就是这个国家衰落的开始。
据说他们是最优秀的弓箭手,来自埃及南方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自古王国时期就大量加入埃及军队作战,几乎成了古埃及军队标志性兵种之一。他们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服装,头上饰有鸵鸟羽毛,耳朵上戴着巨大的金耳环,地位高的人还会有金手镯和项圈,腰围整张兽皮做的围裙,身后还会飘着一条尾巴。
即使到了新王国时期,努比亚弓箭手貌似也一直坚持使用传统单体木弓,没有换装复合弓。
他们的箭筒很有特色,挂的位置很低,我想这样不会比从背后抽箭快,不过这种方式在打猎时可以在压低身子潜行的情况下,更方便抽箭,不会因为动作太大而惊动猎物。
除了弓箭,努比亚佣兵还擅长使用盾牌、标枪、匕首作战。
来自尼罗河第二瀑布以东努比亚地区,中王国时期就广泛服务于埃及社会各界,担任士兵、护卫、警察等职位。他们是优秀的战士,在驱逐希克索斯人的战争中,曾作为侦察兵参战。到了新王国时期,他们还被指定为底比斯地区帝王谷皇家墓葬的守护者,负责保护修建陵墓的工匠和维持治安等工作,有研究称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的警察部队。
这幅插图描绘了一名麦德察侦察兵,悄悄接近敌军观察动向的场景。他穿着努比亚展示标志性的兽皮围裙,其他一切从简,头上没戴努比亚弓箭手喜爱的鸵鸟羽毛,也没挎箭筒,这些都容易引人注目或者发出声响而暴露目标,由于只是侦察行动,他只带了两支箭和一把匕首防身。
《刺客信条:起源》里的主角巴耶克其实就是一个麦德察人。
图特摩斯三世奔袭美吉多之役,从埃及本土出发,大部队每天行军20公里,最多24公里,而一名麦德察士兵可以做到每天行军42多公里,这就是一天一个马拉松啊……不愧是精锐!
在古代世界青铜时代纵横地中海的“海上民族”的一支,头戴牛角盔,手持圆盾、长剑,造型十分彪悍!当佣兵卖相实在没得挑……等会儿,这不是维京海盗吗?的确很像,果然混这行的装备都差不多呀?
拉美西斯二世就有这么一支由施尔登人组成的皇家卫队,在卡迭石战役的关键时刻,面对已经冲破阿蒙军营垒,汹涌而至的赫梯战车军团,他们帮助法老坚守住了皇室营地。据说这些施尔登人是之前在骚扰埃及沿岸时被俘后带进军队的。后来拉美西斯三世时期,“海洋民族”联合起来大举进攻埃及,结果埃及人付出了惨重代价才击退了他们。
不管怎么说,施尔登人新颖的造型一定给埃及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这伙人也一定是相当能打的,否则不会被法老们收做皇家卫队。
穿着埃及样式的皮质护甲和亚麻短裙、护裆、凉鞋!皇家卫队的待遇确实比普通士兵好很多。
头盔上的原盘,据说是编入埃及军队后加上的,代表埃及的太阳神——拉。
据考证施尔登人可能起源于爱琴海一带,在克里特岛就出土过这种用野猪牙拼接做成的头盔。
海洋民族一般使用圆型盾牌,这一点和埃及的样式很好区分,握持方式也不同。
青铜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由于持续的饥荒造成了爱琴海沿岸“海洋民族”的移民浪潮。整个东地中海沿岸乱作一团,塞浦路斯被海洋民族吞没,随后他们拉家带口、海陆并进,把从小亚细亚到黎凡特地区整个顺时针洗了一遍,赫梯帝国甚至因此灭亡。最后于公元前1190年,才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被拉美西斯三世所阻止。虽然拉美西斯三世打败了海洋民族,但并没有摧毁他们,他明智的把他们安置在巴勒斯坦南部的沿海平原,作为埃及门户的缓冲地带,从而出现了非利士人。也是在这之后,埃及军队中出现了非利士人的身影。
非利士人?没错,大卫打败的那个“巨人”歌利亚就是非利士人。
据说这种将裸剑用绳子挂在胸前的携行方法,是爱琴海和塞浦路斯的典型代表……行吧,可能那时候的剑都不是特别锋利?
非利士人这种有趣的头盔是在埃及表现海洋民族的艺术作品中很常见的款式。他有一圈青铜外壳,内部有皮革、织物和压实的稻草填充的衬垫,最上面插了一圈羽毛,也有插树枝和稻草的,反正什么吓人插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这顶显然是地位较高的战士佩戴的,巧合的是这种头盔也是出土于克里特岛。
一直以来利比亚人都是埃及来自西部的威胁,还曾经联合海洋民族入侵过埃及,所以埃及人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利比亚人进行一次惩罚行动。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一些利比亚人也出现在了埃及的军队中,甚至出现了利比亚人法老(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 至 712年)。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除了兽皮做的披风和阴茎罩之外,几乎全裸,身上绘有纹身,侧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并且蓄胡须,头顶饰有鸵鸟羽毛。
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开放,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多,利比亚人使用了复合弓和海洋民族惯用的青铜长剑。标枪也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武器。
迦南大概就是当今巴勒斯坦、以色列这片区域。因为是埃及通往亚洲的门户,所以新王国时期,这里一直是埃及稳固的势力范围。可能由于距离埃及本土很近,迦南的各城邦一般都是埃及忠实的盟友,曾经在卡迭石战役最危急的时刻,一支迦南盟军及时赶到战场扭转了战局,救下了拉美西斯二世。
迦南人有独特的长方形盾牌,用战斧和长矛作战,也用三角复合弓。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可以说船只是和古埃及文明一起诞生的。埃及国土中有大河、两方临海,河运与海运给予古埃及军队行军和补给方面巨大支持,从埃及陆军作战的区域可以看出,他们一直没有脱离海军的支援太过深入内陆。即使战车的使用让埃及陆军的机动能力大幅提升,得以前出到亚洲作战,但基本上没有超地中海东侧的沿岸地区。
一直到中王国时期,海军的主要任务都是运输部队和补给。
在尼罗河行船很轻松,河谷中常年有风向南吹,逆流而上只需扬帆航行,回来时正好顺流而下。
第六王朝时期(公元前2325–2150年)佩皮一世的军队在一个叫“羚羊鼻子”的地方,利用海军配合陆军特遣队实施两栖登陆,将反叛部落困住。
这种船长约25米,需要划船时可以配置30名桨手。埃及本土的木材不适合建造这种大型船只需要从黎凡特地区进口。
处于鼎盛时期的埃及帝国从黎凡特地区获得了足够多的优质木材,这一时期的船舶进行了许多适合作战的改进,与地中海其他民族的船只有了很多相似之处,处于当时的技术前沿,在对抗海洋民族入侵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船两侧加高了护板,可以保护桨手免受攻击。船头增加了撞角,不过由于位置太高,推测作用不是撞沉敌船,而是撞翻或者插进敌船体,当做桥梁让海军陆战队登上敌船。桅杆顶端设有“乌鸦巢”,派驻有弓箭手用来瞭望和在高处攻击敌人。
每艘战舰都配有15至20名海军陆战队员,装备复合弓和近战武器,主要进攻手段依然是弓箭,扫清敌船甲板,为登船的战友提供火力支援。
船头尾都增设了小型堡垒,为陆战队作战提供高度和掩护。船尾简化成了更简单实用的造型。
古埃及篇暂时先到这里完结,以后想到什么的再添加~下一篇见!
评论区
共 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