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作为国庆档唯一一部国漫片,票房却遥遥领先,今天更是突破8亿大关,再创票房新纪录。这也是彩条屋继《哪吒》大爆之后推出的作品,“封神宇宙”似乎不再遥远。
官方在10月3日发布了《姜子牙》角色的解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李天飞说,今天流传的姜子牙故事,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封神演义》中,都给人一种逆袭的感觉——前期百般不顺,然后钓鱼碰上周文王,这才发迹。
但背后的故事却远远不是这么简单,我们一起听听李天飞老师讲述《封神演义》男一号姜子牙的故事。
如果说《封神演义》有“男一号”的话,应该是姜子牙。
根据《史记 • 齐太公世家》的记载,姜子牙出生在东海之滨,姓姜,名尚,字牙。因为祖上封在吕地,所以以吕为氏,又叫“吕尚”。遇到文王后,又被称为“太公望”,民间喊他“姜太公”。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他结过婚,但是被妻子 “休”了,从家里赶了出来,所以《说苑•尊贤》说他“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这就是《封神演义》里他和扫帚星马氏结婚又离婚的故事原型。
这事倒也不丢脸,因为齐地风俗,女性地位很高,女子充当户主、主持家政的很多,到了春秋战国时还如此 。
倒是《封神演义》因为产生于明代,夫权思想极重。所以马夫人想离婚,还得向姜子牙索要休书。姜子牙如果不同意,马氏就没办法。
后来姜子牙跑到朝歌干过营生,杀牛卖肉,也开过酒店卖过酒,在棘津的旅馆做过一段时间的店小二(“迎客之舍人”)。再后来,他离开棘津,来到了西岐,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定居下来,每天就在河边垂钓。
《封神演义》讲姜子牙钓鱼的时候,遇到了樵夫武吉,两人在水边聊天。武吉见姜子牙半天没钓上来鱼,就拉起姜子牙的鱼钩来看,发现鱼钩是一根针,也没有鱼饵,就哈哈大笑,说姜子牙不懂钓鱼。姜子牙回答说: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这四句自然说出了他心中所求:钓鱼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吸引真命天子来注意他。
大多数史书也是这样理解的,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他: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
如果不熟悉古汉语,会被这句话引出关于这两个老头的无限遐想。其实“奸”就是“干”,读音是 ɡān,干谒、求谒的意思。作不正当关系解的那个“奸”字,繁体写作“姦”。后来的简化字把这两个字统一成了一个字形。
孔子周游列国,“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 • 天运》),是说他干谒了许许多多诸侯,希望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别的不可描述的意思。但在民间传说里,姜子牙并不是一开始就用直钩钓鱼的。
汉代《说苑》记载,姜太公一面钓鱼,一面暗暗观察文王施政的情况。但他也需要靠钓鱼谋生。大概是技术实在太差了,钓了三天三夜,他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姜子牙竟然怒了:“上不来没关系,我下去!”便脱光了衣服,下水去摸鱼,这就有高英培相声《钓鱼》的即视感了。
姜子牙摸了半天,也没摸上来一条鱼。上游来了个农民,教了他钓鱼的正确方法,比如用香油做鱼饵,要轻轻抛钩之类。姜子牙按他教的做了,一竿甩下去,就钓上来一条大鱼,剖开鱼肚一看,里面有五个大字:“吕望封于齐。”
这是比较早的一个姜子牙钓鱼的故事。到了《列仙传》里,这个故事又不一样了。这次鱼肚子里是一本兵书,里面写着各种行兵打仗的兵法,都被姜子牙学了去,他的学问都是从鱼肚子里来的。
随着传说的变化,姜子牙钓鱼的时间越来越长。《说苑》里面是“三日三夜”,《列仙传》里是“三年”,晋朝《苻子》说是“五十六年”。姜子牙钓鱼的目的,也从正常的钓鱼变成了钓王侯、钓兵书。
到了唐代,就出现了“直钩钓鱼”的故事。晚唐诗人卢仝有诗云:
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三十持钓竿,一鱼钓不得。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
在这里,“直钩”其实是一种文人意象。过去人们认为文人处世应该“直”,不能“曲”,所以汉末就有一种说法,“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是在说世道的不公。
有风骨的文人对行事之直非常看重,所以卢仝说,他宁愿用直钩,宁愿钓不上来鱼。这种文人说法传到了民间,就影响了民间的故事,这才有了直钩钓鱼的故事。
姜子牙装模作样地钓了没多久的鱼,就赶上西伯侯姬昌出来打猎。西伯和他一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就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预言,将来有位圣人会来到此地,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于是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
古书中说,周文王在打猎前,占卜了一下自己打猎的结果,显示“有大获”,就是会有大的收获。
卜田渭阳,将大德焉。非熊非罴,非虎非狼。兆曰:“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化昌,施及三王。”(《六韬》)
太公望以渔钓奸周,西伯将出猎,占之,曰:“所获非龙非虎,非熊非罴;所获霸王之辅。西伯果遇太公渭滨。” (《文选 • 答宾戏》注引《史记》,今本《史记》与此略异,也有写作“非熊非罴,非虎非貔”的)不是龙,不是老虎,不是熊,不是罴(人熊),那是什么呢?是帝王之师、霸王之辅。
所以,后代经常用“非熊非罴”这几个字,代指文王得到了姜子牙。但是古人喜欢“断章取义”,就把“非熊”两个字提出来,比如李白的《大猎赋》里有两句:“获天宝于陈仓,载非熊于渭滨。”这是把“非熊”当成一个名词提出来了,就像第一章说过的“有截”和“于飞”一样。
因为姜子牙很有名,提到姜子牙就会提到“非熊非罴,非虎非貔”,这就是四“非”。后来简化为两“非”——“非熊非罴”,再后来简化成“一非”——“非熊”。古人写诗也需要精炼,比如宋人有一句诗,“丝纶不入非熊梦,当日何人老渭滨”(方信孺《钓台》),他总不能说“丝纶不入非熊非罴非虎非貔梦”吧。
文人墨客还懂得这个意思,到了民间可就麻烦了。老百姓没有读过《六韬》《史记》,他也不知道“非熊”是什么意思,也不管“非”是哪个“非”,就说姜子牙是“飞熊”。所以从宋朝开始,民间文学里讲到姜子牙,就出现了“飞熊”的说法。
却说西伯侯夜作一梦,梦见从外飞熊一只,飞来至殿下。文王惊而觉。至明,宣文武至殿,具说此梦。有周公旦善能圆梦。周公曰:“此要合注天下将相大贤出世也。梦见熊,更能飞者,谁敢当也?”
后来到了《封神演义》就变成了“飞虎”,又强行说长着翅膀的老虎就叫“飞熊”,这就更扯远了。甚至连投奔西岐的“武成王黄飞虎”,也是这么来的。因为“武成王”本来是姜子牙的封号:唐肃宗上元元年,追封太公望为武成王。《封神演义》为了情节丰富,人物众多,竟然另外创造了一个“武成王”。而他的名字“飞虎”,仍是从“非虎非貔”的“非虎”(飞虎)取来的。
所以,这等于说,周文王梦见了黄飞虎,碰上了姜子牙。
所以,《封神演义》是很民间化的文学,民间的东西非常形式化、非理性,它不需要什么逻辑,只要是相关的东西,都有可能扯到一起。
而且民间文学还会反过来影响文人文学,比如元朝人张鸣善写散曲《水仙子》,“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就用了民间的“飞熊”,这是文人又受了民间的影响。
至于姜子牙骑“四不相”,也和这个“四非”有关。《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碰上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四圣,发现他们骑着四头怪兽,自己的马不行,见了怪兽就害怕,也打不过他们,只好上昆仑山求元始天尊帮忙。原文是:
元始吩咐:“命来。”子牙进宫,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龙岛王魔等四人在西岐伐你。他骑的四兽,你未曾知道。此物乃万兽朝苍之时,种种各别,龙生九种,色相不同。白鹤童子,你往桃园里把我的坐骑牵来。”
白鹤童儿往桃园内,牵了四不相来。怎见得,有诗为证: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洲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
童儿把四不相牵至。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与贫道代理封神,今把此兽与你骑往西岐,好会三山、五岳、四渎之中奇异之物。”
于是,姜子牙从此骑上了“四不相”,后来也写成“四不像”。
“四不相”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有人说:这题我会,那是国宝,就是麋鹿,这种动物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犄角像鹿,脸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
在北京的南海子一直养着麋鹿,这是清朝皇帝养的,用来打猎。1865 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 • 戴维来到北京,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将它传到欧洲。此后几十年间,晚清社会动荡不安,麋鹿种群渐渐衰落,很多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渐渐恢复了这个种群。
为什么姜子牙其他神兽不骑,非得骑“四不像”呢?其实,这个和麋鹿还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姜子牙“非熊非罴非虎非貔”,当然就是“四不像”。
既然这个人都是“四不像”了,坐骑也找一个“四不像” 就得了。生活中有这种“非鹿非马非牛非驴”的动物,正好给姜子牙配上!这就是老百姓的思维方式——等于姜子牙自己骑自己。
当然,骑一头这样的鹿显不出神奇来,那就干脆写得玄乎点儿:“麟头豸尾体如龙”,其实写来写去,原型还是“四不像” 麋鹿。
所以,“飞熊”的故事是民间影响了文人,“直钩”的故事又是文人影响了民间。我们古代的文学,就是在民间和文人的互相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它们互为补充,互为灵感,互为素材。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